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33

第33章 《太平军目》和太平天国军制(4)

洪秀全所熟悉的《礼记·礼运》篇有五行四时十二月、五色六章十二衣之句。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所谓四时,即春夏秋冬;所谓五色,即青红黄白黑。青红黄白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五种正色,并被认为与五方相应。太平天国以天下一统为目标,"天下"在他们的观念中就是东南西北中、前后左右中、青红黄白黑这些序列的总和。他们分封前后左右中五军主将,分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分青红黄白黑五旗,都是他们包举囊括天下的象征。在他们的意识中,天下军民的归属,不可能越出东南西北中、前后左右中、青红黄白黑这些序列的范围。太平天国初起时,分设前后左右中五军,可能系直接与"旗分五色"对应。(①参见本书《〈太平军目〉和太平天国军制》一文。)后来,军队日益扩充,前后左右中各军分别扩编为若干军,如左一军、左二军、右一军、右四军等等。但从"旗分五色"的原则来看,无论扩编为多少军,它们都应按照某种序列(如按照前后左右中的序列),分属于相应的旗。这就是说,按照《太平军目》关于"旗分五色"的规定,太平天国的所有军队,至少在理论上都应归属于青红黄白黑五色旗中相应的旗。

《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组织方法是与军队相同的,所有人民也都按照军师旅卒两伍的体制加以编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提到"旗分五色",很可能,它的作者已把"旗分五色"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认为所有按照军师旅卒两伍编组起来的人民自然要分属于五旗中的某一旗,因而不加说明地写下了"为某旗"的词句。

这样,《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这句话,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各军逐级保举上来的伍卒即普通人民,由天王调选他们去某旗即青红黄白黑五旗中的某一旗去当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或伍长。

太平天国文献提到"旗"的,还有《行军总要》。《行军总要》关于点兵号令的规定有这样的话:

凡点营盘之兵,总要令其除看守大炮并守营盘之兵,或一二旗,或三四旗,足守方可点来。然各军首领官某营盘要多少人守营守炮,仍有几旗兵可以听令,务必预先禀明(佐将)。

《行军总要》关于行军号令的规定还说:

行军须分为前中后三队。如出师之时,先要派定某官统带某军为前队先锋,某官统带某军为后队押后,自为佐将者统带某军居中队,其余老弱被伤能人,各后军分,一旗还一旗,陆续行走。……(如后队遇敌),前队中队官兵……各各速即扎定,各执军装,一旗还一旗,听后队诛妖如何情景。(①《太平天国》,第2册,417、425页。)

这里的"旗",显然是军队中的一个单位。它与《天朝田亩制度》中"为某旗"之"旗"是否意思相同呢?似乎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中"为某旗"之"旗",上文解释,是与"旗分五色"相联系的。与"旗分五色"相联系的"旗",其数量单位不能超过五,至多只能有五种旗。当五旗与五军相应时,旗就等于军,军队扩充了,每一种旗就应代表"一路军",如黄旗代表中一军至中三军,红旗代表前一军至前四军等等。固然,在同一种旗色之下,军是这种旗色,旅也是这种旗色,旗色相同而单位的大小可以不同,但《天朝田亩制度》中"为某旗"之"旗",所代表的必应是军或"一路军",因为被保举者所授之官有师帅。而《行军总要》所说的"旗",其数量词显然可以超过五,而且不可能指"军"这样的大单位。《行军总要》规定某营盘要多少人守营守炮,几旗人可以听令出战,由"各军首领官"安排禀明佐将,它所说的"旗"自然是在军之下。一名佐将带领的队伍可以有若干军、若干师,但不管有多少军、师,如按旗色划分,他至多只能带五种旗色的队伍。上述《行军总要》所说的"旗",如果是"旗分五色"之"旗",佐将至多只有五旗人;然而,当佐将点兵杀敌时,留守营盘大炮的兵就要一、二旗,三、四旗,可见他所带的兵是远远超过三四旗的。

太平天国军制中没有"旗"这一级,《行军总要》所说的"旗"是指什么呢?

清朝方面在太平军初起时曾报道说:

节据禀报犯供,(太平军)二十五人为一旗,共二百八十五旗,亦有供称三百旗,并有供称一千营者。(《李文恭公奏议》卷二十一,《会奏查复现在贼首股数并请调云贵官兵折》。)

