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00000015

第15章 秦至宋代的农业政策(3)

三隋唐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

唐朝时期是蜀地历史上政局最为安定,经济文化全面繁荣鼎盛的时期。有唐一代,巴蜀以“土富人繁”称誉天下。陈子昂曾经说,从陇右到河西诸州,国家边境防御资费、驿站给养、商旅日常供应,都是依靠蜀地,因此称蜀地为“国之珍府”。蜀地是唐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也是晚唐时期支撑唐王室军需的重要基地之一。时人甚至认为国家军事需求必须仰仗蜀中,蜀地府库的充实,与京师无异,这都反映出蜀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所谓“扬一益二”之说,便是由此而来。正是唐朝时期相对安宁的环境,和统治者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均田制逐步推及长江流域,蜀地(唐时的剑南道)也实行了均田制,蜀地农业经济得到稳固和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牛耕和铁器的进一步普及,都促进了蜀地在唐时期经济的繁荣。

(一)土地制度

唐朝初年,由于经受隋末的动乱,社会经济凋敝。唐王朝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促使生产恢复,保证租税的收入。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唐王朝颁布了第一个均田令。其主要内容有:

1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永业田(世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老男、笃疾人、废疾人各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各受口分田30亩。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再收还。

2有封爵的贵族和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依照品级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有战功受勋的人,可以依照勋级别请受勋田60亩至30顷。

3受田足的叫宽乡,不足的叫狭乡;狭乡的人准许在宽乡遥受田亩。官人永业田和勋田只能在宽乡授给,但准许在狭乡买荫赐田充。

4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奉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出卖口分田。买入的田地不能超过应受田限额;狭乡的人买地,准许依照宽乡的限额。

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地主死亡逃散的很多。他们遗留下来的田地,有的转移到农民手中,有的成为国家控制的荒田。唐田令承认农民占有这些田地的合法性,唐田令也使那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可以依令向国家请受荒田,进行耕种。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川在唐时也实行过均田制。四川乐至的招提寺碑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条材料:“……扬德及儿晃今将口分贰拾亩,将施入院内,供一切诸方师僧永为常住。”(《八琼室金石补证·招提净院施田记》。)招提寺碑文的开始刻有“大唐光化三年”的文字,据学者考证,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唐光化三年篆刻碑文,它记载的却是唐前期的事情;另一种可能是,它记载的就是唐光化三年的事情,“口分”的字样是唐代前期均田制术语在唐后期的遗存。如果它记载的是唐前期的事情,那么就说明均田制有可能在唐前期就在四川实行过。如果它就是发生在光化三年的事,那么至少四川在唐朝也是实行过均田制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说明均田制的确扩广到四川地区了。

隋唐时期均田制并不是唯一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均田制并不否认大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均田制看似要重新分配土地,其实不然。封建国家根本不可能在地主和农民之间实行土地的平均分配。封建国家实施荒土分配的目的,是要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为国家提供其赖以运转所必不可少的赋税基础。比如隋初苏威曾建议减少官吏、皇室的封地以补充民田,但另一位官员王谊却认为百官封地不可削减,这样才能体现皇恩浩荡,使官吏永远忠心效力。隋文帝最终采纳了王谊的建议,仍旧大赐土地给臣下。初唐武德均田令颁布不久,朝廷又明确宣布:“其隋代公卿以下,爰及民庶,……所有田宅并勿追收。”这既表达了封建国家欲与地主阶级共享土地所有权的强烈愿望,又是均田制与大土地所有制和平共处的法律依据。

(二)发展农业的政策与措施

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国家重归统一。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这种和平安定的政治环境正是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隋唐两代都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洗礼而建立的唐王朝,进一步把“农本”和“民本”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农业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唐太宗在贞观初就告诫大臣们说,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土地为本,必须使人民丰衣足食,统治才能牢固。因此隋唐统治者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

