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00000019

第19章 金田起义记(10)

关于金田起义的日期问题,在当时或稍后的中外记载中就有多种说法。太平天国方面,洪仁玕、李秀成、赖文光的说法各不相同,前面已提到了。清朝方面,早期参与镇压太平军的广西右江道严正基说,道光三十年十月洪秀全"起事金田";地方志书如光绪《浔州府志》说,道光三十年四月"红巾贼倡乱于桂平金田";《平桂纪略》说,道光三十年六月金田村洪秀全"作乱"。这些记载为研究金田起义日期的论著所常用,这里不必一一详引。总之,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各说都有。

我们往往从这些不同的记述中去考证哪一种说法可以作为金田起义发生的日期。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金田起义确切地发生于某一月某一天,何以太平天国人士和熟悉情况的其他人土会有这样多的不同说法呢?难道一定是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对的,其他说法都是错记或妄说吗?

如果认为金田起义不是发生于某一天的事,而是由一系列的活动和斗争联结成的一个过程,那就可以考虑,这些不同的说法除了确属妄说者外,可能是由于它们各自触及了这个过程中的某一件事因而造成了记载的歧异。

例如赖文光所说的庚戌年(1850)秋倡义于金田的话。很可能是由于这年秋天起义团营达到高潮,赖文光本人也适于此时到达金田,所以他用这样的言辞来概述金田起义。

又如李秀成所说金田、花洲、博白、陆川等地在十月不约同日起义的话。查考这几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同日团营起义的记载,因而人们认为这是他的错记。但李秀成接着又有这样的话:"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似乎当时曾有宗教性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他可能是把起义过程中的这一神秘活动当做起义的标志。至于其他人士,他们所记的,可能也是见闻所及的某一件事,如有的可能把在韦昌辉家"竖旗"看做"倡乱"之期,有的可能把某地会众到达金田的某次热烈场面看做就是起义,有的可能把拜上帝会的某次武装斗争看做起事之始,如此等等。

也有一些常被引用的说法,实际上所指并不是金田起义的日期问题,但被我们误做为金田起义日期问题的考证研究对象。

例如密迪乐的说法。密迪乐在其所著《中国人及其革命》(The ChineseandTheirRebellions)中提到的1850年10月上旬,被当做金田起义日期问题之一说。

密迪乐在金田起义时期曾任英国驻广州副领事,勤于搜集当时两广动乱情况的消息,1853年又曾去天京访问。他的说法似乎值得重视。但密迪乐提到的这一日期,实际上并不是对"金田起义"发生在哪一天这样性质的问题的回答。

密迪乐认为,洪秀全发动反清革命是不得已的,也就是说是受清吏迫害而临时激变的。他引述韩山文的《洪秀全的异梦和广西乱事之始原》(即《太平天国起义记》)一书中的许多段落,引述了洪秀全、冯云山隐藏于山区朋友家里被清吏侦知而遭封锁和杨秀清前去迎救,征引了洪秀全发出通知要各地教徒汇集于一处和各地教徒扶老携幼聚集在洪秀全旗下的记载,以证明他的看法。然后,他说:

无论从革命军的出版物、韩山文先生的书,或是从北京的京报,我都不能发现刚才叙述的那些事件的确实日期;但对所有这三种材料中的事实加以比较,表明它们发生在大约1850年10月初。所以,迄今已经奋斗了五年以驱逐满族和建立太平新朝的宗教--政治革命,是在1850月10月开始的。(T.T.Meadows,TheChineseandTheirRebellions,143~144页。)

可见,密迪乐说的是洪秀全等因受迫害而从宗教革新转变政治斗争的时间问题,是指洪秀全隐藏于山人村和各地教徒根据洪秀全的通知而向一处汇集等事件的时间问题,而不是指人们所讨论的金田的起义发生在哪一天的问题。密迪乐关于革命是由迫害而临时激发之说是不正确的,他关于激发之时发生的一些事件的日期,由于所见材料不足,判断为10月初也不准确;但他看出了这些事件的政治革命性质,这对于我们不把金田起义只理解为一日一地之事,倒是可供参考的。

