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800000031

第31章 李白《蜀道难》主题新议

张光富

李白的《蜀道难》(以下简称《蜀》),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名作,它所具有的艺术成就和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关于它的主题,自中唐以来就千载纷纭,迄无定论。愚以为,《蜀》言在写蜀地山水,意在写诗人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活的政治感受。它抒发的是政治感叹,表达的是政治判断和政治预见。所以,这不是一首山水诗,而是一首政治抒情诗。现试论述之,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蜀》云“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让我们先从其“西游”、“西望”考证之。前人谓:自秦去蜀自可称曰“西游”,自秦望蜀中亦可称曰“西望”。其实根据长安与蜀的地理位置,自长安去蜀当谓之曰“南游”,自长安望蜀中自应称“南望”。这有诗可证。李白的《剑阁赋》云:“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咸阳和长安几乎在同一纬线,在长安之东。咸阳望蜀,诗人称之“南望”。那么长安望蜀亦应是“南望”。那么“西游”和“西望”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以李白的“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南陵别儿童入京》)和“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时归”(《别内赴徵三首》)考之,《蜀》中的“西游”应是这些诗中的“西入”和“西行”。那次西行,诗人从南陵启程,时间秋季,到长安后供奉翰林。天宝三载赐金放还,遂取商州大路“东归”。返家称东归,故返家途中侧身望长安谓之曰“西望”。那么其中的“君”,好像不应注为“诗人的一位朋友”,也不能注为“一种虚拟的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指西游之人”,更不能注为“唐玄宗”。而似乎应注为“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因为“西行”的是“余”、“我”啊。这才和文中的方位词相榫。那么“西游”应指李白应诏入京那次长安之行(即历史上早已认定的那次)。所以《蜀》写的是他在长安的生活感受。

“噫吁嚱,危乎高哉”,噫、吁、嚱、乎、哉,《蜀》开篇连用五个叹词,奇之又奇,其连天的浩叹破空而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其情似火山爆发,如洪波汹涌,石破天惊,排山倒海,不可阻遏。开篇就使读者受到诗人情感的强烈震撼。“危乎高哉”中的“危”,《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释为“高”。这种解释颇有代表性。释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我们把“危”放到它的语境中去探讨,那么“危”似乎应释为“险”。其理由有三:一、《蜀》云:“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其景物描写扣住了两个特征:“高”和“险”。二、“危”释为“高”,则重复,重复是为文之大忌。三、“危”作“险”讲时,含有不稳定和危急之意,多作形容词。而“险”只是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诗中“高”和“危”对举,故“危”是形容词。所以诗人用“危”。诗人是以“蜀道危”寓“国家危”,即“国家的不稳定和危急”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啊,我们不能不察。“蜀道危”反复行乎其间,是诗人在歌舞升平的盛唐时期,发现了盛唐潜伏的种种政治危机,而高呼“国家危急”,以醒世人。这是诗人在太平盛世时发现国祚将衰,而发出的“忧天倾”的巨大政治喟叹。诗人把全部思想感情的洪涛巨澜壮浪纵姿地全部倾泻给读者。它就像狂风卷过大地,卷过读者的心头。真是“神来,气来,情来”之笔。这是诗人为国家即将爆发的一场大灾难而呼天痛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在诗中开头、中篇、篇末回旋往复,成为全诗思想感情的基调。唐玄宗亲近奸相佞臣,迷于女色,国家祸乱或迟或早将要发生。诗人明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实叹“扭转国家危局难于上青天”。又以“问君西游何时还”的问询,“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叹惋,“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远奸避祸的思想和报国无路的忧愤和失望,与篇首的五个叹词和结尾的“长咨嗟”的喟叹,共同奏出《蜀》的主旋律,其惊愕、焦急、忧虑、愤懑、失望、惶恐不安之情均在言外。诗人把精深的政治见解和他丰富复杂的情感,采用这种手法表现出来,使得断和续、吞和吐、隐和显,销魂般的凄迷和预言似的清醒,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其旨反复行乎其间,气势充沛,腾跃有势,跌宕多姿,一唱三叹,令人回肠荡气,形成强大的艺术魅力,构成忧天忧民的警世之叹。

