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03

第3章 導論“文學自覺”問題與漢末魏晉文學的變遷(3)

正是基於以上邏輯,李文初撰文對“文學自覺”的“宋齊”說提出了異議,認為曹丕確立的文章觀對於後世文學觀念的不斷淨化,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宋文帝時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分立,衹是制度的確立,“從觀念的更新到制度的確立,前者與後者是一種因果關係,而不是相反。如果將文學觀念的淨化看作文學自覺的一種標誌的話,那顯然不能說這種自覺到制度的確立時纔成為事實”(《再論我國“文學的自覺時代”——“宋齊說”質疑》,《學術研究》1997年第十一期。)。李文初引入了“文學觀念的淨化”一說,他注意到了“自覺”與“獨立”階段的不同,故引入這一說法予以區别。文學觀念發生大變化確實是魏晉文學變遷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文學觀念的淨化”說能否周延地涵蓋“變化”的特徵及實質,乃至成為一個根本的判定標準,似仍有需要進一步具體落實的地方。

稍後的研究中,把“文學自覺”期限延至六朝且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袁行霈、羅宗強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第二卷,該作提出了“文學自覺”的三個標誌。第一,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南朝時,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四學並立,《後漢書》單列《文苑列傳》與《儒林列傳》等並立,以及文筆的區分都是重要的標誌。第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緻的區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如果對文學衹有一種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區分,還不能算是對文學有了自覺的認識,所以文體辨析是文學自覺的重要標誌。第三,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所謂文學的自覺,最重要的或者說最終還是表現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魏晉南北朝文學·緒論》第一節,前揭袁行霈、羅宗強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三編,第4-5頁。)。總體上,文章的觀點與劉躍進的观点近似。

關於時限問題,張少康1996年發表了《論文學的獨立和自覺非自魏晉始》(《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二期。)一文,對魏晉文學自覺說提出了質疑。該文認為從文學觀念的發展演進、專業文人創作的出現和專業文人隊伍的形成、多種文學體裁在漢代的發展和成熟、漢代文學理論批評發展的特點等方面來看,文學的獨立和自覺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它從戰國後期開始初露端倪,到西漢中期已經相當明確,這個過程的完成可以劉向對圖書的分類作為基本標誌。對此,李文初撰文表示反對,認為:“漢人即使有了‘文學’與‘文章’的劃分,但在他們的觀念中,文學並未從儒學附庸的地位獨立出來。”對“專業文人”的說法,李文初更認為:“(漢)文人作家如此屈從於封建權勢,受到社會上下普遍的賤視,不具備起碼的獨立人格,這種文學不可能按自身的規律健康而獨立地發展,那又何來‘自覺’可言呢?”並認為漢人的文學言論,多屬“零星片斷之談”,且“没有超出經學的大範圍,儒家的詩教原則”,根本談不上“自覺”。李文初認為:“所謂文學的‘自覺’,其涵義至少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學擺脫經學‘附庸’的地位而獨立發展;二是按文學自身的藝術規律進行創作。”而在漢代,文學的這種面貌是不可能出現的。這一面貌之所以在魏晉時出現,是因為此時期人的個體意識開始覺醒,這是“文學自覺”的先導。没有對人的自身價值的認識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個性人格的觀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學“自覺”時代的來臨(《從人的覺醒到“文學的自覺”——論“文學的自覺”始于魏晉》,《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二期。)。

就漢代文學的具體面貌而言,張少康的概括很精彩,但他論述“文學自覺”时也存在和“宋齊”說同樣的問題,僅從文學現象自身變化求其變遷規律而缺少文學語境和文化環境的縱、橫對比,容易受到遮蔽。漢代“文學”有了長足發展是實,但與其說這是漢代文學發展“自覺”的顯現,倒不如說是漢代文化整體提高的結果。漢代經學獨尊,很大程度上遮斷了諸家並進之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格局趨於形成。經學大一統格局對“文學”發生了深刻的影響,漢代“文學”的諸多文化特性很多就是受漢代特定的文化格局影響而形成的,後人概括的漢代“文學”的某些特徵,衹是客觀性的一種存在,在當時是不被認識的,就像《詩三百》,本是活潑潑的文學作品,但漢人視之為經,絕不認為它是文學,道理是相同的。漢人認為“賦”是“小道”,是“末技”,作者身份類同俳優。这种情況下,誰會主動認為自己在從事“文學”呢?

