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100000019

第19章 宋代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6)

宋元畫的傳來及對它的接受,早在鐮倉時代就已開始。在北條時宗開創的圓覺寺塔頭——佛日菴中,早在十四世紀初就收藏有數十幅宋元畫,範圍涉及頂相、道釋、花鳥、山水等,其中包括有牧溪的猿、李迪的虎、宋徽宗的龍虎等。此外,從當時的禪僧語錄、詩文集、官方記載可以推測,建仁、南禪、建長等主要禪寺及官方的寺内裝飾等都大量地使用了宋元畫。

隨着日本漢文學的發達,日本的美術界還出現了以中國唐宋名詩爲題的詩軸畫,如大阪藤田美術館收藏的《柴門新月圖》,便是以杜甫名句“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一句的意境畫出的。後來的雪舟等揚將宋元水墨畫的傳統完全融合於日本畫之中,使日本畫作爲一種純粹藝術而獨立出来。雪舟的作品有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秋冬山水圖》以及現藏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山水長卷》,都是根據宋元畫式樣創作而成。雪舟早年入相國寺,從春林周藤參禪,跟周文學畫,宋元畫的傳統对雪舟的藝術之路影响很大。

宋元畫對佛畫、繪卷物産生了较大影響。托磨勝賀於建久二年(1191)繪製的教王護國寺十二天像屏風中的水墨畫筆法,圓伊于正安元年(1299)繪製的《一遍上人繪卷》等繪畫,都有宋畫的筆法和俯瞰式構圖法。此外,《東征傳繪卷》、《玄奘三藏繪卷》、《法人上人繪卷》等鐮倉時代繪卷物畫中出現了水墨障屏畫,可以稱爲“繪中畫”。由鐮倉時代所特有的表現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可以看出,在鐮倉時代的現實生活中,漢畫樣式的障屏畫確實已經存在了。

七、日本式茶會的流行及茶道

茶葉最早産於中國,早在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把茶作爲飲料,“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此外,人們還把它作藥用,作菜肴。商代還把茶作爲祭祀品和貢品。《世說新語》、《搜神記》等典籍中都有關於茶的記載。由此可見,飲茶習慣同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一樣源遠流長。唐代名士陸羽(733?~803)酷愛茶事,他走訪了不少産茶地區,用了十年之功,終於在大曆十年(776)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内容豐富的茶學著作《茶經》。該書論述了飲茶的種種好處,並把飲茶看成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書中全面地總結了茶的歷史、功用、種植、採制、茶技、茶品等,爲中國茶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陸羽也因此而被奉爲“茶神”、“茶聖”。中日兩國的茶文化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大約在六世紀前後,茶葉傳入日本。當時日本把茶當作藥來使用,範圍僅限於一部分貴族和僧侶。

《日本書紀》卷二十四嵯峨天皇弘仁六年(815)四月癸亥(22日)條記載:

(嵯峨天皇)幸近江國滋賀韓崎(今日本滋賀縣大津市唐崎,琵琶湖西岸),便過崇福寺。大僧都(僧官)永忠、護命法師等,率衆僧奉迎於門外。皇帝降輿,升堂禮佛。更過梵釋寺,停輿賦詩。皇太弟(即後來的淳和天皇)及群臣奉和者衆。大僧都永忠手自煎茶奉御,施御被。即御船泛湖。

《日本書紀》是記錄桓武天皇延曆十一年(792)至仁明天皇天長十年(833)間史實的敕撰日本正史。嵯峨天皇(786~842)是平安時代的第三代天皇,他積極吸收唐代文化,並身體力行,在儀禮、服裝、飲食等各個方面,倡導“唐風”。大僧都永忠(743~816)曾在唐朝留學三十年,養成了飲茶的習慣。在這樣的氛圍中,嵯峨天皇在梵釋寺飲用了永忠的茶。這是日本現存最早的明確記載了年月日的飲茶記事。

平安時期,有關茶的記載已散見於《淩雲集》、《文華秀麗集》、《性靈集》等日本典籍中。在《淩雲集》所收錄的漢詩中,嵯峨天皇作于弘仁五年(814)的《夏日左大將軍藤冬嗣閒居院》詩有“吟詩不厭搗香茗,乘興偏宜聽雅彈”之句。《文華秀麗集》所收錄的皇太弟(即後來的淳和天皇)《夏日左大將軍藤冬朝臣閑院納涼探得閑字應制一首》詩中也有“避景追風長松下,提琴搗茗老梧間”之句。可見飲茶已在上流社會流行開了,飲茶開始成爲日本的一種社會風氣。後來,唐風文化開始向“國風文化”轉移,飲茶之風曾一度衰落,詩文中幾乎再也找不到關於飲茶的描寫。

