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34

第34章 古代对流民和起义的应对措施(1)

一六郡流民入川与成汉国的建立统一全国后的西晋政权,很快就因外戚、宗室日益激烈的争权斗争而陷入混乱。“八王之乱”后,各地流民、少数民族相继起兵反晋,统一局面迅速分崩瓦解。

西晋惠帝永宁六年(301),入川的秦、雍二州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流民中的李氏武装集团,起兵反晋,并于惠帝太安二年(303)占领成都。次年,李雄称成都王,建年号,除晋法,置百官。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成。后李寿改国号为汉。李氏所建立的这个政权,史称成汉。

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也是自秦代以来第一个以成都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

六郡流民从298年凄惶入川就食,到304年李雄称成都王,不过短短六年时间。但就在这短时间内,区区十余万流民,在与蜀地土著居民矛盾一直尖锐、毫无社会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其武装力量得以建立并迅速壮大,最终击败晋军重兵,攻占成都,建立割据政权。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事实。李氏集团的迅速崛起并最终胜出,固然有天下大乱的背景,也与其首领们杰出的才干密切相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此期间先后任益州刺史的赵、罗尚,他们或出于个人野心,或为一己之贪欲,在对流民问题的处理上,一错再错,不但最终导致了割据局面的出现,自己也养虎罹害:赵兵败后死于非命,罗尚最后仓皇逃跑出川。

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全国来说,是统一局面的再次遇到破坏;对四川来说,则是人口的构成和民族关系出现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整体下降;而对后来治蜀者来说,则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鉴戒。

(一)六郡流民的构成及入川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秦、雍二州的氐羌起兵反晋。在此前后,这一带地方连续发生自然灾害。战乱和连年灾荒,迫使二州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之民数万家,离乡背井,入汉中就食。到汉中后,六郡流民又上书朝廷,求寄食于巴蜀。朝廷不许,特派御史李苾入汉中抚慰,并监督流民不得擅自入川。李苾到汉中后,收受流民贿赂,转而为之向朝廷求情,称“‘流民十余万口,非汉中一郡所能赈赡,东下荆州,水湍迅险,又无舟船。蜀有仓储,人多丰稔,宜令就食’。朝廷从之”(《晋书·李特载记》。)。于是,六郡流民遂络绎入蜀,散布在益州的广汉、蜀、犍为三郡境内。

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六郡流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祖籍在四川的板楯蛮,汉代称为人,东汉末北迁。来自略阳的李特兄弟及其宗族,就是北迁人的后裔。李氏家族是略阳人中的望族,李特为这些人的首领;二是六郡的汉族,主要大姓有李、任、阎、赵、杨、上官;三是来自武都、阴平的氐叟,渠帅出自梁、窦、苻、隗、董、费等氏族。这些汉族大姓和少数民族渠帅是流民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上书朝廷请求入蜀和对李苾贿赂,就是他们所为。

(二)益州刺史赵、罗尚对流民处置的失误

六郡流民入蜀后,就与土著居民发生矛盾冲突,并日渐激化。不少流民“专为劫盗,蜀民患之”(《华阳国志·大同志》。)。时新任益州刺史的赵,见晋朝纲败坏,乱象已现,遂有割据益州的图谋。他把入蜀流民,视为可以利用的力量,因而对流民的胡作非为,视而不见;又开仓赈济,以收众心。特别是他重用与自己祖世同郡的李特兄弟,使其招募流民中的勇壮,建立武装,企图以之作为日后自己割据的内援。这一举措,对后来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入蜀避荒就食的流民,居然堂而皇之地拥有了武装力量。而组织、控制这支武装的李氏兄弟,逐渐成为团结流民的领导核心。

晋惠帝永康六年(300),赵起兵叛乱,攻杀朝廷任命接替自己任益州刺史的耿滕。李特兄弟率流民参战,为赵守卫成都北门。这样,李特兄弟正式登上了益州政治舞台。

年底,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署置僚属。此时,他对力量日渐壮大的李特兄弟心生疑忌,遂用计杀掉李特弟李庠,与李氏兄弟反目成仇。李特兄弟率兵退守绵竹。次年正月,李特于绵竹石亭夜袭赵所部费远诸军,大败之,乘胜进逼成都,赵出逃,后为下人所杀。李特入成都后,纵兵大掠。蜀人恐惧,与流民矛盾更加激化。

