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47

第47章 圣神风 圣神电的历史和意义(2)

石达开接受和坚持使用"圣神电"的称号,似可说明他对太平天国的宗教并非毫无兴趣。左宗棠说他"不甚附会邪教俚说",张德坚又说他"每见杨贼诡称天父附体造言时,深信不疑",这都是圈外人的猜测,不免互相矛盾。从石达开自己留下的片断资料来看,"圣神电"之类混合了基督教和中国迷信的宗教称号,如果他讨厌,原是可以像义王称号那样"谦辞不受"的。他的出走告示说,他的行为"上可质皇天,下可对古人"。"皇天"是对"天"的称呼,也是太平天国和洪秀全用来称上帝的名词。他又说,他出走是为了"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没有忘记提到上帝的恩德。他的白龙洞题壁诗有"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之句。天帝是太平天国和洪秀全称呼上帝的又一名词。这两句诗更表明了石达开信仰上帝,排斥佛老,要恢复崇拜上帝的三代盛世。这完全是洪秀全的宗教思想。

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洪秀全的反应如何,态度怎样,历史记载颇不一致。清朝方面的一些探报说,洪秀全多方派员追赶挽留,并刻义王金牌一道送去,请石达开回救镇江,而石达开不应。这是他出走后两三个月内的事。(参见《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档案史料"栏《天京事变与石达开的出走》。)李秀成则说,石达开出走后,他奏谏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当被我主降照革除我爵"。李秀成所记没有明确时间。(李秀成叙此事于他任合天侯、副掌率之时,又说那时镇江被困,时间不明确而有矛盾。)这其间的洪石是非究竟如何,这里不去说它。我们可以确切判明的是,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十月,即石达开离开天京后五六个月,洪秀全已撤去了石达开的"圣神电"称号。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新历的献历奏所署的石达开名衔是"电师通军主将义王"( 《太平天国》第1册录载的献历奏在"义王"之"义"下加"(翼)",大概以为"义"是错字。按据王重民《太平天国官书十种》(据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戊午八年新历原刻影印本),"义"字不误,原刻是繁体"义"字。)。太平天国的新历都是在前一年十月献奏的(洪秀全规定"每年十月献新天历盖玺",见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十月初七日诏。),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的新历在丁巳七年(1857)十月献奏。献奏人列名的是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石达开已从天京出走,而其他三人都已死去,他们四人自然都不可能在天京自己签署名衔。洪秀全在这时保留了石达开的"通军主将"和"义王",但"圣神电"被取消了,恢复了石达开原先的"电师"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十月,洪秀全一方面取消了石达开的"圣神电"称号,另一方面却恢复了或者说继续给予杨秀清"圣神风"称号,并新设"圣神雨"称号给予早已死去的萧朝贵。杨、萧和冯云山在太平天国戊午八年献历奏中的头衔是:

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杨传救世圣主天兄耶稣太子圣旨圣神雨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云师前导副军师南王冯这表现了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国政治宗教体系的努力。在内讧大动乱中,死了几万名弟兄,死了"圣神风",死了"雷师","圣神电"又带走了几万名将士。这是对太平天国、对洪秀全本人的沉重打击。力量削减是最明显的后果。人心涣散则不仅由于力量削弱,而且还由于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包括它的宗教体系受到了严重伤害。太平天国作为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特色之一就是它使混杂着中国民间迷信的上帝教成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太平天国立国本来植基于农民的利益和愿望,但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却被说成是上帝的命令。太平天国的神圣性、洪秀全本人作为上帝的第二个儿子领导这次运动的神圣性,都有赖于天父天兄的体系而得到加强;而在这个体系中,杨秀清、萧朝贵,特别是杨秀清,早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在,由于内部现实矛盾的长期积累和爆发,杨秀清被杀了,接着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这自然使太平天国在军事、政治、思想、宗教各方面都受到重大损失。

