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34

第34章 古代对流民和起义的应对措施(1)

一六郡流民入川与成汉国的建立统一全国后的西晋政权,很快就因外戚、宗室日益激烈的争权斗争而陷入混乱。“八王之乱”后,各地流民、少数民族相继起兵反晋,统一局面迅速分崩瓦解。

西晋惠帝永宁六年(301),入川的秦、雍二州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流民中的李氏武装集团,起兵反晋,并于惠帝太安二年(303)占领成都。次年,李雄称成都王,建年号,除晋法,置百官。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成。后李寿改国号为汉。李氏所建立的这个政权,史称成汉。

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也是自秦代以来第一个以成都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

六郡流民从298年凄惶入川就食,到304年李雄称成都王,不过短短六年时间。但就在这短时间内,区区十余万流民,在与蜀地土著居民矛盾一直尖锐、毫无社会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其武装力量得以建立并迅速壮大,最终击败晋军重兵,攻占成都,建立割据政权。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事实。李氏集团的迅速崛起并最终胜出,固然有天下大乱的背景,也与其首领们杰出的才干密切相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此期间先后任益州刺史的赵、罗尚,他们或出于个人野心,或为一己之贪欲,在对流民问题的处理上,一错再错,不但最终导致了割据局面的出现,自己也养虎罹害:赵兵败后死于非命,罗尚最后仓皇逃跑出川。

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全国来说,是统一局面的再次遇到破坏;对四川来说,则是人口的构成和民族关系出现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整体下降;而对后来治蜀者来说,则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鉴戒。

(一)六郡流民的构成及入川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秦、雍二州的氐羌起兵反晋。在此前后,这一带地方连续发生自然灾害。战乱和连年灾荒,迫使二州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之民数万家,离乡背井,入汉中就食。到汉中后,六郡流民又上书朝廷,求寄食于巴蜀。朝廷不许,特派御史李苾入汉中抚慰,并监督流民不得擅自入川。李苾到汉中后,收受流民贿赂,转而为之向朝廷求情,称“‘流民十余万口,非汉中一郡所能赈赡,东下荆州,水湍迅险,又无舟船。蜀有仓储,人多丰稔,宜令就食’。朝廷从之”(《晋书·李特载记》。)。于是,六郡流民遂络绎入蜀,散布在益州的广汉、蜀、犍为三郡境内。

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六郡流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祖籍在四川的板楯蛮,汉代称为人,东汉末北迁。来自略阳的李特兄弟及其宗族,就是北迁人的后裔。李氏家族是略阳人中的望族,李特为这些人的首领;二是六郡的汉族,主要大姓有李、任、阎、赵、杨、上官;三是来自武都、阴平的氐叟,渠帅出自梁、窦、苻、隗、董、费等氏族。这些汉族大姓和少数民族渠帅是流民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上书朝廷请求入蜀和对李苾贿赂,就是他们所为。

(二)益州刺史赵、罗尚对流民处置的失误

六郡流民入蜀后,就与土著居民发生矛盾冲突,并日渐激化。不少流民“专为劫盗,蜀民患之”(《华阳国志·大同志》。)。时新任益州刺史的赵,见晋朝纲败坏,乱象已现,遂有割据益州的图谋。他把入蜀流民,视为可以利用的力量,因而对流民的胡作非为,视而不见;又开仓赈济,以收众心。特别是他重用与自己祖世同郡的李特兄弟,使其招募流民中的勇壮,建立武装,企图以之作为日后自己割据的内援。这一举措,对后来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入蜀避荒就食的流民,居然堂而皇之地拥有了武装力量。而组织、控制这支武装的李氏兄弟,逐渐成为团结流民的领导核心。

晋惠帝永康六年(300),赵起兵叛乱,攻杀朝廷任命接替自己任益州刺史的耿滕。李特兄弟率流民参战,为赵守卫成都北门。这样,李特兄弟正式登上了益州政治舞台。

年底,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署置僚属。此时,他对力量日渐壮大的李特兄弟心生疑忌,遂用计杀掉李特弟李庠,与李氏兄弟反目成仇。李特兄弟率兵退守绵竹。次年正月,李特于绵竹石亭夜袭赵所部费远诸军,大败之,乘胜进逼成都,赵出逃,后为下人所杀。李特入成都后,纵兵大掠。蜀人恐惧,与流民矛盾更加激化。

永宁六年(301)三月,新任益州刺史罗尚领兵至成都后,视流民为蜀中之患,决定遣返六郡流民。此时,“八王之乱”已经爆发,全国动乱,李特“乃有雄据巴蜀之意”(《晋书·李特载记》。)。于是,李特等一方面贿赂罗尚等人,编造理由,请求延期;一方面积极聚积力量,待机而动。到了罗尚许以的七月,李特又要求延期至冬季。罗尚拒绝李特的请求,决定强引遣返。其措施为:要求梓潼太守张演,于流民返乡交通要道处设置关卡,搜缴流民劫掠的宝货;八月,又要求诸关卡皆筑城,防备流民冲关;九月,罗尚派军队进驻绵竹,准备以武力解决流民。

