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36

第36章 共和新生(2)

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亚非国家的关系有很大发展。1954年,周恩来率领200多名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促使大会通过了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及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实现和平的协定。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了与两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周恩来多次发言,强调"求同存异",说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最终大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新中国外交局面的开拓与周恩来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他开朗、健谈、睿智,有一种非凡的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不少外交人士为他的魅力吸引。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即席演讲,还有他的手势打动了来自亚非大陆29个代表团成员的心。当菲律宾代表卡洛斯·罗慕洛咒骂共产帝国主义甚至比资本帝国主义更坏,指责中国是莫斯科的傀儡时,人们急切地期待着周恩来的反应。"我不是来吵架的",周恩来和蔼地说,"我是为了大家"求同"而来的"。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也是中国的外交宗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因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违背《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单方面停止对中国援助,撤走所有在华专家。至1965年,苏联在中国边境布置重兵,不断挑起冲突,中苏关系完全破裂。1969年,苏军公然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被中国军队击退。此外,苏联还鼓动、支持印度、越南反华,进犯中国领土,在1962年和1979年,中国被迫分别对印度、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捍卫了领土主权。

与苏联关系恶化的同时,中国对世界战略形势的分析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改变了两个阵营的思维,形成了"三个世界"的理论。这个理论由毛泽东在1974年提出,他认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广大亚非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核心。

中国逐渐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既加强与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视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也重视与欧美国家的交往。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美双方也开始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共同利益使双方逐步接近。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时,打算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中国借在日本举办的名古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之机,主动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次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他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事后也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同周恩来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1972年2月,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上海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联合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后,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是当时国际范围内的一件大事,两个大国的合作缓解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不久美国又制定《与台湾关系法》,把台湾置于它的保护之下。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在1971年恢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取消了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的资格,确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此后,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逐步开创了外交工作新格局,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出可贵的和平国际环境。

四、邓小平与改革开放道路的开启

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以他为核心的领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邓小平1904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邓家比较富裕,使得邓小平从小就能接受学校教育。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国民党和共产党分裂后,邓小平被派往广西发动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和刘伯承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刘邓大军",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1952年,邓小平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1956年,邓小平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成了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被打倒。1975年,周恩来病危,邓小平临危受命,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不过很快又被撤销一切职务。

邓小平的再次复出是在1977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之前,邓小平支持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论,在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最终的结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改革之兴首在人才。1977年,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推荐上大学的做法被废止。该年冬天,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走进考场。1978年夏天,又实行了一次夏季高考。此后,夏季高考就成为常例延续至今。这两年的高考可以说是中国规模空前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大浪淘沙,最后只录取了40多万名大学生。虽然录取的比例很低,但是恢复高考,在很多人脑海里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记忆。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人才的选拔有规可循,知识和人才被重新重视起来。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也逐步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留学生达到1万余人。

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农村改革最初在安徽、四川试点,然后逐步推行到全国。在农村解散"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公有,由农户承包耕种,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同时,逐步废除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和农产品统购统派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商品经济、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样,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农业产量大大提高,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解决。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基础生产单位自主权入手的,重在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的问题。在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扩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同时,实行经济责任制,理顺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以后又逐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建立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的作用被重新发现,市场被看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而得到重视。与此相对应,统购统销、价格双轨制等政策逐渐取消。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混合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私营经济的比重迅速扩大。分配结构也发生变化,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滋生官僚主义与个人崇拜,容易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拓宽民主渠道;同时加强党内监督和执政能力建设,时刻将反腐倡廉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基层民主政治也不断取得进步,农村村民自治及城区的社区自治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开放是紧密相联的,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建经济特区。1980年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第二步是开放沿海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等14个沿海城市。第三步是开放沿江、沿边城市及内陆城市。这样,对外开放城市遍布全国各省区,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及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全方位开放今日深圳特区格局的形成。在这些开放城市和地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兴起了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三资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

祖国的统一问题也取得重大进展。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方针和"一国两制"构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补充。1997年和1999年,中国分别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得到成功实践。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反对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也不提倡空洞的主义之争。邓小平曾说,改革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务实态度使中国的领导人能够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也能够放眼世界,清楚看到中国的未来,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所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这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992年春天,已经87岁高龄的邓小平自北京乘专列出发,一路南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要求各地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他还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精辟论述,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效率,正是中国人所认识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1997年,邓小平病逝于北京,由他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由后继者不断向前推进。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全世界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历史的重负中崛起;2010年5月1日,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开幕,这是中国努力自主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对中国的肯定。今日的中国,正在逐渐释放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巨大潜力,崇尚和平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热门推荐
  • 大少的冷妻