李白一生奋斗的理想,是要以布衣取卿相,“佐明主”、“济苍生”、“安社稷”。他二十五岁仗剑出川,用了整整十七年光阴为之造势。天宝元年(742年)应诏入京,受到玄宗破格礼遇,供奉翰林,三年翰林待诏生活,使他失望。玄宗沉迷声色,不问国事,国家危机四伏而不知。诗人遭豪门权贵,谗言诽谤。他在《梁甫吟》中云:“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闾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他又说:“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远别离》)看来李白确实发现“盛世将倾”,将危国危君。《蜀》把这一政治见解虽然表达得含蓄蕴藉,却更加浓烈。这是“忧天倾”的政治感叹。

该诗表现了李白的什么政治判断呢?皎然《诗式》云:“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他告诉我们文章中的思想内容不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直白,而是借助形象的真实描写显现出来的。又根据接受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鉴赏主体能动的感受过程中,要接受客体的导向、支配和制约。一般来讲,对于一篇文学作品,通过仔细阅读分析,便会发现客体都有潜在的、相对确定的定向暗示和情感意向。我们必须以此为通道,才能真正切入作品的深层结构。所以我们研究《蜀》的主旨应从诗作的“定向暗示”而不是表象,应从诗作的“形象”而不是语言的直白,来把握作品的内涵,才可能获得比较正确的、原味的艺术感受。才能“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玄宗亲近重用阴谋家、野心家,并让他们身居高位。奸相树党相群,悍将拥兵自重。天宝初,玄宗荒淫废政,女后之祸,宰相窃位,宦官干政,藩镇割据的种种政治危机已露端倪。诗人以“蜀道”为载体,让“国家危急”蕴含其中,使“物”、“意”二者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物我同一,斐然成章,构成深邃的意境,用隐晦曲折的文笔,离奇闪烁的描写,反复渲染,表达了他对时局的认识。其意行乎其间,却不见踪迹,杳冥惝恍,深不可测。正如严羽所论:“盛唐诸诗人惟在兴象,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但是潜心探求,还是可以看见其旨在作品字里行间闪现。草蛇灰线,虽隐而显,幽愤秘旨,虽曲而达。李白极写蜀道难,其意绝非仅仅夸写蜀地山水雄奇险峻。当他把峥嵘崔嵬的蜀道呈现在读者面前时,笔锋骤转,由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入对时局的评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以“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揭示出全诗的主旨。千里来龙,到此结穴,思想深广浑厚。这正如陆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文赋》)“峥嵘”,山势高峻;“崔嵬”,高大不平。这是对剑门的描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可喻国家权力之高位。“所守”,即喻把持国家高位的权贵。“或”,可释为不指定代词“有些人”,也可释为表示游移估量的语气副词“也许”,也可注为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本诗如果是表达李白的政治观,那么我以为宜释为“如果”。“匪”通“非”,作“不是”讲。“亲”,宜释为“亲近”。“狼”与“豺”喻叛逆作乱之人。例如,“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经乱离后将避剡中留赠崔宣城》)和“猛虎又调尾,磨牙皓霜雪。”(《北上行》)这两首诗中的“豺”与“虎”喻叛逆作乱的安禄山。《蜀》则以之喻占据国家权力高位的权臣贵戚。那么,“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直译则为“居国家高位的人,如果不是国君该亲近之臣,就会变为叛臣逆贼”。诗人主张君主必须高度集权于自己手中。这是针对玄宗不理朝政,“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奸相贼臣权倾人主而发的,表达了诗人对玄宗用人政策的极大担忧,揭示了“国家危”的根本原因。

这里指出的国家危殆的根本原因,是诗人不同凡响的政治判断,可是时人还沉醉在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形象地表达了国家战乱必至的新人耳目的政治预言。“国家危”的根本原因是“所守或匪亲”。“国家祸乱”是“所守或匪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这样的观点前人已有论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本不足为奇,奇在大家还在歌颂盛世,他却看到了盛世的危机,提出这一振聋发聩的政治见解。再联系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和“马嵬坡事件”等重大史实来思考,我们就不能不钦佩诗人的政治才略和眼光。