永宁六年(301)三月,新任益州刺史罗尚领兵至成都后,视流民为蜀中之患,决定遣返六郡流民。此时,“八王之乱”已经爆发,全国动乱,李特“乃有雄据巴蜀之意”(《晋书·李特载记》。)。于是,李特等一方面贿赂罗尚等人,编造理由,请求延期;一方面积极聚积力量,待机而动。到了罗尚许以的七月,李特又要求延期至冬季。罗尚拒绝李特的请求,决定强引遣返。其措施为:要求梓潼太守张演,于流民返乡交通要道处设置关卡,搜缴流民劫掠的宝货;八月,又要求诸关卡皆筑城,防备流民冲关;九月,罗尚派军队进驻绵竹,准备以武力解决流民。

罗尚的上述措施,最重要的是后一条,没有这一条,其他的都是一纸空文,因为他所面对的是并不愿意返回贫困家乡的已经拥有武装的流民。但就在是否动用武力这一点上,罗尚一直迟疑不决。

(三)成汉政权的建立

罗尚的举棋不定,增强了李特等武装反抗遣返的决心。散处各地不愿返乡的流民,对李特“感而恃之,多相帅归特”(《资治通鉴·惠帝永宁六年九月》。)。李特又偷改辛冉的榜文,引起流民恐惧,使之相率而归。旬月之间,李特聚众逾二万,又得到其他大姓、渠帅的支持。10月,李特率流民移至赤祖(今德阳境),结北、东二营,严阵以待,做好了战斗准备。

对情势感受更真切的广汉太守辛冉和犍为太守李宓,一直主张尽早以武力解决流民问题,拖延只会于己不利,无奈罗尚仍迁延不决,辛冉只得自行行动。10月,辛冉遣曾之、张显、刘并领步骑三万,偷袭李特所在之北营。李特早有防备,大破晋军,杀曾之等三人。于是,流民共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公开反晋。

此后,李特击败辛冉,进逼成都,不克,退保广汉。再后,李特与得到增援的晋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惠帝太安二年(303)5月,晋军主力荆州兵因故退回荆州,流民武装逐占尽优势。12月,李雄占领成都,罗尚逃往江阳郡。李雄于成都建立大成政权。

(四)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巴蜀地区的主要影响

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四川的最大的影响,是四川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出现了整体的下降。

原梁、益二州的土著居民,一直与流民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赵对流民的纵容,削弱了官方对流民的管理,助长了流民中不法之徒的气焰,使得这种矛盾冲突不但未能得到控制、化解,反而愈演愈烈。李特公开反晋后,土著居民协助晋军,捕杀散处各地的流民,李特也因之败死。流民武装也疯狂报复,大肆屠杀土著,致使蜀民闻风而逃,城邑皆空,“野无烟火”(《资治通鉴·惠帝太安二年七月》。)。李雄坚持反晋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吾属前已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资治通鉴·太安二年三月》。)。所以,当李雄据郫县,围成都,胜局已定时,蜀地居民即开始大规模逃亡,绝大多数逃至荆湖地区,一部分逃往宁州。到李雄攻占成都时,逃亡在荆州的益州蜀、犍为郡,梁州梓潼、巴西、广汉、新都六郡之民已达十余万户,而这六郡以前总户数为1118万户,基本上逃亡一空。成汉政权建立后,土著居民的逃亡仍未停止,最后巴蜀地区的汉族居民几乎逃亡殆尽。成汉末年,大量僚人入蜀。于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六郡流民及大量入蜀僚人,成为巴蜀地区的主要居民。

六郡流民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均低于巴蜀地区的汉族土著居民,而保留着氏族制度的入蜀僚人,则更为低下。虽然成汉政权也曾有过轻徭薄赋、建立学校、教化其民等措施,但收效不大。而由主体居民素质所决定的,则是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整体的大幅度下降,并长期在低位徘徊。

二全师雄起义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政权建立后,在扫平割据、统一南北的过程中,实行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足矣”。之后,再图向北发展。公元964年11月,宋朝派兵六万分道伐蜀,仅六十余日,即攻灭后蜀,据有其全境。

攻占后蜀,对北宋皇帝赵匡胤来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府库充溢、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优越的富庶之地;而他所不清楚的是,这个地方同时也是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激烈之区。

