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00000017

第17章 《中庸》意释致用(10)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意释

天地之道可一语而尽:其造物的规律只有一个,其衍生万物的种类多不可测。天地之道是这样的:广博、厚重、高大、光明、悠远、长久。现在抬头仰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头顶上的一小块晴空,但整个天是由无数块晴空组成,日月星辰高悬于其上,万物覆盖于其下。现在低头俯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小堆土,但整个大地由无数广博厚土组成,承载华山而不嫌沉重,收拢大河瀚海而不泄漏,万物载于其上。观眼前的高山,山上的石头也就拳头那么大,但是,由无数块石头堆成的山,草木生于其中,鸟兽栖居于其中,矿藏开发于其中。观眼前坑洼中汪着的水,也就一小勺那么多,可是无数勺水积成的江河深潭,龟鳄鱼鳖潜生于其中,水产货财繁殖于其中。《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诗经·周颂·维天之命》,222页。)即深思天的命令,感受到无限的深刻。这大概说明了天之所以为天的道理。“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222页。)即光芒万丈啊!周文王的道德简直太纯美了。这大概是周文王之所以被尊称为“文”的道理。其纯美是永无止境的。

致用

此段提示我们要以小见大,以瞬间见永恒。一线光可以透视到广博的晴空,一小撮土可以透视到厚重的大地,一块石头可以透视出群山,一勺水可以透视出江河湖海。同理,一个闪念可以透视出无数的文化信息的累积。例如,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就是这样的一念。王阳明的学生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回顾老师对“良知”二字的说法,“先师自谓: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但恐学者见太容易,不肯实致其良知,反把黄金作顽铁用耳。”(《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二,《滁阳会语》,清道光二年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绝非简单的一念,其中积累着无数他个人的经历。甚至不光是他个人的经历,也包含儒学发展的千余年成果。所以他说:“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别诸生》,791页。)就像一线光透视出无限晴空,一块石头透视出连绵山脉,一滴水透视出浩瀚的海洋一样,王阳明所说的一念“良知”能够透视出圣人的全部真理。他说:“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与杨仕鸣·辛巳》,185页。)在实践中运用“良知”即“致良知”,定能无事不成。“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日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年谱二》正德十六年,1278~1279页。)

同理,《中庸》里所讲的“诚”字也是有无限的文化含金量的高层次的“诚”,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其在实践中能够成就无数功业。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意释

伟大啊!圣人之道。生机洋溢啊!繁育万物,恩齐于天。涵盖的领域宽广啊!礼仪纲目三百,细目三千,等待合适的人来加以推行。所以说如果君子没有崇高的道德,就不会把最好的道聚集于心中。所以君子注重培养德性而随时地学习知识,力争巨大整体的成功而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追求最高的理想而具体的方式方法和谐平缓。不断回到起点,从更高的角度领会传统而激发出创新的方法,以纯朴之心行文采丰富之礼。所以居于高位不蔑视低位,居于低位不愤嫉高位。国家政治清明,他的建言足以使国家昌盛,国家政治昏暗,他沉默不言足以免祸。《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大雅·烝民》,217页。),即既能明白眼前的事理,又能领悟到天下根本的法则;既保住自己的纯洁性,又保住自己的性命。《诗》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致用

伟大的道德在于将大与小、高与低、雅与俗、新与旧会合融通。所以,伟大的道德包容性最强,适应性最广。具备伟大道德的君子欲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但不脱离当下的具体事项。如: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具体知识的积累,整体的成功离不开细节的雕琢,最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平和务实的方式方法,着眼于未来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交往时行典雅之礼不离淳朴之心。无论居高位居低位,处顺境处逆境,都保持自我。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意释

孔子说:“愚顽而又自以为是,层次低而又独断专行,生活于今世却不懂得因时达变,愣要恢复古代的制度,这样的人必然招灾及身。”制定什么样的礼、制度、文字是整个天下的大事,不是某个局部所能够决定的。所以,不是站在天子的高度,不能议论礼,不能制定制度,不能考订文字。而今,天下需要车轨统一,文字统一,行为的伦理准则统一,光有天子之位,没有天子所应具备的处处着眼于整体的道德,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只有道德,没有天子之位,也是不敢制礼作乐的。孔子说:“我想解说夏朝的礼,可是夏朝已经灭亡,其后代小小的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夏礼是什么样;我想学习殷礼,其后代宋国还保留着它,影响不大了;我要学习周礼,现今它流行于天下,因此我还是遵从周礼。”