罗尚的上述措施,最重要的是后一条,没有这一条,其他的都是一纸空文,因为他所面对的是并不愿意返回贫困家乡的已经拥有武装的流民。但就在是否动用武力这一点上,罗尚一直迟疑不决。

(三)成汉政权的建立

罗尚的举棋不定,增强了李特等武装反抗遣返的决心。散处各地不愿返乡的流民,对李特“感而恃之,多相帅归特”(《资治通鉴·惠帝永宁六年九月》。)。李特又偷改辛冉的榜文,引起流民恐惧,使之相率而归。旬月之间,李特聚众逾二万,又得到其他大姓、渠帅的支持。10月,李特率流民移至赤祖(今德阳境),结北、东二营,严阵以待,做好了战斗准备。

对情势感受更真切的广汉太守辛冉和犍为太守李宓,一直主张尽早以武力解决流民问题,拖延只会于己不利,无奈罗尚仍迁延不决,辛冉只得自行行动。10月,辛冉遣曾之、张显、刘并领步骑三万,偷袭李特所在之北营。李特早有防备,大破晋军,杀曾之等三人。于是,流民共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公开反晋。

此后,李特击败辛冉,进逼成都,不克,退保广汉。再后,李特与得到增援的晋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惠帝太安二年(303)5月,晋军主力荆州兵因故退回荆州,流民武装逐占尽优势。12月,李雄占领成都,罗尚逃往江阳郡。李雄于成都建立大成政权。

(四)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巴蜀地区的主要影响

成汉政权的建立,对四川的最大的影响,是四川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出现了整体的下降。

原梁、益二州的土著居民,一直与流民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赵对流民的纵容,削弱了官方对流民的管理,助长了流民中不法之徒的气焰,使得这种矛盾冲突不但未能得到控制、化解,反而愈演愈烈。李特公开反晋后,土著居民协助晋军,捕杀散处各地的流民,李特也因之败死。流民武装也疯狂报复,大肆屠杀土著,致使蜀民闻风而逃,城邑皆空,“野无烟火”(《资治通鉴·惠帝太安二年七月》。)。李雄坚持反晋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吾属前已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资治通鉴·太安二年三月》。)。所以,当李雄据郫县,围成都,胜局已定时,蜀地居民即开始大规模逃亡,绝大多数逃至荆湖地区,一部分逃往宁州。到李雄攻占成都时,逃亡在荆州的益州蜀、犍为郡,梁州梓潼、巴西、广汉、新都六郡之民已达十余万户,而这六郡以前总户数为1118万户,基本上逃亡一空。成汉政权建立后,土著居民的逃亡仍未停止,最后巴蜀地区的汉族居民几乎逃亡殆尽。成汉末年,大量僚人入蜀。于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六郡流民及大量入蜀僚人,成为巴蜀地区的主要居民。

六郡流民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均低于巴蜀地区的汉族土著居民,而保留着氏族制度的入蜀僚人,则更为低下。虽然成汉政权也曾有过轻徭薄赋、建立学校、教化其民等措施,但收效不大。而由主体居民素质所决定的,则是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整体的大幅度下降,并长期在低位徘徊。

二全师雄起义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政权建立后,在扫平割据、统一南北的过程中,实行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足矣”。之后,再图向北发展。公元964年11月,宋朝派兵六万分道伐蜀,仅六十余日,即攻灭后蜀,据有其全境。

攻占后蜀,对北宋皇帝赵匡胤来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府库充溢、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优越的富庶之地;而他所不清楚的是,这个地方同时也是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激烈之区。

自唐末至宋初,川峡地区官僚、地主兼并土地一直非常剧烈。由于唐末黄巢起义军未能进入四川,五代时期四川又相对安宁,侥幸逃过黄巢起义军打击的四川地主,加上先后入蜀避难的唐朝宗室、贵族、官僚,中原的“衣冠世族”以及宋初入川的大批大官僚、大地主,使得宋初川峡地区地主的数量众多,势力颇大。他们“豪夺人田”,疯狂兼并土地,使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其客户(即佃农)。据宋初的统计,川峡地区客户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很多州的客户占主客户总数的比例在50%以上,部分州及盆周山区甚至占到了80%-90%。此外,还存在大批身份地位比客户更低的旁户,“旁户素役属(于)豪民,皆数世相承”,被“使之如奴隶”,其所受的剥削最重。在改朝换代之际,旧有的生产关系丝毫未被触动,广大农民们境况不仅未能改善,反而被宋王朝的掠夺政策套上了新的枷锁。因此,川峡地区的阶级矛盾一直非常尖锐。“均贫富”的口号之所以在四川首先提出,正说明这里贫富差距非常大,贫富不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宋王朝主要把川峡地区视为其人力、物力、财力的取给之地,因此,它在蜀地的基本政策,在经济上是大肆搜括,以资其用;在政治上是极度压制,以防复辟。

