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13

第13章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立场与其戊戌流亡前的孔教建制主张(2)

值得注意的是,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的经学大家郑玄在《驳五经异义》中对尹更始、刘向等人的看法提出了反驳:“《洪范》五事,一曰言。言作从,从作乂。乂,治也。言于五行属金,孔子时,周道衰亡已,有圣德无所施用,作《春秋》以见志。其言可从,以为天下法,故天应以金兽,性仁之瑞,贱者获之,则知将有庶人受命而行之。受命之征已见,则于周将亡,事势然也。兴者为瑞,亡者为灾,其道则然。何吉凶不并,瑞灾不兼之有乎?如此修母致子,不若立言之说密也。”(转引自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278~279页。)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郑玄同意西狩获麟为兴汉之瑞的公羊家观点。此处所引许慎和郑玄的文字都提到“麟应孔子而至”之义,大略对应于徐彦所概括的第三义。尹更始、刘向等人以“吉凶不并,瑞灾不兼”为理由而得出“麟为周亡天下之异,则不得复为汉瑞”的看法,进而得出“知麟应孔子而至”的看法;郑玄则反驳了“吉凶不并,瑞灾不兼”的看法,但他也是以西狩获麟为孔子受命之征。郑玄其实是赞同公羊家以西狩获麟为孔子受命之征、孔子为素王的看法的,此义明确见诸《六艺论》:“孔子既西狩获麟,自号素王,为后世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还提到:“贾逵、服虔、颍容等以为孔子自卫反鲁,考正礼、乐,修《春秋》,约以周礼,三年文成致麟。”(杜预:《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九,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2172页。贾逵、服虔、颍容即《五经异义》中提到的“说《左传》者”。)我们知道,贾逵、服虔、颍容等人都是治《左传》的古文经学家,可见“麟应孔子而至”是宗《左传》的古文经学家和宗《公羊传》的今文经学家的一个共同看法。而且,既然麟为仁兽、圣王之符瑞的信念为古文经学家和今文经学家所共享,那么,以孔子为素王的看法其实并非公羊家独有的观点,而是古文经学家也认可的。

这样看来,在对西狩获麟的理解上,古文经学家与今文经学家的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在于是否以麟来为兴汉之瑞这一点上,特别是对于何休提到的孔子已经预言到汉兴以及《演孔图》中的神奇描述,是古文经学家重点拒斥的。今文经学家强调孔子与汉代之间的联系,以孔子当一代之王,所以麟应孔子而至与麟来为兴汉之瑞被认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其观点突显了孔子为汉立法的意涵;古文经学家则强调了孔子与周道之间的联系,认为孔子从周道而为后世修《春秋》,其观点笼统于孔子为后世立法的思想。可以看到,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并非不可融通:只要排除《演孔图》中的神奇描述,今文经学家的看法就与古文经学家相当接近了。(关于这一点,皮锡瑞说:“麟为汉瑞,详见何氏《解诂》引《演孔图》。《演孔图》虽属谶纬家言,孔子作《春秋》,本为后王立法,继周者汉,即谓《春秋》为汉制亦无不可。麟出为作《春秋》瑞应,即谓麟出为汉瑞亦无不可。《春秋繁露·符瑞篇》云:‘西狩获麟,受命之符。’是西汉大儒已为此言,不待东汉崇信谶纬之后也。汉人多以获麟颂扬汉代。韩敕碑云:‘后制百王,获麟来吐。’史晨碑云:‘西狩获麟,为汉制作。’又云:‘获麟趣作,主为汉制。’是其明证。在汉言汉,推尊昭代,不得不然。后人多以崇信谶纬为公羊家罪案,斯昧古之甚矣。左氏家不信此说,故但以麟为孔子瑞,不以为汉瑞。”(《〈驳五经异义〉疏证》,282~283页))另外,还应当注意到,今文经学家以《春秋》为孔子拨乱反正之作,古文经学家则以《春秋》为孔子的中兴之教,这两种看法也颇有一致之处。古文经学家与今文经学家在对西狩获麟的理解上的实质的不同表现在如何理解孔子的立法的问题上。上引《春秋左传正义》中杜预所言“若能用此道则周室中兴”及孔颖达提到贾逵、服虔、颍容等人认为孔子修《春秋》是“约以周礼”等说法,是理解古文经学家的看法的一个要点。古文经学家虽然和今文经学家一样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为后世立法,但古文经学家更强调孔子立法对于周礼的继承性。如果我们从比较接近今文经学的立场上来看,强调孔子立法对于周礼的继承性可能导致孔子“创制显庸”之意味的减弱。不过,无论孔子“创制显庸”的意味如何减弱,古文经学家认可孔子为后世立法这一点不可能被动摇,因为既然麟为圣王之符瑞且麟为孔子而来皆为古文经学家所认可,那么,孔子为圣王也必然为古文经学家所认可,而改制立法则是为圣王者的应有之义。

