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700000034

第34章 抄检大观园(2)

凤姐儿提议,若是直接追查香囊,怕大家都不好看,不如趁这机会,以查赌为名,让周瑞家的领几个人到园中查找。再者,丫头大了,该配人的立即配人,一来可避免是非,二来可省些开销。王夫人答应了,凤姐儿派平儿去传人。不一时,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都来了。王夫人还嫌人少,恰巧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来了,奉邢夫人之命催办此事。王夫人让她回明邢夫人,也去抄检大观园。她正因平常到园中去,丫头们对她无礼,想报复又找不到借口,趁机大献殷勤,说是园里的丫头比千金小姐还娇贵,特别是宝玉屋里的晴雯,动不动就横眉竖眼地骂人,太不成体统。王夫人正对晴雯有些偏见,便命人立即把晴雯叫来。

晴雯因身体不舒服,正在睡觉,听说王夫人叫她,也没在意,不加妆饰,来到凤姐儿房中。王夫人看她那模样,大有杨贵妃春睡、西施捧心之娇态,不由大怒,冷笑着骂:“好一个病西施,你这轻狂样子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明儿我揭你的皮!宝玉今儿可好些?”晴雯聪明绝顶,猜知有人暗算她,忙跪下说:“那是袭人、麝月的事,我不知道。”王夫人骂:“你是死人?”晴雯说:“我原是老太太房里的人,老太太见房多人少,怕宝玉害怕,让我给宝玉看屋子,还得给老太太做针线,我只能在外屋。里屋是袭人、麝月她们的事。不定十天半月,二人不在,宝玉才叫我一次。我今后对宝玉多留心就是。”王夫人念声佛,把晴雯赶出去。凤姐儿本想帮晴雯说几句话,一来王夫人正在火头上,二来王善保家的又是邢夫人的耳目,只好低头不吭。

王善保家的又来个火上加油,提议晚上锁了园门,来个冷不防的大抄检,不仅还能抄出香囊,也许可以抄出更多的东西来。王夫人答应了,凤姐儿不好再说什么。晚上,待贾母睡下,凤姐儿与王家的人等一齐进了园,先锁了门,从门房查起,接着来到怡红院。宝玉见一班人直扑丫头们的房,忙问凤姐儿。凤姐儿支吾丢了件东西,怕大家混赖,所以查一查。丫头们打开箱子,让婆子媳妇们看了,也没查出什么来。查到晴雯的箱子,王家的问:“为什么不打开?”晴雯一下子把箱子掀个底朝天。王家的讨个没趣,说:“你也别气,我们是奉太太的命来查的。”晴雯指着她的脸说:“你是奉太太的命来的,我还是奉老太太的命来的!我在太太那里,怎么没见过你这嘴脸的管事奶奶?”凤姐儿心中暗喜,又怕得罪邢夫人,忙喝住晴雯,劝住王家的,一行人离了怡红院,直奔潇湘馆。王家的从紫鹃的箱子里抄出几件宝玉的东西,自以为拿到赃证,正在得意,凤姐儿劝她,黛玉自幼与宝玉在一起,这是小时候二人交换的礼物。王家的空欢喜一场。

众人来到探春处,探春已得到消息,命丫头大开院门,持烛迎候。凤姐儿说丢了件东西,来查查。探春说她的丫头都是贼,她就是窝主,要查就查她的。就把自己所有箱柜都打开,让众人一一去看,不许查丫头的。凤姐儿知探春性格与众不同,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就说:“姑娘的东西在这里,奶奶还是到别处去吧!”探春说:“既然大家都看了,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儿要率众离去,偏偏王家的平日听说探春厉害,就不服气,又想探春是姨娘生的,还敢怎么她?她就想逞逞威风,掀起探春的衣裳,说:“连姑娘身上我都搜了,果然没什么。”话音没落,啪的一声脆响,脸上挨了探春一巴掌。探春指着她的鼻子怒骂:“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在太太的面子上,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在我跟前逞强,还敢动手动脚。你觉着我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子,由着你们欺负?”说着就要脱衣裳。凤姐儿、平儿忙为她扣好衣裳,呵斥王家的快出去。王家的讨个没脸,在窗外说:“明儿回明太太,我回老娘家去,这个老命要它做什么!”侍书撵出去,挖苦说:“你果然死了,倒是我们的福气。只怕你舍不得!你死了,叫谁去讨好主子,调唆察考姑娘,折磨我们呢?”凤姐儿劝下探春,众人劝走王家的,直到探春睡下,才敢离去。

