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200000033

第33章 千里杀将——正说《九地篇》(1)

本篇约一千二百字,几占令书总篇幅的五分之一。它内容丰富,思想精辟,说理透彻,文采斐然,富有极其深刻的战争哲理。

所谓“九地”,是指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不同的战略地理。通观全篇,可知孙子立足于战略地理学的高度,放眼战争全局,围绕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新的特点和需要,深刻地论述了军队在九种不同战略地理条件下进行作战的基本指导原则,特别强调了要根据不同作战地区官兵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来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确保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对战略进攻中如何实施突然袭击问题的论述,是为全篇的精华所在。

首先,孙子从战略态势上,概括了九种不同兵要地理的特点及其对官兵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提出具体灵活的应变措施,以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其次,孙子提倡深入敌境进行作战,认为这样做具有使士兵听从指挥、努力作战、就地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士兵无所畏惧等多种优点。最后孙子进一步强调了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作战原则,如做到隐蔽突然,快速灵活,迅猛、机动,善于寻找敌人弱点,争取主动,避实击虚,迅速行动,集中兵力等等,并把它们同地理条件的特点结合起来。在本篇中,孙子还提出了某些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治军主张,如强调带兵要做到法令严明,禁止迷信和谣言,重视保持军队的团结和战斗力,为克敌制胜创造充分的条件。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美国立国时间短,文化积淀薄,美国人急功近利,崇尚有形的技术,忽略无形的思想,认为“美国人所代表的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民族,缺乏远大眼光,常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毛病”(钮先钟:《现代战略思潮》,24页,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9。)。甚至一位我素来十分敬重的当代中国著名战略学家,也曾断言:“美国的战略文化缺少悠久的历史哲学传统。”(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增订本),254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但是,我不得不遗憾地说,这样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美国立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它的思想文化之丰厚博大,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国家,而且充满生机,与时进取,绝对有它的重大价值和鲜明特色,崇尚技术固是事实,重视思想更是真相,至少在军事理论领域是这样。你只需看看马汉的《海权论》、柯林斯的《大战略》,再看看海湾战争中的“鲍威尔战法”、伊拉克战争中的“拉姆斯菲尔德战法”,便可以发现,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战法原则,在当代世界里,美国都是了不起的领先者与引导者之一,说美国人文化平庸,思想浅薄,那可真的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了。

在多如过江之鲫的美国军事学家当中,柯林斯是非常杰出的一位,作为现代最著名的战略学家之一,柯林斯著有不朽的军事学名著——《大战略》。我们对它发生兴趣,倒不仅仅是其书本身的重大价值,而是看到了它的许多观点,与中国的古老兵书《孙子兵法》不乏异曲同工之处,庄子说“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东西方军事文化从本质上讲底蕴相同,血脉相通,那种貌似有据把东西方军事文化的特点对立起来的做法,纯属浅薄无知。

在《大战略》一书中,柯林斯将主要的作战原则归纳为十二条,这就是,(1)目的;(2)主动权;(3)灵活性;(4)集中;(5)节约;(6)机动;(7)突然性;(8)扩张战果;(9)安全;(10)简明;(11)统一指挥;(12)士气。如果拿它们同《孙子兵法·九地篇》对照着解读,你会欣喜地看到这十二项作战原则之基本要素,在本篇中都已经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这说明孙子不愧为世界上深谙作战基本原理的第一人,《九地篇》也无疑是整个孙子兵学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九地篇》的文字有一千多言,在十三篇中篇幅之大,首屈一指,文字多意味着内容丰富,内容丰富则往往导致思想深刻。本篇的情况正是如此,它的兵学理论之全面、独到、精深是毋庸置疑的,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考察不同类型的兵要地理,根据具体的地理条件制定适宜可行的作战行动方案

所谓“兵要地理”,其实就是军事战略地理,按现代术语表示,军事战略地理“是在军事领域内,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与军事有关的地理环境,对军事战略的影响,为决策者进行安全环境分析,选择战略目标,拟定战略方针,制定武装部队建设规划和建立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服务”(雷杰:《战略地理学概论》,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孙子本篇所谈到的“兵要地理”问题,其概念似乎没有这般拗口与复杂,但主要精神是相通的,特别是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方面,古今战略地理学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可谓高度一致,所以“何妨古今一线牵”,用现代战略地理学的一些原理,来对照和认识孙子兵要地理说的价值与意义。

毫无疑义,对兵要地理在军事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孙子是高度重视的,他曾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战略地理环境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特点。中国人素有数字崇拜的嗜好,尤其对“九”这个数字情有独钟,理由是它为阳之尊,数之极(所以皇帝老儿称为“九五之尊”,凡事有一圆满归宿则叫做“九九归一”)。孙子是食人间烟火的,故亦不能免俗,下意识地把兵要地理区分为九个大类: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其实它们可以概括地划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自己国土内的“散地”,一是敌人国土内的“重地”。