1大力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

隋文帝、唐太宗都非常关心均田制的实施。隋文帝曾于开皇十二年(592)专门派官员核查各地均田制的实施情况。唐初经过隋末战乱的摧残,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安抚流亡,重新把农民引回到土地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统治者沿袭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略加修改,于武德七年(624)四月,由唐高祖颁布在全国实行均田令。之后唐太宗继续推行。唐太宗所推行的均田制,主要是鼓励农民从地少人多的狭乡迁至荒地较多的宽乡,其目的是通过授田的方式,鼓励广大农民去宽乡开垦荒地,并对前往宽乡的农民给以各种政策上的优惠。唐太宗还到过许多地方,亲自过问当地均田制的实行状况。在出土的敦煌文书中,有请田、给田、欠田、退田等各种详细的原始记载,说明均田制无论在内地还是在边远地区都有实行,在当时的剑南道也有实行。均田制虽然没有触动原有的私有土地,但迁民实宽乡及不足者请受大都是在荒地上进行的,因此均田制无论是在宽乡还是在狭乡都具有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的作用。

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隋朝时沿用北齐北周的赋役制度,男子十八岁成丁,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六十岁为老,方可免除。每丁每年服役30天;向国家缴纳的租调为:粟三石,绢一匹(四丈),帛三两。史称隋文帝“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资治通鉴》卷一七六。)。开皇三年(583),隋文帝下诏改革:“初令军人以二十一成丁,减十二番,每岁为二十日役,减调绢一匹为二丈。”(《隋书·食货志》。)平陈之后隋文帝又下令:“江表初定,给复十年,自余诸州,并免当年租税。”开皇十年五月,“又以宇内无事,益宽徭役赋,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防”(《通典·食货典》。)。唐代租庸调法是继承隋朝发展来的。在实行初期,农民负担较隋朝更轻,这主要表现在输庸代役上。假如每年20天的力役,可以交绢或布来代替,则每个农民每年至少可以多20天以上(加上服役往返时间)的时间,花在自己的劳动生产上,从事自己耕地的经营。因此,租庸调制不仅减轻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裁汰冗员,精简机构

为保证重农思想方针的贯彻实施,唐王朝在建国之初便对官吏队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顿。贞观元年(627),房玄龄根据唐太宗的旨意,精简、裁汰了一批冗员。同年二月,唐太宗看到州县倍增,民少官多,于是又裁汰了一批地方官。在唐代,按规定,一旦做官便享有许多特权。以分田为例,唐代一个官员占有的永业田,高的是农民所占永业田的几百倍之多,少的也有几十倍。另外,这些官员按职位高低,还可以占有人数不等的奴婢。裁汰冗员的结果,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迫使裁汰的官员交出所占的大量良田和释放奴婢,从而不仅使国家能获得大批劳动力,也使政府掌握了更多的土地,为较好的实行均田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兴修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唐太宗既然以农业为本,就必然要重视水利建设。为了搞好水利建设,唐政府对治水的专门机构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各部门的领导力量。中央由工部水郎中主管水利,各地的水渠和斗门置长一人,专管节水多少,均其灌溉。另外,为加强对水利部门的监管,唐政府还制定了水利和水运的专门法律,这就是所谓的“水部式”,以刑律来保护河水与堤防的合理使用。由于唐初统治者对水利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征用民工大修水利,且成效十分显著。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初至开元年间,兴修的水利工程就达一百六十多项,遍及全国各地。在成都平原,通过扩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扩大了灌溉支渠,增加了灌溉面积,成都、彭州、雒县、新津、眉山等川西平原地区均大受其益。在川中地区,从成都平原东部到涪江流域中上游的广袤地域内,兴建了许多堤堰和灌渠,引水入渠灌田。这样,蜀中的自流灌溉区大大得到扩展,从成都平原向北扩及绵州境内的涪江平原,向南扩及眉州境内的岷江冲积平原,灌溉面积大为扩展。据史载,远济堰可灌溉田地一千六百顷,广济陂可灌溉四百余顷,鸿化堰可灌溉二百余顷,蟆颐堰可灌溉七万二千多亩,通济堰可灌溉一万五千顷,雒县堤堰可灌溉一百余顷,成都万岁池可灌溉周边三乡田等等。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蜀中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成为名闻中华的著名粮食丰产区,“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陈子昂集·谏讨雅州生羌书》。)。