众人到了稻香村,一无所获,接着来到惜春处。惜春没经过大事,吓得手足无措。众人在入画箱中查出一包银子、一块腰带上的玉版,还有一双男人的鞋。入画说是她父母在南方,她哥哥跟着珍大爷,还有个叔叔在这里。珍大爷赏她哥哥的东西,但她叔婶只爱吃酒赌钱,怕被叔婶挥霍了,所以存在这里。惜春怕事,让凤姐儿把入画拉出去打。凤姐儿说:“若是真的也可原谅,只是不可私自传递。待明儿问明再说。”惜春说,后门上的张妈常和丫头们鬼鬼祟祟的,必是她传递的。王家的本和张妈有亲,她一当上邢夫人的心腹,就把亲戚不放在眼里,张妈因此跟她吵了几架,加上方才她又挨了打,受了气,就唆使凤姐儿一定要严办张妈。

来到迎春处,迎春已睡下。因司棋是王家的外孙女儿,众人看着王家的搜司棋的箱子。王家的随手翻了翻,就说没什么。周瑞家的成心跟她过不去,要认真再查,从箱中搜出一双男子的鞋袜,还有一个小包袱。凤姐儿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还有一张大红双喜帖子。凤姐儿经常看账,虽不能写,也能认一些。看了帖儿上的字,反而笑起来。王家的心中有些发毛,见凤姐儿笑,就说:“想是她账记得不清,惹奶奶见笑。”凤姐儿问:“正是账目不清。你是司棋的姥娘,她表弟该姓王,怎么姓潘呢?”王家的说:“司棋的舅过继给潘家,所以她表弟叫潘又安。上次逃走的小厮,就是他。”凤姐儿说:“这就对了!我把帖儿念给你听听。”潘又安帖儿上写的是:他已买通张妈,设法在园内相会;司棋捎的香串已收到,捎去香囊一个,表表他的心意。王家的本想拿别人的错,不料却拿到她外孙女儿,不由又气又臊。众媳妇又纷纷取笑她,气得她连打自己的脸,说是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司棋倒横下心来,不惧不羞。凤姐儿怕她寻短见,派两个婆子把她看起来,众人才散去。

凤姐儿这一操劳,旧病复发,当夜就流红不止。天明请医,开方取药。尤氏探望了凤姐儿,又到李纨处,还没坐下,惜春派人请她马上过去。惜春把入画的东西一一请她过目。尤氏说:“这是你哥哥赏她哥哥的,只是不该私自传递。”转过来骂入画。惜春指责她没管好丫头,反怪罪丫头,再也不要入画,随便她处置。尤氏左说右劝,惜春不仅不听,反说如今她大了,听到对兄侄的议论,甚至连她也编派进去,让她没脸见人,今后再也不进宁国府。尤氏劝不下来,加上心中本有毛病,不由恼羞成怒,起身走了。她正要到王夫人房中,迎面碰上一个老嬷嬷,说是甄家犯了罪,被抄了家,把一些财产藏到王夫人处,现在正忙乱,还是不去为好。尤氏又转回李纨处。李纨近日生病,拥被坐在床上,见她气色有异,只是呆坐着,招呼她吃点心,她不吃,请她吃茶面子。李纨猜知她已知昨夜的事。宝钗来到,说是薛姨妈病了,她要回去给妈做伴,因上房忙乱,就先不给老太太、太太说。探春、湘云来到,得知宝钗要回家,探春说:“回去好,别再过来了。”尤氏问:“怎么撵客人?”探春说:“别说亲戚,一家亲骨肉还窝里反,斗得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她又说昨夜打了王家的,看谁能把她打一顿。尤氏这才说出惜春的事。探春说惜春从来如此,又说王家的回去被邢夫人好一顿打,怪她多事。尤氏、李纨都说活该,探春却认为是邢夫人使的障眼法。

尤氏来到贾母处,王夫人正向贾母说甄家如何获罪、抄没家产、来京治罪的事。贾母心中不自在,见尤氏过来,说了凤姐儿妯娌有病的事,又提起八月十五赏月。王夫人说园中赏月虽好,只是风凉,贾母要多穿件衣裳。说着摆上饭来,尤氏侍候贾母吃了饭,才坐下吃饭。饭罢回府,见门口停着五辆车,知道又是贾珍父子请来赌博的。原来宁府一逢国丧,二逢家丧,贾珍父子不能恣意玩乐,就招了本族的破落子弟、各府的公子哥儿到后园,名为练武射箭,实为赌东道,由输者摆酒请客,整日杀猪宰羊,屠鸡割鸭。各人还带来自家的厨师,翻着花样做好吃的。贾政不知底细,还以为贾珍父子真在练武,就让宝玉、贾环、贾琮、贾兰每天早饭后过来,练一会儿射箭,再去上学。渐渐地,贾珍嫌赌射不过瘾,就设起赌局,或是抹骨牌,或是掷骰子,把个国公府变成大赌场,还雇了一班十四五岁的漂亮小厮当佣人。不仅薛蟠成了常客,邢夫人的弟弟、岫烟的父亲邢德全也时常光顾,一醉就抱怨他姐姐如何把持了邢家的家产,害得他一贫如洗。尤氏也不敢管,只好听之任之。