又如白伦(L.Brine)的《中国的太平革命》(TheTaipingRe-bellioninChina)一书中的说法,也被作为金田起义日期问题之一说。实际上,白伦所举的日期也不是对金田起义发生在哪一天这样性质的问题的回答。白伦在书中同样引述了《太平天国起义记》中关于洪秀全通知各地会众到一处汇集直到洪秀全占领了一个富裕的市镇(江口墟)这一段,然后说:

占领这一市镇,是首次公然反抗官吏的权力和首次对军队实行正规的抵抗,所以,可以被看做是太平革命的开始。其日期很难确定;但是,根据当时的京报和韩山文的书所提到的一些日期判断,它一定发生在大约1850年11月或12月,或1851年1月初。(L.Brine,TheTaipingRebellioninChina,112页,1862。)

可见,白伦所说的日期是推测起义军占领江口墟的日期。他研究的是太平革命开始的时间,而他判断这一点的根据是对清朝官吏和军队的对抗。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供参考,但由于他不了解起义军在占领江口墟以前已同清军对抗的许多具体事实,不了解起义军占领江口墟的具体时间,所以他判断太平天国革命开始的时间并不准确。显然,他的说法并不能回答金田起义究竟发生在哪一天的问题。

研究金田起义的日期问题包括两方面。

一是它的事实方面,即就客观事实而论,金田起义是否发生于某一天?金田起义是发生于某一天的事,还是发生于某一段时间内的事?在这方面,上文已经试图反复说明,金田起义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活动和斗争,因而不存在发生于某一天的"日期"问题。

研究金田起义日期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它的"法理"方面。这是不很恰当的借用词,意指金田起义的当事者太平天国方面对于日期问题的观点或规定。这就是,金田起义的事实固然是不只发生于某一天,但太平天国当局是否只取其中某一天的事以之代表金田起义呢?是否有一个起义的纪念日或宣布日呢?在问题的这一方面,上文已经考察了太平天国文书文献中对于金田起义的提法和理解,它们把金田起义延伸为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这在事实上表明了太平天国并没有这样的起义纪念日或起义宣布日。

认为有这样的宣布日的唯一根据,仍是《洪仁玕自述》中的"恭祝万寿起义"一句话。把洪仁玕的这句话解释为十二月初十日,是起义宣布日,这是十二月初十日起义说的新近的发展。但这句话,"恭祝万寿"的意思是明确的,而"恭祝起义"却不一定能理解为是宣布起义。洪仁玕在说"恭祝万寿起义"一句以前,已说到了"金田起义之始"的多次斗争,"恭祝起义"理解为庆祝起义的胜利或实现,不是更恰当一些吗?如果真有过这样的宣布日或纪念日,太平天国人员在叙述金田起义而又涉及日期问题时,必然要以这个宣布日或纪念日为准。而事实是,洪仁玕、李秀成、赖文光的说法各不相同。一方面肯定有这样的宣布日,而另一方面又认为李秀成、赖文光这样的太平天国重要人物不知道或忘记了这个日期,那是不可思议的。由于十二月初十日只是庆祝了洪秀全的生日和起义的胜利实现,并不是法理上的起义宣布日或纪念日,而庆祝生日和庆祝胜利的事是以后也常有的,因而李秀成、赖文光都没有提到它,都没有把它当做金田起义的日期,这样解释可能是更合理的。

当然,金田起义并不是发生于某一天,太平天国并没有一个起义宣布日或起义纪念日,这并不妨碍后人确定某一天作为纪念金田起义的日子。这是不同的问题。既然在起义过程中有过在洪秀全生日那天庆祝起义胜利的事,我们把这一天作为后人纪念金田起义的日子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不把这个纪念日当做金田起义的发生日。

