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500000003

第3章 弹·恋爱(1)

黎梓杰

在我还屁颠屁颠地学着钢琴的时候,我曾傻乎乎地爱上了一位留着长马尾辫的女孩。起初我俩并不太相熟,只是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共同的钢琴老师,姓杜,眼睛很大,皮肤也很白。

我的这个杜老师教钢琴教得相当的严谨细致,使我在她教导的那些日子里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很细腻的母性的爱。与此同时,她还喜欢在那一年的冬至过后下一年的春节以前包一个场地来办教学观摩会,当作是给我们一个演奏空间,以及给我们的家长一个交代。

那位留长辫的小姑娘名叫佟芷筠,而我却更喜欢背地里喊她童子军。在我小学的最后几年的迎春音乐会上,杜老师都会让我和佟芷筠来四手联弹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压轴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记得当初杜老师把我俩突然召集在一个钢琴房里面,那是我跟佟芷筠的首次邂逅,纵使在之前我已经在杜老师口中听过无数遍她的名字了。

我还能回忆起在那个墙壁上除了一幅海顿画像外便满是蓝灰色隔音材料的琴房里,杜老师举着两沓分别是《拉德斯基进行曲》高音部和低音部的乐谱,露出雪白的牙齿问我们到底想弹这其中的哪一沓。我认为好听的节奏全都潜伏在了高音部里面,而且独立开来弹奏的话,高音部分的乐章要好听得多,因此我毫不犹豫地一把抓住高音部的谱子并回头望着那位比我小整整一年的长发女孩说:“童子军,这低音部的谱子比高音部的要简单得多,而且弹起来也更加的自然,可以说是最适合你弹了。”

然后便是我和她的故事的开始。

四手联弹不同于一般的个人独奏,必须得经过两个人坐在同一架钢琴前反复地练习,在对各自的谱要记熟之余,还得在合起来时把默契磨合好。因此每逢有周末或是什么节假日,合奏都会在我家或是她家风雨不误地进行,唯一出现歇息的假期是迈入六年级以后佟芷筠单方面提出的休假。

起初她会抱怨低音部太难听太枯燥,我则会数落高音部所涉及的琴键太多乐谱太难记,然后我们彼此又指责对方不跟着自己的拍子走,没点节奏感什么的——再后来,一切的争执与不和便如同失恋的阴影一般,随着时光慢慢地消散了。

在我们合作的第一次压轴出场里面,我内心前所未有地紧张,换手时还一不留神碰了几个杂音;而佟芷筠那边也好不到哪里,手惊慌得硬邦邦的,有好几个重音即便手指碰了下去却愣是没发出声来。

在家长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与镁光灯下,我和佟芷筠傻傻地吐着舌头朝台下鞠了个躬,而后互相挽着手蹦回了幕后。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演出便这么过去了。

事后杜老师叫来了当天表演的全体学生,奖给了我们许多好吃的糖果与巧克力。我因为在幼儿园时曾经有过不慎咽下巧克力后连本带利地吐了一地的惨痛遭遇,于是从小便对巧克力产生了莫大的厌恶感。

杜老师拍了拍我和佟芷筠瘦瘦的肩膀说:“小梓与芷筠的初次合作就能达到这个水准已经很不错的了,为此我更加要嘉奖一下他们,这些时日里两个小鬼都够劳累的了。”说罢又往我与佟芷筠手里塞了许多名字就叫做“明治”的勾起我不堪回忆的巧克力。

走出观摩会的会场后,我叫住了随她父母走在前面的佟芷筠,说:“童子军,这段时间里你练琴都够辛苦的了,这些巧克力我原本自己也舍不得吃的,现在就全送给你吧。”

佟芷筠眨着那双大眼睛迟疑了一下,似乎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恐怕拖久了她便会识穿我的企图,便立马说:“你爱吃就吃吧,我可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多年以后我才晓得我当初大把大把赠予佟芷筠的是“明治”系列里面一种叫“雪吻”的很适合追女孩子用的巧克力。更玄的是那年的春节是二月十多号我也忘了,反正观摩会那天是毗近大年初一的二月十四号。

