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46

第46章 兩晉文人對“文學”的確認(5)

曹魏時期,曹丕、曹植等雖都編有文集,但總的來說,此舉還是比較少有的,無論是數量還是由其所構成的社會現象,都還不能說較多或較為普遍。文集編撰開始以較為成熟的局面發展是在兩晉時期。

首先是别集編著意識在社會上開始明確起來。曹魏時期的别集編著,嚴格來講,衹有曹植一人,這或有史料留存的原因,不過結合曹魏整個社會情形來看,這種局面應當是正常的。兩晉時期,别集的編撰已不是小範圍的個案,而是有了普遍化的社會性質。最顯著的别集編撰是陳壽的《諸葛亮集》,《晉書》本傳載:“(壽)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晉書》卷八二《陳壽傳》,第2137頁。)《三國志》諸葛亮本傳附有《諸葛氏集》目錄及陳壽撰集後的奏書,其中有:“刪除複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陳壽的這番作為當顯示出别集編撰的特殊社會信息:一是編集載入史傳,無論陳壽出於什麽動因編集,編集入史都顯示着社會編集意識的增強;二是陳壽上奏書稱“臣壽等言”,可知參與編集的尚不止陳壽一人,而是“集體”商議、“共同”進行的結果,則編集意識也不僅僅是陳壽個人的認識,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這麽說並不算強為之詞,社會上還有其他的撰集行為可為參證。《晉書·盧欽傳》載:“(欽)所著詩、賦、論難數十篇,名曰《小道》。”(《晉書》卷四四《盧欽傳》,第1255頁。)既名之為《小道》,應當已經成集。《晉書·索靖傳》載“(靖)撰《索子》、《晉詩》各二十卷”(《晉書》卷六〇《索靖傳》,第1649頁。),既統名之為《晉詩》,則顯然是作者自己所編著,而非為後世所集結。《世說新語》注有“孫統為《(高)柔集敘》”的記載(《世說新語·輕詆》注引,前揭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第837頁。),可知《高柔集》在晉世已然編撰完成。陸雲在《與兄平原書》中曾說:“適欲白兄,可因今清靜,盡定昔日文”,“前集兄文為二十卷,適訖一十,當黃之。書不工,紙又惡,恨不精”(《陸清河集》,前揭《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二冊,第726、728頁。)。陸氏兄弟定文、結集的意識非常明確。另外,《晉書》中明確記載有文集行於世的情況。如:

(傅玄)撰……名為《傅子》……並文集百餘卷行於世。

(盧諶)撰《祭法》、注《莊子》,及文集,皆行於世。

(束)皙才學博通,所著……《補亡詩》、文集數十篇,行於世云。

(王鑒)文集傳於世。

(蔡)謨博學……文筆論議,有集行於世。

(干)寶又為《春秋左氏義外傳》,注《周易》、《周官》凡數十篇,及雜文集皆行於世。

(應貞)文集行於世。

(顧愷之)所著文集及《啟蒙記》行於世。

(郭澄之)所著文集行於世。

(陶潛)所有文集並行於世(此處引文分見於《晉書》卷四七《傅玄傳》,第1323頁;卷四四《盧欽傳附盧諶傳》,第1259頁;卷五一《束皙傳》,第1434頁;卷七一《王鑒傳》,第1891頁;卷七七《蔡謨傳》,第2041頁;卷八二《干寶傳》,第2151頁;卷九二《文苑·應貞傳》,第2371頁;卷九二《文苑·顧愷之傳》,第2406頁;卷九二《文苑·郭澄之傳》,第2406頁;卷九四《隱逸·陶潛傳》,第2463頁。)。

因為《晉書》為唐人所撰,上述所載文集或有為後人所集者。不過同為唐人所撰的《隋書》記載了大量的兩晉人别集,何以《晉書》記載的晉文人的文集情況那麽少?實際的情形或是《晉書》僅載晉世已有集者,而不錄後人補撰者,那麽以上所述晉人文集數量就不謂之少了。