兵要地理既然如此复杂多样,那么战争指挥者就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战略地理条件,采取正确适宜的作战方针,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孙子认为,在不同类型兵要地理上展开军事行动,有其一般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军队在不同环境之下,其心理状态与战斗潜能发挥的可能态势。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针对各种兵要地理的作战要领,“良工授之以法,高手度人金针”,让人们窥知并掌握认识、运用兵要地理因素的窍门。例如,在散地上要统一部队的意志,稳定军心,同时尽可能避免作战;在争地上,不可贸然发起进攻,而要注意后续部队迅速跟进,以便相互策应;在四通八达的衢地之上,应该广泛结交诸侯,引为外援,至少也要让其保持中立,不来趟这潭浑水;等等。九类情况,九种解套的方法。孙子都替战争指挥者预先设想安排好了,用心可谓良苦。

孙子的兵要地理思想是对无数战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产物,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显著的成效性,也经受住了历史长河之水的洗礼,而被证明屡试不爽,俱有应验。作战的成败,大多可以从是否遵循这些原理寻找到内在的原因。比如,北宋末年浙江的方腊,“食菜事魔”,啸聚山林,揭竿起事,曾先后攻陷多座城池,占据六州五十二县的地盘,人们争相附从,其众最盛时曾发展到百万人以上,几乎成就一番气候。可是好景不长,最后还是让朝廷大军赶回其“帮源洞”老巢,一一剿灭了。这中间原因虽然很多,但方腊本人在关键时刻不能驾驭全局,及时把战火烧向北宋王朝的统治腹心,反而退守“散地”,导致其部属信众怀土恋家,斗志涣散,战斗力下降,当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又如明末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李自成(在朝廷的眼睛里,他们当然是不折不扣、罪无可逭的“流寇”)统率部队南征北战,谁知稍不注意,落进了官军的包围,在明军总督陈奇瑜的围攻下,不得不退入车箱峡,陷入围地。眼见覆灭在即,李自成“设计运谋”,献宝诈降,居然骗过了陈奇瑜,诱使官军网开一面,乘机突出围地,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可以说是与孙子“围地则谋”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时至今天,孙子本篇的兵要地理理论中,最富有现实意义的是关于“衢地”和“争地”的论述,特别是“衢地”,从战略地理的角度看,更能显示出其重要性。

关于“衢地”,孙子反复强调这是四通八达的要害地域,而且非本国所有,因此,他主张事先从外交上争取这一要地所在国的同情而加以控制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大国所从事的“衢地”争夺,在西太平洋地区,主要是控制日本。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着眼,一直重视日本列岛这块战略要地,以抗衡苏联,以求在全球争霸斗争中赢得主动优势的地位。因为日本北海道的宗谷海峡和根室海峡,中部的轻津海峡,西南部的对马海峡,都是控制从日本海进入太平洋的通道,是名副其实的“衢地”,而苏联的远东地区海军基地海参崴,正处于日本海的西岸。美国控制了日本,就等于把苏联的远东海军力量困死在日本海的彼岸,不能再有大的作为。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二战后美国舍得花大本钱在日本的身上,以求长久保持日本这一战略“衢地”。反观苏联,也通过占领北方四岛而控制了根室海峡,以它作为自己进入浩瀚太平洋的通道。即便是这些年来世界风云变幻,苏联解体,实力急剧下降,俄罗斯也不愿放弃北方四岛。这中间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北方四岛对于控制战略“衢地”的重要意义,因此宁可放弃同日本签订和平协议的机会,不要经济援助也毫不让步。

从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衢地”看,地中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地区。地中海有三条通路,恰如本篇所说的“衢地”一样。它们分别是西边为英国所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东边为埃及所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北边为土耳其所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环绕在地中海的周围,星罗棋布分布着数以十计的国家,属于世界上战略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北非地区的矿产,更直接关系着各国的经济、军事命脉。因此,它长期以来成为诸大国瞩目的焦点,而要控制地中海,从战略地理看,就必须首先控制出入地中海的三条通道。于是多年来,各大国始终在为实现“据其要津”的战略目标而努力。至于其手段,便是联络与国,订立同盟,寻求立足之点,扩大势力范围,“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吴王孙武问对》,见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九。)。可以这么说,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上空的风风雨雨,都是同大国为控制这一战略“衢地”而进行的斗争密切不可分的。

近些年来,国际战略大格局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战略“衢地”的较量仍在延续,看不出有停止的任何迹象,这一现实表明,孙子有关兵要地理问题的论述,其价值依然存在,其启迪依然可贵。