从道光三十年(1850)七月到十二月初的近半年期间,各地拜上帝会会众高举义旗,纷纷汇集金田。在这段时间中,金田究竟聚集了多少起义群众?换句话说,金田起义时究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现在只有不完整的情况可资稽考。

据民国《贵县志》、《桂平县志》,贵县石达开原聚集了一千多人,在白沙墟驻屯月余,扩充至四千人而至金田。

贵县有另股矿工和在"来土"械斗中失败的"来人"一起归附金田。他们的人数,据民国《贵县志》,共为三千余人。光绪《浔州府志》未提到矿工,只说"来人"归附金田者为三千余人。(参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浔州府志》,油印翻刻本。)大抵这些矿工也是来人,参加了当时的"来土"斗争(参见《潜斋见闻随笔》:"三十年土来械斗,败后,矿徒恶类,半随会匪而去。"又说县北龙头等山银矿,"深山穷谷,居住俱系来人,三十年土来械斗,败后,多随会匪而去"。),所以光绪《浔州府志》中所说归附金田的三千多"来人",应已包括这些矿工在内。

赖九率领的陆川、玉林、博白的起义者,《洪仁玕自述》和民国《陆川县志》但称有数千人。光绪《玉林州志》说陆川、博白"匪党"五六千,在玉林州水车江附近乡村,又有相当扩充。这样推算,其总数应在六千人以上。

据光绪《浔州府志》和民国《贵县志》,在赖九的队伍之外,博白另有数百人到达金田。《李进富供词》说,"小的知博白有三百多人",可能就是指这数百名博白教徒。

象州石龙村谭要发展的会员"殆千计",但聚集赴金田时,匆促间并未招集全部。他带去金田的大约为数百人。《洪仁玕自述》说象州有数千人到金田。如果这样,则应包括象州其他地方团营起义的人,其情况今已失载。

紫荆山和金田附近聚义的人数,简又文以为:"紫荆鹏隘山一带之会众共有三千余人,入伍至少二千。"(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册,205页。)所谓"紫荆鹏隘山一带之会众共有三千余人"之说,别无所征,似据自他译的《太平天国起义记》:"在此患难中彼等央求拜上帝会教徒之庇护。此时拜上帝会教徒人数约有三千,散居于各县。"(《太平天国》,第6册,868页。)这段话确是我们经常利用的。但查对韩山文书的原意却不是这样。原文作:

Inthisdistresstheysoughtrefugeamongtheworshippers

ofGod,whoatthattimeliveddispersedinseveraldistricts,in

congregationscountingfromonetothreehundredindividuals.

它的意思是:"在此患难中,他们(指失败了的客家人)在拜上帝者中间寻得了庇护,那时拜上帝者散居在几个县份,组成了一些团体,其人数从一百至三百不等。"可见关于"教徒人数约有三千"之说纯系误译,如把这一句译文作为紫荆山教徒的人数,更不妥当。但简又文说紫荆山一带有两千人入伍,可能不错。光绪《浔州府志》称紫荆山和金田竖旗集党仅得三百余人。但金田村韦昌辉一族赴义的就有一百多人。(《太平天国起义记》说,"单是韦政就带来了他的家族约一千人"。按韦家东迁来,先到平南,后分支到桂平,五房各居一乡,金田韦姓乃第三房之后,起义韦姓约二百人。一千人之数如可信,当包括桂平、平南各房合计。以金田村而论,《金田之游及其他》说韦家与义者有一百多人,似较可信。)根据前引《李进富供词》,鹏隘山中在八月的一天就有十七八人参加起义。从这两例推测,所谓紫荆山、金田聚义者仅三百余人之说,必不可信。三百余人或是指三百余户,则连同男妇老幼约两千人,容或近似得之。