次日,贾珍见西瓜、月饼都准备好了,就说:“咱家有丧事,不能过节,今儿过罢。”命人杀猪宰羊,备了酒席,摆在会芳园丛绿堂。吃过晚饭,贾珍带妻妾入席,饮酒赏月。贾珍吃得高兴,让几个妾吹的吹,唱的唱,接着又行酒令。三更时分,忽听墙下有叹息声,大家不由毛骨悚然。贾珍厉声喝叫:“是谁?”连问几声,无人答理。尤氏说:“也许是墙外有人。”贾珍说:“那边是祠堂,怎会有人?”话音未落,一阵风响,祠堂里噼里啪啦一阵门扇开合之声。众人只觉冷气森森、毛发倒竖,就连天上的月亮也不再明亮。贾珍胆虽大,也十分畏惧。又坐一会儿,各自回房。次日贾珍察看祠堂,门窗关得好好的,只以为酒醉自怪。

晚上,以贾母为首,宁、荣二府的人汇集大观园,先设香案拜了月,然后登上假山,来到凸碧山庄。丫头们摆上酒席,贾母居中坐了,爷们分坐两边,邢夫人领姑娘们坐在屏风后。贾母见桌子没坐满,让三春出来挨着她坐下,命人折来一枝桂花,行击鼓传花令,鼓停时,花在谁手中,谁吃一杯酒,讲一个笑话。第一个就轮到贾政。因他平日不苟言笑,一张嘴,大家都笑了。他讲了一个怕老婆的故事。下一个轮到宝玉。他因贾政在座,本来就局促不安,生怕讲不好落个没口才,讲好了又怕说他只会耍贫嘴,就要求换一种方法。贾政就让他以“秋月”为题作一首诗,又限定不许用常形容月色的堆砌字眼。这一来正对了宝玉的心思,提笔写了一首诗。贾政看了,点头不语。贾母知贾政对宝玉格外严厉,能点头就已不错了,就把海南带来的扇子赏宝玉两把。贾兰见二叔得奖,也作一首。贾政喜不自胜,讲给贾母听,贾母让贾政奖赏他。

再一个轮到贾赦,贾赦讲了一个母亲偏心眼的故事。贾母半天才笑,贾赦知道惹贾母疑心,忙起身为贾母把盏,扯些别的话题。花又落到贾环手里,他也作一首诗。贾政看了,说他和宝玉真是难兄难弟,难以教训,宝玉要学温庭筠,弟弟要做曹唐。贾赦看了,却连声称赞,说是他们这种人家,识几个字就能做官,没必要寒窗萤火,读成书呆子,只管这样做下去,荣府世袭的前程就是他的。到了三更天,贾母让贾赦、贾政都走,让众姊妹多乐一会儿。

贾母让撤去围屏,两桌合一桌。她见少了宝钗姊妹、李纨妯娌,特别是少了凤姐儿,席上冷清了不少,心中不是滋味。王夫人就劝,往日人多是亲戚,贾政回来,合家团圆,人少反比往年有趣。贾母让打十番的远远吹笛子,以助酒兴,又让尤氏讲笑话。尤氏刚讲个头,见贾母合眼,看天色不早,就让备小轿送贾母去睡,众人随着走了。一个媳妇收拾器皿,见少一个茶盅,席间又没打,就四下找,却碰见紫鹃、翠缕二人找姑娘。翠缕让那媳妇放心,茶盅是史姑娘吃茶端走了,但不知人在哪儿。

