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7

第17章 孔广森与庄述祖的经学(3)

§§§第四节与何休《公羊》学之异

孔广森评判历代《春秋》学,虽然肯定先秦的孟子与元代的赵汸,但是,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并没有以孟子或是赵汸为主,而主要是以三传为主,三传又以《公羊传》为重。他肯定三传中唯《公羊》多得圣人之义,称许何休的《解诂》体大思精,词义奥衍,然而,他不仅有许多不同于《公羊》学的观点,而且,还对《公羊》学有许多批评以至否定,这主要集中在对何休的《公羊解诂》上。

孔广森认为《解诂》之失有两不通,又称之为“二惑”,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就是要“去此二惑,归于大通”(《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这是孔广森的《春秋》学异于何休《解诂》之所在,也最能说明他《春秋》学的特色。

《解诂》不通之一,是不肯援引《穀梁》、《左传》之说。汉代经学讲究师法、家法,今文经学尤重严守师说,故何休《解诂》守《公羊》之说,而不取《左传》与《穀梁》,这本是合于汉代经学的家法原则的。而对于汉代经学的师法原则,孔广森是有看法的。他说:

古之通经者,守重师法,三传要各有得失。学者守一传,即笃信一传,斤斤罔敢废坠;其失者犹曰:有所受之。其得者因而疏通证明,诚可以俟圣人复起而不惑,尚将参而从焉,衡而取焉。彼孰不自以为择善者,讵揣量其智识之所及,匪唯谬于圣人,且不逮三子万分之一,逞臆奋笔,恐所取者,适一传之所大失,所弃者反一传之所独得,斯去经意弥远。

七十子没而微言绝,三传作而大义睽,《春秋》之不幸耳,幸其犹有相通者。而三家之师必故异之,使其愈久而愈歧,何氏屡蹈斯失。若盟于包来下,不肯援《穀梁》以释传;叛者五人,不取证《左氏》,而凿造谏不以礼之说。(同上。)

师法并不完全合乎圣人之义,三传对《春秋》都有得有失。故既要相信师法,又不能固守师法,而应兼采三传。不信三传之师法,就无从知道《春秋》之义,而墨守三传师法,就很可能以失为得,或者丢掉他人独得的圣人经意。愈到后来,《春秋》愈是晦涩,就是由于经师的固守各家之学,而没有会通三传。只有会通三传,才可以探求到《春秋》的真义。所以,何休的墨守《公羊》,被他认为是《解诂》的一惑而遭到他的严厉批评。如何休释闵公元年,“季子来归”,不信《左传》之说,就被孔广森斥为“支离之说”,不予采用:“何氏必不信《左氏》,乃以上传季子至为从家至朝,此经来归为自洛姑归,支离之说,今悉无取”(《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四。)。主张会通三传,甚至引用史籍文字训诂著作以解《春秋》,而不固守《公羊》,是孔广森《春秋》学的一大特点。

《解诂》不通之二是孔广森所认为的何氏误说。孔广森对于何休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孔广森的《春秋》学与何休《公羊》学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上面。阮元于嘉庆三年,在扬州为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所作的《序》中,指出了孔广森与何休《公羊解诂》的不同之处,就主要是从这一方面来论说的。孔广森以为何休的误说,有一般性与原则性的误说之分。一般性与原则性误说的不同,在于一般性的误说多在一些具体性的解说上,这些误说不会影响到《公羊》学的基本理论,改变不了《公羊》学的性质,而原则性的误说涉及《公羊》学的基本观念。