其实,郑玄的看法已经从一个角度表明,孔子为素王、西狩获麟为孔子受命之符乃是古文经学家和今文经学家的共同看法,虽然在具体理解上二者存在着各自看来非常重要的差异。康有为对此虽然没有作细致的分析,但他也引用了许多超出今文经学范围的文献来证明孔子为素王的观点并非仅限于今文经学家。康有为在论证孔子为教主时比较有创造性的是他在“素王”和“教主”之间进行了意义上的勾连:“素王,空王也。佛亦好空王,又号法王。凡教主尊称,皆取譬于人主,何异焉?”(《康有为全集》第三集,104页。)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这一点没有问题的话,那么,站在古文经学的立场上,也能证成、甚至更能证成孔子为教主的看法。

但康有为这时的孔教论确实与其今文经学立场有密切关系。在《孔子改制考》的序中,康有为引用了《演孔图》黑帝降精而生孔子的说法:“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艰,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世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主。”(《康有为全集》第三集,3页。)黑帝降精而生孔子的说法既然见诸《演孔图》,或许为何休这样的公羊家所认可,但很难在《公羊传》中找到明确的根据,或许也很难为同为公羊家的董仲舒所认可。康有为援引这一说法表明他在“神道设教”的路上走得很远。在此我们必须提到基督教这个外缘性的参照。不难想到,基督教福音书中关于玛利亚由圣灵怀孕而生耶稣的说法对于康有为起用《演孔图》中黑帝降精而生孔子的说法不无关系。

不过,似乎有证据表明,在理解康有为的“教主”概念时,我们亦不宜过分强调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更不宜仅以基督教为参照。从《孔子改制考》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康有为那里,不仅耶稣、释迦牟尼、琐罗亚斯德等被认为是教主,希腊贤哲、先秦诸子等也都被认为是教主:“于是才智之尤秀杰者,蜂出挺立,不可遏靡。各因其受天之质,生人之遇,树《论语》,聚徒众,改制立度,思易天下。惟其质毗于阴阳,故其说亦多偏蔽,各明一义,如耳、目、鼻、口不能相通。然皆坚苦独行之力,精深奥玮之论,毅然自行其志,思立教以范围天下者也。外国诸教亦不能外是矣。当是时,印度则有佛、婆罗门及九十六外道并创术学,波斯则有祚乐阿士对创开新教,泰西则希腊文教极盛,彼国号称同时七贤并出,而索格底集其成。故大地诸教之出,尤盛于春秋、战国时哉!”(同上书,8页。)从中也可以看出,康有为的“教”的概念是非常广义的,并非限于狭义的宗教,可以涵摄包括宗教在内的、以教化为目的的一切学术。