在接下来的两年间,我和佟芷筠几乎无法在各自的学琴时间里碰面——每个钢琴老师都为自己的学生规划好时刻分明的课程。也就是说,我们碰面的机会只有这么一次:在每年的迎春音乐会彩排时共同坐在约莫一米余长的凳子上面,四只手一并弹着属于她和我的钢琴联弹曲。

我六年级时,观摩会会场首次迁到市里的群众艺术馆里举行。那时候我已经以优秀的成绩过了钢琴六级的考试,又考虑到不久后我要到一个离家很有些距离的寄宿学校念初中,因而我便同爸爸妈妈以及杜老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是我最后一年学钢琴了。

临近表演前我们大伙都窝在化妆间里等候出场。我望着那位平日里都蓄着辫子如今却披着长发的佟芷筠说:“嘿,童子军,我快上初一了,过不了多久我便再也不学钢琴了——换句话说,这场演出是我们俩的最后一次合奏,往后不知道有没有再度四手联弹的机会了。”

此时佟芷筠忽地耷拉着头,不发话了。我登时看出她的眼眶跟我的都同时涌动着一种晶莹却又辛酸的液体,打了几个转后从我们的两颊流下,把杜老师好不容易帮我们涂上的粉也弄花了,腾出两道很蜿蜒的痕迹来。

我见状立马慌了神,便又很傻地补了一句:“哎呀,都最后一次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倘若用四个字来形容我对那场最后一次演出的感受,那就是终身难忘。在群众艺术馆,我俩以超乎自己想象的精湛弹技与完美无瑕的绝佳默契来完成了这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送旧迎新的年度之歌,舞台下是一片比我家旁边那片工地发出的噪音更要响亮更长久的雷鸣般的掌声。那种感觉真是令人激动万分啊。

我看到了杜老师以及爸爸妈妈那真情流露的笑,皆因我用自己六年来的刻苦努力,以及跟佟芷筠那从不懈怠的共同坚持,为我的学琴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让我惊喜万分的是我们居然能用这样一场无以伦比的四手联弹来诠释了对钢琴的执著追求和热爱——而更令我难以想象的是,在鞠躬谢幕后佟芷筠居然在众多家长与外来嘉宾面前多情又或是无情地夺去了我的初吻。

那时我十一岁,她差一点十岁。

在六年级升初中的那个暑假里面,我还断断续续地学了一段时间的钢琴。在七月快要八月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凤凰古城,并在当地买了一套民风很浓的明信片。在回到吉首市区的酒店后,我凭着当初到佟芷筠家练习合奏时的记忆艰难地写下了她家的地址,然后在背面大大地写上了四个字——我喜欢你。写完以后我便把明信片放在宾馆下面的邮筒里,投进去以后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署名。

这张匿名的明信片到底最终有没有落入佟芷筠的手上,我不得而知。即使她收到了,或许也猜不出那是谁寄给她的匿名情书。在没学钢琴以后我在梦境中曾模模糊糊地闪烁过佟芷筠的身影,但扪心而论,我已经无法再清楚地忆起她的容貌了。才上初中后的课上我老是走神,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构想佟芷筠她妈妈拿着菜刀,向我用力砍来说:“你跟我女儿接过吻,她以后就是你的人了,你小子要对她负责!”然后我刚想解释一句:“是你女儿自己走过来吻我的又不是我霸王硬上弓。”但话还没出口就被那把锈迹斑斑的菜刀给剁了。

这个荒诞的想法由于好长时间都没有实现,便如同许多琐碎的东西一般,顺着光阴偷渡的方向,逐渐淡出了我的脑海。

到了初一上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专程跑了一趟,到琴行里面找杜老师叙旧。在杜老师的口中,我打听到她的观摩会今年仍然在群众艺术馆里进行,而现在各个参与演出的学生们都正抓紧时间彩排着。

我稍稍点了一下头,察觉少了点什么,便接着问:“对了,那个童子军啊,她最近怎么样了?”