從這個事實看,李文初的反駁是有道理的,李文對漢代文學形勢的把握也是比較到位的。不過,把“文學自覺”的形成動因歸結為“人的覺醒”,仍是李澤厚思路的展開,其不足已如前述,此不贅。

與張少康同持“文學自覺”漢代說而論述亦能持之以理的是詹福瑞,其論述文章為《文士、經生的文士化與文學的自覺》(《河北學刊》1998年第四期。)、《從漢代人對屈原的批評看漢代文學的自覺》(《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五期。)。前者認為兩漢時期,文士的興起和經生的文士化傾向有力地推動了文學的自覺。後者認為,漢代對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評,在三個方面體現了文學獨立與觀念自覺的傾向:其一,把屈原和賈誼這樣的文學家單獨立傳;其二,關注詩人的命運、心理,並把其作為文學創作的現實基礎和心理基礎;其三,文學作品的藝術特點及表現形式、方法問題,成為文學批評的重要內容。其文思路略同張文。

在“人的覺醒”與“文的自覺”的關係問題上,有這樣一些文章(論著)需要注意。

較早的是胡令遠的博士論文《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論文雖於2002年纔出版,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故置於此。)。該文認為所謂的人的“自覺”,指個體內在的自我覺醒,其重要的特徵在於獨立自存的個體自我意識;關於文學的自覺,他認為文學與政治教化等的關係為“文學自覺”的應有之義;文學“自覺”是指作為創作主體的文人觀文論文,意識到文學的獨立價值,而非客體化的文學本身的內省自察。文學是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物,主體審美意識的自覺導致“文學的自覺”的出現,而前者又是“人的覺醒”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主體——“人的覺醒”的具體的審美化表達也應該是“文學自覺”之一端。對“人的覺醒”與“文學自覺”的關係,胡令遠認為:就對文學自身獨立價值的認識和重視而論,人的覺醒未必有直接的作用,但卻提供了這種自覺產生的必要土壤,即有非常重要的間接作用;而個體在文學中的審美化表達,與“人的覺醒”的關係更為複雜。

胡令遠論文的可貴之處在於並没有生硬地套用時下盛行的“人的覺醒”決定論,而持影響論的觀點,其對二者關係的分析以及“文學‘自覺’”的概括可謂精審。該文對思想領域(主要是“人的覺醒”)與文學領域在“文學自覺”這一點上的交融做了深入的考察,具體揭示漢末魏晉時期文學的嬗變軌跡,二者的關係衹是考察此時期文學變化的一個視角。文章分東漢、建安、正始、西晉、東晉等幾個主要時期來論述,每一時段基本遵循促動個體自覺的時勢或哲學背景——個體自覺——文學現象這樣的論述思路進行,當然各章是有機連接的,以期立體看出“人的覺醒”和“文學自覺”具體的交融變化軌跡。胡文是建立在對歷史現象的深入考察基礎上的,這樣其結論就比較精當,為“人的覺醒”與“文學自覺”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對後來的相關研究具有啟發意義。

1996年底,孫明君發表了《建安時代“文的自覺”說再審視》(《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六期。)一文,對“魏晉時代是一個人的覺醒與文的自覺的時代”的提法進行了重新審視。文章認為中國思想史的“覺醒”時代在春秋戰國之際,魏晉的“覺醒”是相對於兩漢經學神學的覺醒,與春秋戰國時代理性的覺醒處於不同的層面;中國文學史詩歌史的“自覺”時代開始于建安時期,其他時代的“文的自覺”衹具有相對的階段性的意義。該文具體把建安時代“人的覺醒”劃分為兩個主要層面:一是政治思想層的“覺醒”,體現為建安士人自覺認同原始儒學的人文精神,以天下為己任,志在平暴除亂,這種“修己以安百姓”的精神和行動對兩漢的綱常學說、規行矩步的士人人格,是一種“覺醒”,而這一士風在兩晉南朝日漸消失;二是生活方式層的“覺醒”,表現為縱情任性的放達之風。作者認為,建安時代的“文的自覺”,“首先反映在詩文內容上,與建安士風相對應,關懷民生疾苦,再現動亂的社會現實,抒發其建功立業的壯志,是建安詩歌的主流,是形成建安風骨的關鍵”。“建安士人不僅突破了兩漢經學家的詩教說,使原始儒家所提倡的‘詩言志’這一詩學理想得以落實,而且在‘情’的領域奮力開拓,實現了人的再發現與自然的再發現,其詩歌寫出了生命主體對社會政治之情,以及生命主體對自然世界之情,人與人之間的愛情、親情與友情,為中國文人詩苑開墾出一片片沃土,使中國詩歌體類之建構宣告完成。”