但我们又不能因此而过分弱化康有为以孔子为教主的独特看法。虽然康有为认为诸子皆为改制立法之教主,但正如上引文中所言,他亦认为诸子所立之教各执一义而流于偏蔽,而孔子则为“诸子之卓”,“积诸子之盛,其尤神圣者,众人归之,集大一统,遂范万世”(《康有为全集》第三集,8页。)。他的这个看法在文献上曾诉诸《庄子》。《庄子·天下》中有一段话论及“古之人”内圣外王之道,称“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康有为认为其中的“古之人”指的就是孔子(康有为提出的理由如下:“或以古人属禹、汤、文、武,则开端云:‘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指当时春秋、战国创教立说之诸子而言,故谓为‘治方术’。《论衡》谓孔子,诸子之杰者也。孔子在当时,道未一统,孔、墨并称,儒、墨相攻,古列在当时天下治方术诸家之内。若古之人为三代先王,则当言古今之为治道多矣,不当言天下之治方术。文质三正,循环递嬗,三王方听人人用二代之礼乐,何尝以为无以加?故知古之人非三代先王也。既非三代先王,则古之人为孔子尤确。而古之人所为《诗》、《书》、《礼》、《乐》,非孔子而何?”(《康有为全集》第三集,140页)),且认为庄子的这段话是对孔子的最佳描述:“所以尊孔子者云:‘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又开篇称为‘神明圣王’,自古尊孔子、论孔子,未有若庄生者。虽子思称孔子曰:‘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不若庄子之该举。子贡、有若、宰我所称,益不若子思矣!固由庄生之聪辨,故一言而能举其大,亦由庄生曾为后学,能知其深也。后世以《论语》见孔子,仅见其庸行;以《春秋》见孔子,仅见其据乱之制;以心学家论孔子,仅见其本数之端倪;以考据家论孔子,仅见其末度之一二。有庄生之说,乃知孔子本数、末度、小大、精粗无乎不在。信乎惟天为大,固与后儒井牖之见异也。”(《康有为全集》第三集,139~140页。)庄子在这个语脉中还谈到古人内圣外王之道存乎六经,而后世学者则“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因此流于“不该不遍,一曲之士”,“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于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康有为亦以此来理解孔子与诸子的关系,即认为诸子各得孔子六经之一偏。

康有为的“教主”概念直接关联于“改制立法”之意涵。因此,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一方面援引经、史典籍中有关孔子为素王等说法来说明孔子为教主,另一方面主要通过对比分析诸子在制度上的不同主张来说明孔子如何改制立法,从诸子与孔子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来突显孔子所立之教的意义。对于孔子改制立法的主要内容,康有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凡大地教主,无不改制立法也。诸子已然矣。中国义理、制度皆立于孔子,弟子受其道而传其教,以行之天下,移易其旧俗。若冠服、三年丧、亲迎、井田、学校、选举,尤其大而著者。”(同上书,111~112页。)我们在此不作具体分析。

康有为还提出诸子改制皆托古的看法。他指出人情往往“荣古而虐今,贱近而贵远”,因此,“当时诸子纷纷创教,竞标宗旨,非托之古,无以说人”(同上书,29页。)。关于孔子的改制托古,康有为援引了《孝经纬·钩命诀》中的话:“子曰:‘吾作《孝经》,以素王无爵禄之赏,斧钺之诛,故称明王之道。’曾子避席复坐。子曰:‘居,吾语女,顺孙以避灾祸,与先王以托权。’”然后评论说:“孔子改制托古大义,全见于此。一曰素王之诛赏,一曰与先王以托权。守经之徒,可与立者也。圣人但求有济于天下,则言不必信,惟义所在。无征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全集》第三集,141页。)如果说以孔子为黑帝降精而生表明康有为在神道设教的路上走得很远的话,那么,以孔子改制托诸古人则在一定意义上又体现出康有为对孔子的理解的另一面,即他对于“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孔子”的批评。康有为强调孔子改制托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解释经、史典籍中存在的关于孔子与三代以及上古之联系的大量记载,这是他证成其今文经学立场的一个必要步骤。

