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600000056

第56章 风气难敌

立在人群边缘的井毅大为惊讶,曾渔的八股文他是佩服的,但曾渔的诗作实在让他不敢恭维,生涩稚拙,似初学诗者,而曾渔的书法若从那份赌约上的《灵飞经》小楷来看,虽然不差,但也算不上佳,怎么这些人连赞画得好、诗句妙、书法佳呢,还诗书画三绝,这也太夸张了吧!

井毅好奇心膨胀,甩开膀子也往人堆里挤,要挤到方桌边看个究竟,听到彭举人吆喝说傅、易二廪生要将曾渔的诗画举起来展示,这才省着力气原地翘首望,片刻后,只见瘦小的傅廪生站在了方杌上,两手执着一张四尺长一尺宽的铅山帘细纸的两个边角,嚷道:“诸位莫挤,这便是曾生的书画,你们先看看。”

井毅瞪大眼睛看时,那张铅山纸被风吹得一飘一拂,能看到纸上有画有字,却看不清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急得大叫:“先把诗念一念啊,看不清。”

井毅身边同样看不清的士子附和道:“是啊是啊,念给我们听。”

“好好,诸位安静,听我念诗。”

那姓易的廪生大声朗诵道:“天上何所见,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井毅皱起眉头,心道:“曾朋友深藏不露啊,这首诗比他昨日念给我听的那几首高明甚多,难道他察知我是代列、刘二人来试探他的就故意示短,简直是老奸巨猾啊。”定睛再看曾渔的书法,宛然米元章壮年时期《天马赋》的行书体,笔法爽健,英姿跃出,与赌约上的小楷相比简直不是出于一人之手。

井毅起先有些气恼,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曾渔故意对他隐瞒其诗才、露拙,随即想到自己不也是怀奸使诈在先吗,这样一想也就释然,游目寻找曾渔的踪影,见曾渔与那个小书僮立在高台西边角上,正在吃果子——

井毅微笑起来,气恼已消,难怪曾渔昨日那般笃定,还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列立诚这时高声叫喊起来:“我二人的诗也写好了,请诸位指正,请诸位指正。”喊得脑门青筋暴起,他费钱费力举行这次宜春台文会(请彭孝廉和县学的两位一等廪生为评判难道不用花银子吗),是给自己还有刘行知扬名的,不料却让曾渔风头占尽,自是气愤。

站在方杌上拿着曾渔的诗画向众人展示的傅廪生大声道:“这纸张拿着飘动不便观览,还在放到桌上,诸位依次来看,莫要拥挤。”说着跳下杌子,把手里的铅山纸铺在方桌上,用红檀木镇纸两端压住,便让开以便其他人观看。

井毅等了一会,终于挪到方桌前可以细看曾渔的这幅诗书画了,画的是一羽白鹤翩跹于云间,云下现隐隐青山,云上有仙阁缥缈,在大片留白的画作右半部,一轮硕大的圆月正升起在山巅——

井毅对画兴趣不大,他只细看曾渔的诗和书法,那首“天上何所见”诗就题于圆月上方,四行米元章体行书矫健多姿,仿佛桂树婆娑。

米芾的书法自元末以来极受推崇,临摹的人很多,但学得好的很少,因为米芾的行书中有一种独特的意趣,这不是临摹学得到的,曾渔这四十字诗却有《天马赋》五、六分神韵,这已是极难得了——

井毅暗赞曾渔机智,这样一幅清泠泠的水墨画,配合着轻谑的诗意和健媚的书法,相得益彰,比单单一首诗给人的感触尤深。

那边的列立诚高声道:“诸位不要挤,待我吟诵给诸位听,此诗是在下与刘兄合作而成。”随即换了一种语气,朗吟道:“韩文公祠俯江滨,松桧荫深一径分。北斗晴临还古殿,南山翠合自宜春。雪消梅岭回阳驭,雨祷协塘拥画轮。千古烝尝瞻庙貌,郡人犹自荐芳蘋。”