原来黛玉见宁、荣府合家团聚,宝钗也在家赏月,不由心中悲凉,倚栏垂泪。湘云见席上贾政兄弟、宝玉叔侄恣意纵横,她插不进嘴,就约黛玉自去联句作诗。山下有个凹晶馆,正与凸碧相对,而且临着池塘,正好对水赏月。二人来到山下,见看馆的婆子已熄灯睡觉,无人打扰,就坐在廊下竹墩上赏月。二人闲聊了几句,听了会儿笛子,商量如何限韵。黛玉说:“咱们数栏杆,从这头到那头,有几根就是第几韵。”二人一数,共是十三根,就以十三元为韵。黛玉起了第一句,湘云接下去,二人互相联句。待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时,黛玉对上“冷月葬诗魂”。湘云认为这一句虽新奇,只是太颓丧了,她正在病中,不该作这种过于凄清的诗。黛玉说,只有这样才能压倒湘云。妙玉走来,说是诗虽好,过于悲凉,不必再续下去,否则失之堆砌,反不显这两句了。二人诧异地问她怎么来了,她说她听到笛声,也出来赏月,在此听她们联句。现在酒席早散,两个丫头正找她们,天已快亮,让二人跟她到庵中坐坐,吃杯茶。三人来到庵中,正吃着茶,一群丫头、婆子找了来。妙玉让丫鬟领她们到另一间屋里去吃茶,她取来纸笔,把诗续完,说:“这就不觉凄凉了。”二人告辞,回潇湘馆同睡一床。

同类推荐
  • “漂”在北京的枪手

    “漂”在北京的枪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善测人心的神探狄仁杰,哪知人心似无底!这是时间长廊中最繁花似锦的一段,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帝王和她最为聪明睿智的臣子。狄仁杰,这是一个无论翻开哪一本唐代史书都会提到的名字。名留史册的人很多,但大多毁誉各掺,是非功过,各有评说。但如狄仁杰一般多是溢美之词的,并不多见。庙堂江湖,皆是上通下达;三教九流中,亦是游刃有余,他的人生与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传奇。帷幕重重雾深深,哪知人心似无底。其实从古至今,天子黎庶、王亲贵胄、鸿儒白丁,他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并无不同。因为,无论哪里,有故事的都是人,而故事的最终发源地都是人的心。
  • 家人们

    家人们

    一个普通家庭,密布了几代人的恩怨,夹杂着千丝万缕的情感。母亲杨云和父亲罗家园的婚姻,烙上了特殊时代的伤痕。作为亲兄弟的罗想农、岁卫星,又有着大相径庭的人生抉择和情感生活。小说不仅让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物质富饶的时代碰撞,而且尽显中国式婚姻的困惑和裂变……
  • 殡仪馆客人多

    殡仪馆客人多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殡仪馆的人都很多,白天有人光顾,晚上有曾经为人的鬼光临,出出入入,完全把这里当成了歇脚的地方。想到这里不得不对这里的守夜人肃然起敬,毕竟这个活可不是一般人都敢接的,那么他们都遭遇过什么呢……
  • 预审员笔记

    预审员笔记

    这本《预审员笔记》,是在《八小时以外》编辑部热情而具体的帮助下完成的。每一篇都渗透了编辑同志的心血
热门推荐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他们都是木偶人

    他们都是木偶人

    继《望天树杀人事件》之后,庄秦再次带你追溯恐惧之源!当你回头看到它,请不要尖叫!它会拔掉你的舌头,叫你闭嘴!来自地狱深渊的死亡木偶,噩梦惊魂,庄秦制造。她从身后拿出一个黑糊糊的木偶,突然张开嘴,露出一排白森森的牙齿,还有血红的舌头。一丝嘶哑的声音从她的齿缝中幽幽传了出来:"我们都是木偶人,不能说话不能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穿越

    穿越

    后宫永远是女人无烟的战场,她的母亲幸运的赢得了帝王专宠,却仍然不幸的成为她人的牺牲品,使她一出生就被沦落冷宫,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命运的轮回总在不断的流转,那一曲让她重新赢得父皇的尊宠,众星捧月的公主,敌人亦在暗处无时无刻的盯着她,危机四伏,新一轮的战争正在酝酿……【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九生帝图:邪王的逆天妃

    九生帝图:邪王的逆天妃

    她是,修炼学院之女,排行老九,最没用,最慵懒的一个。他是妖界之王,渡劫灭体,丢失灵魂,无法回归妖界。是懒女配残废?还是神女配至尊男?姐姐们篡谋夺修炼学院,杀父,要她性命,她继承遗志,重夺修炼学院,要将修炼学院成为大陆上赫赫有名的顶级学院!片段一某女深夜睡眠,忽然有人闯入帘帐。“臭和尚,你竟然闯女子闺房,简直是恬不知耻,淫荡!”某爷清冷一笑,“就你这小身板,比妖界婢女的身材还差,本王会看上你?”“那你现在在做什么,还想亲我,色徒!”“本王是在吸取灵魂,把你吸的魂飞魄散。”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