应该说,这些事变并不是洪秀全深思熟虑、精心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的。它们是一系列矛盾激荡发展的自然结果。洪秀全只能在接踵而来的事变之后,被动地不断地估量其后果,寻找适当的解释和弥补的方法,而这需要时间,需要暂时的沉默。这也就是杨秀清被杀以后的一年多中太平天国几乎没有编写官方出版物,也没有流传下什么文书文告的原因。据在天京的目击者说,杀杨秀清以后,太平天国的宗教活动停止了几个月。(参见"ChinkeangandNanking"第三部分,载SupplementtotheOverlandFofChina,1857年1月30日。)的确,洪秀全这时不可能作出解释。即使杨秀清是在他的授意下被杀的,他也必须考虑宣布"圣神风"的罪孽而可能引起的使整个宗教体系陷于崩溃的危险。关于这个体系对他们的必要性,外国传教士早在"天京事变"之前就有这样的看法:"基督教在此党(天朝)之组织中根深蒂固,支配其整个机构;如其一旦废弃之,全局将必瓦解。……他们断不能放弃基督教而不至于尽反起义以来所有的文告及废除其整个的政治系统也。"(《北华捷报》1856年6月7日306号所载丁韪良的通讯,转引自简又文:《国典制通考》下册,1971页。)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洪秀全宁愿暂时不作出解释。

石达开入京主政,功高震主。洪秀全尽管很不高兴,但他不能不接受这个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曾希望局面能够得到重新收拾。"通军主将"是一个可以指挥全局的职位;"圣神电"称号的授予,意味着希望以之替代"圣神风"以修补上帝和人间的关系。这似乎是在"圣神风"已经缺位但对缺位的原因不作解释的情况下,努力维持原有的宗教政治体系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失败了,洪秀全在进行这种努力的同时,又造成了石达开不能不出走的局面。同时,"圣神电"虽是与"圣神风"同一等级的神圣称号,但事实上它确实不能代替"圣神风",因为"圣神风"在天父天兄的体系中有着较久的渊源和特殊的关系。这就是说,石达开可以代替人间的杨秀清--如果洪秀全同意的话,但"圣神电"很难弥补已经消失的"圣神风"的空缺。现在,石达开既已出走,洪秀全在几番估量以后,决定彻底地公开地恢复杨秀清在天上地下的全部地位,以完全重建原来的天父天兄体系。可以注意的是,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新历献历奏中的杨秀清除了生前的全部名衔以外,还加上了"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十三字,萧朝贵也增加了"传救世圣主天兄耶稣太子圣旨"和"圣神雨",这表示强调杨秀清、萧朝贵作为天父天兄代言人的身份,从而使大量的有利于维持太平天国和洪秀全本人的神圣性的言行,得以继续有效。

不言而喻,既然要维持、重建原有的体系,韦昌辉的地位必须完全消失。韦昌辉在事变中的表现,已使他在政治上处于孤立,他在天父无兄的体系中也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冯云山是最早的元勋,洪秀全对他似乎是有感情的,但冯云山不是天父天兄体系中的必要环节,所以洪秀全在这里只维持他的原称号"云师"。对于出走的石达开,洪秀全的心情肯定是不平静的,何况天父天兄的代言人已经归位,石达开戴着"圣神电"的称号而得以与"圣神风"、"圣神雨"并驾齐驱,无论如何是不合适的了,于是洪秀全也就撤回了这一荣宠。

几乎与取消石达开"圣神电"称号的同时,洪秀全也取消了他的"义王"封号,恢复"翼王"。近年英国柯文南博士(Dr.C.A. Curwen)发现的《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说明了这一点。这个修改本称石达开的官衔为"翼王"而不同于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新历献历奏称为"义王";韦昌辉直书其名而不书官衔。它在书末有"戊午遵改"的朱戳,但其实际付印时间应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秋冬。(①参见本书《〈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翼王"是石达开早年所受的官爵,其义为"羽翼天朝";"义王"的封号则与杀杨杀韦事件相联系,意为义气。它虽是群臣所推,洪秀全当然也曾认可了它,不然不会出现在献历奏中。石达开没有接受它,而洪秀全这时也宁愿让这个封号和与它联系着的事一起消失。