平南花洲团营人数无记载可考。《李进富供词》说:"花洲有三百多人,王、卢,曾姓最多……均能打得仗的。"三百余人既指壮丁,则全股连同老弱似应在千人以上。其他各地团营起义到达金田的情况,均失载无考。光绪《浔州府志》称有桂平苏十九一股勾客民依附洪秀全,未记人数。又罗大纲等在道光三十年(1850)冬投效金田,其队伍似应仍在大黄江而未去金田,人数亦不详。

各地拜上帝会带领去金田的起义队伍人数,有的出于推测和估算,有的在历史资料中虽有记载,但可能有失实处,还有些地方连这样的记载和数字也没有,因此,金田起义的总人数似不可能以加法得之。清钦差大臣李星沅在咸丰元年(1851)二月十一日即金田起义后不久奏称:"确探贼中强寇以及裹胁男妇,总在二万内外。"(《李文恭公奏议》卷二十一,《会奏查复现在贼首股数并请调云贵官兵折》。)《李进富供词》也说:"大约男妇二万多人起首,能打仗的有金田起义路线示意图三千人。"参考各地赴义人数的一些记载,两万人左右之数,可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金田村在当时是一百多户六百人口的村落,两万人都集中到这样的小村,是不可能的。所谓洪秀全通知各地起义会众到金田集中,并不只是指金田村一地。李星沅在道光三十年(1850)十二月初五日给向荣信中说:"府城对岸又有金田村尚弟会另股贼匪纠结十二村为患,号称万数。"(《李文恭公文集》卷九。)可见汇集金田的起义者系分驻于以金田村为中心的十几个村落。

金田村位于紫荆山的南麓,村后有犀牛岭,上有古营盘和草场,可作练兵之地。金田村背靠紫荆山,而向东南直到大黄江口,则是一片纵长二十多里的平原,其间村落环布,土地肥沃,粮产丰富。从金田村南行八里就是新墟,又称大宣墟,是水陆交通相当便利的商业集镇。在金田起义过程中,拜上帝会的势力曾控制新墟,要求民间开粜互市(光绪《浔州府志》卷五十六:"采册云,贼党既众,勒(新墟)民间开粜如常。"又据民国《武宣县志》,起义队伍于十月十四日曾"移屯新墟"。),这自然是为了解决粮食给养问题。

两万人的给养,是个大问题。起义军依靠打劫附近反动绅富和会众贡献财产以解决给养的来源和财源,而以实行公库共享的办法在内部进行分配。

关于打劫反动绅富,清方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

金田贼势渐蔓延,搜括附近绅富无噍类。(光绪《浔州府志》卷五十六。)金田会匪日肆披猖,竟敢焚掠勒赎。(《李文恭公文集》卷九,劳辛陔中丞,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洪秀全倡乱,所过富室一空,掘土数尺。(《贼情汇纂》卷一,见《太平天国》,第3册,47页。)

当逆焰初张时,所过粤西州邑,搜括赀粮,每遇富室巨家,必掘土三尺。(《贼情汇纂》卷十,见《太平天国》,第3册,271页。)

这是太平天国"打先锋"的开端,在当时是获取给养的重要来源。

同类推荐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最强泰坦

    异界之最强泰坦

    林炎,一个外冷内热甚至于有些桀骜不驯的年轻人,由于世界末日,来到泰坦大陆,莫名其妙的成为泰坦之子,与骸骨议会、鲜血议会、光明议会三大神秘组织的对抗,绵绵无止的亡灵大军,与同为穿越者身份的雷赢之间的勾心斗角,神秘的泰坦领域奥杜尔,古神复苏带给整个泰坦大陆的威胁,面对这些无止尽的困难危险,林炎该何去何从,而冒险之旅也从此展开,且看林炎如何在这个混乱的世界,成就无上的荣耀,谱写一卷壮阔的征伐史诗,建立不朽的荣耀
  • 盛世绝爱之吾本红妆