根据太平天国的文献、制度,二十五人为一"两",并不称为一"旗"。但太平天国各级将领职官之有旗帜,自"两"的长官两司马始。因此,"旗"可能是"两"这一级军事单位的别称、俗称。上述《行军总要》中的"几旗兵"等句,或即是"几两兵"的意思。(《行军总要》还有这样的话,在筑营立寨时,佐将应将"某旗兵筑几阔几派明确。这里的"某旗兵",可以解释为"一旗兵"、"三旗兵"即"一两兵"、"三这样,"某"是一、二、三、四的代称;但在这里,"某旗兵"解释为"红旗兵"、兵"……也似乎可通。这样,"某"就是青、红、黄、白、黑的代称。)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可以初步认为,根据《太平军目》、《天朝田亩制度》、《行军总要》,在太平天国的观念中,"旗"是社会和军队的单位。它有两种含义,一与"旗分五色"相联系,即是以旗色统属人群的序列;一是指"两"这样的具体军事单位。

"旗分五色"的制度并没有在太平天国地区的人民中间实施。从有关设立军帅、师帅等各级乡官的资料中,见不到分立五旗的记载。(《金陵癸甲纪事略》记天京初期情况说:"次日传伪令,凡姐妹俱要赴小道理……至则分四色旗,令有夫与子在城内者,立黄旗下。其夫与子打先锋远出红旗下。孀妇处女立白旗下。其夫与子变妖逃走者,立黑旗下。……各照所立旗

册。"(《太平天国》,第4册,664页)这只是临时的分类编组,与本文所讨论的问同。)在军队中,这一制度虽不是毫无踪影,但也晦而不明。然而,这些实际情况至少并不能否定太平天国有以旗色统属人民和军队的观念。他们存在这种观念,《太平军目》、《天朝田亩制度》、《行军总要》就是证明。

以旗色统属人群和以"旗"为一种单位,在当时是普遍的,太平天国创始人有这样的观念是不奇怪的。

清朝初制就以"旗"为组织社会和军队的单位。清太祖努尔哈赤先设黄红蓝白四旗,后增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设八旗,以统辖所有的满、蒙古、汉军之众。建立清朝后,汉人虽不编入旗,但八旗、绿旗的存在是众所熟知的。

清前期兴起的天地会也有自己的旗色制度。根据天地会传说历史,它的五房兄弟在被迫分散时,立有五色旗号,以黄红赤白青五色旗分别代表五房,以作为日后记认的凭证。五色旗意味着天地会全体。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官员所访闻的情况和所得到的图,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太平天国时期的广东天地会还以"旗"作为起义军的基层单位。起义军各部都有很多"旗",各旗以数目编号,每旗二十一人,设旗头,其上又有大旗头、总旗头。(佐佐木正哉编的《清末秘密结社资料》中有一些广东天地会起义军战士的供词,都称同旗有二十一人,可见其人数是明确固定的。)

太平天国时期的捻军也旗分五色,以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帜来编组、区分各路起义军。其基层称为小旗。在五色总旗之下或之外,还有各种镶边旗或杂色杂花旗。

在太平天国的敌人湘军中,"旗"也是一种编制单位。在《湘军志》、《湘军记》中,湘军的编制分营、哨、队各级。但实际上,王#、刘长佑、张运兰、蒋益澧等人所部,都有旗的编制,其规模约相当于营。"旗"以前后左右或一二三四为序列,但也有以五色为序列并有新老之分,如老青旗、新红旗等。

在太平天国时期,"旗"之作为一种军队单位,其规模大小、人数多少是无定的。广东天地会以二十一人为一旗,与之对立的乡绅武装大致也是以数十人为一旗。(赵沅英《红兵纪事》记新会三江乡地主乡绅商议各乡互救办法,称大乡出十余旗,小乡出数旗,每旗救兵至,酬谢酒一石,肉十斤。参见《近代史资料》,1955(3)。)捻军的旗,无论总旗、小旗,人数都无定。湘军的旗为三百人。苗沛霖诱骗陈玉成,声称可以出兵四旗,每旗三十万人,帮助攻打开封。(参见《被掳纪略》,见《太平天国资料》,210页。这个故事未必完全真确,但这里只是考察当时人对"旗"的观念。)胡林翼报道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武昌的战斗,称太平军出兵东门和小龟山各十余旗。(参见《胡林翼全集·奏议》卷七,《陈奏官军连日获胜情形疏》。)他所说的"旗"或者意为"队",十余旗即为十余队;或者就是指旗帜,十余旗就是指有十几面旗帜的一支队伍。如属后者,胡林翼所说的十余旗太平军的"旗",其所指正与《行军总要》中所说的"几旗兵"的"旗"相同。

从以上的简略叙述中可以看出,在当时,以旗色区分队伍,以旗作为规模大小不等的军队单位的名称,是非常普遍的。(稍早于太平天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不是以五色旗而是以五色编组区分队王聪儿、姚之富等为黄号,高均德等为白号……其色号,或称有黄青白蓝绿,或称红蓝,或称有黄蓝白黑。咸同间贵州反清起义,也有红白黄青等各号。)