石达开"通军主将"的名义何时被取消,没有明确记载。洪仁玕自述说: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封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韦志俊、蒙得恩为新的前后左右中五军主将,"稍可自立"。这大概是太平天国戊午八年上半年的事,停止使用"通军主将"的名义似不会晚于此时。

石达开出走三年以后,据说曾因洪仁玕在京主政而有通好天京的表示。到苏州会见洪仁玕、李秀成后回到上海的传教士艾约瑟(J.Edkins)等,在1860年8月28日的一次报告中说,翼王近派部下到天京向干王祝贺,希望由干王而建立与天王的联系。《幼赞王蒙时雍家书》说到石达开部李寿辉、谭体元等回到天京后,接着说"忠王有欲收复粤西之举"。双方通问,似乎不无可能。但这是不能证实的事,特别是考虑到洪秀全适在此时取消了石达开的"电师"称号。

现存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新历的献历奏有杨、萧、冯、石以及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等后起的领导人列名。石达开的名衔是"开朝公忠军师殿左军翼王"。"公忠军师"是新授的,这使他居于"精忠军师"洪仁玕之后而与洪仁玕并列。"殿左军"就是原来的左军,只是强调了直属洪秀全领导的意义。主要的是,"电师"这一"上应天象"的"神职"被取消了。这样,石达开完全成了凡人。

值得注意的是,石达开原先的"圣神电"称号这时加给了萧朝贵。萧朝贵原称"圣神雨",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献历奏中改为"圣神雨电"。萧朝贵由"雨师"而"圣神雨"而"圣神雨电",他上应天上的雨、电两种天象,身兼上帝的雨、电使者两职。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献历奏中杨秀清的称号也发展了,被称为"圣神风雷",这就是"圣神风"加上"圣神雷",就是把原属韦昌辉的"雷师"称号升为"圣神雷",加之于杨秀清,使他兼司风、雷两职。

更可注意的是,几个月以后,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在一道诏旨中取消了冯云山在几个月前的献历奏中还保留着的"云师"称号,并将杨秀清的"圣神风雷"改为"圣神上帝之风雷",将萧朝贵的"圣神雨电"改为"圣神上帝之雨电"。( ①原抄件藏英国伦敦公共档案局。)后面的改动只是使字面意义精确化,以便于他反对"三位一体"论者把"圣神风"当做上帝;而取消冯云山的"云师"称号,则表明洪秀全认为天上的神职只能集中于同天父天兄体系最有关系的杨秀清、萧朝贵二人。

从赏功罚过的观点看,韦昌辉既已被削去人间的"北王",再被削去天上司雷之职,让杨秀清兼起来,似乎也算顺理成章。但石达开并未被削去人间的职位,而他的天上职位却被交给了萧朝贵兼领,这必然反映了洪秀全的未予明言的观感。然而,对个人的观感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甚至更重要的一面是这时的洪秀全对于太平天国领导体制的设想。太平天国的上帝这时同洪秀全父子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洪秀全经常强调"父子公孙"即上帝、耶稣、洪秀全、洪天贵福的一体性和神圣性;连同天妈、天嫂,这是一个以上帝为家长、君临天人两界的小家庭。杨秀清、萧朝贵作为代传天父天兄圣旨的人是这个小家庭所必需的,他们之间有着互相证明各自的神性的意义。所以,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二月二十一日的诏旨中,洪秀全排列二十名领导人的次序印衔,必须把他们列在第一、二位。而此下的八位则是与"父子公孙"有着血统关系和姻亲关系的长次兄和驸马等。他们是凡人,没有天上的职位。但他们又是"父子公孙"家庭在凡间的一部分,在权力或地位的次序上必须排在前面。在这个序列表中,冯云山作为已死去的元勋而屈居第十一位,因而他不可能超越长次兄和驸马等而再保留天上的职位,居于第十三位的石达开自然更不在话下了。

洪秀全后期对宗教问题极为重视,据说"对同宗教无关的大部分事务抱轻蔑态度"( ①洪仁玕对艾约瑟等的答词,载《北华捷报》1860年8月11日,见P.Clarkeand

