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05

第5章 康有为与理学的交涉(3)

康有为经学思想的变化密切关联于他对朱子的评价。前已述及,在《教学通义》中,康有为一方面认为朱子为孔子之后第一人,另一方面又认为朱子对孔子改制之意未能深思。实际上这是康有为评价朱子的一个终生未变的基调,尽管不同的时期具体的表述有所不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康有为在光绪十五年游白鹿洞紫阳书院时写的那三首诗,是可以和《教学通义》的第十四章“尊朱”对照着读的,而其中又有新思想出焉。在《谒白鹿洞紫阳书院》的第二首诗中,有“江右争朱陆,晦庵实太上”之句,表明康有为对朱熹的评价远在陆九渊之上;又有“煌煌遗规在,吾道有蕲向”之句,表明康有为颇有继承朱子事业的意向;而末句“小生独对亭,临风浩怊怅”,更将他思慕朱子的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参见《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169页。康有为以继承朱子的事业为志向这一点充分表现在《教学通义》一书中,详见后面的分析。)在《再题》中,对朱子的评价与《教学通义》中基本一致而又发新意:“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心性撢精微,训诂新义例。余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居敬以穷理,中正岂有弊?《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实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169页。)其中所发新意除了前面论及的“刘歆变乱六经而致使朱子未闻孔子太平之法”的观点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康有为在此以朱子为新教主,并将朱子与改易佛法的大鉴和尚(即慧能)和改革基督教的马丁·路德相提并论。我们知道,梁启超曾言康有为乃“孔教之马丁·路德”,据说这出自康有为的自况。而早年的康有为是以马丁·路德比拟朱子的。(在写作于1904年的《德国游记》中,康有为又将路德与朱子相比,并对各自的改教作了具体的评说,提到中西争教之差异源于各自立教之不同:“路德创开新教,今四百年间行遍大地,已逾万万人,实为日耳曼第一人才。以儒教之朱子、慧能比之,拨弃旧教而一统则过之,若法力气势之披猖,似尚未能逮彼也。盖立教本自不同,彼抗旧教,至相杀百万,吾国争教惟事纸笔,且初始压力亦无其大也。”(《康有为全集》第七集,409页)将朱子与路德相比促使我们思考以朱子为代表的宋代新儒学在儒教史上的意义和地位,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宏大的课题;简而言之,关联于史学界的唐宋转型说,宋代以来的新儒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原来对礼乐的高度重视转向对道德的特别强调。)