從陸雲“集兄文為二十卷”的情況看,晉人結集往往並不徑直稱為“集”,而是說若干卷,也就是在《晉書》所載的某傳主著詩賦文筆若干卷的記錄中,有些是以文集形式存在的。如葛洪“所著碑誄詩賦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傳各十卷”(《晉書》卷七二《葛洪傳》,第1913頁。)裏文類的各自分卷,當是作者自己所為,其中“碑誄詩賦”合為百卷,“移檄章表”集為三十卷,已經是當時“文”、“筆”意識分化的現實成果,把己所著述進行整合,相同文類歸在一起,本就反映了作者明確的結集意識。

兩晉别集編撰趨於成熟還可從史籍關於晉留存别集的記載中得到反映,以《隋書·經籍志》為例,其中所記載的晉别集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朱迎平曾對《隋書·經籍志》别集類著錄的漢魏南朝别集做過一個統計(朱迎平《漢魏六朝文集的演進和流傳》,前揭《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第6頁。):

朝代名稱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宋齊梁陳立朝年代

(年)230195603610260215532别集數量

(部)306570125251168569826年平均數

(部)/0331173472462826717808

從表中可以看出兩晉時期别集數量的突變,虽然這些别集的編撰很多是後世的補作,但畢竟得以晉人實際存在的作品為依據,所以即使其中存在很多的補撰,但說明晉世文學特别繁榮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在這樣繁盛的作品流傳當中,許多集子的編撰當在晉世就已經完成了,因为這麽大量的别集存在,都來自於後世的補撰是不現實的,其中必定有相當的數量完成於兩晉時期。從前面引述晉人編撰别集的材料看,晉人對集子的編撰並不陌生,所以如是說蓋可成立。《四庫提要》集部總序曰:“洎乎漢代,始有詞人,跡其著作,率由追錄……至於六朝,始自編次。”(《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八《集部總序》,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67頁。)這個情形是符合事實的,正如前文所揭示的,文集從曹魏時期開始出現,但曹魏時期尚衹是個開創階段,真正進入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是在兩晉,這一点前表已顯示得很清楚。

兩晉之間文集成熟發展還顯示在這一時期總集編撰的發達上。總集的編撰也應當從曹魏算起(以現代眼光看來,《詩經》和《楚辭》也應當歸入總集,不過古代的書目分類中,《詩經》一直歸入經部,在古代的實際流傳中也很少把它當作文學總集看,《楚辭》在集部往往單列一類,並不與别集類、總集類同,故這裏也依照傳統,總集的論述當中也不計入《詩經》和《楚辭》。),前述曹丕為建安諸子編集,應當就屬於總集體例,正始中的《名臣奏議》也該屬於總集,不過二者已散佚,無從得知其實際的情形了。從情形推知,曹魏衹能算起步階段,同樣,衹有到了兩晉,總集的編撰纔活躍起來,並取得了相當的成績。《隋書·經籍志》所載明確標為晉人所撰的總集大略有:

摯虞撰《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摯虞撰《文章流别志》、《論》二卷;謝混撰《文章流别本》十二卷;李充撰《翰林論》三卷;謝沈撰《文章志錄雜文》八卷;左思撰《齊都賦》二卷並音;傅玄等撰《相風賦》七卷;晉右軍行參軍虞干紀撰《迦維國賦》二卷;郭璞注《子虛上林賦》一卷;薛綜注張衡《二京賦》二卷;張載及晉侍中劉逵、晉懷令衛權注左思《三都賦》三卷;荀綽撰《古今五言詩美文》五卷;干寶撰《百志詩》九卷;應貞注應璩《百一詩》八卷;晉蜀郡太守李彪撰《百一詩》二卷;荀勖撰《晉宴樂歌辭》十卷;晉太元十九年群臣上《木連理頌》二卷;晉將作大匠陳勰撰《雜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東晉人撰《設論集》三卷;晉兗州刺史宗岱撰《明真論》一卷;杜預撰《善文》五十卷;殷仲堪撰《雜集》一卷;晉散騎常侍王履撰《書集》八十八卷;葛洪撰《抱朴君書》一卷;蔡謨撰《蔡司徒書》三卷(從稱名來看,似亦為後人撰集。);殷仲堪撰《策集》一卷。