致用

领导之位不是个人的私产,必须着眼于整体利益。君主虽是一个具体个人,然其居天下公位,视听言动为众瞩目,在众人心目中是公的体现。文天祥被俘后回答元丞相博啰的审问时说:“立君以存宗社。”(文天祥:《文山先生文集·宋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文山先生纪年录》,《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光盘版,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1998。)明代嘉靖朝佥都御史王用汲奏疏:“以臣观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明史》卷二百二十九,《王用汲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王用汲当然不是认为嘉靖皇帝是天下唯一大公无私者,而是说他的位置为天下之公器,居于此位之人必须表现出公。顾宪成说:“皇上之心有歉然其不敢自适者,而必以合天下之心为安也”。(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一·建储重典国本攸关不宜有待垦乞圣明早赐宸断以信成命以慰舆情事疏》,见《顾端文公遗书》清光绪重刻本(今未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中庸》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并非是为了树立君主个人的权威,而是在强调天下整体的权威性。不具备天下整体性的品德,做事就不会出于公心,虽有天子之位,仍然没有资格立制。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意释

治理整个天下要过三重关口才能够减少过失(即第一,“本诸身”;第二,“征诸庶民”;第三,“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居于上位者虽有善德但善德没有得到验证,没有得到验证就不能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则民众不能服从;居于下位者虽有善德但地位不高,地位不高也不能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则民众不能服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真谛是:第一,以自我的良心为根本;第二,推之于民众看效果;第三,哲学论证,包括用夏商周三代圣王的事迹考查没有错谬,树立于天地之间没有悖谬,卜问鬼神而无疑问,待百世之后的圣人出现,对此也不会感到困惑。卜问鬼神而无疑问,说明懂得了天道;待百世之后的圣人出现,对此也不会感到困惑,说明懂得了人道。所以君子的做事能够世世体现天下的真理,君子的举止能够世世为天下的楷模。君子远处看令人仰慕,近处相处令人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诗经·周颂·振鹭》,224页。)即“在那不被人讨厌,在这不被人腻味,几乎每个日夜都在操劳,美誉伴随终生”。君子不可能不有这样的付出就能够誉满天下的。

致用

同类推荐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对于女人不仅仅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且还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女人为了增强自身魅力,不惜余力地去模仿别人追求时尚,认为这样的女人才会拥有气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虽然有助于魅力的增加。但是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的闪烁,来源于人格的造就。
  •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在当今这个时代,生为女人,就要活出女人的价值。女人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不再是弱不禁风,羞涩万千的小家碧玉;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需要人同情、怜悯的对象。女人是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拥有和男人一样聪明睿智的头脑,拥有改变自我、改变生活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女人照样能成大事,照样可以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我们见面而很少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和亲王妃:王爷相公别凶我

    和亲王妃:王爷相公别凶我

    师父说她要嫁人了,嫁的还不是现代人?神马意思?乖乖,就这样被说中了?人家嫁人都是风风光光的,为啥她嫁人却蹦回落后几百年的古代?什么?还要当和亲公主?不带这样玩人的吧!这个新郎官帅是有那么一点小帅,可是为虾米要在新婚之夜摆张臭脸给她看呢?这样下去还得了?他那么凶,还是有点安全保障比较好。于是乎,赵大小姐新婚之夜让那位黑面神相公签订了完全不平等条约,“第一,做妻子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第二,如果妻子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务必要记住第一条的内容,第三……”嘿嘿!貌似这个不平等条约还是蛮有用滴,每当她做错了什么事情,只要拿着这份合约在王爷相公面前晃晃,总是能安全过关。
  • 腹黑邪王盛宠:神医六小姐

    腹黑邪王盛宠:神医六小姐

    他是晋王府的毒王世子,邪魅不羁,腹黑无情,玩毒出神入化,还有绝世洁癖,不许女人触碰。却唯独对她上下其手,吃干抹尽,还摆出一副勉强入口的样子。绝世医术,神秘武功秘籍,指点江山,身披万丈光芒,身边美男无数,昔日的废物六小姐,转眼之间成为众星捧月的夜明珠。他步步紧逼,为她设下重重魔障。她从容应对,举一反三全数击回。当腹黑撞上更强大的腹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十万禁军逼迫将军府来对她逼婚,小女子可怜兮兮:“景大神,平时欺负欺负也就算了,娶回家欺负就显得太不厚道了啊!而且一点也不彰显男儿本色。”景大神:“彰显夫君本色。”
  • 诡域行者

    诡域行者

    普普通通的监测站为什么会频频出怪事?三个头的鬼喇嘛,死而复苏的天葬师,神秘的西藏禁书,悄无声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恐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没人看见他们怎么死的,真正的死因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谜团,那个叫伊娜的女人,到底是死人还是活鬼?她出现之后,本来平静的五号点振频率出现异常速度,那东西直奔而来!受伤的人嘶喊声音越来越猛!监测站就像被一只巨魔之手从地下连根带血地拔出,拼命晃动!它来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