康有为对朱子的评价也多见于康有为讲学的内容中。在写作于1891年的《长兴学记》中谈到讲学时有一段论及古今学术源流及应有之走向的话,可以代表康有为确立其今文经学立场之后的定论。梳理一下他的看法,大概有以下主要内容:其一,“孔子之学,有义理,有经世。……后世学术日繁,总其要归,相与聚讼者,曰汉学,曰宋学而已”。其二,“宋学本于《论语》,而《小戴》之《大学》、《中庸》及《孟子》佐之,朱子为之嫡嗣,凡宋、明以来之学,皆其所统,宋、元、明及国朝学案,其众子孙也,多于义理者也”。其三,“汉学则本于《春秋》之《公羊》、《穀梁》,而《小戴》之《王制》及《荀子》辅之,而以董仲舒为《公羊》嫡嗣,刘向为《穀梁》嫡嗣,凡汉学皆其所统,《史记》、两汉君臣政议,其支派也,近于经世者也”。其四,“夫义理即德行也,经世即政事也。然孔子之道大,弟子惟颜子得之,子贡知之,自余皆因其质之所近,各得其一体。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传商,《孝经》传参。《孝经》,义理也;《春秋》,经世也。二书皆曾子、子夏得之,又最老寿,弟子最众,诸贤皆不及也”。其五,“二家弟子,集为《论语》,故《论语》者,曾子、子夏之学。叶水心谓:曾子将死时,以颜色、容貌、词气三者为道,未为知道。考《大戴·曾子》十篇,皆修身寡过之言,终身战兢,不敢稍失。《论语》中如以约鲜失,耻言过行之说,与《立事篇》同,必其门人记之。孔子曰:参也鲁。盖坚毅自守之士,其于孔子思易天下,‘吾为东周’、‘坚白缁涅’之说,盖概乎无所得矣。子夏洒扫进退之教,丧明之哭,盖当孔子没后,境诣尚狭小如此。故孟子谓曾子与子夏皆守约之人,诚笃论也。但长于文学,故《诗》、《礼》、《春秋》皆以传之。子夏只能传经,故孟子以为‘未得圣人之全’,荀子以为‘正衣冠、尊瞻视,嗛然终日而不言’,亦似得其实也。夫言孔子之道,至可信者莫若《论语》,然实出二子门人之手,其传闻附会,误当不少。……故使《论语》出于曾子、子夏之手,其偏失已多,况出于一再传门人之所辑哉!画象经再摹而失真,碑刻经数翻而易貌,以孔子大圣至仁,斯人是与,叹发凤鸟,梦想周公,道长于齐、陈、宋、卫,迹疑于南子、公山,叹荷蒉之已果,追楚狂而与言,及今所记,犹见万一。使颜子、子贡、子张操觚纂录,其精义妙道当何如耶?以伊尹之圣,孟子所记如是,而今《论语》自举伊尹外,无一言及,其为佚文无疑。传守约之绪言,掩圣仁之大道,后来虽以孟子之恢廓,犹云‘穷则独善其身’,自是儒者守为成法。盖儒者隘其道,黔首薄其泽,自兹矣”。其六,“若宋学变为心学,汉学变为名物训诂,又歧中之歧也。至于今日,则朱、陆并废,舒、向俱亡,而新歆之伪书为经学,荆舒之经义为理学。于是,汉学、宋学皆亡。盖晦盲否塞极矣”。其七,“今与二三子通汉宋之故,而一归于孔子,譬犹道水自江河,则南北条皆可正也”。其八,“今言孔子义理之学,悉推本六经,而《易》为孔子自著之书,尤以为宗。《论语》为后世语录之类,不可尽据。虽采《论语》,亦为别白明之。庶几孔子之仁,益光大昌洋,以发来学”。其九,“孔子经世之学在于《春秋》。《春秋》改制之义,著于《公》、《穀》。凡两汉四百年政事、学术皆法焉,非如近时言经学者,仅为士人口耳简毕之用,朝廷之施行概乎不相关也。礼学与《春秋》同条共贯,《诗》、《书》所述,交相发明,盖孔子经世之学,略可窥焉。然古今递嬗,事变日新,故《春秋》立三统之法以贻后王。汉儒笃守《春秋》,知所尊矣,然三统之义,亦罕有心知其意。惟《易》明穷变通久之理,求孔子经世之学,亦以《易》为归焉”(《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47~349页。)。

这里尤可注意者,首先是康有为对《论语》的看法。他认为《论语》为曾子、子夏之学,有守约隘道之弊,而注重义理、德行的宋学则正是曾子、子夏之学的继承者,因而走的是一条歧出之路。其次,康有为认为在这条歧出之路上,朱子最为巨擘,最为正统,最为近道,而认为宋学变为心学乃歧中之歧,或如所言,“宋、明义理之学,自朱子书外,陆、王心学为别派”。还有一点也很值得玩味,康有为在此颇推重《易》,认为无论是讲孔子的义理之学还是经世之学,都要以《易》为归。与此相关的一点是,他与宋儒一样在义理之学上非常推重《中庸》,且他认为《中庸》的思想来自《易》之乾坤二卦。(《万木草堂口说》中记载说:“《中庸》义理,出于乾坤二卦。”(《康有为全集》第二集,155页))众所周知,宋儒的义理之学即来自《易》,这也表明康有为在义理之学上其实与宋儒颇有一致之处。