    盛世绝爱之吾本红妆

    东海,南凌,西决,北漠,蛮疆,缥缈峰六大势力会晤。众名媛、大臣齐齐发难。“凤倾岚目无尊长,不懂礼数!”某男:“我惯得。”“她为人狠毒乖戾,杀人如麻!”某男:“我喜欢。”“她不学无术,女红针线一窍不通!”某男“我去学。”“她图谋不轨,意在争夺天下!”某男:“要你管。”“洛紫宸,你就这样维护这个贱人?”某男眸中杀意闪过,某女袖中红绸已经飞出,唇角带着嗜血笑容,字字妖异冷厉,“我替他说,你该死!”——————天煞凤星,可逆乾坤,统四国。因着这预言和不为人知的辛秘,凤倾岚自幼便女扮男装,成了南凌三皇子凤倾澜。二十一世纪杀手之王魅影不幸穿越到了凤倾岚的身上,醒来听到那句“南凌质子醒了!”险些又气晕了过去。居然穿越成一个阶下囚,还是个伪娘?既来之则安之。区区东海皇宫,还能拿她怎么样?这身子似乎藏着许多秘密,那就由她一一揭开,且看她如何素手乾坤,在这异世掀起惊天巨浪。魔宫宫主硬要带她离开?——拜托,我真的不是你的救命恩人!东海太子对她眉来眼去?——拜托,难道看不出我现在是个男的么,你丫是断袖么?西决皇帝对她百般欣赏?——拜托,不要这样直勾勾的看着人家,人家会害羞的!南凌国师千里修书问候?——拜托,不是听说这货以前傲娇的很么,怎么还会写书给她问候?紫宸“公”主对她另眼相看?——拜托,你不是已经知道我是女人了么,为何还动不动一副吃醋的样子!◇◇◇◇◇◇◇◇◇◇◇◇◇◇◇◇◇◇◇◇◇◇◇◇◇◇◇◇◇◇◇◇[小剧场]“殿下,那军事防御图..”暗卫颇为焦急的问道。“岚儿想要,给她又何妨?”某男漫不经心的应道。“可是..”可是那毕竟是南凌的质子,就算是个女的,也是南凌人,殿下就这么放心将东海的军事防御图拱手相送?“只要她要,只要我有,哪怕是东海江山,哪怕是我的性命,给了又何妨?”某男字字笃定。“是。”暗卫只得应下,纵然万般不愿,可是殿下的话,向来不容违抗,只是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殿下,现下她的身份是南凌质子,殿下怕是不能娶她为妻。”“那本殿嫁给她便是。”某男应得干脆利落。“…”暗卫终于无话可说了。殿下为了这凤倾岚,江山性命甚至连男人的自尊都不要了,他这做暗卫的,还有什么可说?本文一对一。绝对宠文。女主时而冷厉时而抽风。男主腹黑天下无敌。喜欢的亲们请点击加入书架。——————推荐下我的完结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_^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晚烟凌尘渡

    晚烟凌尘渡

    她是世间无双、绝美天下的美人,他是冷酷无情的公子;她是冰凝山庄的庄主,他是听七楼七公子,未来的楼主;她为了一份使命而终日轻纱覆面,他为了一个承诺,断情绝爱……因着一场命案,本无瓜葛的两人共赴一处。却不想,命案虽解,尘封的记忆和情怨渐渐逸入脑海。终究,缘不尽,情不绝。
  • 狂野皇妃粉有爱Ⅰ:魅君倾心

    狂野皇妃粉有爱Ⅰ:魅君倾心

    一个来自2011年的彪悍美女,因为一次劫杀任务莫名囧穿。一个邪魅无比的风流王爷,一个温柔腹黑的当朝右相,一个情深意重君临天下的帝王。他们曾经用自己的温柔欺骗她,为了保护心爱的女子将她推向风浪尖伤她至深。当她心神据崔想要抽身离开时,他们又残忍的将她留在身边。当心已经死去的时候,当爱已经淡薄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牵绊住她。且看我倾墨然如何玩转古代。。
  • 魅倾天下