到了中國的兩宋之時,飲茶之風盛行。日僧榮西自中土帶回茶種之後,初種植於肥前的背振山(今日本佐賀、福岡縣境)的靈仙寺,後又分給恵明上人(1173~1232),移植於畿内山城的栂尾山(今日本京都市右京區)上。後來,栂尾山成爲了日本第一産茶地,再逐漸普及到宇治(今日本京都府宇治市)及日本各地。建曆元年(1211),榮西在他七十一歲時撰寫了日本最早的茶書《吃茶養生記》二卷。該書以養生爲主題,講述了茶的種種養生功效。此書與北宋蔡襄的《茶錄》、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風格迥異,充分反映了榮西對飲茶的獨特認識和在中國飲茶的切身體驗。《吃茶養生記》是用中國古代文言寫成的,其序云:

茶也,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昔嗜愛之。從昔以來,自國他國俱尚之,今更可捐乎?……伏惟天選萬象,以造人貴也。人保一期,以守命賢也。其保一期之根源,在養生。其示養生之術計,可安五臟(肝肺心脾腎也)。五臟中心臟王乎?心臟建立之風,吃茶是妙術也。

榮西的《吃茶養生記》還記錄了製茶的一些方法,其“五臟和合門”的“明調樣”一章云:

見宋朝焙茶樣,朝採即蒸,即焙之。……焙棚敷紙,紙不焦,許誘火入,不緩不急,終夜不眠。夜内焙上,盛好瓶,以竹葉堅閉,則經年歲而不損矣。

以上内容詳細記述了宋代的製茶法。檢宋代茶書《大觀茶論》、《北苑茶論》等,其中有“龍團鳳餅”等名目,製作方法是把蒸好的茶葉榨乾,放進盆裏碾碎,做成塊狀保存。這種“龍團鳳餅”專供皇帝以下的宮内以及部分高官飲用。而《吃茶養生記》所描述的则是一般百姓的飲品。上面的引文,並没有點明製成的茶是塊狀還是葉狀,但根據《吃茶養生記》“遣除鬼魅門”的“服桑葉法”中提到的“末如茶法”,可知上面引文所說的不是茶葉,而是搗成粉末狀,然後飲用的末茶。現在日本茶道使用的抹茶(即末茶),有人認爲就是榮西從南宋傳來的。

宋代的茶,一般如《宋會要輯稿》第一三五冊食貨二九所說:

食貨志茶色號,凡片茶、龍鳳(二號其充貢)的乳、白乳……

凡散茶。上中上號(以上廬州)……茗茶、末散茶、屑茶(以上池州)。末茶、粗茶(以上饒州)……散(並杭州、蘇州、湖州、婺州、處州、衢州、溫州)……第二號、第三號(明州)。末等(台州)……

榮西入宋,足達於上述地名中的杭州、明州(寧波市)、台州(天台縣)。台州條作“末等”,可能是“末茶”之誤,如果這個推斷能够成立,那麽榮西所說的“宋朝焙茶樣”,就可以看作是他把台州的末茶傳到日本,成爲後來日本抹茶的前身。此處上引《宋會要輯稿》記事的“末散茶、屑茶(以上池州)”、“末茶……(以上饒州)”,有的也可以認爲是粉末茶,但它們都屬於散茶。因爲宋代茶分爲片茶和散茶兩大類,没有末茶。而日本現在的抹茶的製法,也還是先蒸後乾燥,再剔除亂莖雜葉,放入石臼搗成粉末,和《吃茶養生記》所說的方法相去並不太遠。

建寶二年(1214)二月四日,將軍源實朝嗜酒成癖,戒除無術,榮西獻茶一盞及“所譽茶德之書《吃茶養生記》”作爲良藥,使源實朝感佩不已。《吃茶養生記》一書認爲,茶是仙藥,吃茶既能養生益壽,又能解渴提神。實朝吃茶後很有效驗,其影響逐漸傳開了,一般武士也開始吃茶。茶對武士階層的浸染,即由此發端。過去吃茶僅限於公卿貴族,現在則普遍流行開來,並形成了“茶道”,即研究以茶會來修養身心以及進行社交禮儀的一種學問。