孫明君也覺察到歷來的“人的自覺”導致“文的自覺”說存在一定的問題,同處於“文學自覺”期的“建安文學”與其後的“正始文學”等也存在極大的差異。為解決這些問題,作者把視角放在對不同階段的“士風”的考察上,並為它們各自的“特徵”尋找支撑的思想依據。不過,其中深層思想依據的搜尋,似帶有理想設定的意味,對各時期思想、文學的變化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还缺乏有機的歷史考察,故其說法似有待完善。

孫明君之後,再從“士人”角度論“文學自覺”的是李春青。他直接否定了“人的覺醒”說,認為它是缺乏內在規定性的虛假命題。作者認為:“是士人階層在特定的社會動盪時期所獲得的某種程度的思想解放以及隨之而來的‘尚通脫’心態導致了‘文學的自覺’。”關於“士人”,作者梳理認為:“東漢後期的政治黑暗曾激發起士人階層強烈的救世意識。以少數清流名士為領袖,數萬太學生為主體的士人隊伍曾對以君權為核心的大官僚、大貴族、大宦官集團展開過激烈的批評。儘管士人階層的這一政治行為被統治集團嚴厲鎮壓下去了,但士人那種強烈的救世意識並未因此而泯滅。”在漢末動亂的情形下,“士人們原來那種重振朝綱、整肅吏治為目的的救世意識就轉化為建功立業、重新統一天下的宏大抱負”。“這樣,在漢末魏初這一特定時期在士林中就形成了一種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曹氏父子正是此時期士人之代表。”而隨着士族壯大並成為實際的統治階級以及与之相伴的殘酷的政治鬥爭,“對士人心態都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其最直接的結果是士人主體精神的沉落——救世意識大大削弱與自救意識空前膨脹”。與上述狀況相應,建安士風造成了建安階段的“文學自覺”,突出表現就是“建安風骨”的形成。正始士風造成了正始階段的“文學的自覺”,突出表現就是“正始之音”的出現。“建安風骨”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的第一階段,“正始之音”表現了“文學的自覺”過程的深化。“建安文學”在整個六朝文學中衹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意義,而具有實質影響、承上啟下的是“正始之音”。該文的核心觀點是:“士人階層的精神沉落恰恰是六朝文學覺醒的主體文化心理依據。”(童慶炳等主編《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第二章《魏晉“文學的自覺”與士人心態之關係》(本章由李春青執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183頁。)

該文雖然否定了“人的覺醒”說,但在邏輯上仍然存在与同“人的覺醒”說一樣的問題。“士人心態”固然深深地影響着文學的變化,不過某一時期的社會“士人心態”與“文學”意識形態一樣,同是由特定的社會歷史發生機制促發的,“心態”的變化對“文學”變化有很大影響,但不能說是決定原因。另外,該文對“士人心態”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討似乎有些直觀了,實際的歷史情形似可進一步辨析。

受孫明君文章的影響,李文初又發表了《三論我國“文學的自覺時代”》(《文藝理論研究》1999年第六期。)一文。他在對“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二說進行辨析的基礎上認為:“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之間的確存有某種內在的因果關係,或者說,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對於文學的獨立、自覺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啟導作用。首先,先秦時代的‘三不朽’,衹有發展到魏晉,形成為文章不朽的新觀念時,纔意味着主體意識的覺醒;而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的契機也就蘊涵在文章的不朽的觀念中。”“文章的‘不朽’價值,不僅表現在它本身的不朽上,更重要的還在於它是個體生命的另一種表現形態,因而,它的‘不朽’也意味着人的有限生命可以通過文章,永遠保持不朽。”“從魏晉開始,人們對文學自身藝術法則的探究懷有廣泛的興趣,正是從對文學個性的認識開始的,或者說,重視文學個性的新觀念啟發、推動了文學自身藝術規律的研討。顯而易見,這也是人的覺醒引發‘文學的自覺’,從而導致文學理論、文學創作獨立、健康發展的歷史必然。”

與胡令遠一樣,李文初對“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的關係的邏輯分析也是比較見工夫的,對同類研究具有啟發意義。不過“人的覺醒”對“文學自覺”更多體現的是影響,“決定”說在事實和邏輯上都難以站得住腳,這已漸漸為論者所接受。

