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600000054

第54章 杨朱

一、《杨朱篇》;《列子》的第七篇名为《杨朱篇》,所记的都是杨朱的言语行事。《列子》这部书是最不可信的,但是我看这一篇似乎还可信,其中虽有一些不可靠的话,大概是后人加入的(如杨朱见梁王谈天下事一段,年代未免太迟了。杨朱大概不及见梁称王),但这一篇的大体似乎可靠。第一,杨朱的“为我主义”是有旁证的(如《孟子》所说),此书说他的为我主义颇好。第二,书中论“名实”的几处,不是后世所讨论的问题,确是战国时的问题。第三,《例子》八篇之中只有这一篇专记一个人的言行。或者当时本有这样一种记杨朱言行的书,后来被编造《列子》的人糊涂拉入《列子》里面,凑成八篇之数。此如张仪说秦玉的书(见《战国策》),如今竟成了《韩非子》的第一篇。以上三种理由,虽不甚充足,但当时实有这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这是我们所公认的。当时实有杨朱这个人,这也是我们所公认的。所以我们不妨暂且把《杨朱篇》来代表这一派学说。

二、杨朱;杨朱的年代,颇多异说。有的说他上可以见老聃,有的说他下可以见梁王。据《孟子》所说,那时杨朱一派的学说已能和儒家、墨家三分中国,大概那时杨朱已死了。《杨朱篇》记墨子弟子禽子与杨朱问答,此节以哲学史的先后次序看来,似乎不甚错。大概杨朱的年代当在西历纪元前440年与360年之间。

杨朱的哲学,也是那个时势的产儿。当时的社会政治都是很纷乱的,战事连年不休,人民痛苦不堪。这种时代发生一种极端消极的哲学,是很自然的事。况且自老子以后,“自然主义”逐渐发达。老子一方面主张打破一切文物制度,归于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但老子一方面又说要“虚其心,实其腹”,“为腹不为目”,“甘其食,美其服”。可见老子所攻击的是高等的欲望,他并不反对初等的嗜欲。后来杨朱的学说便是这一种自然主义的天然趋势了。

三、无名主义;杨朱哲学的根本方法在于他的无名主义。他说:

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又说:

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名实”两字乃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如今先解释这两个字的意义,再略说这个问题的历史。按《说文》:“實,富也,从 ,为货物。”又“寔,止也(段玉裁改作“正也”,非也)。从,是声。”止字古通“此”字。《说文》“此,止也。”《诗经·召南》毛传与《韩奕》郑笺皆说“寔,是也。”又《春秋》桓六年,“寔来”。《公羊传》曰:“寔来者何?犹云是人来也。”《穀梁传》曰:“寔来者,是来也。”寔字训止,训此,训是,训是人,即是白话的“这个”。古文实寔两字通用。《公孙龙子》说:“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名学上的“实”字,含有“寔”字“这个”的意思和“实”字“充实”的意思。两义合起来说,“实”即是“这个物事”。天地万物每个都是一个“实”,每一个“实”的称谓便是那“实”的“名”。《公孙龙子》说:“夫名,实谓也。”同类的实,可有同样的名。你是一个实,他是一个实,却同有“人”的名。如此看来,可以说实是个体的,特别的;名是代表实的共相的(虽私名〔本名〕也是代表共相的。例如“梅兰芳”代表今日的梅兰芳,和今年去年前年的梅兰芳。类名更不用说了)。有了代表共相的名,可以包举一切同名的事物。所以在人的知识上,名的用处极大。老子最先讨论名的用处(看本书第三篇),但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故要人复归于“无名之朴”。孔子深知名的用处,故主张正名,以为若能正名,便可用全称的名,来整治个体的事物。儒家所注重的名器、礼仪、名分等等,都是正名的手续。墨子注重实用,故提出一个“实”字,攻击当时的君子“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杨朱更趋于极端,他只承认个体的事物(实),不认全称的名。所以说:“实无名,名无实。实者,伪而已矣。”伪是“人为的”。一切名都是人造的,没有实际的存在,故说“实无名,名无实”。这种学说,最近西洋的“唯名主义”(Nominalism)。唯名主义以为“名”不过是人造的空名,没有实体,故唯名论其实即是无名论。无名论的应用有两种趋势,一是把一切名器礼文都看作人造的虚文,一是只认个人的重要,轻视人伦的关系,故趋于个人主义。

四、为我;杨朱的人生哲学只是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杨朱在哲学史上占一个重要的位置,正因为他敢提出这个“为我”的观念,又能使这个观念有哲学的根据。他说:

有生之最灵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逃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性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