在禪宗的各個流派中,榮西傳來的是臨濟禪。此外,道元(1200~1253)于貞應元年(1222)入宋,在天台寺留學,又傳來了曹洞禪。曹洞禪特别重視寺内生活的“清規”。宗頤的《禪苑清規》(北宋崇寧二年[1103]序)卷一“赴茶湯”一節,詳細記述了作爲院門特有的飲茶禮儀。在道元的《永平清規》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辨道法”中有“吃茶吃湯”;“赴粥飯法”中有“大坐茶湯”;“永平寺知事清規”中則有“新到茶湯特爲”等語。其具體情況雖然不詳,但從上述《禪苑清規》之文,可以想見其大致端倪。另外,京都建仁寺每年四月二十四日爲開山始祖榮西生日舉行的“四頭茶會”,也殘留着古代禪苑茶禮的濃重投影。這些清規裏體現的禪院飲茶儀禮,因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1522~1591)的參禪而得到發揚光大,從而確立了日本茶道的基礎。在千利休之前創立佗茶湯的村田珠光(1423?~1503)也曾參禪而受禪旨認可,其茶道當然也少不了禪宗的印記。其他如蘭溪道隆(1213~1278)、無學祖元(1226~1286)等由南宋來日的禪僧,對臨濟宗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南宋的茶藝也可能由他們言傳身教而廣爲流行。更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日僧南浦紹明(1235~1308)于南宋開慶元年(1259)入宋,在徑山興聖萬壽禪寺(今浙江餘杭)隨虛堂智愚學法,從徑山寺帶回一張臺子,他後來把這張臺子交給了天龍寺(今日本京都市嵯峨)的夢窗疏石(1275~1351)被用於點茶,日本的茶式由此而得到確定。

中國邀請賓客款待品茶之風傳到日本後,又有了新的發展,在煮茶技術、款待儀式及茶室佈置方面都很講究,形成了有别於中國的日本式茶會,即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喝茶兼作種種餘興。這種茶會最初在禪林流行,後來逐漸擴大領域,到日本南北朝時便在與禪宗關係最密切的武士階層流行了起來。日本式茶會的内容雖然流行於日本國内,但卻極富中國風味,尤其具有禪宗的風趣。日本式茶會的一般程式是,賓客到場之後,先由主人請進客廳,端岀點心飲用。“點心”一詞原是禪宗用語,爲兩次飯食之間爲了安定心神所吃的少量食品,其種類有水晶包子、水晶紅羮等羮湯類和乳餅、茶麻餅、捲餅等餅類,以及餛飩、素麵、冷麵等麵類。賓主之間相互推勸,形式與中國的會餐差不多。在這些羮湯、餅、麵用完之後,再用果盆端上龍眼、荔枝、蘋果、棗、柿、桔等。吃完點心後,賓主或在窗邊休息或在園中漫步,然後便進行點茶。點茶的儀式是由主人之子按次序給每一位賓客獻茶。點完茶之後,爲了助興還要進行一種叫做“四種十服茶”的品茶遊戲。這種遊戲的方法是,主人沏各種茶讓賓客品嘗,讓他們猜測是本茶(栂尾山産的茶)或非本茶(栂尾山之外地區産的茶),並以此來決定勝負。“四種十服茶”即是用三種不同的茶各泡四服,先飲每種的一服,然後剩下三種共九服,另外又叫作客的飲一服,一般共十服,沏了試飲,猜測茶的産地。這種鬥茶方式是模仿宋元的鬥茶而來的,到十四世紀的吉野時代(1336~1392)(指日本從後醍醐天皇延元元年(1336)至後小松天皇元中九年(1392)间以吉野爲政治中心的時代。)尤爲流行。後來,“鬥茶”逐漸與日本風土、習慣結合,並受和歌合賽、歌連會等日本傳統遊藝的影響,茶器、茶室、茶會都帶上了日本的特色。

鬥茶有一定的儀式,這些儀式又與禪林的日常茶飯禮式結合,以突出固定的茶儀,形成武家禮法,這樣就産生出了日本式茶道。室町中期,將軍的近侍藝術師能阿彌,設計出一套客廳的茶具及各種飾物,並規定了武家的茶禮,由此上流社會開始出現正規的茶道。