太平天国关于社会制度的设想多有仿古的成分,例如以军师旅卒两伍编组人民和军队就来自《周礼》。但无论怎样拟古,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习惯做法,对他们不会不产生影响。《太平军目》、《天朝田亩制度》、《行军总要》等关于旗色和旗的提法,表明了这种影响。他们采用了古老的"两"作为军队的一级单位,同时又接受了当时流行的"旗"的名称。后来,原来作为别称使用的"旗",在石达开的队伍中又成了正式的建制、正式的名称。石达开1859年进入湖南时,部队建制就以"旗"作为约略相当于军的单位,每旗一万人,其部众或说有十旗,或说有六旗;后来,又军、旗并存,有中旗、后旗、中一旗等番号。这似乎表明了当时的社会惯例的影响已在扩大。

二、旗色的运用

洪秀全在永安分封五王的诏旨说:

今特诏封左辅正军师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褒封右弼又正军师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褒封前导副军师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褒封后护又副军师为北王,管治北方各国;又褒封达胞为翼王,羽翼天朝。

根据《贼情汇纂》所绘的旗图和其他记载,东王的旗帜是黄心绿边,西王的黄心白边,南王的黄心红边,北王的黄心黑边,翼王的黄心蓝边。

关于这些旗帜的边色,《贼情汇纂》说:"用五色镶边,以分别东西南北。"(《太平天国》,第3册,179页。)《金陵杂记》更具体解释说:

缘杨逆统下诸人,本系黄背心绿边,旗帜亦然。以为伪东王东方属木青色,故皆用绿边也。……韦逆系伪北王……旗帜数十对皆黄心黑边,听使诸人皆黄背心黑边,以为北方属水,从这一解释可知,太平天国将代表东方的青色分为绿蓝二色,它们是东王、左军主将翼王的旗色。青白红黑是东西南北四王的旗色。由此推断,黄色应代表位于中央的天朝。《贼情汇纂》遍绘自东王至两司马的旗帜,唯独没有天王的旗帜。但洪秀全应是有旗帜的。《金陵杂记》说,"洪逆之旗约长方一丈内外"( 《太平天国》,第4册,638、617页。)。从天王统下的号衣为全黄无边而诸王统下的号衣皆镶各色边的事例来看,洪秀全的旗色当是纯黄。

东西南北四王的旗帜不是青白红黑四色旗,而是以黄心镶各色边以示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四王只是管治四方,其本身仍居中央天朝。虽然如此,五色代表五方的意义是明白的。太平天国的号令旗有明确的制度,即以五色旗帜表示五方,以作为调兵遣将、传达命令的工具。《行军总要》规定:

凡镇守城池及营盘,四方派有兵士筑营镇守,必要立五色大旗按五方分立,俾知杀妖往向:东方用大青旗为号,五色小旗五条;西方用大白旗为号,五色小旗五条;南方用大红旗为号,五色小旗五条;北方用大乌旗为号,五色小旗五条;中央则五色大旗俱齐,五色小三角旗亦齐。五方俱听中央号令,各方所设小三角旗以为杀妖点兵所用。

其调兵办法是,如东方有敌兵来,即由东方营盘摆动大青旗,并擂鼓角,传至中央,中央即挂起大青旗,使西南北三方都知道东方有敌情;如需调西方之兵去东方助战,即在大青旗之上加挂一条三角小白旗,如需调南方之兵,则加挂小红旗。以此类推。(参见《太平天国》,第2册,420~421页。又《贼情汇纂》卷八《伪律禁诸》并有以红旗、黑旗分别表示水路来犯之敌或旱路来犯之敌的规定,见《太平天国》,第3册,229页。)

这种以不同旗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以调兵遣将的办法,在天京始终实行。在前期,"贼于城中设望楼甚多……各楼遍贴伪示云,如遇东方兵来,则于楼上麾青旗,南方兵来麾红旗,西方兵来麾白旗,北方兵来麾乌旗,即黑旗;如须城内之兵出城帮同拒敌则麾黄旗。"(《金陵杂记》,见《太平天国》,第4册,631页。又《金陵省难记略》、《记》所记略同。)在后期,"王师(清军)既复雨花台后,时有兵勇出队。如兵薄东城,城中谯楼上举青旗;薄南门,举红旗;薄西门,举白旗;薄北门,举黑旗。大吹鼓角,促各馆牌面上城"( 《金陵纪事诗》注,见《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6册,404页。)。五色旗帜除了表示东南西北中以外,还用来表示前后左右中。《行军总要》关于水路号令的规定说:凡船只开行水面,必须号令分明,方能易于认识。如佐将统领各军兵船,皆当均匀分为三队行走,佐将船居中,即以自己大旗悬挂桅上为号;前队兵船桅上均挂三角红旗为号,中队兵船桅上均挂三角黄旗为号,后队兵船桅上均挂三角乌旗为号。无论何军何船,归入前队则用红旗,归入中队则用黄旗,归入后队则用乌旗。(《太平天国》,第2册,418页。)