    大少的冷妻

    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不一定不幸福,但倒霉的事多多少少都会摊上一点。=======================================‘飞花断喉,喋血芙蓉’听过这八个字的人很多,真正体会这八个字的,却没有。因为死人,等于没有。杀手血芙蓉,来无影,去无踪,好像不存在,又好像处处都在,冥冥之中在暗自洞察一切。她冷漠,无情,在暗夜里呼唤正义。她是全凭喜好做事的暗夜修罗血芙蓉,本也是富家千金嫡女,童年父母婚变,她从公主变成灰姑娘,此后恶运连连…。母亲去世,兄长失踪,丢给她一个嗷嗷待哺,身份成迷的婴儿,未成年的她受尽唾弃指责。看尽人间世态炎凉,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谁料,昔日的老子,要拿她联姻。靠之,人善被人欺,这次叔可忍,婶也不忍了。他出生豪门,少年英雄,饶是强大此般,还是逃不开家人逼婚,于是…“我扮演你妻子,条件是你要用你的全部势力做我的后盾。”“成交。”故事从此开始…
  • 高超推理的故事

    高超推理的故事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9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与幽灵少女

    我与幽灵少女

    有一天,我做了一场梦。梦见我同一个叫千里的女孩相遇,并且走过了一段虽然忙碌但快乐的日子。她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把原本不属于我的快乐塞进了我的世界。这是一段属于御宅青年与一群少女的欢乐欢乐校园探险,这是一段清纯唯美经久难忘的青涩情怀~
  •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漠雨歌,这辈子你都别想从我身边逃离!”四年前,他娶她,她却逃离他身边。四年后,她带着女儿回国,他却再次逼婚。一张保证书,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她以为他爱她入骨。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他一次次伤她至深。昔日的柔情,原来只是虚情假意。以为深爱,却不想只是骗局。她逃离,他却步步紧逼。是命中注定逃不了。还是她早已深陷其中。“哼,坏爹地,你要是敢找小三,我就带着妈咪跑!”冷萌萌瞪着自己的爹地说道。冷翼凡抚摸着冷萌萌,温柔的说:“爹地,怎么会找小三呢?”“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冷萌萌不依不挠的说道。斗小三,护妈咪,她冷萌萌可是绝对做得到的。想靠近她爹地的女人,全部都别想可以安然离开!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据说,这世上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奈何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孟婆在那里卖孟婆汤。想要投胎转世的人,都必须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这样就可以忘掉今生的一切,转入下一个轮回......
  • 调查组

    调查组

    查案不在乎时间长短,只需与当事人唇枪舌剑两个回合。就知道当事人有没有问题,问题有多大。老实人不能办结巴事,老实人办老实事还是可以的;老实人丢掉了老实为人,那就失去了唯一的优点——诚实。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脏,第二位死者被枪射穿头部,第三位死者从高墙上摔死……署名“主教”的残酷凶手不断地刻意提供线索,一连串令人不寒而栗的离奇命案,竟然与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老童谣完全吻合!——是谁杀了小知更鸟?“是我。”麻雀回答。“我用弓和箭射死了小知更鸟!”阴暗、幽沉的童谣宛如恶魔谱下的追魂曲一般,预示着一幕幕血腥的惨剧,死亡的阴影霎时笼罩了整个纽约……谁是藏在幕后的黑色主教?他为什么制造谋杀又提供线索,如幽灵般若隐若现?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天大的阴谋?
  •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这些故纸堆里的爱恨情事跨越千年,亦狐亦人,依旧鲜活。历经岁月沉淀的首饰,件件都盛满千古风情。在这些首饰缝隙的尘埃里,红香遍染,仿佛还留着女子风华绝代的背影。山中狐仙恋上人间烟火,牵扯出四段令无数尘世男女沉醉痴迷的,翠浓欲滴,人狐情感纠葛。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亦缘亦劫,可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钗环珠佩枕悲欢,尘世花开忆红颜,得失看似一念之间,其实还是因为人心底的那一点点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