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33

第33章 国民政府(1)

蒋介石在1927年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但是,政治民主及社会民生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最终,国民党不得不败退大陆,退守台湾。

中国共产党则在逆境中崛起,展现了惊人的政治生命力,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拥护,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成功夺取政权,获得了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机会。

面对日本的入侵时,国共两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再次携手,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训政体制与十年建设

按照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设计,应该遵循军政、训政和宪政三大程序建设国家。1928年6月,蒋介石宣布中华民国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时期。1931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从而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训政体制"确立下来。

"训政体制"的基本政制是五院制,它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理论。五院制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组成,它们分别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训政体制"的核心是"以党治国"、"以党统政",由国民党代表全体人民来行使治权,其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故又常被称为"党国体制"。

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权初步稳固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实施国家建设。在财政金融方面,对税收进行了整顿,建立了以关税、盐税、统税为核心的现代税收体系,使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金融方面,设立了中央银行,又通过债券参股的办法强行控制了商业性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建立起了受政府直接控制的金融体系。1935年,成功实施法币改革,建立了较为独立的货币体系。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些扶助措施。由于社会秩序稳定下来,私营经济在这一阶段发展很快。国家资本大量投入到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等重工业行业,初步建立了国家垄断的工业体系。但是国家资本的过度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腐败行为,对于民间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试图对农村进行改革,实施"农村复兴运动"。1930年颁布了《土地法》,试图对农民的利益有所保障。政府还在有限的地区改善农业设施、改良品种、推行"二五减租"。然而,农村土地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土地仍然集中在地主及富农的手中,大量的贫雇农及佃农缺少土地,生活十分困苦。"二五减租"也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农民的租税负担很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在农村立足的根本原因。

在教育及学术研究方面,这一时期也有所进步。1932年,《小学法》颁布后,增加小学教育经费,改良私塾,使失学儿童数量有所减少。普通中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不过,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相当发展。高等教育呈增长态势,实科教育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学术研究方面,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已有10个研究所,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中央研究院得到政府相对充裕的资金支持,院长蔡元培坚持学术自由的宗旨,这些因素使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多成果。

在外交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表了《关于重订新条约之宣言》,试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美国首先表示支持,1928年7月,双方签订《中美关税新约》。随后,其他国家也与中国签订类似条约,只有日本借故阻挠。不过,到1933年,中国最终收回关税主权,国家主权得到维护。

与十年建设的成就相比,国民党统治存在的问题更为明显。国民党自称是全民型政党,代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否认存在阶级差别及阶级斗争的事实,以民众引导者的身份自居,不仅要完全代替人民行使治权,而且要训练民众增强素质,只是国民党的政党属性及政策都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

国民党在城市的依靠力量是工商业及金融资产阶级,在农村则依赖地主、富农及土豪劣绅的力量作为支撑,普通的工人与农民事实上被排除在外。农民最为迫切的土地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国民党虽然完成了全国名义上的统一,但是基层组织力量薄弱,党内派系林立,地方实力派依然存在,使政府的施政能力大为削弱。不论是党内还是政府内部,上至中央,下至基层,贪污腐化现象极为严重。蒋介石虽然借助于军事上的强势及法理上的支持确立了个人的独裁地位,但他对上述问题同样束手无策。面对共产党的挑战,蒋介石一味进行军事围剿,根本无法阻挡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断壮大的潮流。

二、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发展

国共分裂以后,国民党厉行"清党",使共产党遭受严重挫折。共产党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开始走上独立的武装革命道路。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随后,共产党相继发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百多次武装起义,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始于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当时的毛泽东就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多次领导反抗湖南军阀的斗争,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青年毛泽东志向远大,行事果断,善于演讲,勤于思考,已经体现出很鲜明的领袖风范。在五四运动前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1920年,他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他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缔造者之一。

此后,毛泽东参与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国共合作后,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深入参与农民运动。

这段时期内毛泽东还没有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但是在工农运动的实践之中,他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25年至1927年,他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这些著作是他通过广泛的实地调研而产生的成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纠正了国民革命中陈独秀所犯的右倾错误。同时,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开展土地革命。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观点。从此,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即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工农武装斗争阶段。

1927年9月,他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他没有按既定目标进攻敌人重兵把守的省会城市长沙,而是率军转移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组建了一支受党直接领导的工农红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一支军队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5月,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形成。

到1930年夏天,共产党在十多个省份建立了约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是位于赣南闽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拥有21个县、约250万人口。工农红军也发展到13个军,近10万人。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并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一个工人与农民的民主专政政权。