在品茶遊戲完畢之後便開始飲宴,並輔以歌舞助興。這種茶會就是後來的“茶之湯”。茶之湯的茶客較少,陳設也不豪華,多以清雅爲樂。在足利義政時代(指室町時代末期足利義政擔任幕府將軍這一段時期。)(1449~1473),日本的吃茶風氣極爲盛行。而在應仁之亂(指從後上御門天皇應仁元年(1467)至文明七年(1477),幕府内部以武將山名宗全(1404~1473)和細川勝元(1430~1473)爲首的兩大對立集團圍繞幕府將軍的繼承人問題所發生的武裝衝突。)(1467~1477)後,古城京都地區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公卿和僧侶都離開京都向地方分散,因而吃茶之風也逐漸波及地方。在許多名刹、公私邸宅、文物化爲灰燼後,京都、奈良等地仍然是日本茶師的故鄉。當時失意的僧人們把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着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的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鐮倉初期的文壇領袖、貴族出身的藤原俊成在他的一首短歌中寫道:“夜色籠郊野,秋風刺骨深草裏,鵪鶉聲。”充分體現了“幽玄”理念的實質,具有“寂”的風情和“幽寂”的氣氛,歌中“深草裏”的典故,正暗示出作者對失去的“理想鄉”的眷戀,既幽寂又玄妙。茶道也吸收了文學中的這種風氣。日本的茶道把這一時期的村田珠光奉爲始祖,經武野紹鷗等人的傳承和完善,最後由千利休集大成,確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村田珠光把文學中的審美意識引進“茶湯”中,使“清寂”之美得到廣泛的傳播。他喜歡幽暗的色彩、恬淡的心境,認爲茶道应该始終保持恬淡。千利休的審美意識與他們一脈相承,他厭惡貪圖華美的風氣,把質樸、恬淡當作人生的美德。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热门推荐
  •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在重庆烹界,李跃华老师算是一棵常青树。他技艺精湛,一生勤劳,70多岁还坚持劳动,站灶炒菜,他的厨德令大家由衷地敬佩。李老师的拿手菜非常多,可谓款款精美,道道绝伦,能够品尝他烹制的菜肴是人生的一大福气。《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的作者沈智敏老师将李老师生平最精彩、最拿手的菜肴记录下……
  • 重生之妾本惊世

    重生之妾本惊世

    苏微,丞相的嫡长女,齐国第一美人,一生行善,行医救人,男人爱慕女人嫉妒。一觉醒来,莫名的被人捉奸在床,令父亲蒙了羞,最终在父亲愤怒之下鞭打致死。究竟,是谁要害她?!——舒离,商户之女,胆小怯懦,父亲为巴结权贵将她送给连克五妻的小明王齐月生子。只可惜,没等到小明王归,她竟被几位姨娘奚落之下推入院中池塘之中,命归故里。当她再度睁开眼眸,由水中爬起,眸子冷冽,寒光逼人,一抹灵魂交错在她的身上。绝处逢生,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苏微发誓,定要将那害她.毁她之人加倍毁之害之。——传闻小明王齐月天生克妻,五年时间相继娶五妻,没等到洞房花烛夜竟都相继死去。小明王名声响亮,传闻长相奇异,生了四个胳膊四条腿,惊得天下女子闻名全丧胆。至此,年过双十的小明王至今还不曾娶妻,可当重生而来的灵魂苏微与小明王碰撞。究竟,是谁克了谁?作者有话:各种斗,什么都斗。其实,这就是一个宠文,若偶有纠结大可放心,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相爱。男主还是个处哦,嗷嗷。
  • 大漠狼孩

    大漠狼孩

    展开复仇厮杀,胡喇嘛村长带猎队灭了母狼家族,哺乳期的母狼叼走无辜者——我的弟弟小龙哺养成狼孩;我从胡喇嘛棍棒下救出母狼的另一只小狼崽秘密养大;于是,人与兽的生存对换,还能是原来的人与兽吗?父亲苏克历尽艰辛寻找爱子小龙,死里逃生,在古城废墟中披狼皮装狼数年想办法与狼孩接近,然而诱捕回来的儿子已然不是原先的儿子,完全是一只心属荒野嗜血成性的半人半兽!被我养大的狼崽白耳,可回到荒野时母狼不接纳它这被人类养大的“逆子”!,多次同灭绝狼族的胡喇嘛等人发生冲突,与母狼、盗贼、恶劣的环境展开了大智大勇的殊死搏杀,通人性而机智勇敢、复仇心很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通天主宰

    通天主宰

    乱世之中,生死一线,楚鸣身怀镇天宝塔,胸藏癫狂之心,不服命,不屈运,唯有心中一执念,踏足九重天,碾碎万重仙!破败的大地,楚鸣以血为墨,以臂为笔,刻下两个猩红大字——族禁!天上地下,诸神万界。只能留下我的名字——楚鸣!,大千世界,众圣撕天,天地动荡,群雄乱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灵罗戒

    灵罗戒

    大毅力,走上强者之路!一步一步,踏上最强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