康有为对古今学术源流的这些看法也多见于他的讲学内容和其他著述中,虽然前后表述或有不同,但核心观点可以说是基本未变。在1891年7月28日写给朱一新的信中,康有为为自己的立场辩护时多借宋儒、朱子为说。信中一开始,康有为澄清了朱一新的一个误解,即朱一新误认为康有为的学问是承乾嘉之余绪:“惟区区此心,公尚未达之,似以为有类于乾嘉学者,猎琐文单义,沾沾自喜,日事闻而敂其论,果有关于风俗人心者则无有。若是,则为君子之摈斥也固宜。”(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牍》,见《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14页。在《南海师承记》中记载了康有为对清代汉学家品行方面的批评,其中也涉及康有为对宋学的认同和维护:“江藩人品最劣,所著《国朝宋学渊源记》,左袒汉学,于宋学则收其劣者。为诸生时,阮文达延之修《广东通志》,贿赂风行,挟文达之私书以招摇,文达亦无如之何也。段金坛为巫山令,贪污特甚。孙渊如为山东粮道,受贿三四十万。可知汉学之人专务琐碎,不求义理,心术最坏。”(《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58页))在对乾嘉之学提出直接的批评之后,康有为自陈自己其实是宋儒的继承者:“但仆之为教,亦不敢以考据浮夸领率后生。今将门人功课部缴呈一二,览之亦可见鄙志之所存。盖皆宋儒之遗法,非敢薄之也。”(《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14页。关于万木草堂的功课簿,梁启勋在《万木草堂回忆》中说:“功课簿是万木草堂一件重要制度。每见学生写一条简短的疑问,而康先生则报以长篇的批答。……同学们的功课簿写满之后,先生令存入书藏,供新来的同学阅览,谓等于听他的讲义云。……功课簿之外又设一本厚簿,名曰蓄德录。每日顺着宿舍房间,以次传递,周而复始。各人每日录入几句古人格言、名句或俊语,随各人意志之所好,写什么都可以。譬如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均可。这些格言、名句除写在蓄德录外,同时用一张小纸写出,贴在大堂板壁上。它的作用,是用以提起各人的警惕,引起各人的兴趣。每隔三五个月,先生也拿去翻阅一次,借以验其个人思想之所趋向,不无补助。”(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190~191页)可见康有为的讲学,对于宋儒所重视的义理、德行非常重视。)之后他又说明他的立场虽与宋儒不同,且包含着对宋儒的批评,但他既曾服膺朱子,故对朱子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评价,且认为与朱子相比,陆子滞于一隅而不举大体:“牛毛、茧丝析之至细,条理、枝叶敷之至繁,博大精深,前儒惟朱子有之,它不能也。仆生平于朱子之学,尝服膺焉。特儒先有短,正不必为之讳耳。朱子教人以持敬之学,最美矣,而于经义何尝不反复辩论?即《诗序》之偏,亦谆谆日与吕伯恭、陈止斋言之,岂亦得责朱子舍义利、身心、时务不谈,而谈此《诗序》乎?盖学固当本末兼备,未可举一而废百,亦不能举空头之高论,抹杀一切也。朱子之学,所以笼罩一切而为大宗者,良以道器兼包,本末具举,不如陆子、止斋之伦滞在偏隅,如耳、目、鼻、口之各明一义,不举大体也。孔子之学,所以师表万世者,更以道器兼包,本末并举,不如诸子之各鸣一术也。”(同上书,315页。)

在写作于1894年的《桂学答问》中,康有为在谈到“当读义理书”时特别强调要熟读、精读朱子的书:“宋儒专言义理,《宋元学案》荟萃之,当熟读。《明儒学案》言心学最精微,可细读。《国朝学案小识》可备源流。《二程全书》、《朱子大全集》、《朱子语类》可精考。《正谊堂全书》可涉猎。《近思录》为朱子选择,《小学》为做人样子,可熟读。司马《书仪》、朱子《家礼》皆近世礼所从出,宜参考。千年之学,皆出于朱子,故《语类》、《大全集》宜熟读。《学案》最博,可通源流,皆宜精熟。数书宜编为日课,与经史并读者。《小学》尤为入手始基也。”(《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2页。此内容亦见于《南海师承记》。)

在张伯祯根据门人1896年万木草堂听讲笔记整理而成的《康南海先生讲学记》中,我们看到,康有为又以沉潜与高明说朱、陆之别,并拟之以孟、荀之别:“至宋儒发挥理学,分朱、陆两派。朱子沉潜,一近圣人实学,有似荀子。陆子高明,一近圣人大义,有似孟子。要之,教人以实学为上,故朱子后学,成材较多,而明儒一代学问,皆宗陆子。”(同上书,107页。)对朱子的评价与之前也基本一致,而表述又稍有差异:“南宋之学,朱、张、吕、陆四大家,别有永嘉之学,朱子集其大成。……朱子不治《春秋》,专言义理,于孔子之道得一半。……其精力全在四书,而于《大学》、《中庸》为最,于六经不甚精通。”还提到“后汉气节,孔子治效之极也;晚明气节,朱子治效之极也”(同上。此内容亦见于《万木草堂口说》。)。

