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600000001

第1章 真理部的真理

这是一个晴朗寒冷的四月天,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把下巴紧紧贴在胸前躲避寒风,迅速地穿过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动作虽快,仍免不了带进一些狂风卷起的沙尘。

门厅里有一股煮白菜和旧地毯的味道。门厅尽头的墙上钉着一张彩色海报,海报太大了,不适宜贴在室内。画上是一张巨大的脸,有一米多宽:那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留着浓密的黑色小胡子,五官虽然粗犷倒也耐看。温斯顿向楼梯走去。电梯根本不用考虑。即使在情况最好的时候它也很少正常工作,而且现在正是白天,白天不供电。这是为仇恨周做准备的节约计划的一部分。还要走七段楼梯才到他的公寓,温斯顿已经三十九岁了,而且右脚踝上有静脉曲张性溃疡,他走得很慢,一路上歇了好几次。在每层楼梯的拐弯处,正对着电梯井的墙上,都贴着那张海报,海报上那张巨大的脸注视着你。这种画像很高明,不管你怎么动,画上的眼睛总是盯着你。画面底下有一行字:“老大哥在看着你!”

公寓里,一个甜美的声音正在念一串和生铁产量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一块长方形的金属板,看上去像一面模糊的镜子,嵌在右边的墙上。温斯顿拧了一下开关,声音轻了一点,但仍然听得清。这个装置叫电幕,声音可以调低,但无法完全关掉。温斯顿走到窗前:他的身材不高,体格也并不强壮,身上的蓝色工装裤是党员制服,衬得他更显单薄。他的头发很浅,脸上焕发着自然的红润,由于使用劣质肥皂和钝刀片,加上刚刚过去的寒冬的影响,他的皮肤十分粗糙。

窗外,即使隔着玻璃,世界也显得寒意逼人。街道上,小股小股的旋风吹着灰尘和碎纸打转,虽然阳光照耀,天空蓝得刺眼,可除了四处张贴的海报,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那张长着黑色小胡子的脸在每一个视野开阔的街角注视着路人。正对着的楼房正面就有一张。画面下的一行字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那双黑色的眼睛一直看到了温斯顿心里去。楼下的街道上,一张破了一角的海报被风吹得阵阵作响,底下露出时隐时现的两个字:“英社”。远处,一架直升机在大楼之间低低飞过,像只苍蝇似的盘旋了一会儿,又划出一道弧线飞走了。那是警察的巡逻机,正在透过窗户窥探家家户户的情况。然而,巡逻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警察。

温斯顿身后,电幕里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地报告生铁产量和超额完成的第九个三年计划。电幕可以同时接收和传送信号。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音,只要比耳语稍响一点,就会被电幕获取;另外,只要在那块金属牌的视野范围之内,他的一举一动也会受到监视。当然,你无法知晓自己某一时刻是否正在被监视。思想警察多久接通一次个人线路,使用什么系统,只能凭猜测而定。他们甚至有可能时时刻刻监视着每一个人。然而,不管怎样,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接通你的线路。你必须假设自己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在被监听,而且,除了在黑暗中,每一个行为也在被审视,这种假设已经成为习惯,进而变成了一种本能。

温斯顿一直背对着电幕。这样安全一点;虽然,他很清楚,背影也能泄露心事。一公里外,他工作的地方——真理部,一个巨大的白色建筑,耸立在一片污秽的背景之上。他有点厌恶地想,这就是伦敦,一号空域的重要城市——一号空域在大洋国的各省中人口位居第三。他试图挤出一点儿时的记忆,以证明伦敦是否一向是这个样子。是否一向都有这一排排破败的十九世纪的房屋,四周支着木桩,窗户挡上了纸板,屋顶铺上了瓦楞铁,倾颓的花园围墙歪歪扭扭?在轰炸过的地方,空气中悬浮着石灰粉尘,柳叶菜在瓦砾堆上蔓生;有些地方,轰炸清理出了一片较大的空地,建起了一片片像鸡舍一样肮脏的木板房。可是,没用,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的童年只留下了一系列明亮的画面,没有背景,难以名状。

真理部——用新话(新话是大洋国的官方语言。它的结构和词形变化见附录。——原注)来说就是“真部”——和目之所及的一切物体都大不一样。那是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筑,外墙是闪闪发光的白色混凝土,它一层一层地垒积而上,直指云霄三百米。从温斯顿站的地方,刚好可以看清用漂亮的字体题在白色墙面上的三句党的口号:

战争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无知就是力量

据说,真理部在地面以上共有三千间房间,地下还有相应的分支。三座外形和规模与之相似的建筑散布在伦敦各处。这四座建筑在周围的楼群中鹤立鸡群,站在胜利大厦的楼顶上可以同时看见他们。那是四部的所在地,整个政府机构由这四部组成。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和艺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法律和秩序。富足部负责经济事务。用新话来说,它们分别称为:真部、和部、爱部、富部。

仁爱部是个非常恐怖的地方,大楼里没有一扇窗户。温斯顿从没进过仁爱部,甚至从未靠近过它五百米。除非有公务在身,否则谁也进不去。进去办事的人要穿过像迷宫一样的带刺铁丝网、铁门,和隐藏的机关枪眼。连外围的街道上都有面目狰狞的黑衣警卫巡逻,个个带着双节警棍。

