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55

第55章 太平天国后期铨政紊乱的原因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之初到定都天京以后的六七年间,对于爵赏的颁赐和将士的升迁赏罚,基本上是合理而严肃的。凡有战功、能够招军筹饷或有其他功绩的,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奖励;凡是犯法或在军事上丧师失地的,则不论是谁,都要受到严厉的惩处;至于国家的官职爵位,即使是末秩微职,也要由中央最高领导方面统一掌握。太平天国这种严密的铨选制度在鼓励将士为革命事业舍身奋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这是连当时太平天国的敌人也认识得很清楚的。(参见《贼情汇纂》卷三。)

但是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这种合理的制度却遭到了破坏,出现了把封官设职当做儿戏的情形,甚至许多对革命没有什么贡献的人,都因种种关系而得到了高官显爵。以王爵来说,太平天国末年就有二千七百多个,至于王爵以下的义、安、福、燕、豫、侯等六级爵位,则多得不可胜数。这种爵赏浮滥的情形对革命事业起了很坏的、消极的作用,产生了"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败不相救"的恶果。李秀成在自述中对这点曾有很沉痛的批判,认为封王太多是太平天国十一误之一。

为什么合理的铨选制度遭到了破坏呢?这种紊乱的情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的呢?对此,有一种看法认为是东王死后主政不得其人而产生的,其初始于洪仁玕以无功而骤封王爵。但这样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它没有充分注意到铨选制度的紊乱,首先是太平天国后期内部形势的产物。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事实。太平天国封爵不遵严格的制度是否发生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以后?引起这种情况的直接导火线是否由于封洪仁玕为干王,其后遂越封越众,不可收拾?这需要弄清楚这样两点:

第一,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以前有没有爵赏浮滥的情形?

第二,洪仁玕封干王后是不是就引起了王位"日封日众"的现象?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以为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王爵只是太平天国官制中的一种,要考察太平天国后期爵赏是否浮滥,不应该只看王位是否滥封,而且还要看其他官爵的设置是否有很随便的情形。在这方面,材料虽然缺乏,但是也有一份重要的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洪仁玕《立法制谕》。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这份"谕"没有署年月,但谕中有"金田起义于今九年矣"及"英王陈玉成"呈请议定赏罚之法等语。陈玉成封英王是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六月间的事。据此可知此谕系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六月以后至年底以前这段时期内所发。在这份"谕"中,洪仁玕指出了太平天国的铨选制度已经极不健全,许多将领"动以升迁为荣,几若一岁九迁而犹缓",纷纷要求中央封给他们所要的职位,对于中央规定的按照功劳确定升赏的办法不耐烦,甚至"私镌印信"、"私给官凭"、"私与官职",情况的紊乱已经到了"再一隐忍姑息,我辈并无生理"( 《太平天国史料》,147~149页。)的地步。这份"谕"极明白地告诉我们,太平天国爵赏之乱并不是始于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以后,而是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以前就已经相当严重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以后,爵赏浮滥有加无已,这的确是事实。但就王位来说,是不是由于洪仁玕封王的缘故就日封日多了呢?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洪仁玕封干王是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四月,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分别在同年六月和稍后。但到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冬,太平天国封王的,除已出走的石达开外,只有干王、英王、忠王、赞王、侍王、辅王、章王七人。(参见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天历献历奏。)到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四月,太平天国封王的还只有十余人。(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附录《爵职解说》部分介绍了曾访问天京的外国人关于1861年春天时太平天国共有多少王的几种报道,有十、十一、十五、十六等不同说法。)许多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以及曾经参加金田首义的人,在这段期间都还没有封王。从洪仁玕封王以后的两年期间,太平天国只封了十几个王,而这十几个王中,多数都是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领袖人物,似也不能说这就是一种乱政。到了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三月,即洪仁玕封干王以后的四年,太平天国封王的达到了九十余人。(参见《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十八,《沿途察看贼情军势片》(同治二年十七日)。)这说明了滥封王爵的情形已经发生。但从九十多个王到太平天国中央政权灭亡时的二千七百多个王,其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而从九十余王进到二千七百多王却发生在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三月到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1864)六月这段一年零三个月的短时期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太平天国封王浮滥的情形是集中地发生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以后的最后一年中。根据这种实际情况,似乎不能认为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洪仁玕之被封为干王就是太平天国爵赏浮滥之源。