在1896年门人记录的万木草堂听课笔记《万木草堂口说》中,我们看到,康有为以公羊、穀梁之学区分孟、荀,又以孟、荀区分朱子与陆、王:“孟子,公羊之学。荀子,穀梁之学。孟子高明,直指本心,是尊德性,陆、王近之。荀子沉潜,道问学,朱子近之。”(《康有为全集》第二集,135页。)对朱子的批评主要是说他对制度重视不够:“五百年来,义理则出朱子,制度则不然,朱子少言制度。”(同上书,146页。)对阳明的批评主要有两点。一是说他“入佛学”:“王阳明谓:‘戒慎恐惧是工夫,不睹不闻是本性。’征以《易》之‘终日乾乾,夕惕若’,可知阳明翻案,已入佛学。”(同上书,166页。此处编者断句有误。《万木草堂口说》中相关的记载是:“‘戒慎恐惧’与《易》‘乾惕’二字合,不外一敬字。故《易》言‘敬以直内’,最的。‘时时’在‘不睹不闻’前,‘戒慎恐惧’便是中。孔子说是以‘不睹不闻是本体,戒慎恐惧是工夫’,王阳明谓‘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工夫’,入佛学。”(《康有为全集》第二集,169页)又说:“陆子之学,专以悟为宗,如膜中烈日,此佛学也。”(同上书,139页))二是说他近于高明而不中庸:“孟子之道近于广大而不精微,陆子静、王阳明近于高明而不中庸。”(同上书,172页。)

在张伯祯根据门人1896—1897年万木草堂听讲笔记整理而成的《南海师承记》中,我们看到,康有为如是裁定朱、陆:“朱学善于陆,包陆在内”,“朱子能正陆子之偏”(同上书,254页。),“陆子静之学……亦有补于朱子之学”(同上书,253页。)。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康有为对朱、陆关系的一个最具概括性的论断。此外,康有为又以士人之学与人人之学区分朱、陆:“朱子之学,为士人说法。陆子之学,人人皆可学。王学亦然。”(《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53页。此处编者断句有误。)

由此可见,康有为对陆、王之学的评价远低于朱子之学。而且还可以证明,康有为的这种看法一直延续到晚年。任启圣在《康有为晚年讲学及其逝世之经过》一文中提到康有为69岁时在天游学院对弟子“特开《中庸》三堂,宣明教义”时说的一段话:“《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孔门教人求知力行之精义。王阳明之良知良能,粗浅不足道,其人可重,其学不足言也。”(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381页。)那么,何以学界口耳相传,都认为康有为在尊德性、道问学的工夫上最服膺陆、王之学呢?实际上,这一与事实有所出入但广为流传的看法主要来自梁启超,而与康有为自己的修养经历以及他收服弟子惯用的方式、弟子对他讲学容易发生的触动点和共鸣点有关。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热门推荐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宿世情缘:呆萌七小姐

    宿世情缘:呆萌七小姐

    她不想嫁进豪门,誓要自己当豪门,玩转相国府。在京都横起走路……,饿死鬼穿越,却遇自然灾荒,差点再次饿死。呆萌七小姐看见鸡腿比看见帅哥有兴趣,就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她忽然走了桃花运,太子和亲王都围着她打转
  •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别人穿越不是妃子就是小姐,好歹也能是个丫鬟,而她竟然是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已死的人!等等,好像这副身体的身份还非同一般。楚乔烟,十八岁,系东郡尹家长媳,身份颇为尊贵。却也是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悲惨女子。上有婆婆不疼,祖母嫌弃下有姬妾排挤,欲除之而取代还有难缠的小姑,泼辣刁蛮的妯娌一次意外从楼梯上滑落,再次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女主语录1: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才弄得现在没心没肺。女主语录2:你匍匐在地上仰视别人,就不能怪人家站得笔直俯视你。女主语录3:生活就像QJ,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穿越女的存在不在于要改变环境,而是要融入环境中去,身为名门长媳,自然要有名门长媳的风度。楚乔烟的奋斗目标,巩固地位,击败小三,让看不起她的人统统臣服在她的脚下!本文一对一、非女强小果最新新文:《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新文《继妹》重开篇《任家五小姐》已上传,亲亲们请移驾,浪费亲亲们一点儿时间,收藏一个哦~地址:追文的亲亲请注意,V章节65章不用订阅,点开“阅读此书”就会发现有免费章节!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投票、收藏、留言都是小果的动力!群号:82089784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文——《都怪父王过分妖孽)推荐朋友文文:小瑜的《主母烟七七》吾乃攻的《三小姐的无敌魅惑》小鱼的《庶女》云汐月的《夫君别挡道》乐薇的《墙角夫人》
  • 零点爱情

