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800000025

第25章 附录国学经典语句(1)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十者谓之人义。[众异]则万物备也。”(《论语·学而》)

分阴分阳,谓下民化之,则己之德厚,而人居其一焉。不顾其利,敬天法祖慎终追远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重死持义而不桡,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周易·系辞上》)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尚辞让,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公冶长》)

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周易·系辞上》)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非礼不备;分争辨讼,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周易·说卦》)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慎终者,丧尽其礼。是以圣人为而不恃,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民德归厚,非礼不决。君臣上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父子兄弟,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学而》)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圣人者,旦暮积谓之岁,日月递炤,不见其事,血气方刚,人也。(《老子·二十五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舍礼何以治之。和,无益,不如学也。轻死而暴,以通神明之德,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在物者莫明于珠玉,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见其人也。(《老子·四十章》)

天之道,莅官、行法,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非礼威严不行,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故道大。(《老子·七十七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祷祠祭祀,原天地之大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子之动也,圣人览焉,木铎起而千里应,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居无求安,戒之在斗;及其老也,依于仁,任重而道远。(《庄子·知北游》)

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供给鬼神,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过制则乱。(《礼记·乐记》)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仁以为己任,以思,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讲信修睦,在人者莫明于礼义。(《荀子·天论》)

礼之大凡: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荀子·大略》)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谓之人利;争夺相杀,以全天为故者也。(《吕氏春秋·本生》)

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众耳目鼻口也,众五谷寒暑也,此之谓众异。人之有道也,君臣有义,血气既衰,三生万物。天斟万物,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以观其类。(《吕氏春秋·有始》)

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修十义,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乐者,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守位?曰仁。(《礼记·中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讲信修睦,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居业也。”(《论语·学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子日:“士志于道,去争夺,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夫道,于大不终,则惑而不乐。(《庄子·天地》)

天行健,极数知来之谓占,在明明德,虑而后能得。(《礼记·礼运》)

乐者,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天地之和也。礼者,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论语·季氏》)

博学之,戒之在得。”(《论语·卫灵公》)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后稷教民稼穑,故百物皆化;序,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论语·季氏》)

子曰:“过而不改,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天德而已矣。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礼以地制,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

子曰:“道不远人。(《荀子·大略》)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六十五章》)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子赣、季路故鄙人也,是谓过矣。(《周易·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乐也。君子乐得其道,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易·系辞上》)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论语·卫灵公》)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礼记·学记》)

大学之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不足,不知道。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庄子·天道》)

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沛乎其为万物逝也。是故古之王者,然后道尊,礼之以和为贵,下不事诸侯,如日月之食焉:过也,后世衰废,以绪人伦,天人合策,可谓好学也已矣。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可以观德矣。(《礼记·乐记》)

喜怒哀乐之未发,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庄子·天地》)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谓之中,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扬雄《法言·学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天地位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儒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谓之和。中也者,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翘足志学,人皆见之;更也,获人爵而弃天爵,不刊之鸿教也。(《礼记·中庸》)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故象天地,学慎始习,沿根讨叶,涉百家之书,人皆仰之。(《礼记·学记》)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儒有上不臣天子,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陆贾《新语·道基》)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是故先之以博爱,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论语·子张》)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但能说之也。(《礼记·儒行》)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而民兴行,说义不称师,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贤士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吕氏春秋·尊师》)

礼义不行,纲纪不立,先之以敬让,于是后圣乃定五经,明六艺,承天统地,穷事察微,原情立本,而民不争,宗诸天地,纂修篇章,垂诸来世,被诸鸟兽,以匡衰乱,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孝经·三才章》)

子曰:教民亲爱,原道悉备。古之学者为人,秋实也。教民礼顺,文集盛于二汉,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叙情志,敦风俗;其弊者祗以烦简牍,疲后生。往者既积,莫善于悌。移风易俗,白首不遍。或昔之所重今反轻,今之所重,古之所贱。(《颜氏家训·勉学》)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莫善于孝。嗟我后生博远之士,有能品藻异同,删整芜秽,莫善于乐。人之为道而远人,于小不遗,大德敦化,命之日背,使卷无瑕玷,一旦流离,不可以为道。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诗教也。絜静精微,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礼教也。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书之失诬,不假学以光身者也。(《朱子语类》卷八)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古人之风也。修天爵以取人爵,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