现在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以前就已经出现的铨选制度遭到破坏的情形,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这首先要到太平天国后期内部形势中去找。

在金田首义之初,密谋发动革命并在实际上组成领导核心的是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及石达开等人。虽然,反映着单纯农民战争的阴暗面,在起事之前和起事之初,领导核心的内部就曾有过斗争,杨秀清取得了凌驾冯云山之上的地位而成为洪秀全以下的实际领导人,但总的说来,这个领导核心的内部基本上是团结而坚强的,对整个革命队伍的控制是集中而有力的。特别是杨秀清,是有才能的军事家和组织家,直接领导了革命从首义以至定都天京以后的全部过程,在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使中央对全军各级将领和地方官员的指挥有指臂相使之效。任何一种革命,特别是在战争的时候,集中有力的领导总是必要而有利的。这种情况是太平天国前期政制统一、法令严明包括铨选制度有条不紊的基础。

不幸的是正当太平天国在军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极大成就的时候,却在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发生了杨韦之间的内讧和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石达开出走的事件。对于这两次事件的后果和影响,人们往往只看到由于自相残杀而造成了力量的削弱,很少重视它对于太平天国中央的集中有力的领导的破坏。内讧使杨秀清、韦昌辉相继被杀,唯一在太平军全军中享有威望足胜统帅之任的石达开又被迫出走,这样在原来的领导核心中就只剩下了洪秀全一人。洪秀全本来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创始者,但他在定都天京以后,实际上反而没有直接处理政务。如果说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是由于杨秀清的"挟制"之故,那么,在杨秀清死后,应该是洪秀全直接掌握军事政治的指挥权的机会。但是从现有史料看来,洪秀全似乎并未如此,主要的还是以教主自居,没有亲自担负起以前杨秀清所做的工作,如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的时候,还假托天父梦中下凡,说天父要他勿再自理庶政。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太平天国以蒙得恩为正掌率,分封五军主将。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以洪仁玕为军师,总理政务。于是局面稳定,"稍可自立"。但是,这次调整不但在人事上有很大的缺点(如蒙得恩,在才德方面均不足以胜正掌率之任),而且就其意义来说,主要的也只是配备了若干独当一面的重要干部。至于说到重建强有力的统一领导,这次调整只是在法律上而没有在事实上起到这样的作用。负有总理政务全责的洪仁玕是在建国的革命战争中没有什么劳绩的新来者,他虽然有学识而且忠于太平天国,但他没有能够在许多勋旧和将领中间建立起威望。(如洪仁玕《立法制谕》中有"陈平进而绛灌有言,诸葛尊而关张不悦"之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将士矢忠于太平天国的信念虽然没有动摇,并且正是依靠他们的艰苦奋斗,太平天国才得以在内讧以后维持政权达七八年之久,但是也应该承认,不顾大局、争夺个人的权力地位等等农民战争所本来具有的消极因素,在许多拥有实际兵权的将领中间却有了滋长。他们认识不到维持统一政令对于事业成败的意义,因而产生了不尊重法制,要求甚至可以说是"要挟"国家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给予种种爵位官职的情形。对于这种情形,洪仁玕在《立法制谕》中曾有很明确的说明。他恳切地向全国将领官员说明了统一国家法制的重要性,指出以前军事上的胜利是由于"令行禁止由东王而指臂自如";当时的穷蹇则是由于"出死入生任各军而事权不一";遵守国家的法制已经成为"今兹万不容己之急务"。他不满意许多将领不尊重国家制度的行为说:

且如弟等意见,动以升迁为荣,几若一岁九迁而犹缓,一月三迁而犹未足。夫国家机要惟在铨选,现经颁发钦定功劳部(簿)章程,而弟等犹迫不及待,设仍各如所请,自兹以往不及一年,举朝内外皆义皆安,更有何官何爵可为升迁地耶?(洪仁玕:《立法制谕》,见《太平天国史料》,147~149页。)

他根据英王陈玉成的建议,经过天王的批准,在"谕"中要求按照"功劳部章程"由中央统一掌握升赏制度,各级将领不得私自封官设职。

从这份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后期爵赏的浮滥,首先是事权不一,中央失去强有力的统一领导的结果。

对于这种铨选无定制的情形,洪仁玕曾经想从加强中央的领导着手,从根本上加以纠正。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的《资政新篇》中,首先提出了"禁朋党之弊"的政策,指出要避免违反朝廷封官设将的原意而形成结盟联党的后果。他在《立法制谕》中也表示必须实行"立赏查"等诸项办法。这些办法,应说是切中时弊的。但徒法不能自行,洪秀全既不亲理政务,缺乏威信的洪仁玕自然难以使这些政策产生实效,爵赏浮滥的情形并没有好转。譬如现在所见的"幼主诏旨"十六份,就几乎完全是升赏官员的命令。从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九月二十日到十二月三十日的三个多月间,从这十几份诏旨来看,就封了义爵十三人,安爵三十六人,福爵一百四十八人,燕爵一人等等,其中有的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期间内就从福爵升到了安爵(参见《太平天国史料》,107~118页)。

当时太平天国面临两种分散倾向:一是将领对天京朝廷的分散倾向,高级将领自成势力、对部下自行授官授印是表现之一;二是有些将士对太平天国的离心倾向,这是经历了"杨韦事变"后对太平天国的失望情绪引起的。《忠王李秀成自述》中称为"各有散意",只因清朝统治者对广西人"斩而不赦","是以各结为团,故未散也"。显然,后一种离心倾向对太平天国有更大的危险。洪秀全认为,要收拾人心,只有"加恩惠下",普遍加官升爵,因而也不可能认真支持洪仁玕提出的严格爵赏制度的办法。"加恩惠下"的政策收到了暂时的效果,"自此一鼓之锐,振稳数年",但它也可能加深前一种分散倾向。在实行"加恩惠下"政策的初时,洪秀全不是不想加以控制,所以高级职位如王爵的授予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以前还称不上浮滥,但这道防线是难以守住的,特别是洪秀全后来还希望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来平衡高级将领的势力。这样,就使铨政紊乱愈演愈烈,最后出现了二千七百多个王的局面。《忠王李秀成自述》说,"主见失算,封出许多之王,言如箭发难收,又无法解,言(然)后封王俱为列王者,因此之来由也。"洪秀全知道失算了,但他找不到更好的政策来处理太平天国后期的内部问题和鼓舞士气,只好在这条失算的道路上走下去。

1956年8月

同类推荐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2011年为止,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热门推荐
  •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
  • 万箭千刀一夜杀