與上述討論範圍不同,范衛平撰寫《“文學自覺”問題論爭評述———兼與張少康、李文初先生商榷》(《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第一期。)一文,綜述諸家(主要指1996-1997年間的那場爭論)並提出了自己看法。該文認為:文學自覺的過程就是尋找、確定適宜於表現情感、心靈、人性、精神的藝術文體,並完善其體制而使其最終成為民族共同的藝術文體的過程。依此觀之,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是在漢末魏晉,這一時期文人五言詩的興起及其個性化、抒情化、審美化、文人化特徵的完成,使其成為中國文學中最具本體論特性的藝術文體,且最終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典範的、最具創生力的藝術文體。關於中國文學自覺的歷程,作者劃分如下:一、文學的前自覺期(春秋戰國至東漢中期),包括“樂體文學”、“賦體文學”、“史體文學”三種前自覺的藝術文體階段;二、文學的自覺期(東漢後期至西晉阮籍時期),這是“五言騰躍”、詩體文學大興,並完成詩體文學的個性化、抒情化、審美化、文人化特徵的時期;三、文學的後自覺期(西晉太康至初唐宋之問、沈佺期時期),這是詩體文學的體制完善期,它經歷了陸機的語詞時代、玄言詩的語義時代、山水詩和宮體詩的語象時代、永明體的語音時代,而至初唐出現了體制完備的律詩。有了律詩,纔算有了中國特色的藝術文體,纔算有了“中國”文學。中國文學自覺的歷程到此為止。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一朝穿越成武林世家的废材,爹嫌妹弃遭谋杀,大难不死捡到只龙蛋孵出气吞山河的超级吃货食肉兽。食肉兽吐钱吐武功秘籍吐金银财宝,辱渣男斗遮妹羞亲爹,废材变天才一鸣惊人翱翔九天打怪升级。人心不足蛇吞象,某日她羞答答对某兽道:“给我吐个男人吧,高大上那款。”高大上现身,迷得某人七荤八素,直到生出只同款食肉兽崽,方才大呼上当,“尼玛,我要退货!”某兽笑得见牙不见牙,“一经售出,终生有效,概不退货。”两只吃货,她就是卖身也养不活啊,真是坑爹!
  • 网游之剑侠世界

    网游之剑侠世界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家。但是他却不小心成了隐藏职业——爆破师!从此,他学会了做各种炸弹,还在机缘巧合下学会了驾御仙剑。后来,他历经了艰辛万苦,带领玩家打败了冥界,击退了魔界,粉碎了妖界的阴谋!创立了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帮会。但是,他却身陷让人无法想象的险境,几乎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缠绵悱恻的爱情,危险奇异的人生,凄凉悲惨的命运,他又将怎样的在游戏世界里活下去呢?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剑侠——世界。
  • 梦三生·永劫之花

    梦三生·永劫之花

    东陆大赵帝国末年,皇室与权臣宁家产生权力之争。受宁家胁迫的少女家主燕莲见,在远行中偶遇金发少年沉羽。他动人的情话、诚挚的爱慕,让背负着家族荣辱的燕莲见享受到一段欢愉时光。而身逢乱世,无人躲得过命运的残忍捉弄,曾经无忧的沉羽成为燕莲见致命的对手。战场上,一对恋人再次相逢,竟要遭遇一场必须手刃对方的生死诀别!两军对垒,青丝隐于盔甲,倾世容颜无人可辨。烽烟烈烈中,是谁先催动战马踏破青梅之约?又是谁先挥剑斩断海誓山盟?最后的最后,是谁失去了钟爱之人,却君临天下……
  • 装疯卖傻小丑妃:暴君别乱来

    装疯卖傻小丑妃:暴君别乱来

    该死的皇帝不是妖怪,就是变态超男!为了活下去,只有忍忍!至少暴君长的还顺眼!咦,这个男人是不是皇帝的床替,靠,一夜情是跟他?切,这些坏男人,全都谁怕谁,玩转没商量!哇,这个美男真是太……想吃了……
  • 心灵的召唤

    心灵的召唤

    一本读后你一定会关爱家庭的书,这是一本温暖人间真情的书;这是一本镌刻个性光辉的书;这是一本启迪苍生心灵的书;这是一本描绘幸福田园的书;这是一本凸显情感智慧的书;这是一本寄托灵魂私语的书;一本读后你一定会感动落泪的书,一本读后你一定会珍爱生命的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阴仙

    阴仙

    魂为阴,魄为阳,气练命,法练性。阴神神游在外,屯阴元,练阴功。气功练炁强身,淬皮肉,锻筋骨。韩王府的一个小小下人,身怀少阴卷,梦谙七星,意外入道。而后性命兼顾,灵肉同修,一步步成为强者。替天行道,改朝换代;九合诸侯,更人易世;削藩王,伐四夷,征八荒,鼎立天下,官拜太师。最后功达武神,成就阴仙!
  •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