5增殖人口,以解决劳动力不足

唐朝初期,恢复农业生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劳动力严重不足。隋代极盛时全国户数近九百万,而到贞观初年,骤降至“户不满三百万”(《通典·食货典》。)。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为增殖人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赦免逃往山里的农民起义军。唐初许多曾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的广大将领,由于不了解新建立的唐王朝对他们的政策和态度,出于自保的需要而逃匿山谷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唐初政府采取既往不咎、宽宏大量的政策。唐政府颁发“大赦诏”,宣布参加起义而逃匿山谷的农民,只要回村,一律不予追究。此诏令颁布后,那些逃匿的农民,纷纷从山谷里走了出来,在政府的安排下从事生产。唐王朝不仅因此获得了大批精壮的劳动力,而且也解除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事实证明,唐太宗的“大赦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招徕、赎回外流人口。隋末战争中,大量住在边境的汉人被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掳掠,其中也有一部分汉人因避乱而入北。因此唐王朝建立后,唐政府曾多次与少数民族政权交涉,赎回了大量被掳掠人口。最后,唐王朝又大力提倡男女及时婚配、奖励生育。唐太宗刚继位,就颁布了“劝勉人间嫁娶诏”(《通典·礼·男女婚嫁上纪议》。),规定以男年龄二十,女年龄十五作为法定婚龄,“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对“妻丧达制,孀居服纪已除”(同上。)的鳏夫寡妇,允许他们再娶再嫁。为保证育龄男女能及时婚配,诏令还责成乡里亲戚或富有之家,对贫乏不能嫁娶者,采取资送的办法,以帮他们完成婚姻大事。通过上述措施,唐朝户籍、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解决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农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隋唐农业政策之得失

唐代实行的均田制,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族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增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另外唐政府实行的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裁汰冗员、精简机构、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耕地得以增加,水利条件的改善使农业产量得到提高,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虽然如此,均田制仍有很多弊端,表现在:

第一,授田受到国有荒闲田土资源的限制。按田亩规定,一个小农家庭可以受100亩农田。而实际上,由于受到可耕地面积不足的限制,大量农民根本没有达到法令规定的应受田数额。出土文物反映,即使是宽乡也往往受田不足额,狭乡农户得到的政府授田就更少了。比如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派官员核查均田制实施情况,发现土地较紧张的地方,每个男丁仅能受田20亩,老人和妇女所受田就更少了(《隋书·食货志》。)。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644)到“灵口”(《通典·礼·男女婚嫁年纪议》。)巡游,问及当地受田情况,答曰每个男丁受田仅30亩(《册府元龟·帝王部·惠民一》。)。武周时,狄仁杰上疏,也说到彭泽等县“百姓所营之田,一户不过十亩、五亩”(《全唐文·全免民租疏》。)。

第二,均田制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并不触动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所谓授田,主要是从荒地上调拨。地主占田往往逾限,而农民大多受田不足额。并且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奴婢,加上他们又多隐瞒土地,以致所分的田土超过了法令所限,农民所得的土地达不到应受的额。

第三,由于贵族官僚的受田额度很高,不论是职官、官爵、散官、勋官都可授永业田。于是,凡是官吏都可依法成为地主阶级,这就使人民受田更加有限。

第四,均田制规定了僧尼和工商业者都可受田。他们的受田数虽较农民成丁者少些,或只能在宽乡授田,但他们通过法律的规定占有一定的土地,再通过巧取豪夺从而扩大实际占有的范围。因此,寺院的占地附户日增,寺院经济的势力日益强大起来。工商业这一等级,在汉代的法律是摈之于土地占有者之外的,在以后各代,他们的身份也不高。唐代依法给予他们以土地,使地主与商人相结合,商业资本转向对土地的掠夺。这种脱离了自然联系的脐带而基于主从关系的占有,对农村社会的生产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他们被列入授田的行列,也成为旧式均田制的破坏因素。因为可授田的数目是有限的,承认工商业者的授田数,不过是对他们所实际占有的土地作出规定罢了,事实上并不一定按人户划分土地给他们,这就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患。

第五,均田制下限制土地买卖的法令并不严格。法令上限制土地买卖的时宽时严,给土地逾制的占有开了方便之门。法令规定,在家贫需要葬费及流移的情况之下皆可“出卖”永业田,而口分田在狭乡迁宽乡,卖充住宅、邸店时,都可“出卖”。这样的规定,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意味着农民对自己的份地,逐渐提高了占有权,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为豪强之家打开了巧取豪夺的后门,使他们可以在设立邸店、建置园宅的名义下,大肆兼并了。

同类推荐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热门推荐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丫鬟王妃