对一般性误说的纠正,即阮元所说的“他如何氏所据间有失者,多所裨益”。(阮元:《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像僖公八年,“郑伯乞盟”,《公羊传》以“盖酌之也”,何休则训为“挹血”。(《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五。)这一类的批评就属于对何休一般性误说的纠正。(这一类的批评还有,如阮元序中讲的“谓桓十七年,经无夏,二家经皆有夏,独《公羊》脱耳,何氏谓夏者阳也,月者阴也,明夫人不系于公也,所不敢言,不同三也。”又如《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说的:“叔述妻嫂,传所不信,邵公反张大之,目为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三庄公九年“齐小白入于齐”,《公羊传》“其言入何?篡辞也”。孔广森说:“何氏之例,大国篡例月,小国时,又纳亦为篡,皆误也。子纠正,小白不正,而一言纳,一言入,不当同为篡,若纳不月起(《传》云:夏,公伐齐纳纠),非实篡,又不当入亦不月。《春秋》要自论正不正,岂分别大小国乎,故今不取。”而庄存与《春秋要指》认为“公羊子之义,纳、入、立皆篡也。”孔广森之说既不同于《公羊》,也不同于庄存与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孔广森的三世划分不同于何休。何休说的三世说,以隐桓庄闵僖为所传闻世,以文宣成襄为所闻世,以昭定哀为所见世,即所传闻世为五公,所闻世为四公,所见世为三公。孔广森则从颜安乐之说(颜安乐三世说的依据是,《春秋》襄公二十三年,“邾娄鼻我来奔”,《传》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而《春秋》昭公二十七年,“邾娄快来奔”,《传》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二文不异宜同一世,故断自孔子之后,即为所见之世。),以三世各四公。所见世以孔子生后的襄公为断,“所见之世据襄为限,成宣文僖四庙所逮,所闻之世宜据僖为限,闵庄桓隐宜四庙之所逮也。亲疏之节,盖取诸此”(《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孔广森认为,颜安乐的三世划分可以较好地解释《春秋》三世的不同,笔法亦异,如所传闻世大夫卒,恒不日,日则有故,如强牙卒日;所闻世恒日,不日者有罪,如得臣、仲遂卒不日;所见世无论有罪无罪,有故无故,皆恒日。三世说是《公羊》学的重要理论,对《春秋》三世的划分虽然属于三世说的内容,但是,三世的划分只是三世说的技术问题,而不关系《公羊》学的理论实质,关系《公羊》学理论实质的是对三世之义的阐释。所以,孔广森关于三世划分的不同于何休,并不是三世说理论的不同,更不是与《公羊》学理论性质的不同。

孔广森对何休误说的纠正重点放在原则性误说的批评上,阮元序中讲孔广森不同于何休的四点中,就有二点属于对原则性误说的批评。徐世昌《清儒学案·顨轩学案》说他:“其于《公羊》别立三科,自成一家之言,与武进庄氏、刘氏诸家墨守何氏之说者,宗旨故殊也。”也是就孔广森对何休的原则性批评而言。而孔广森对何休原则性的批评,具体说来主要有二:

第一,否定《公羊》学的王鲁说诸微言。

阮元说:“不同于《解诂》者有数事焉,谓古者诸侯分土而守,分民而治,有不纯臣之义,故各得纪年于其境内,而何邵公猥谓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经书元年为托王于鲁,则自蹈所云反传违戾之失矣,其不同一也。”(阮元:《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此据孔广森《公羊春秋经传通义》隐公元年为说。《春秋》于隐公元年,首言“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据以言大一统,何休以王为王鲁之新王。孔广森以为王当作文王解,是说鲁国守文王之法,而否定王鲁说。而何休的王鲁说不是孤立之说,而是与新周、故宋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以此构成《公羊》学孔子改制说的具体内容,也是何休言三统的具体化。所以,否定王鲁说,必定要否定新周、故宋之说。对此,孔广森有两段话代表性的批评:

方东汉时,帝者号以经术治天下,而博士弟子因瑞献谀妄言,西狩获麟是庶姓刘季之瑞,圣人应符为汉制作,黜周王鲁,以《春秋》当新王云云之说,绝不见本传,重自诬其师以召二家纠摘矣。(《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治《公羊》者有新周故宋之说,新周虽出此传(指《公羊传》宣公十有六年“夏,成周宣榭灾”),实非如注解,故宋传绝无文,唯《穀梁》有之,然意尤不相涉,是以晋儒王祖游(见《晋书·王接传》)讥何氏黜周王鲁,大体乖硋,志通《公羊》,而往往还为《公羊》疾病者也。(《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七。)

黜周即新周。新周、故宋、王鲁的孔子改制说,是何休在《解诂》中最重要的观念。孔广森则认为,这些说法在《公羊传》中是没有依据的。故宋是《穀梁》的说法,桓公二年《穀梁传》云:“孔子,故宋也。”范注云:“孔子旧是宋人。”此说与《公羊》学的新周、王鲁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孔广森说:“故宋无传文,惟《穀梁》有之,然意犹不相涉。”(同上。)而所谓新周,不过是周迁徙于成周之义。孔广森说:

周之东迁本在王城,及敬王迁成周,作传者号为成周,犹晋徙于新田,谓之新绛,郑居郭郐之地,谓之新郑,实非如注解。(同上。)

孔广森明确否定何休的王鲁说,虽承认有故宋、新周之说,但是,完全是从孔子的家世、东周都城迁徙的历史为说,这就丝毫没有了何休新周、故宋、王鲁说的微言大义了。(孔广森否定何休的新周、故宋、王鲁说,也得到一些人的肯定。如陈澧在1881年的《东塾读书记》卷十中就据孔广森的以上说法,来批评何休、刘逢禄之说,并许孔广森为《公羊》之功臣:“《公羊》新周二字,自董生以后将二千年,自巽轩乃得其解,可谓《公羊》之功臣矣。”然而,孔广森的以历史解说《公羊》,与他自己所说的《春秋》重义不重事,应该注重义理的发挥是背道而驰的。)孔广森的《春秋》学不同于何休之学,就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就此而言,孔广森的《春秋》学与其师庄存与的《春秋》学一样,都具有否定《春秋》微言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清代《公羊》学兴起之初所具有的特点。(参见拙文《庄存与春秋学新论》,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第二,自立三科九旨。

孔广森否定《公羊》学的王鲁诸微言,必然会否定《公羊》学的三科九旨,而导致自立三科九旨。孔广森的三科九旨,主要是从《公羊传》的书法方面立论:

《春秋》之为书也,本天道,用王法,理人情。不奉天道,王法不正;不合人情,王法不行。天道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讥,二曰贬,三曰绝。人情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此三科九旨既布,而一裁以内外之义例,远近之异辞,错综酌剂,相须成体。(《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叙》。)

这就是孔广森所立的三科九旨。阮元以此为孔广森与《解诂》相异的第四点。(阮元在《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序》说:“谓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讥二曰贬三曰绝,人情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此三科九旨,而何氏《谥例》云,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此二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其不同四也。”)

《公羊》学的三科九旨出自何休的《文谥例》:

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

徐彦疏说:

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总言之,谓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个科段之内有此九种之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

此即何休所说的三科九旨。在何休、孔广森之外,还有宋衷的三科九旨之说,但所言不同。《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说:“宋氏之注《春秋说》,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外内,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时与日月,详略之旨也;王与天王、天子,是录远近亲疏之旨也;讥与贬、绝,则轻重之旨也。”从中可见三人的三科九旨说,宋衷与何休之说其实有一致之处。何休的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就是宋衷的存三统;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即张三世之说;内其国外诸夏,内诸夏外其国,也就是异外内之说。就是说,宋衷的三科就相当于何休的三科九旨。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何休以三科即包含九旨,宋衷则在三科之外另立所谓九旨。宋衷所另立的九旨,实际上就是《公羊》学所说的褒贬书法。何休的三科九旨不包括褒贬书法,宋衷的三科九旨则以三科概括何休的三科九旨,并在三科之外,以日月时等褒贬书法为其九旨。所以,何休与宋衷三科九旨的差异,只是在有无褒贬书法而已。

与宋衷的三科九旨说相较,孔广森的三科九旨不同之处是没有宋衷的三科说,只有宋衷的九旨说;九旨也有同有异,宋衷的九旨分为详略之旨、远近亲疏之旨、轻重之旨三方面,但不以其为三科,孔广森则讲天道、王法、人情,并以其为三科之目;在九旨的具体名目方面,宋衷有王、天王、天子,孔广森则异为尊、亲、贤,而九旨中另外六旨的名目却是相同的。所以,孔广森既不同于宋氏,但又杂用宋氏。陈卓人在《公羊义疏》中说:“孔氏著《公羊通义》遗何氏,而杂用宋氏。”正指此而言。由于宋衷的九旨主要是褒贬书法,所以,孔广森的三科九旨仅仅只是就《公羊传》的褒贬书法立论了,而没有了何休、宋衷所说的张三世、通三统、异内外的微言大义,也完全异于何休的三科九旨说,所以,徐世昌《清儒学案·顨轩学案》说他:“其于公羊,别立三科,自成一家之言,与武进庄氏、刘氏诸家墨守何氏之说者,宗旨故殊也”(但是,徐氏同书又说:孔广森“于胡母子都、董仲舒、何邵公条例师法不坠”。未免有所抵牾。至于说庄存与刘逢禄一样墨守何氏之学,也非其实。对于此点,请参见本书庄存与的论述。)。这与孔广森否定《公羊》学的微言是有直接关系,因为不承认《公羊》学的微言,就一定会否定何休的三科九旨。