這裏列出的是《隋書·經籍志》較為明確記載為晉人所撰的晉世總集,共計二十七人三十部總集(這裏的“太元十九年群臣”、“東晉人”均按一人計。),其他雖為收錄晉人作品但編撰者或非為晉人的總集不計。僅從這一數量上可以知道晉世總集編撰之盛,這還僅是就《隋書·經籍志》記載所作的統計,歷史上的實際數量當遠不止此,如歷史上很著名但《隋書·經籍志》不載的傅玄《七林》(《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載:“《七林》十卷,梁十二卷,錄二卷,卞景撰。梁有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亡。”(第1086頁)前《七林》為卞景撰,後《七林》不著撰者,是否即為傅玄《七林》,不得而知。)、石崇《金谷詩集》、王羲之《蘭亭集》(或在《石崇集》、《王羲之集》當中?不過《金谷詩集》、《蘭亭集》均為眾人的作品集,似不能歸入到文集編撰者的著作中。)等。兩晉的總集編撰不僅僅數量繁盛,其中一些總集的影響還相當大,著名的如摯虞《文章流别集》。從《晉書·摯虞傳》的相關記錄看,《文章流别集》不但卷數較大,而且既為之“類聚區分”,又“各為之論”,且“辭理愜當”,說明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總集編撰,體例合理,論議精當,反映出當時總集編撰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從“為世所重”的評語中也能看出這一傾向。《隋書·經籍志》總集類序曰:

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眾家之集,日以滋廣,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於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蕪,自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别》。是後文集總鈔,作者繼軌,屬辭之士,以為覃奧,而取則焉(《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第1089-1090頁。)。

以《文章流别集》為總集之首,前引章學誠稱“自摯虞創作《文章流别》,學者便之,於是别聚古人之作,稱為别集;則文集之名,實仿於晉代”。其别集、總集之别可再另論,但章氏也基本認為摯虞《文章流别》是文集之始。從這些事實中不難知道摯虞《文章流别》的價值和影響。

朱迎平認為“總集體例的完備”是晉世文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根據傅玄《七林》“集古今七而論品之”以及《隋書·經籍志》所收錄同類總集的情況認為“較早產生的總集多為彙集一體的總集”,又結合《文章流别集》的情況,概括說:“此(晉)後,彙聚一體和彙編眾體就成為總集的兩種基本體例。”(朱迎平《漢魏六朝文集的演進和流傳》,前揭《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第7頁。)論述可謂精當。不過僅從這兩點反映晉世總集編撰的體例特點,似還稍顯不足,比如影響較大的《金谷集》與《蘭亭集》,粗略言之,其體例也可劃入“彙聚一體”的行列,但僅從“彙聚一體”這個角度來理解二集的編撰,則大大地降低了它們的影響和價值。探究起來,二集的編撰體例與《七林》、《晉歌詩》、《善文》等明顯不同,對當下文學活動的創作予以結集,這是比較新穎的總集編撰形式。包括後世的許多總集編撰,往往多是對前人作品的編錄,即使某些收錄一體的總集也可能搜集時下人的作品,但僅限於此,仍與專為文學活動結集不同,後世文學唱和或活動自編成集,在總集的行伍中一直就是比較特異的一類。從這個層面來講,《金谷集》、《蘭亭集》的出現在編撰體式上也是有開創意義的,從前面論述的時人以兩次聚會為雅事而企慕之的情況看,這種活動在當時的影響已經很大了,其所成之集既為產生影響的焦點之一,对後世同類活動的昭示作用也當是明顯的。