新生的革命政权兑现承诺,在农村开展了影响深远的土地革命。1928年1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第一部旨在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法。到1931年,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解决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生计问题,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他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也反对盲从俄国的革命经验,主张根据中国的国情,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毛泽东写了一系列著作,来阐述他的观点。针对党内有人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1928年11月,他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详细论述了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第一次把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而根据地建设是主要阵地和根本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指出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在农村领导农民斗争,指出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路线得到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支持,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到1933年3月,红军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发展势头迅猛。

但是,此时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权仍掌握在王明等人手中,他们照搬俄国经验,奉行"城市中心论"和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主张主动进攻,结果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中被占优势的国民党军打败。红军被迫突围,开始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红军由江西出发,辗转11个省,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经历大大小小上千次战斗,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在长征途中,红军受到重大损失,红军人数锐减,但是战略转移胜利完成,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即兴写下《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形象描绘了红军长征的战斗雄姿,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长征向整个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坚强意志。长征的胜利也表明,中国的革命并非是由外界输入的,而是中国民众的生存要求。否则,如何能创造这震惊世界的奇迹呢?

同类推荐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2012年对射手来说,心情真是百味杂陈,上半年还是那么充满希望,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能够向上攀爬,所以用了更多的心力、信用、资产去拼搏,但是一进入下半年,射手就被“黑暗、郁闷”等各种状况笼罩,究竟是要硬撑到关卡过去,还是认输退出?都在考验着射手的智慧。2013年上半年,被压力笼罩的苦闷感仍持续,直到3月才会有“看清事实”的感觉,不妨趁此时拿出自信,掌握“可以独立”的契机。
  •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好故事就像朝阳呵护花朵一样,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在孩子们的书包里,总是有着看不完的故事书;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总是美好而又纯真的,孩子又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一片片枫叶悄悄地张开。孩子稚嫩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好故事深深地印着孩子心灵成长的足迹。这些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正确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
  • 狼图腾

    狼图腾

    同名电影由冯绍峰、窦骁主演,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执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这些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 天涯

    天涯

    漫天的芦苇在西风中摇曳着,荡然如远方飘来的很箫声,每一片叶子上都被风打下秋的印记,他们不顾一切的舞动着,缺少了水份的腰肢互相地纠缠着,那样的摩擦在风中晃动着,发出一种如天如地如梦如幻如云如电如泣如诉如歌如慕的歌声,像极了行板和秦腔汉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大牌痞女:王妃惹人疼

    谁最大牌?她莫晓晨最大牌!被可爱的阎王勾错了魂魄,经协商,咱带着阎王的赔偿,穿越去!!可是,那个阎王为什么没有告诉她,她的处境是如此的水深火热……她本只是想潇洒快活地生活着……恶姐来扰,后娘也来!真是闹心!虾米?成亲?还替她那恶姐嫁人?嫁给一个嗜血王爷?
  • 灵魂也有一席之地(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灵魂也有一席之地(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拥有信心,所有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缺乏信心,即便是最微小的挑战,都会显得无法逾越,难以克服。本书收录的百则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农家姑娘不愁嫁

    农家姑娘不愁嫁

    李春儿莫明其妙的穿越醒来,从此傻女变智女,爹娘就忙着给她找婆家。双十年华,却已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无奈,来说媒的,不是鳏夫,就是给人做妾。开玩笑,她堂堂现代人,就算是一辈子嫁不出去,那也不会去给人当后妈,做小妾。还好,家里的人和她的想法一样,就算是养她一辈子,也绝不会让她去别人家受委屈。于是,李春儿开始放宽心,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到发家致富的计划中去,只盼着早日洗去贫穷,迎来富裕,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啥,这个时代的人居然只会煮菜,不会炒菜?那她只能勉为其难做这第一人了。不是吧!这个时代的人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个个嗜辣成瘾。那还真是把赚钱的机会送到她的面前呀!…当然,这也得一步一步来,万事开头难,想开酱香馆,开酒楼,得先有资金才行。可那有什么关系,对她来说,只不过是动动脑子的事儿。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羡煞了村子里所有的人,可问题也接踵而来。眼看着她年龄是越拖越大,家人又开始琢磨起她的终身大事来。这次倒好,根本无需找牵红线的媒婆,爱慕她的人直接上门提亲。闲散王爷,世家公子,少年名将…居然连年轻有为的村长也来掺合一脚。这都是什么事儿?个个对她都好得没话说,她还真不知道如何选择?真的是好纠结呀!她不过是一个乡下丫头,要貌没貌,要才没才,这魅力咋就挡不住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