吟罢,列立诚环视宜春台上众人,众人被他藐视不过,报以一片叫好声。

刘行知不知何时悄然走到方桌边看曾渔的诗书画,眉头微皱,这等水墨写意他是画不出,不过没说要比试作画,论诗的话,自负的刘行知不认为自己的“谒韩文公祠”的诗会比曾渔这首游戏之作差,这首诗基本是他一人所作,列立诚只是帮着琢磨了一个韵脚,但曾渔的米芾体行书很见功力,刘行知不得不承认自己略逊一筹,心想这个曾渔实在是狡猾,写赌约时以小楷故意示弱,昨日让井毅去试探也故作稚拙诗,现在才使出全力了——

自大的列立诚还在洋洋得意,说道:“现在请彭孝廉和两位廪生评判高下。”

易廪生把曾渔的诗书画拿到壁桌这边,与列、刘二人的诗作放在一起,然后与傅廪生齐声道:“请彭孝廉评判。”

彭举人既为宜春北城一带的士绅首领,当然是要标榜“公正”二字的,虽然列立诚以四两银子的束脩请他主持这次文斗,他也不能过于偏袒列立诚,因为从现在看来曾渔得黄提学赞许当不是虚言,所以这时捻着短须在壁桌边徘徊品量,颇难决断——

毛笔之于读书人,好比与木匠之斧、武将之枪、妇人之针线,是再熟悉不过的,所以对于书法的孰好孰坏很多人都是有见地的,曾渔的书法明显在列、刘二生之上,彭举人虽有心助列立诚,也不好随意糊弄,但诗作只要不是差距太大,总好转圜,诗无达诂嘛……

宜春台上百余士子静悄悄无声,静待北城文宗彭孝廉品评双方书法和诗作的高下,很多人心里有数,就看彭孝廉怎么说?

彭举人又是清咳两声,用指节轻叩壁桌,说道:“双方的诗与书,诸位都看过了,诸位有何意见?”

众人纷纷道:“全凭彭老先生作主,全凭彭老先生作主。”

彭举人又对傅、易二廪生道:“你们两位年青才俊先品评。”

傅、易二生忙道:“彭孝廉学识雅博,有彭孝廉在此,我二人岂敢置喙。”揖让不肯发言。

彭举人只好道:“那我就妄评两句。”看着桌上的两张大纸,说道:“曾生的书法是下了苦功的,世人习米南宫行书,形难肖神更难似,曾生却能探得米字神奥,难得。”

列立诚脸色有些难看,只听彭举人又道:“刘生的行楷师法二王,也是一笔好字,但比之曾生的书法还是稍有逊色。”

列立诚的脸色更难看了,眼睛也斗了起来,藐视一切。

台上众人交头接耳,对彭举人的品判表示认可。

西南角上的曾渔心道:“彭举人还算公允,若太偏心,我也不会甘愿认输,字是摆在这里的,有目共睹,我会请黄提学公断,判案还有复核、科考还有磨勘呢。”

接下来是评诗,若彭举人对“天上何所见”诗评价在“谒韩文公祠”诗之上,那这场文斗就结束了,不用再比试八股文了,三局两胜嘛。

曾渔当然不会这么乐观,果然,彭举人品诗道:“曾生此诗有捷才,清通晓畅,但却有一大弊病,那就是严沧浪论宋人诗里所说‘宋人好以议论为诗’,曾生是否对宋诗有偏好啊?”问这句话时转头望着曾渔——

曾渔躬身道:“是,晚生喜苏、黄之诗。”心里暗道:“这彭举人还是有眼光的,钱老的诗学的是晚清郑孝胥、陈衍的同光体,主张写诗不能墨守盛唐,对江西诗派颇为推崇,而江西诗派的祖师不就是宋人黄庭坚吗。”

彭举人见曾渔承认学诗师法宋人,便呵呵一笑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学宋诗哪里能有大成就,而列生的这首‘谒韩文公祠’诗就有杜工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象,我以为列生的‘谒韩文公祠’胜过曾生的‘天上何所见’,诸位以为然否?”