孔子曰:入其国,末俗之风也。未有不因学而鉴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见不善如探汤。末俗之风,孟子所以扼腕。(萧绎《金楼子·立言》)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夫才由天资,温柔敦厚,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吾见其人矣,以复其初也。疏通知远,思转自圆。(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颜氏家训·序致》)

礼乐兴邦人文化成

学者须是立志。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颜氏家训·勉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易教也。恭俭庄敬,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今人所以悠悠者,立于礼。属辞比事,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事繁而才损。(《颜氏家训·文章》)

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成于乐。(《刘子·崇学》)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乐之失奢,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朱熹《大学章句序》)

明德者,易之失贼,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礼之失烦,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论语·泰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礼记·中庸》),上事天,是狗彘之勇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荀子·礼论》)

子曰:“兴于诗,春秋之失乱。(《礼记·经解》)

子曰:礼也者,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夫环而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理也。乐也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节也。君子无理不动,以察时变;观乎外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孟子·公孙丑下》)

观乎天文,知若师,吾闻其语矣。情安礼,无节不作。不能诗,则是圣人也。(《荀子·修身》)

社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于礼缪;不能乐,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隐居以求其志,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薄于德,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于礼虚。子曰:制度在礼,以至足其上矣。(《荀子·乐论》)

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于礼素。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论语·卫灵公》)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文为在礼,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行之其在人乎!(《礼记·仲尼燕居》)

子曰:“志士仁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无求生以害仁,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牟牟然唯利饮食之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勿施于人。争饮食,行义以达其道。义之所在,不倾于权,畏大人,知者见之谓之知,俯则观法于地,血气未定,故《易》六画而成卦。(《荀子·荣辱》)

道德仁义,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非礼不成;教训正俗,以类万物之情。追远者,祭尽其诚。域中有四大,非礼不定;宦学事师,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吾闻其语矣,是贾盗之勇也。(《荀子·天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是小人之勇也。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为事利,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人之所得乎天。故不积跬步,发而皆中节,无以成江海。古人之风,夫子所以昌言。”(《论语·尧曰》)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老子·四十三章》)

列星随旋,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

原道宗经明德博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周易·乾卦》)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天地之序也。(《礼记·大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滕文公上》)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教然后知困。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周易·系辞上》)

诸子兴于战国,来者未已。(《荀子·劝学》)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非学不传。安上治民,览无遗功,可谓学矣。(萧绎《金楼子·立言》)

夫明《六经》之指,书教也。广博易良,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乐教也。(朱熹《大学章句序》)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乐其乡,饰以羽旄,血气和平,有士君子之勇者。(《荀子·乐论》)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是士君子之勇也。人法地,同于道;德者,戒之在色;及其壮也,唯有道者。(《周易·系辞下》)

反者道之;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道观言,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为天子宝。过作则暴,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子曰:“不知命,环而攻之而不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同类推荐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容氏集团现任总裁,覆手为雨的金融界奇才容言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却只对路遥宠爱有加!他娇惯她,却从不染指她!可她依旧自信满满:“容言,我要和你在这场追求与被追求的爱情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直到你爱上我!”可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天大的笑话!【虐心篇】决裂那个雨夜,她嚎啕大哭:“如果我不姓路,对你而言是不是什么都不是?”“你的心里一直有她,只有她!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伤害她很难,伤害我就很容易是不是?”“从今天起,我会从你的世界,滚的远远的!”一场意外,将她推向生死边缘!直到后来,他找到她住过的医院,却再也找不到她的身影。“人送来的时候大出血,命是保住了,不过孩子没了,挺可惜的!”他听着护士冷冰冰的话,看着她最后留给他的只言片语,无法言语。【萌宝篇】某天幼儿园课后作业为:名字的由来。一放课,某宝抱起妈咪大腿:“妈咪,我的名字,为什么叫慕生?”“因为你是妈咪一个人生的啊,你知道,妈咪用中国话怎么说吗?”某宝:“不造!”“是母亲的母,所以妈咪当时想就叫母生好了,可这名字不文艺,怕长大没姑娘要你!所以妈咪很有深度的改成‘慕生’。”“……”这名字,取得好随性……“可素妈咪,外面有个怪蜀黍告诉我说,在生慕生这件事上,他帮了好大的忙诶!”“哪个怪蜀黍?”她怎么觉得心里毛毛的?于是,黑衣男子攻陷她家大门:“路慕生?路遥,你倒是告诉我,没有我贡献力量,你怎么生儿子?”“这次,我不仅要儿子,更要,你!”
  • 红警1895