結合上述情況看,總集編撰的意識在晉世是相當明確的,實踐中的編撰作為也是相當成熟的。

上述晉世“文集”興盛發展的事實,正反映了晉世“文學”充分發展的事實,這與前面揭示的晉世文學進一步興盛發展的面貌正是互相印證的。

基於文學地位的逐步提高、“文學”勢力的不斷壯大,在現實文化類别的分化中,晉世逐漸顯示出與此前的文化類别劃分大不相同的面貌來。《隋書·經籍志》載:

魏氏代漢,采掇遺亡,藏在秘書中、外三閣。魏秘書郎鄭默,始製《中經》,秘書監荀勖,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群書。一曰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塚書。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無所論辯(《隋書》卷三二《經籍志》(一),第906頁。)。

《文選》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載:

李充,字弘度,為著作郎。於時典籍混亂,刪除頗重,以類相從,分為四部,甚有條貫,秘閣以為永制,五經為甲部,史記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前揭《文選》卷四六《王文憲集序》注引,第654頁。)。

荀、李二人將群書分為四部,其中丁部為“詩賦”。這裏的群書分類以及分類中的“詩賦”與《漢書·藝文志》中的分類及其中的“詩賦”情形有何變化呢?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热门推荐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本书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是萧红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她对此篇十分偏爱,在发表之前就以此名结集成小说、散文集《桥》。作品在意象选择、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艺术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使她的作品创作始由稚嫩走向成熟,为日后创作更具深度的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而它所体现的悲剧性则代表了萧红的创作基调。
  • 总裁的狂妻

    总裁的狂妻

    嫁他,为了筹备二十年的报复。娶她,持续延续二十年的恨意。两个带着不同目的的人,订立一年的婚姻契约。谁说婚姻一定要有爱情?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没有爱情的他们,也一定维持好婚姻。只是,一旦某些东西越界了,那么,那契约还能有效吗?情景一:“…结婚后,我们互不干涉…”元昊宇眯着桃花眼,有趣地看着眼前前一刻还温柔似水的女子,转眼睛却张狂无比地谈着婚姻契约,他倾身上前,把玩着她滑落发髻的发丝,手背有意无意地在她的脸颊和耳垂边摩挲着,磁性的声音缓慢地说着:“我…有什么好处?”乔橙沉了一下眼,一眸危险的光芒划过,淡漠地说:“自由!”元昊宇挑了挑眉梢,莫名的光芒闪过眼底,收回了手,爽快地答应:“好!”比起自由,他更期待这一年的有趣…情景二:“你是我老婆,不是应该履行作为妻子的责任吗?”元昊宇冷冷地宣称,带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乔橙点了点头,无比认真询问:“你确定?”一句话,三个字,却用了一分多钟。“没错!”声音的温度低到冰点,紧咬着牙关,桃花眼眯成了一条线,阴沉无比,“明晚,你最好做好准准备,我亲爱的老婆!”乔橙微微一笑,神秘诡异,异常顺从地点头。于是,第二天元宅里,住进了四大美女,传言中四大情妇。乔橙优雅的喝着咖啡,轻轻眨一下眼睛,如同不解世事的小女孩,天真无比,扫了坐成一排的美女,微笑道:“还满意不?”情景三:“景晓晨,你到底有没有心,有没有心!…”元昊宇紧紧地扣着她纤细的肩膀,用力地摇晃着,那双桃花眼中疯狂一片。乔橙一挥手,禁锢着自己的双臂被打落,淡漠的脸上增添了几许无情,“二十年前,它就死了!”声音如同寒潭水,冻得刺骨。…推荐:现代文系列之一:《无心娇妻》讲述风泪垂的故事(完结)女尊系列之一:《无欲女皇》(完结)女尊系列之二:《懒惰女王爷》(连载中)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