    零点爱情

    贵族的少爷、小姐是多少人羡慕、崇拜的焦点,还是回家多安几面镜子照照吧,繁华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自相鱼肉,人人如此现实,东景脚踩油门,要么赔条裙子来东景:感情本少爷今天是遇上碰瓷的了四公子亲临,自大狂,加注了太多的责任、名利、权势,拔刀相助、善良但不温柔,没礼貌、花孔雀、爱骄傲,其实不然,其实他们的苦衷也是不言而喻的,小心哪天落在我手里等让你好看,缘乃天定,举世无双,等本姑娘那天头发齐腰小心勒死你!,我又岂能坐以待毙…小凡走在路上的奇遇小凡:居然连道歉都不会的人,不过是披了一张华丽丽的表皮,走出了好远。徒有虚名而已,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今生的无数次偶遇换取一生的同床共枕,,份靠人为…东景:我看你不紧是碰瓷的,传言四大家族一动,全世界一阵,还想用这种办法吸引我的注意吧,众女子失神,四大家族继承人东、南、西、北四少爷如玉如风、张扬不羁、风流潇洒、冷傲淡雅、各具一色,这叫什么,是多少贵族名媛所追逐的梦想,然而四少爷的婚姻却不由自主,欲擒故纵、还是炫石为玉,面对这样的婚姻,又将展开一段怎样的恋情…她路见不平,不过你不是我的菜,爱财如命,一介平民,你看看你的身材,是省长身边的保镖,但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族还是天地之差,啧啧…平的汽车走上去都能让你吓的熄火了,倾国倾城、温柔善良、有生意头脑、随性随和、自信却不自傲、是沈氏集团的千金小姐,真是让人震惊!四大家族多年在商场上就位居榜首,可谓是翻手为云,还真是自高自大的自大狂小凡:要么道歉,有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小凡气的直跺脚,覆手为雨,多少官场和商场都要礼让三分。
  • 历代兴衰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历代兴衰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所叙历史故事,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由于作者“撮其要,记其事”,将“圣君明王,忠奸淑慝,总大纲,采集成编”,并且“其中本原,悉遵正史”,把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历史和浩瀚史籍中的历史事件,炼压缩在一部几十万字的书中,读后仍使人感到故事连贯,结构紧凑,没有情节松散、断续或虚假的觉。书中对各时期一些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武王伐纣,秦灭六国,楚汉相争,以及历朝帝王开立国、昏君佞臣乱政祸民,均择其重点作了详细、生动的铺叙;岳飞抗金、闯王进京、义和团抵御外,以及历代重要农民起义运动,亦作了繁简不同的描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后娘

    无敌后娘

    卖身系列之后娘文案:她何其有幸得天宠三岁,不识父母面,一座采光绝佳的玻璃房是她仅有的世界七岁,痛恨她的外公将她卖给亚比士研究院做专职白老鼠十三岁,特殊的才能让她有幸能从白老鼠进化为“人”十七岁,她成为医学界的闪亮新星,身价百倍十八岁,她被“借”到爱尔兰考古队,专职抢救,兼职跑腿十九岁,她被那根莫名其妙的挂链弄到莫名其妙的地方二十岁,她可谓精彩的人生再添一笔,再一次被卖她不曾怨过天,不曾恨过地,却不得不服上天的倦顾让她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精彩她年仅二十,无意结婚,无意生子,毕生最大的志愿就是当个单身贵族,无牵无挂战天,一个五岁的小家伙,他叫她娘她,是他爹给他买回来的后娘银战,一个如战神一般的男人银狼族,一个团结而又强大的族群战天,一个内敛怕生的小男孩,朗衣,一个天才医学博士(一个可怜的女人)卖身系列之后娘,一个精彩的故事稳住脚,千万别走开哦!************************************************零八年书院七位作者倾心打造卖身系列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卖身系列群:8427942以下是其他六位作者卖身系列文址,记得从头看到尾哦:《卖身—风定江山》(孟琴)《卖身系列之祸妃》(夜恋凝)《卖身系列之妖姬》(花前月下)《卖身系列之怜婢》(春日晨光)《卖身—无心童谣》(ray)《卖身系列之哑丫》(木棉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中不仅分门别类地对食物本身以及食物搭配后的营养功效作了科学论述,而且还将相对应的食物搭配落实到具体的食谱,使读者不仅知道怎样搭配食物更营养,还知道如何使家常菜烹调得既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从而更健康地享受美食,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