温斯顿突然转过身。他已经将五官定格在一个安详乐观的表情,这是面对电幕时的最佳表情。他穿过房间走进小厨房。此时离开部里,他牺牲了一顿餐厅里的午餐。他知道厨房里也没什么吃的,只有一大块深色的面包,必须留作明天的早餐。他从架子上拿下了一瓶无色的液体,纯白的标签上写着“胜利牌杜松子酒”。这酒闻上去有一种恶心的油腻腻的味道,像中国米酒。温斯顿倒出了一茶杯,硬着头皮像喝药一样一口咽了下去。

同类推荐
  • 旋转门

    旋转门

    伦敦泰晤士河畔,屹立百年的大本钟毫无预兆地停摆了。此时此刻,留学英国的春雨在人群中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又目睹他遭遇一场车祸;此时此刻,春雨抱紧高玄躲过飞车,自己却卷入劫案,命丧街头;此时此刻,春雨高玄登上同一节地铁车厢,却因来自不同时间,重逢也终将永别……两人三段完全不同的际遇,在同一个时间发生。当春雨最后一次死里逃生,“旋转门”即将开启,人类面临着危机……爱,改变时间,超越生死,解构并重塑每个人的灵魂。
  • 爱情偏执狂

    爱情偏执狂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 ,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所以,该收手时就收手吧,不要偏执地再爱他了。
  • 钱多多掌柜奋斗记

    钱多多掌柜奋斗记

    还在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而担忧吗?还在为上司的百般刁难而觉得恐慌吗?还在为自己如何创业而忙得焦头烂额吗?混了这么多年,当不上掌柜怎么会不累?
  • 红豆女的恋情

    红豆女的恋情

    从前有两个女孩,一个是美丽善良的土豆女,而另一个是长相难看而且心眼很坏的红豆女,红豆女总是想方设法的陷害土豆女。
  • 藏地密码5

    藏地密码5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藏獒之王海蓝兽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3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热门推荐
  • 墨舞纤红

    墨舞纤红

    一缕空之界的灵气飘渺在三界中汇聚幻化成人,隐居山林、闯荡江湖、大闹皇宫。调皮淘气如落尘精灵,落落大方如大家闺秀。生杀予夺,翻云覆雨夜罗刹。不论尔虞我诈的商界,亦或是水深火热的皇朝,且看她如何迎刃有余游闯于天地。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宏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醉红颜:冲喜新娘(完)

    醉红颜:冲喜新娘(完)

    听说,江四爷得了一种怪病,请遍了京城里的名医,用尽了名药,仍无人能医,无药可治,现已病入膏肓。听说,那江四爷现在每天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给他瞧过病的大夫背地里说,江家该准备后事了。听说,江府的夫人今天给江四爷娶妻,是为了冲喜。听说……慕容馨平静的坐在花轿里,对这一切漠不关心,仿佛这是别人的婚礼。事实上这确实是别人的婚礼,她并不是什么慕容姑娘,她只是慕容云从海边拣回来的人而已。☆★☆推荐:《丫鬟有点怀》http://m.pgsk.com/a/191027/一对欢喜冤家的爱情
  • 凤凰冰

    凤凰冰

    “后悔吗?”她看着他,眼中是疑惑。“不悔。”他说得是这般的坚定,只因为他心里早已经认定了她。“何苦。”看着他满头的发丝,隐约中参杂着银丝,她才明白自己终究也是残忍的。假死,失忆,这一重重的磨难不光折磨着她,其实也折磨着他。这样的一个天地奇男子,这样一个人间伟丈夫,竟为自己做到了这份上,够了。她伸出双手,轻轻的来回触摸着他这一夜才滋生出的胡髯,淡淡一笑:“为何愿意放我走。”“因为你想走。”他的眼神是那样的深邃,可掩饰不住他眼中的深情。“为什么当我嫁给别人的时候,你不阻止?”她继续问。“因为我以为那样你会幸福。”他还是这般专注的看着她。“为什么……?”她笑了,也释然了…他,仙权皇朝的双圣之一,是掌控整个仙权皇朝所有邪魔歪道的不动明王。魔邪,他更邪,道正,他也正。这样的人,没有任何事和人应该震撼得了他的。她,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平凡女子,没有出众的容颜,也没有一流的才华,有的也不过是一头与众不同的发丝。这样的她为何吸引了他。真的是因为那千古流传的一句话吗?凤凰冰,明王链,千载情缘早注定,凤凰情,明王恋,生死情缘永不离。凤的V作品价格:《穿越之我是黛玉我怕谁》V章节为11.19元《穿越之迎春当自强》V章节为21.69元《凤凰冰》V章节为7.83元凤凤小窝开新群号:66729265,欢迎大家来,可别催凤更新,嘻嘻凤凰窝的群号:35423282,还有几个空位置,嘻嘻,同样也别催凤更文。推荐区好友孤月如我的最新作品:《宿世情债》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内外兼修,做人还原本色,刚柔并济,做事讲求变通。人生难,难于上青天。形形色色的人在你的周围,有人颠倒黑白,混淆事非;有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有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本书巧妙融合“本色”“变通”两大理念,教你如何本色做人,变通做事,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星空中的传奇

    星空中的传奇

    在战场上结束自己的一生——那该有多壮丽?当年幼的秦夏弦第一次窥见那种壮丽的人生之时,她就决定要去追寻……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