自唐末至宋初,川峡地区官僚、地主兼并土地一直非常剧烈。由于唐末黄巢起义军未能进入四川,五代时期四川又相对安宁,侥幸逃过黄巢起义军打击的四川地主,加上先后入蜀避难的唐朝宗室、贵族、官僚,中原的“衣冠世族”以及宋初入川的大批大官僚、大地主,使得宋初川峡地区地主的数量众多,势力颇大。他们“豪夺人田”,疯狂兼并土地,使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其客户(即佃农)。据宋初的统计,川峡地区客户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很多州的客户占主客户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部分州及盆周山区甚至占到了80%-90%。此外,还存在大批身份地位比客户更低的旁户,“旁户素役属(于)豪民,皆数世相承”,被“使之如奴隶”,其所受的剥削最重。在改朝换代之际,旧有的生产关系丝毫未被触动,广大农民们境况不仅未能改善,反而被宋王朝的掠夺政策套上了新的枷锁。因此,川峡地区的阶级矛盾一直非常尖锐。“均贫富”的口号之所以在四川首先提出,正说明这里贫富差距非常大,贫富不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宋王朝主要把川峡地区视为其人力、物力、财力的取给之地,因此,它在蜀地的基本政策,在经济上是大肆搜括,以资其用;在政治上是极度压制,以防复辟。

在经济上,首先是把“蜀之帑藏,尽归京师”。史载:“孟氏割据,府库益以充溢,及王师取之,其重货铜布,即载自三峡而下,储于江陵,调发舟船,转运京师;轻货纹毂,即自京师至两川设传置,发卒负担,每四十卒所荷为一纲,号为‘日进’。不数年,孟氏所储之储物,悉归于内府矣。”(《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顺之乱》。)从此,宋朝“储积充羡”。其后,又在蜀中各州置“博买务”“市买院”等机构,禁止民间“和市布帛”,垄断匹帛、丝锦、绸布的产销,获取暴利。并榷盐酤酒,与民争利。又将蜀中铜钱、金银多数运送出川,致使蜀中铜钱匮乏,物价飞涨。后又溢铸铁钱,以巧取豪夺。

在政治上,为防止后蜀复辟,宋王朝令后蜀皇帝和中央及地方官吏皆挈族押解京师安置,以彻底切断其与蜀中的联系。同时,又将后蜀降兵诏发至开封集结,以便控制、利用。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热门推荐
  • 邪凤虚凰:难搞倾城皇妃

    邪凤虚凰:难搞倾城皇妃

    她身为女子,却喜欢当个男人。而她的哥哥,却不得不为了她扮成女子。当他知道她是女子时,她死不承认。当他要求她与他在一起时,她萧然离去。当他们都以为幸福来临时,她却又一次的离去。她面对爱人不得不痛苦离去,她面对敬爱的人不得不痛苦的望着他离去。成婚之际,她不在身边,只能让她的哥哥替她出嫁,成为倾城皇妃。两个人的命运兜兜转转又一次回道原地,这一次的相见,爱情已变了质。她只为复仇,她只为实现承诺。这样的爱情还好持久不变吗?此次的相遇是否还如初衷那般的单纯、任时光如水,任红尘万丈。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恩爱情仇,结局又会是什么?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屠格涅夫的抒情笔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总能在讲故事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掺杂进抒情,使得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有自然之美。屠格涅夫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他的文笔甚至影响到后来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鲁迅就曾不止一次向中国青年推荐屠格涅夫,称他是真正的俄罗斯语言大师。
  • 大明三侠传奇

    大明三侠传奇

    路见不平行侠仗义是侠,盗亦有道劫富济贫是侠,妙手丹心悬壶济世也是侠。西安府大牢里的小杂役牧桐和街头卖艺好友章俊,因为救了被酒楼伙计殴打的少年朱少天而卷入武林纷争,本来没有远大志向的三个少年却不得不身负拯救武林的重任。
  •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

    做人做到位,成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做一个能让自己心灵放飞的人。用点心思,琢磨做人的道理,提升做人的修养,为自己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础。事业成功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做人做到位了,事业做到位了,财富自然也就随着来了,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 卡耐基成功智慧经典

    卡耐基成功智慧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总结了他一生的成功处世智慧。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提醒我们把握人生,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重生之绝对娇妻

    重生之绝对娇妻

    她善良懦弱,承受着双亲离世,老公出轨,小三登门的多重打击……她是豪门千金,傅氏当家主母,强势腹黑,度个假竟丢了性命!奇迹重生回2000年,啥,这个女人这么无能?切,昂首阔步要翻身,这一次,她依然要做自己的主人,在人生的第二世,肆意潇洒,把所有人踩在脚下!女人,就是要强大,才能做女王!且看一个腹黑千金重生后的强势再出击!《重生之官家娇女》霜瓦流化好友写的文,希望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