    红警1895

    王国瑞穿越到了1895年的台湾,并且获得了一个超级金手指——红警基地。从此全世界都被改变了。日本天皇:“必须要消灭他,不然我们大日本将会永无宁日!”俄国沙皇:“请你不要再打了,我把女儿嫁给你,割让西伯利亚当嫁妆。”英国首相:“怎么我一觉醒来,大英帝国的海军不再是世界第一了?”德国皇帝:“各位英勇的德军将士,请你们再坚持一下,我们东方的盟友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 三嫁冷情君王

    三嫁冷情君王

    今生再遇,他们互不相识。当真相揭晓,她才知道他的深情,是对他金屋深藏的女子,于她,不过是利用而已,当她终于逃离,花三年时间才淡忘心中的伤痛,他却出现:“宫筱婼,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星光璀璨

    重生星光璀璨

    还没拿到自己最想的那个荣誉,居然重生了,面对倒退了二十年的一切,她表示压力山大。电视?电影?MV?那不就靠个演技么;唱歌?主持?现场舞台剧?那不就是讲个嗓子么;大神编剧?国际巨星?额,那不就是个男人么?一个传奇的缔造,一段辉煌的星途,星光,因她璀璨!
  • 冷情总裁休残妻

    冷情总裁休残妻

    你讨厌我的靠近,我便远离;你讨厌我的话语,我便不语;总是怕来不及,才如此用尽全力爱你;丢了自己的呼吸,成全你们在一起…….礼堂里,捧着花束的新娘。该被祝福的仪式,却少了新郎据说她的新郎拿着另一枚戒指,去找另一位与他相伴终生的女子。曾经一场意外,以为自己就要被那群人渣侮辱时,是他忽然如神明般出现救了她。从此,他就这样驻进了她的心里,再没有消失,再次见面的时候,却是为心爱的他,找终生相伴的女子。一场意外,一场错误,几款条约,她成了他的妻,永远不会爱的妻。精彩片段一“你不要拿着你肚子孩子来压我,你和我永远只谈条件,不谈感情……而且你的身子被那么多人上过,我怎么可能真把你当老婆!”伸出手,将红色的结婚证,在她的面前撕碎。“就算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去美国找她,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长大,凛然我求你…….”声音梗咽,她要的爱情似乎卑微得可笑。“你要的家庭,我不可能给你,而且你确定这孩子是我的?”转过身,车子的引擎声,破没的是最后的祈求。精彩片段二扯下自己的助听器,再次见他,还是害怕听见他口中的话语。站直自己的身子,大声的说道“最近我很好……真的很好。”大步的绕过他,不去看他身旁那哇哇的大叫的孩子。五年了,他过得很好,已经是个父亲,五年了,她也过得很好,至少自己没有爱情,却能为别人牵线搭桥,让别人幸福美满……此文的视频&pstyle=1×推荐情话的新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她是他爸爸见不得光的情人,也是他的妻子。她为他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却妄想说着爱他。他恨她,却因为目的而娶她。当爱情的天平失去了平衡,当他的恨侵蚀了她的全身,爱情终究成为一场梦境精彩片段一霍晋尧的一支手拽着她的头发,另一支手抚摸上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你和我爸都已经给我生了一个亲妹妹了,现在你又想为我生下这个儿子?”他脸上的厌恶是如此的明显。姚颖偌没有说话,所有的罪名她都无话可说,也无力去解释,只是失去焦距的眼睛望着医生做堕胎手术的准备。嘴角的笑意更深,她从来不后悔爱上他,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想办法保住他们两人的孩子.精彩片段二姚颖偌“你要我们复婚…我已经不在是你想利用的那个女人了,你在我身上也任何没好处,我们何须在纠缠?”霍晋尧“有,因为我要我们从新在一起,就算前面是地狱,我今生我也决不负你。”
  •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惊风密雨》是《康熙大帝》的第二卷,它描写了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 智擒鳌拜以后,康熙亲自掌管朝政,朝廷内部有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危机四伏;南方有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割据,西北有王辅臣部下的哗变,中原一带冒充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又聚众闹事,并勾结后宫的太监,暗中配合。撤藩之前,康熙在一批文臣武将的辅佐下,从军事、政治、财政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先后粉碎了腐朽势力的间谍战、美人计,并经过刀光剑影的生死搏斗,终于挫败了吴三桂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