2.结合兵要地理用兵原则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整套精辟深刻的战略突袭的理论及方法

为了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目的,孙子提倡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展开战略进攻行动,主张纵深突袭,似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一举战胜敌人。

首先,战前秘密决策,隐蔽准备。为了确保突然袭击能出敌不意,攻敌无备,孙子主张在战前做出秘密决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保证军事机密不致泄露,即所谓“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这一是要“夷关折符”,封锁关口,销毁通行凭证,防止敌方间谍潜入侦察。二是要“无通其使”,既不接受敌方新派使臣来访,以防其高明的间谍见微知著,察觉我方的战略意图;也不允许敌方留居人员离境,防范消息的走漏。总之,巧妙地加以伪装,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暴露弱点,“始如处女,敌人开户”。

其次,及时把握进攻的时机,正确选择主攻的方向。孙子强调,优秀的作战指挥者应该善于捕捉战机,一旦发现敌人呈示弱点,有机可乘,就不必同敌人讲客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起攻击,“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如神兵从天而降,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找不着北,“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而作为军事指挥员,则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顺详敌之意”,“运兵计谋,为不可测”等方法,来催化有利进攻时机的形成,而不要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睁着眼干等待。关于选择主攻方向的问题,孙子反对采取撒胡椒粉、平均使用力量的打法,主张在实施战略突袭的时候,做到攥紧拳头,“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先其所爱”,等等。即集中优势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敌人既是要害而又虚弱的地方,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事半功倍地结束战斗。

其三,巧妙灵活地变换战术,刚柔兼济,因敌变化。一旦做出了战斗的决心,决定了进攻的时机,选定了主攻的方向,做好了打击的准备,那么,在战役战斗中,灵活用兵,巧妙指挥也就成为实现战略突袭目标的主要环节了。孙子对战略进攻中的战术运用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提出了有关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心内容是“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自己的战术运用。诸如,隐蔽自己的作战企图,示形于敌,瞒天过海,调动对手,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易其事,革其谋”、“易其居,迂其途”;布列阵势要如同常山之蛇一般,灵活自如,反应敏捷,善于策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等等。其宗旨就是强调灵活的指挥,多变的战术,反对墨守成规,避免贻误战机,陷入被动。

这里,孙子实际上触及了战术运用上的最深层次命题,即战术理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问题,这用哲学范畴来表述,就是“常”与“变”的对立与统一。所谓“常”,是指事物的稳定性、永恒性,大经大法,这在儒家那里,便是“经”,“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所谓“变”,是指事物的变化性、适时性,通权达变,这在儒家那里,便是“权”。这两者既是对立的,“男女授受不亲”,但又是统一的,“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孟子·离娄上》。)。

就兵学而言,“常”与“变”的统一尤为重要,因为战争本身就是必然性与盖然性的有机统一。成型的战术原则,是千百万人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和通用性,对它自然应该予以最大的尊重,这一点孙子心里非常清楚,他一再强调“高陵勿向,背丘勿逆”,坚决提倡“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就充分说明他对既定的战术原则是何等的信赖,何等的推崇。

同类推荐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 子弹之血色荣光

    子弹之血色荣光

    精湛的格斗技术,华丽的魔术技巧,洞悉一切的最强瞳力,神奇的印记之力。主人公一次次的在战斗中累计这些力量。面对爱人香消玉殒,挚友长眠地下,最信任的人的背叛,我们的英雄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小投资大回报

    小投资大回报

    本书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场为场景,以12个自我创业者为主角,向人们讲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创业的艰辛、创业的痛苦、创业的成功、创业的快乐。书中的创业者每人独立成篇,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是惟一的实体,其他一切世界都是它投射的影子。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科温知道了一种名为红粉的物质,即使在所有爆炸性物体都保持惰性的安珀仍旧能保持其爆炸反应。这种红粉的产地叫阿瓦隆。科温逃出牢笼,穿行于影子世界中,伴随着黑路前往阿瓦隆,寻找反攻的武器。一路上,一条黑路伴随着他穿过不同的影子世界,像一个不祥的预兆。科温利用阿瓦隆红粉,装备了一支拥有现代火器的部队,开始向安珀前进。但他发现,安珀正遭到围攻,进攻者同样能够穿行影子世界,因为有一条黑路引导着他们。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吃垃圾也疯狂

    吃垃圾也疯狂

    这些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主人公马飞飞和他的铁杆哥们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本书囊括了知识情感、童趣搞笑和快乐烦恼交织的成长历程。相信你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感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不仅可作为店长和店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提高店长和店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超值金版)》分为店长的素质与职责、店员的素质与职责、职业形象、服务技能、口才技能、成交技能、促销技能、顾客关系维护、员工管理、团队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知识、店面安全与防损知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对店长和店员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