根据这一规定以红旗代表前队、黄旗代表中队、黑旗代表后队的序列,青、白旗应代表左、右。这样的旗色序列如与杨、萧、冯、韦的旗色对照,与他们作为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四军师的方位一致,但与他们作为中前后右四军主将的方位不一致。

太平天国的旗帜除了用以代表方位因而有各色旗帜外,仪卫旗也有多色旗帜。太平天国高级官员出行都有盛大仪仗,其中旗帜很多。《贼情汇纂》记杨秀清仪仗中的旗帜有:绿边黄心绣龙长方旗二十对,同上色绣正方旗二十对,同上色绣蜈蚣旗二十对,又参护背令旗、骑对马约数十对。(参见《太平天国》,第3册,179页。)从这里看,仪卫旗的旗色是与职衔旗一致的。《金陵省难纪略》说:"东贼出门旗帜无数,北贼黑镶边蜈蚣旗八,翼贼绿镶蜈蚣旗八,伪丞相伪检点伪国宗俱银红镶蜈蚣旗四。"(《太平天国》,第4册,715页。)所记虽较简略,也说明仪卫旗与职衔旗旗色一致。

同类推荐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热门推荐
  • 灵媒皇后:小心后宫有鬼

    灵媒皇后:小心后宫有鬼

    作为灵媒,她非常不专业地穿了。打入冷宫?无所谓!这种白吃白睡的日子有什么不好!跟她斗?她一天就逼疯了同住冷宫的妃子。人和鬼斗,也要看能耐!就算皇帝也不例外。整个皇宫中,哪里还有比冷宫更适合随时与鬼交流的地方。家仇?不关她事!国仇?大哥,洗洗睡吧……都说后宫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今天你中毒,明天我挨刀冤魂游魂一缕缕,厉鬼恶鬼到处飘……现代灵媒,腹黑帝王,还有神秘的捉妖少年,妖孽的鬼魅男子……生命,总是注定不甘平凡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再婚难逃

    再婚难逃

    如果你发现老公外遇,你会怎么做?答曰: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可遍地都是!必须离!离了再找一个好男人!
  • 王妃娘娘请将就

    王妃娘娘请将就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没有移开脸,对着他近在咫尺的脸轻声低语:“墨王爷,我不介意在你的暗卫面前上演一出弑君。”“霜儿你真是好狠心,枉费本王那么宠你。”她告诉自己,哪怕他是在为前世做补偿,她也不想接受,她只想离开,摆脱宿命的纠缠,可是他不放手,哪怕她真的想杀他的那一刻,也不曾放手……【第一部:酷皇上,请看招!】
  • 一吻定情:首席的纯情甜心

    一吻定情:首席的纯情甜心

    一份遗嘱,让她陷入恶魔牢笼,成为了恶魔口的的猎物,被强行绑走……再相遇,她才知道,他是姐姐的未婚夫,而她,再一次被恶魔强取豪夺,绑回别墅囚禁,被迫嫁给了他……无爱的婚姻,让她无助求饶,他阴邪宣告“想走?等我高兴了再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男人,二十几岁时最怕别人说自己没长大?三十岁以后最怕别人说自己没出息?你二十几岁,染色体决定了你的生存方式是战斗! 男人在二十几岁怎样做,决定他三十岁以后怎样活!男人想在三十岁以后得到,就得在二十几岁做到!二十几岁敢要,三十岁以后得到。二十几岁敢赌,三十岁以后能赢。这就是《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高手寂寞2

    高手寂寞2

    其实,高手有一颗寂寞的心,因为高手的造就本就是用寂寞堆积而成。想快乐,想精彩,想无虑,就别当高手。高手寂寞2,承接高手寂寞江湖部结局展开的新神话部,剧情、以及11C角色定位,包括结局,均与旧神话部完全不同。三界,即江湖。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不要随波逐流,真实地面对自己,尊重内心的感受,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和魄力、有意识和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改变现状。不要害怕吃苦、不要一味地去依赖他人的帮助或馈赠,而应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书没有讲述玄妙高深的道理,而是从积蓄知识力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积极开发潜能、追求个性的成熟、培养坚强意志、控制情绪和维护健康等方面,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指导。本书的每一章节都非常实用,给你提供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各种建议。
  • 狂傲佣兵妃

    狂傲佣兵妃

    她原本是刀口舐血的孤胆佣兵,一朝穿越,摇身成为名门千金。钟鸣鼎食,却杀机四伏,一着不慎,便步步惊心。哼!肤浅的生物们,不作死,怎会亡?待我舞动凡尘,斗破宫闱!云鬓红妆,情线相扣,自己也一夜间成了他的人。醉卧君怀,得他一人心,许我一世柔情。做他的情癫王妃,成就我至尊红颜,为天下霸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