但是,孔广森讲三科九旨虽然不取何休之说,他的著作除了对何休三科九旨的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的存三统之说根本否认外,似乎仍有三世说与异内外之说。他在书中不仅有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外之异之说,而且讲到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的三世远近之异说。(如孔广森释三世异辞:“世疏者其恩杀,若桓之无王,庄之不复仇,纳鼎归宝,文姜淫佚,皆得质言之,以立其义;移于所见之世,则义有所尊,恩有所讳,定公受国于季氏,不敢名其篡,昭公娶同姓,不忍斥其恶,是以《春秋》正名分,诛乱贼之大用,必托始于乎所传闻之世,而后可以施也;近者微辞,远者目言,以义始之,以仁终之,别其世而不乱期,异其辞而不糅。”(《公羊春秋经传通义》卷一二)。)然而,孔广森只是从“内外之义例,远近之异辞”的例与辞为说,没有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之说的联系;而何休的三世说与异内外之说,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之说是相联系的。而所谓以《春秋》当新王,是以王鲁的形式来体现的,所以,孔广森的否定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同否定王鲁说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对以孔子改制说为中心的《公羊》学微言的否定,而三世说、异内外之说没有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之说相联系,只是对《春秋》十二公分为三世,于所传闻世以鲁为内、诸夏为外,所见世以诸夏为内、以四夷为外的不同书法原则的说明,根本没有了何休《公羊》学的孔子改制之义,因为何休的三科九旨说不过就是以王鲁说等为内容的孔子改制说。

同类推荐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热门推荐
  • 毒医皇后要逆天

    毒医皇后要逆天

    她是男装女身,亦正亦邪的鬼面医师,只要她高兴:皇宫的宝贝,乞丐的饭碗,青楼的头牌,擂台的佳婿,她都要弄来玩玩。他是才貌兼备的女人杀手:朝堂上的太子,江湖里的剑客,或气宇轩昂或淡漠如斯,都让蓝国女人魂牵梦萦。“喂,玉器公子,就你那张钟馗脸,还少女杀手?!”“哼,一个娘的像太监的男人,也配得到春香楼头牌的初夜!?”一朝为了国家的安定,他成了她的主帅:“傻小子,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撑着;她成了他的小兵:只要我活着,你就别想死。。。。。。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饥饿游戏3:嘲笑鸟

    饥饿游戏3:嘲笑鸟

    在“饥饿游戏”系列结篇里,伊夫狄恩·凯特尼斯——燃烧的女孩,她的家乡十二区被无情摧毁。打猎伙伴盖尔逃离了虎口,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恋人”皮塔被凯匹特抓走。传说中的十三区真的存在,那里出现了反抗和新的领导者,革命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 三色堇

    三色堇

    国破城亡,女皇以身殉国,繁华一梦过后,一切本该烟消云散,却谁也没想到这正是另外一场浩劫的开端。季幽淋原本是个脸上长着奇怪胎记的小女孩,在二十一世纪过着自卑、胆怯的生活。没想到平静的日子忽然被打破,她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成了沧云国一支后裔部落的命运之女,为了复国而四处奔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碧海洗心录

    碧海洗心录

    天下大事久合分,混沌洪流祸乱生。仙魔妖邪人劫起,佛道儒侠丐入尘。奸佞巧伪祸社稷,世道污秽丧人伦。天地不仁万般苦,刍狗流离困踬行。明王普渡始沦翳,无生弥勒妄施语。黑莲白荷末舛逆,宄源孽藩涂碳糜。虎狼当道何足惧,秉承正义执身忱。纵跃不顾徇家急,粉身不浑赤子心。碧波荡漾明月升,洞天福地洗心灵。雪梅疏影伴吹笛,佳人添香仙鹤鸣。
  • 重生之契约新娘

    重生之契约新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平白无故给你三百万,“赐予”你一个万人迷的老公,你会要不要?当然要!眼看着快要奔三的蔡梦君,没钱没青春,每天被家人逼着去跟形形色,色的男人相亲。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七年前,她从一个大龄剩女摇身变成一个年轻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