    魅倾天下

    大夏数月之间,发生数起连环杀人案,作案者被称为“魅妖”。龙颜震怒,神捕出动,一段多年前的往事被慢慢揭开。为了报仇,她抛弃一切成为他手中最利的剑。为了报仇,她放弃自由进入深宫却没想到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也许,一切的一切,早在初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那年,茫茫大漠中,他如同天神一般降临。将昏迷的她带离。那年,邪魅的脸勾起若有似无的笑,修长的手指划过她的脸颊:“效忠我,就可以,让你实现心中所想。”年幼的她,抬起迷茫的双眼,瘦弱的身体,却有着异常的力气,紧紧抓着他:“我要报仇!”
  • 重生之毒后诛妃计

    重生之毒后诛妃计

    她是孙家嫡系唯一的女儿,她与太子从小青梅竹马指腹为婚,一出生就注定光芒四射,受人羡慕。皇帝病逝,太子登基,她顺理成章的被封后。皇帝对她百般呵护,百般纵容,百般宠爱。后宫妃嫔对她情同姐妹,每天上演着姐妹情深的戏码。然而,太后一死,她被污陷毒死太后,被打入冷宫,竟落得个毒后之名。表妹费尽心思助她逃离冷宫。一出冷宫,却被囚禁在山上与兽为邻。面对虎视眈眈的狼群,她哭着求皇帝救她。谁知?平日里对她百般宠爱的皇帝冷漠相对,“皇后以为朕真的爱你?皇后你错了,朕娶的不是你,而是你背后的势力。”情同亲姐妹的表妹也冷言相对,“姐姐可知你是妹妹和众姐妹的眼中盯肉中刺,只要轻轻一拨动就使我们痛不欲生。事到如今,也是拔掉你这颗眼中盯肉中刺的时候了。”她亲眼看着疼她如命的两个哥哥被狼群分食而死。她眼中含泪,咬舌自尽,心中立下毒誓,若有来生,她要让害她之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回到五年前。前世温柔善良,竟落得个毒后之名。既然如此,她怎好辱没了毒后之名,今生她誓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毒后,誓要诛掉那些虚伪至极的妃嫔……——皇帝假情假意,这样的男人,她不要也罢。表妹虚情假意,这样的姐妹,她不稀罕。反王造反,势夺江山。皇帝急需她背后的势力帮衬。她不冷不热,“此事与我何干?”——他一身红衣,妖冶至极,“你是毒后,我是反王,我们不做点祸害江山的事,怎对得起毒后反王之名?”“怎么个祸害法?”她勾起唇角,眼里闪着冷寒的光芒。他眸若星辰,优雅一笑,“烽火戏诸侯或女皇当政,一切随你。”“你陪我?”她笑靥如花。他一本正经,“陪你,直到永远,白首不相离。”——此文一对一。他说爱情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白首不相离。”
  • 婆婆,拜拜!

    婆婆,拜拜!

    本文轻松幽默,真实动人。<br/>婆婆日防夜防怕儿子和媳妇会搬出去单过,垄断了媳妇和儿子的经济。还和小姑子一起折磨、刁难、鄙视媳妇,就因为她是个外地的农村女。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朱天池再也忍无可忍地和老婆搬出了家,见老公提出离开这个家,钱文娟心里自然高兴,走的时候还潇洒地跟婆婆说了一句:婆婆,拜拜!<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有种后宫叫德妃

    有种后宫叫德妃

    初入宫,岚琪只是不起眼的小宫女,兢兢业业伺候着自己的主子,从未想有飞上枝头的那一天。那一场大雨,玄烨为亡妻悲伤的身影留在了她心里。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为了维护自家主子,乌雅岚琪不惜栽赃当今万岁爷。年轻的皇帝,只想吓唬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宫女,没想到,那双充满善良与温柔的眼睛,却深深进了他的心。“奴婢是想……”龙榻之上,乌雅岚琪情不自禁地紧紧盯着皇帝,要把他刻在眼睛里似的,“您连江山都担得,背一次黑锅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