    丫鬟王妃

    隆重推出新书《丫鬟代嫁》==========================================她,夜若兮,十六岁开始看穿越,十八岁考入考古系,每天梦想穿越当王妃或皇后,最逊也要换张绝世容颜来一次一笑倾城!梦想中的穿越在一次考古中实现了,呜呜!为什么没有穿越成皇后,王妃,连容貌都没有变,更惨的居然穿越沦为丫鬟!呃!好不容易有机会嫁给了王爷,却说她和他死去的爱人同名,但因没有那女子的美貌和贤淑,而被打落王府冷宫。哼!王妃是我的,即使玩转三十六计,也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王府当家主母。。。。。。冷墨鸿,玄夜皇朝的王爷,有着傲人的财富和权势,三妻四妾习以为常。怎么这个满口胡言乱语,但又聪明机灵的女子,一点宰相府的大家闺秀样也没有,还给他红杏出墙,说是以示男女平等,不给她点颜色,似乎难肃家风啊。。。。。。HOHO!在二十一世纪,连桃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到了玄夜皇朝,桃花遍地开啊!呃!什么,他们都不要千金小姐,连公主也不要,就要她这个只会“闯祸”的野丫头,而且都想让她当王妃,太子妃,皇后!看来这群人肯定是脑子坏掉了,要不就是审美有问题,不过。。。。。。有人喜欢总比一辈子当老处女好!顺便还可以打击那该死的男人。。。。。。《丫鬟王妃》的群群一54799081,群二16367423敲们砖:丫鬟王妃请别重复加小鱼在那里恭候各位大驾光临!视频做好了,谢谢小透大力制造:=======================================偶的新书已经开了,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去看看哦!:《冷艳丫鬟色王爷》啼笑姻缘,令你开心!《假婚总裁》《男色》,缠绵虐心的耽美小说,包准好看,喜欢的可以去看看:保证会让各位亲们耳目一新的,呵呵!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御龙圣心

    御龙圣心

    草根逆袭,乱世枭雄,闯出一片天!集奇幻修真、浴血奋战、斗智斗勇于一体,在山河破碎的不利形势中勇挑重担,救民于水火,还百姓一片安宁天下。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苏青瑶穿越了,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成为一部小说里的女配。这是一个重生女的故事,而她苏青瑶,就是那抢了女主的相公,逼得女主自尽,等女主重生后又被活活虐死的绝版女配。老天,不待这么玩儿人的!罢了,木已成舟,接受现实,幸好女主刚刚重生,先和女主打好关系,接着图谋发展。但是,我说女主,你是女主你威武,我是女配我让路。你空间在手,美男在侧,日子滋润生活安逸,还要使计将我嫁给那个渣男就不对了吧。老鹰不发威,你当我不会飞啊。不过,等嫁过去之后,苏青瑶才发现,那个绝版渣男男配,居然也被穿越了。“呜呜•••••夫君啊,同是天涯穿越人,你夫人被欺负了,你不会见死不救吧。”配角自保策略:【一】远离女主,珍惜生命:作为配角,替主角挡刀子当炮灰不可避免,就算你不害她,为了女主的九九八十一难,其他人也会出手。所以,见到女主,立即让路。【二】远离男主,拒绝美男:作为配角,要坚定不移的相信好男人都是女主的,美男都是向着女主的的亘古真理。凡是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人最好不要靠近,不然轻则清白不保,重则身死道消。【三】作为配角,懂得自觉: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主角在场一定要保持“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冷眼相对,绝不出手”的十六字方针,坚决贯彻女主出现,撤退百米的政策,一切以女主为领导核心,女主是对的,女主不对的也是对的。【四】配角也有尊严,在不触犯配角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谨遵以上条款,若是触及自身利益,那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雷霆出击,绝不手软。
  • 痛苦都是自找的

    痛苦都是自找的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有一位作家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
  • 血钞票

    血钞票

    十六岁的顾晨光在六月的一个正午,在自家墙角边看到一行鲜血一样红色的字:“我的血和你的血永远交融在一起。”当时,少女失踪案正在这个城市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个雨季来临的前一天,他在梦中看见了那个对他始终关闭的房间和他失踪已久的父母。醒来后他打开了房间门,看见一张百元血钞票。从此,血钞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灾难发生。恶梦仍在继续。到底是谁在十多年前害死了自己的父母?是奶奶?母亲的情夫?父亲的情妇?还是另有其人?又是谁杀害了这个城里的漂亮女人们并把她们分尸后扔进下水道?许多令人惊惧的事情就在这个漫长的雨季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