    万箭千刀一夜杀

    世界经典的闪击战: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不列颠空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珍珠港事件,珊瑚海战役,等等,带你游走世界,观看闪击战。
  •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现代女孩依群因一古玉而穿越到古代。既来之则安之,不好好的玩一场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穿越。拯救客栈、智斗坏人、帮人追求幸福、逛青楼,这些都是必须做的。纳尼?自己竟然爱上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面具男?好吧,爱上就爱上了,可是自己却不知道他现在身处何地。于是女主毅然决定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面具男。就这样依群踏上了旅途。她会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呢?又会失去什么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她是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国家安全局特工,扮得了羸弱美人,打得了铁汉保镖,斗得过奸诈情敌;他是最腹黑狡诈的暗夜黑帝,亦正亦邪,集酷炫狂霸拽于一身,商场和情场上的无敌神话,却唯独与她陷入了一场持续终生的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女人,嫁给我,有肉吃!”“男人,惹了我,有弹吃!”————————————————某夜,女人甜甜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小枫枫,我美不美?”男人一脸宠溺,“美!当然美!只是——”用一根手指挫了挫她引以为傲的酒窝,“这上面怎么还有两个坑?”女人瞬间暴怒,整个别墅响起了地动山摇的惊天狂吼,“滚!”
  • 武碎天穹

    武碎天穹

    九州世界,宗门林立,武道之极,乃是世人地位高下之阶。少年秦朗俯身豪门庶子,资质羸弱,偶得上古天法,修肉身,练神通。岂看,豪门庶子,如何于草根之末,迎难而上,登凌绝颠!
  •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我认识你,但是却从来没有爱过你!”沈洛儿决绝的说着,眼底有着一抹深深的淡漠。安景臣冷笑不语,只是定定的盯着她的眸子,良久才无力的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你对我的爱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爱你,你无权阻止!”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悍女训夫

    悍女训夫

    水姓?杨花?有没有搞错?一朝穿越,二八少女变小娃不说怎么还给了她一个这么个有创意的名字!好像这还不够小小的年纪,居然已经嫁人了!相公貌似还不止一个---------美男排排站,看着很养眼是没错可是个个却都想要她的命不过是耍了点手段,使了点诡计怎么一个个就都双眼放光的盯着她一号美相公“君子守承诺,既然拜了堂,那今生今世,你都是我认定的妻。”“拜堂?有这回事吗?”承诺?当初要她命的时候怎么不说?二号美相公“女人,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娃?”“那个,我还小-----”生娃?一阵恶寒,她都还是个娃的呢!三号美相公“这个姿势好像不错,要不?娘子咱俩试试?”“那个,现在大白天的------”被他打败!一个大男人整天抱着个春宫图研究!四号美相公“就你这样的女人,爷一搂一大把,给爷提鞋,爷都嫌你碍眼。”“那正好,这个休书你拿好。”小样,嫌弃姐,姐还嫌你是播种机呢!五号美相公“娘子,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圆房可不能漏下我?”“那个,你行吗?”拜托!十三四岁的小毛娃,知道什么是圆房吗?无耻神棍“小美人,人数还不够呢,加上我怎样?”“命里有时终须有,道士,你别强求。”什么嘛?说她有七个相公,开什么玩笑,五个都把她折腾疯了,七个——?她还不早死早超生啊!冷酷杀手“你说,你是想要活着跟我们一起,还是让我杀了他们给你陪葬?”“我还有的选择吗?”卑鄙无耻,怎么还有这样威胁人滴!“众相公听命,关门放狗--------”本文一女七男,女主腹黑强悍,有仇必报,男猪个个强大,皆非善类。美男放养榜:女主:水冰月有亲亲【烟柳香雪】领养男主:菊青有亲亲【佚流】领养慕魅篱有亲亲【紫若蝶】领养杀手有亲亲【yun2515】领养宸有亲亲【柒汐雨】领养御风有亲亲【暗香幽雪】领养若轩有亲亲【小狐妖七七】领养灏明有亲亲【敏雪缘】领养神棍有亲亲【t56】领养话外题:为了和众多喜欢飞花的亲亲们能更亲密的接触,飞花成立了一个群,方便喜欢飞花的人能和飞花更多的交流。群号:130977056《已满》二群:155790557希望喜欢飞花的亲亲能加入。~~~~~~~~~~~~~~~~~~~~~~~~~~~~~~~~~~~~~~~~~~~~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财女敛夫》《邪魅小师叔》半价V文整本看完只需三块三《夫君追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