台上众士子纷纷点头,曾渔无奈,这个他还真不好争辩,因为现在的诗坛风气就是前后七子主导的,诗必盛唐嘛,对宋人的诗看不上眼,虽然列立诚的“韩文公祠俯江滨,松桧荫深一径分”和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根本没法比,比钱老的“天上何所见”也逊色,但在一种舆论风气的鼓惑下,绝大多数人会失去公正的判断力,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要符合流行的诗风,即使写得差一些那也是走在正道上,反之,写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走错路了知道不?

彭举人又道:“列生、刘生、曾生,你三人对此评判可有异议?”

列立诚、刘行知表示心悦诚服,曾渔也没有异议,他不能在诗风上争执不服,那样只会导致台上士子对他有不好的成见。

见无人有异议,彭举人甚感愉快,这评判不好当啊,非有学识和机智不能为此,说道:“论书法,曾生略胜一筹,论诗,列、刘二生胜出,下面比试第三场八股文,该如何出题呢?”

曾渔上前作揖道:“彭孝廉、两位廪生,这第三场比试八股文不能象科考那般,科考作文一篇总要一、两个时辰,而宜春台上烈日如火,若在这里作文一、两个时辰不唯在下受不了,彭孝廉和诸位也是煎熬,愚以为要速战速决——”

列立诚率尔问:“怎么个速战速决法?”

曾渔道:“请在场诸生出题,共出三题,你我双方在木鱼十响的时间内破题,不许多想,哪一方破题破得快、破得妙就是赢,诸位朋友以为如何?”

曾渔这是担心整篇八股文写下来,老辣的彭举人会挑他的毛病暗助列、刘二生,言多必失,文章写长了也难免会有小疏漏,而且由彭举人出题的话,只怕列、刘二人早有成竹在胸,所以他不能给对方这种舞弊的机会——

台上诸生皆感兴奋,觉得曾渔这主意不错,作整篇八股文太费时,这流火一般的日头下谁耐烦长时间候着,而且由现场士子出题,这个有趣,所以纷纷表示曾渔提议可行,列立诚和刘行知也自负,不惧与曾渔比试破题,于是就这么说定了。

列立诚正待吩咐仆人去下面祠堂找一只木鱼来,曾渔早看见壁桌下的小格子就有一只木鱼,当下取出摆在桌面上,这敲木鱼计时的权力当然属于彭举人。

——————————————————————————————————————————————

同类推荐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独宠乖丫头

    霸道校草独宠乖丫头

    (许白凡的新书已发,名字叫:《萌妻撩人:腹黑帝少心尖宠》)她哭着对上官鹏说:我们不能在一起!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阻碍着我们!上官鹏一脸不解,紧锁双眉问:“为什么?”她没有回答,只是留下了一抹苍凉的背影!上官鹏,人品好,学习,家世好,长得帅,女生心中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无意中,那个乖丫头就这样闯入了他的心中,当他去追的时候,她却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医生的绝世魅宠

    医生的绝世魅宠

    咱有毅力有恒心又够专情,还尼玛自愈能力超强,跟一个男人玩姜太公钓鱼的游戏玩了四年。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害,但是还是懂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订婚了,那咱就收手吧。那他是谁?他是一名医生,最高医学学府毕业,技艺精湛,却在我们这个中小城市医院卧虎藏龙。他是我的老师,冷面,寡言,却总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他叫王伟南。
  • 环保小窍门

    环保小窍门

    ,变废为宝,生活当中很多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动动脑筋。就是有用的东西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回忆:温柔校草拽丫头

    爱情回忆:温柔校草拽丫头

    分手一年,尘封记忆。再次现身,他出乎意料的住进了同一间宿舍,就连一直当成亲弟弟看的小跟班也凑起了热闹,他们到底是要闹哪样?校草对付花痴,手段层出不穷。情敌争风吃醋,故事笑料百出,回忆甜蜜到底谁能俘获得她的心?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