这位昔日的恩师微笑着回答我说:“佟芷筠那小姑娘也挺犟的,自打你不学钢琴后,她今年说什么也不肯跟别人合作四手联弹,而一意孤行地偏要来独奏。我尝试找过几个琴艺不错的学生跟她合奏每年压轴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一轮下来她却说默契都不如当初的淮晓梓好,于是决定还是单人弹奏算了。”

杜老师的话语顷刻让我回到了那个灯光照耀得生起烟来的舞台上,佟芷筠毫无顾忌地在大庭广众下亲吻着我的难忘情景。令人安慰的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把对方给忘记掉。

同类推荐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逻辑

    逻辑

    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人无意识地深入其中不能自拔。匪夷所思的逻辑,使人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如深夜里镜子偶尔折射出的幽冷光线,动人心魄!当符合正常世界的逻辑被完全打破,所发生的一系列层出不穷的事件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无法用常理来解决时,你会如何反应?是茫然不知所措惊惧地坐等结论的出现?还是找出答案,制止事件的不断发生?作者给我们设了一个迷局,一个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却又欲罢不能的迷局。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开,出人意料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我们不禁要由衷地惊诧于作者的用心良普和匠心独具。那些怨恨积蓄的能量,到底会有多大?人们将为自己的冷漠和“罪过”付出怎样的代价?作者着眼于人性的弱点、缺损以及由此而来的忏悔、自赎、向善,人生感悟深刻且细腻,令人叹息,耐人寻味。不论人们是否能从作者所设的迷局中为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善恶找到答案,但有一点想必是会引发我们的感动和共鸣的:“无论如何,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肯为他人做出牺牲,这世界就不会毁灭。”也许,这就是潘多拉魔盒里最后留下的礼物?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
  • 闪婚试爱

    闪婚试爱

    顶着二十五岁“高龄”,景灿开始她人生漫长的相亲生涯,厌倦了陌生浮夸的嘴脸,却又不想母亲失望大街上,她拉过一个男人,有些嚣张问道:跟姐结婚,敢不?*******为了家庭和谐,共赴小康,景灿和龙景腾共同制定夫妻守则如下:第一、夫妻财产各自保管,每个月房租、水电、燃气等费用均摊;第二、在家的时候回各自的房间,互不打扰,不许乱带朋友回来,尤其在家开party之类;第三、禁止窥探对方私生活;第四、如需对方配合,在不是很过分的要求下,可以尽量配合,例如回家看望双方父母,人前演戏扮恩爱;第五、结婚满一年之后,可以离婚。男人大手一挥:第六、未尽事宜,以后再补。【推荐新文】《军门闪婚》(《闪婚试爱》姐妹篇)《军门狼少,今夜求战》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从当学徒工,到救了水手朱赫来走上革命道路,再到后来革命胜利后为祖 国建设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就像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 他没有睡大觉,而是在残酷的搏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精力全部耗尽之 前;他从没有离过队。就算他的身体彻底垮了,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也要 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使生活充实而有益。当一个人身强力壮,拥有青春的时 候,坚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当生活的锁链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如果 你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真正令人崇拜的。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最好的爱情:致青春

    最好的爱情:致青春

    大三那年,周小伶原本还算秀气的脸冒了密密麻麻的青春嘎巴痘,于是一心对付自己这张试验田,试验的结果是最喜欢的男生许海亮跟一个没痘的女生好上了,于是原来被追的周小伶开始发奋倒追,偷偷地带早餐放许海亮的抽屉,但是,这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改善,直至有一天许海亮打球时摔地上,碎了几颗门牙,然后陪着他去医院,遇到了在医院实习的朋友哥哥张小杰,张小杰挺喜欢周小伶的,开始追求她,好久没人追的周小伶自然心花怒放,俩人就谈成了恋爱,而许海亮此时又开始觉得周小拎的好,毕业之后,死活留在她所在的城市。
  • 英文爱藏: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英文爱藏: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内文 篇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 于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 感、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 活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