在经济上,首先是把“蜀之帑藏,尽归京师”。史载:“孟氏割据,府库益以充溢,及王师取之,其重货铜布,即载自三峡而下,储于江陵,调发舟船,转运京师;轻货纹毂,即自京师至两川设传置,发卒负担,每四十卒所荷为一纲,号为‘日进’。不数年,孟氏所储之储物,悉归于内府矣。”(《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顺之乱》。)从此,宋朝“储积充羡”。其后,又在蜀中各州置“博买务”“市买院”等机构,禁止民间“和市布帛”,垄断匹帛、丝锦、绸布的产销,获取暴利。并榷盐酤酒,与民争利。又将蜀中铜钱、金银多数运送出川,致使蜀中铜钱匮乏,物价飞涨。后又溢铸铁钱,以巧取豪夺。

在政治上,为防止后蜀复辟,宋王朝令后蜀皇帝和中央及地方官吏皆挈族押解京师安置,以彻底切断其与蜀中的联系。同时,又将后蜀降兵诏发至开封集结,以便控制、利用。

同类推荐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虎王让贤

    虎王让贤

    作者在生产经营苗木花卉的同时,笔耕不辍,以科学童话的形式,描述绿色世界,抒发田园情怀,呼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部童话集,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26篇有关生物方面的童话作品,达10万字。该书还配有若干幅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好书。“这是一部写给少年儿童的书,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甚至全人类的书,一部老少咸宜的书。
  •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纵然是错,也需是美丽的诱惑;纵然跌落,也要有绚烂的丰美。回首,只看到那个促夏夜,却惊觉,错,居然也是心不甘。未曾见到烛光燃起,也未曾聆听你的心声低语。美的东西原本是最经不起衰老的,一旦老去也是最让人目不忍睹的;越是璀璨的开始,也就会如流星般消失得越快,仿佛是你的心。
  • 拯救

    拯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冷情杀手的总裁老公

    冷情杀手的总裁老公

    “呜……呜……”小女孩站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中央,轻声抽泣着。眼看着一辆卡车就要撞上小女孩,一名中年妇女冲上前把她抱开了,把小女孩抱至安全的地方后,开口询问:“小妹妹,你怎么在这里哭啊?你知不知道这样多危险啊?你爸爸,妈妈呢!”现在的父母真不负责任,怎么能放一个小孩子到处乱跑呢!小女孩的小脸蛋上挂满了串串泪珠,惹人怜爱极了。“呜……呜……”小女孩一个劲的摇头哭泣,不记得了要怎么回答,她……
  •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

    她是魏国最荣耀的女人,主宰朝政二十年,位总机要,手握王爵。朱门宫墙内,群芳争宠斗艳,多少红颜枯骨在眼前凋零,如那一日的血泪。她,十二岁被密养王府,十七岁入宫为奴。她,从卑微宫婢到一朝帝后,独得恩宠,人人艳羡。几代朝堂,机关算尽,为的不过是他的一句话,一个信仰。国乱政变,万骨铺就,从未想到,那个信仰却被他亲手毁灭。江山依旧,帝业如画,只是朱颜改。
  • 红楼之潇湘辞

    红楼之潇湘辞

    风霜刀剑相逼,湘帘虚垂,泪眼蹙眉。望断天涯,故乡远隔天涯。叹今生、谁舍谁收。心已碎、寒塘冷鸦。遣情伤,花魂默默,鸟梦痴痴。相遇,疏疏翠竹,阴阴绿树。静临烟渚,痴心对付。衰草寒烟无限情,念双燕、难凭音信;情不了、早遇佳期。喜相望,一双鸳鸯、并蒂莲花。她是姑苏林家的女儿,列侯之后,书香世家,出生清贵。无可奈何,命运不济。早年丧母,客居外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风华绝代,命运坎坷。不屈不挠,终得善果。且看黛玉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是如何玩转红楼,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本文虽然假托康熙年代的历史演绎故事,但是故事情节属于虚构,请不要和历史事实挂钩。【脂砚斋最新出品红楼文系列】《水润珠华点绛心》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潇湘辞》作者:夏轻尘《红楼之玄黛情浓》作者:泪语忧潭《红楼逸梦潇湘情》作者:长河晨日【脂砚斋出品种田文系列】《继室谋略》作者:瑾瑜《嫡女谋略》作者:月色阑珊《小妻大妾》作者:沧海明珠《庶女无敌》作者:雁无痕号外,号外:强力推荐一部虐文给大家,虐虐更销魂哦!《鸩妃》作者:鹤梦竹影推荐好友红楼文《玉漪碧水续红楼》作者:月下菊《一水溶玉梦红楼》作者:人幽若兰
  • 雨夜人偶

    雨夜人偶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雨夜时分,幽暗的霓虹灯下总有些穿雨衣的孤独人儿,似人偶般站在街道路口。那鲜艳的“红雨衣,绿雨衣”下包裹的人,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控诉着城市的灯红酒绿……一个可以为爱而死的人,最后却被爱人遗弃,以为整容可以让她脱胎换骨、功成名就,不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确,整容可以让一个人的面貌发生改变,却丝毫改变不了内在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个小人物的悲剧,但雨衣下的人们,其实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