J.S.Gregoryeds.,WesternReportsontheTaiping,246页。)。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宗教问题在观点上和理论上往往显得怪诞、多变和前后矛盾。这不是说他缺乏"宗教天才",而是由于他把宗教同他对之抱轻蔑态度的"俗情"作了过度紧密的结合。"父子公孙"体系中既没有石达开的地位,石达开的"圣神电"称号也就只能聊以自娱,在自己的队伍中行使了。

1981年

同类推荐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剪影芳华

    剪影芳华

    桃夭,桃夭,原来,妈妈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想要逃避一段夭折的人生。这是桃夭第一次这么深刻的理解自己的名字,那一年,白明远离开。遇见夏涵,指尖相触的一瞬间。这,就是开始。
  • 金牌庶女

    金牌庶女

    穿越了?身边一男子正大声吼着:“死透了没?死透了直接钉到七姨娘棺材里!”什么情况?额头冒着血,棺材上有血迹,原主撞棺材死的?死的还真挺特别!凌风荷头痛欲裂,大口的喘气听到她喘气,男子又吼了一句:“没死?来人,把这个不孝女花痴‘煞星’给我扔到别庄去!”于是,重生后的凌风荷,还没得来得及反应就被扔进了极为偏远的别庄!原主的身份,六年后,她才知道:她的称号真多,当年的秦思思那可是扬名京城!草包、花痴、不孝、生生的逼死了她!六年后归来,才知道当初的一切不过是重重迷雾!真相,却以众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呈现!当日那个骂她的男子,正是她的便宜爹!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无事找茬,我必睚眦必报!说我废物,看着天下谁的才情能与我两千年的智慧比肩!说我花痴,那谁谁谁,既然如此就别死皮赖脸的跟在我后面!说我不孝,就休怪我六亲不认让你所有算计与美梦蛋打鸡飞!##########################精彩片段一:秦思思看着荷塘里挣扎的人儿们:“怪不得大家都喜欢看呢,这素手挥舞求救的场面倒是别有风情,颖王世子,你说如何?”秦思思盯着水面上的几双如白莲一般盛开的白嫩嫩的小手们,像模像样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颖王世子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世子爷,其实我做梦都想看一下八仙戏水的,只是张小侯爷之前帮过我,你又答应愿意看戏,我才没能实现梦想,可惜了!”秦思思,低头一叹,一脸的遗憾……精彩片段二:朝堂上,左相激烈的反对皇帝给秦思思赐婚。“皇上,他们都配不上秦五小姐!请皇上收回成命!”某女一脸黑线的看着左相,心下暗忖,我不认识你啊!“右相也喜欢秦五小姐?”“自然喜欢,但大殿内所有人都配不上她,我也是!”某右相一脸慷慨激昂,丝毫没有自己贬低自己的自觉。某女脸上黑线加深,这都什么跟什么?!精彩片断三:肉乎乎的小包子和软糯糯的粉团子眉开眼笑用奶声奶气的同音同时喊着:“娘亲,娘亲——”红绡帐内正准备奋战的某男小腹一紧,一脸黑线的望着两个搅局的小家伙:“你们来干什么,奶娘呢?”小家伙们丝毫不给面子的整齐划一的做的同一个动作——上床睡觉!“你们在这里睡,爹爹睡哪儿?这里是爹爹的地盘!”某男很有耐心的劝导。“我们跟娘亲睡,爹爹跟爹爹的娘亲睡!”小包子一脸严肃。粉团子点着自己的小脑袋表示同意。
  •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本书精选了22家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并从中提取了使其成功的营销法则。这些企业无不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所选案例很具有典范性。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众多因素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因素所决定的,本书选取的正是支持这些企业成功的营销精髓。我们努力将市场营销的原理渗透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法则之中,希望每一个法则都能昼通俗地体现营销理论,方便读者朋友的理解和掌握。
  • 神级农民

    神级农民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没两年,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超级生物球之后的故事!美丽人生开了个书友群。。。19332955.喜欢的可以进吧。。。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