这是诗人卓异不凡的政治预言——一场政治大动乱的战祸将不期而至。有“资料”云:李太白始至京师,名未甚振,因以出示《蜀道难》一篇,而名振京华,享誉文坛,颂之为“诗仙”。能有如此大的轰动效应,或许只有切中肯綮的时局评论,才能引起有识之士这样强烈的共鸣。这是诗人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活侧身上层社会的政治预言。

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诗品》,论诗以盛唐为宗。他说诗歌创作不能停留在形象上,要超越形象避免形似,要所得在意象外,要遗貌取神,要妙悟。有了妙悟,便即景会心,体物得神,俯拾即是;没有妙悟,便“匪神之灵”,“临之已非”了。创作诗歌是如此,体悟诗歌亦如此。品味《蜀》也要妙悟,要遗貌取神。

李白的政治抱负,决定了他对政治的热衷。李白颠沛流离的一生及雄奇瑰丽的诗歌创作,同当时的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我们说诗人借蜀道危的形象,深刻而尖锐地指出盛唐潜伏着政治危机,是诗人对天宝初的重大政治事件及时事的感怀中,对现实政治有所感而发的。

综上所述,《蜀》抒发了忧天忧民的政治感叹,表达了不同凡响的政治判断及卓异不凡的政治预言。《蜀》是一首政治色彩浓厚的抒情诗,这样讲不是没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热门推荐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2008新春之际,悲情天后匪我思存一扫悲剧路线,摇身一变恶搞女王,推出首部大团圆结局的小说。至于本书具体内容嘛,自然是边恶搞边言情喽!想要看看后妈如何变身亲妈吗?想要知道匪我如何操刀恶搞言情吗?那你绝对绝对不要错过这本——《当时明月在》哦!
  • 凤鸣苍穹

    凤鸣苍穹

    她,慕如月,华夏医学世家传人,因被仇敌所害,一朝穿越成神武大陆慕家那被人殴打致死的废柴小姐。金銮殿上,一纸婚配,她微笑接旨,转身嫁给紫月国最有名的鬼王爷。世人皆知这鬼王痴傻呆愣,样貌似鬼,又有谁人知他才是最腹黑的那个?众人皆笑废柴配傻子乃是绝配,岂知她竟是那旷古绝后的绝世天才?慕如月望着面前这俊美如神般的男人,咬牙切齿:“夜无尘,你居然敢骗我,你现在哪像是个傻子?”鬼王一笑,宠溺的拥她入怀:“在你身边,我甘愿当一个任你使唤的傻子。”-------(看不到文内容或者显示完结的亲,不妨重新搜一下文,有的时候会出一点问题,重新搜一下应该就可以了)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替嫁狂妃惹邪王

    替嫁狂妃惹邪王

    她踢了残暴夫君,怎奈美男纠缠,新婚之夜,灵魂重生,阴谋丛生……,撕毁装逼情敌的假面;毁了庶姐的容颜与亲爹断绝父女关系,这些非她所愿,她昏了过去,再次醒来,她只想过安静日子,狂女归来!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夙愿难勉

    夙愿难勉

    逝去的岁月尚且一去不再复返,失去的人又哪里寻的回来?是非成败转头空,不如转世重新再来!
  • 盗墓皇妃

    盗墓皇妃

    一段被史书遗忘的历史洪流,一个离奇失踪的国度,一个嗜血残暴的君王,一段凄婉悲怨的情感纠缠。冷血无情的霸主,撼动中原的王者,周慎王,我心目中的完美墓主。温如春风,暖如朝阳,俊美无铸的滇越未来之王,他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谁?忧郁如水,性情温柔的泽,他的自残为了谁?他守护的人又是谁?春阳下,柳絮横飞,如冬寒浩雪,飘散人间。两抹身影,那举起的利剑,饮满了感情的血泪。梦中情节,蓦然出现,我究竟该怎么办?原来那飘飞的柳絮下伫立是自己的身影,为什么是我?难道,是我埋葬了这段中原往事?是我手刃了这个繁荣盛世?一个盗墓的女大学生,一段生死相缠的爱恨情仇。票票啊,支持本大的请帮忙投票票啊!注:本文纯YY之作,历史方面也是自误自编的,不能参于考究,所以,读者尽管看内容,不要追究朝代,呵呵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决定一生的10堂情商课

    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决定未来的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更重要是心态。心态好,人生更美好。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