论者往往将康有为的改制托古论与其变法维新主张关联起来,认为康有为为了变法维新而倡改制托古,其实这个看法一则有倒果为因的嫌疑,一则有不合事实之处。(这一点从如下事实亦可察其端倪:戊戌期间一些赞同康有为变法主张的士大夫,如张之洞、孙家鼐、陈宝箴、翁同龢等,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的今文经学思想却很不以为然。)首先,虽然康有为的改制思想与其变法维新主张具有紧密关联,但并不是说康有为为了变法维新才倡导改制思想。(认为康有为为了变新法而倡导改制思想不仅见诸后来的史学研究者,而且见诸1891年朱一新写给康有为的信中:“今托于素王改制之文,以便其推行新法之实。无论改制出于纬书,未可尽信,即圣人果有是言,亦欲质文递嬗,复三代圣王之旧制耳,而岂用夷变夏之谓哉?”(《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29页))我们已经指出,约写作于1885年的《教学通义》的中心思想,其实是从今改制。就是说,早在1885年左右——这个时间距离康有为以荫生资格向光绪帝首次上书的1888年尚有三年,距离康有为以举人资格主导“公车上书”的1895年尚有十年——康有为已经有了改制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是与他那时衡定周、孔的经学思想直接相关联的。其次,康有为在确立今文经学立场时将改制与托古相关联,而托古这一思想本身与其变法维新主张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实际上,联系《教学通义》中的思想,改制托古论其实是康有为衡定周、孔的一种新方式。就是说,从原先的从今改制论到后来的托古改制论,主要关联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变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康有为前后思想的连续性:托古改制论并非从今改制论的对立,不仅二者皆以改制立论,而且,如果抽掉二者所指的具体历史内容而仅从逻辑上看的话,毋宁说托古改制论恰恰是在从今改制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对康有为今文经学思想的简要刻画有助于我们对其孔教概念形成一个轮廓性的理解。如果说《教学通义》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思想与基督教没有明显的关联,那么,康有为在确立今文经学立场的过程中提出的孔教思想是否受到基督教的明显影响呢?答案可以说是肯定的。不过,我们亦不宜过分夸大这种影响的程度和重要性。在1891年康有为写给朱一新的一封信中,康有为针对朱一新“阳尊孔子,阴祖耶苏”的指责,为自己作了辩护。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热门推荐
  • 总裁之豪门弃妇

    总裁之豪门弃妇

    婚礼上,她当众被阮氏集团大少弃婚,成为全城耻笑的豪门弃妇。原本以为人生失了色彩,却没想到会遇见温柔多金优雅的他。夜夜缠绵,他极致宠爱,她不住沦陷,失身失心。原本以为找到人间真爱,却没想到。三月后…五百万的支票,带着极大的羞辱,打在她光裸的身上。“滚吧!你已经没用了。下一部戏,女主角的位置是你的了。”他轻描淡写一句,像是在打发一条摇尾乞怜的狗。她强忍眼泪,捡起床上支票:“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的全名是什么吗?听好了,阮向南,阮氏集团二公子。”被阮向东抛弃,被阮向南玩弄,不堪的人生,让她无颜面对生活。可是肚子……半年之后…原本二线小明星柔善美,凭借一部现代家庭喜剧走红大江南北,在演艺圈崭露头角,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红星。但是当红之际,她却忽然出国深造,从此销声匿迹。三年之后…柔善美归来,签约英王娱乐,连接三部跨年贺岁大戏,出席各大名流晚宴,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花蝴蝶,游走花丛。再见故人,她只是妖娆一笑:“南少,多年未见,别来无恙啊!”这一笑,惊了他的心。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   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   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
  • 劫仙传

    劫仙传

    楚羽因困仙结被神秘道人所救,对方观其仙骨奇佳,遂引荐观云阁仙尊,成为观云阁的一名小仙童,因得仙尊的独宠而被众师兄弟打击陷害,甚至差点丢命,机缘巧合,结识了千年莽神,得到自尊秘籍,至此,凡界,仙界,修真界,神马的全部沦为下饭菜……
  • 飞上枝头是乌鸦

    飞上枝头是乌鸦

    问:宅斗的要义是什么?大丫:阴谋诡计。二丫:扮猪吃老虎。三丫:嫡女不用斗。四丫:安分守己。五丫:呃,坑蒙拐骗外加搅稀泥,欧耶!这是一只大智若愚的“乌鸦”打败凤凰女,飞上枝头的奋斗史。
  •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你是我的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黑白通吃的男人易峰对豪门千金一见钟情;却由于觉得自己沾满鲜血的人生没有资格得到天使般纯洁女人的爱。他们之间有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可是,为什么她会主动要求嫁给他?难道是上天对他的眷顾?
  •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亲眼目睹男友背叛,她愤怒中陷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她赌气嫁了他,他笑了三天。要知道他用尽阴谋阳谋为的只是把这个小女人绑在身边。婚前婚后他发挥一惯作风,把她身边的花花草草全部斩杀。他以为可以这样宠她一辈子,可是当那些花边新闻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还不够,于是禁门谢客好好教训……直到她的腹中有了他的孩子。在他大宴宾客的时候她却意外得知这个男人设计了自己整整十年。当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算计,她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书甩在了他的身上,“亲爱的,你不行呀,医生误诊了,我没有怀孕,要不我换个男人试试。”“你敢换试试?”他二话不说丢下满室宾客把这个女人打包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