这是为我主义的根本观念。一切有生命之物,都有一个“存我的天性”。植物动物都同具此性,不单是人所独有。一切生物的进化:形体的变化,机能的发达,都由于生物要自己保存自己,故不得不变化,以求适合于所居的境地。人类知识发达,群众的观念也更发达,故能于“存我”观念之外,另有“存众”的观念;不但要保存自己,还要保存家族、社会、国家;能保存得家族、社会、国家,方才可使自己的生存格外稳固。后来成了习惯,社会往往极力提倡爱众主义,使个人崇拜团体的尊严,终身替团体尽力,从此遂把“存我”的观念看作不道德的观念。试看社会提倡“殉夫”、“殉君”、“殉社稷”等等风俗,推尊为道德的行为,便可见存我主义所以不见容的原因了。其实存我观念本是生物天然的趋向,本身并无什么不道德。杨朱即用这个观念作为他的“为我主义”的根据。他又恐怕人把存我观念看作损人利己的意思,故刚说:“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忙接着说:“力之所贱,侵物为贱。”他又说: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的为我主义,并不是损人利己。他一面贵“存我”,一面又贱“侵物”;一面说“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一面又说“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他只要“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这是杨朱的根本学说。

五、悲观;杨朱主张为我,凡是极端为我的人,没有一个不抱悲观的。你看杨朱说:

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提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偊偊尔,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纍梏,何以异哉?

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又说:

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也,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大概这种厌世的悲观,也都是时势的反动。痛苦的时势,生命财产朝不保夕,自然会生出两种反动:一种是极端苦心孤行的救世家,像墨子、耶稣一流人;一种就是极端悲观的厌世家,像杨朱一流人了。

六、养生;上文所引“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已是杨朱养生论的大要。杨朱论养生,不要太贫,也不要太富。太贫了“损生”,太富了“累身”。

然则……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又托为管夷吾说养生之道:

肆之而已,勿壅勿淤。……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又托为晏平仲说送死之道:

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杨朱所主张的只是“乐生”、“逸身”两件,他并不求长寿,也不求不死。

孟孙阳问杨子曰:“有人于此,贵身爱身以蕲不死,可乎?”曰:“理无不死。”

“以蕲久生,可乎?”曰:“理无久生。……且久生奚为?五情所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既见之矣,既闻之矣,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

孟孙阳曰:“若然,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汤火,得所志矣。”杨子曰:“不然。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

不求久生不死,也不求速死,只是“从心而动,任性而游”。这是杨朱的“自然主义”。

同类推荐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热门推荐
  •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叶子,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有着独特的气质;她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很好的文笔;她不是专业棋手,却常沉迷于象棋与围棋游戏;她只是自考的一个会计员,可她却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皓明,一个硕士毕业的中年男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与叶子自网上巧合相识后……推荐冷太阳的新文《网上网下②:叶子的春天》http://m.pgsk.com/a/341623/
  • 沧海

    沧海

    云沧海的出生,就是为了延续身为巫族命定天女的姐姐的性命,每年月晕之日,以体内三成血喂进姐姐口内,压制天女体内的作祟邪魔。而沧海因此,需长年住在阴冷的巫山之颠,以食香兰草延续生命,待生命力恢复旺盛时,又是献血时……周而往复,十五年过去。云家次女的血治百病之说风传天下,使之成为各族尽相争夺目标。世人对云沧海的掠夺,皆因可治百病的血液……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西游之逆佛

    西游之逆佛

    一次意外开辟出一个不同的人生!推翻这无情大道!一个小和尚,我不信;道,我不信。我要走我自己的路,扭乾坤,我要逆天,改法则,逆道,横空出世,更要逆这没有人性的佛!”——济生“佛,一口缸能装尽三千世界!新书《成为最强王者的男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涉及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如解梦、识人术、住宅观测术、美容奇术等,内容翔实,指导性、实用性强,是居家过日子随手可查的顾问和好帮手。一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误入豪门的婚托

    误入豪门的婚托

    一场相亲引发的爱恋,四个年轻男女,四只骗死人不偿命的大骗子,她以为他只是个司机,而他真实身份是豪门富二代,她在把某经理骗得团团转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被骗得团团转的悲剧生活。她是个内衣模特,晚上躺在富二代男友的怀里欢乐,白天在良缘婚介当托骗人,遇到了对她一见钟情的穷小子以后,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两段错位的爱情,爆笑演义在深圳这个水深火热的大都市里,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 改变命运的100个人生哲理

    改变命运的100个人生哲理

    汲取生活智慧,掌握成功之道,改变人生命运。本书选取100个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哲理故事,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精练的文字及简约大方的版式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习和领悟哲理,从而拓宽人生境界,获得精神升华。有时甚至可以带领人们摆脱困境,解决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难题。 
  •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本领高强的她,一觉醒来居然成了一个5岁拖油瓶的娘亲?她的名字居然成了“如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