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00000033

第33章 佛教与中国政治(4)

法相唯识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主观的心识所变,心识不是佛教智慧,必须转识成智,才能达到成佛境界。也就是要由迷妄转为觉悟,即由平日对事物分别执著为实有的看法,转变为所谓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理解,也就是转变为按照佛理去理解。法相唯识宗所强调的,实质上是要引导人们由朴素的唯物的看法转变为万物唯识的看法。

华严宗着重宣扬“事事无碍”说。“事”,现象。“无碍”,无矛盾。事事无碍就是一切现象之间都是无矛盾的。华严宗认为现象是本体的显现,而本体是一,千差万别的现象都是同一的本体的显现,因此,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都是圆融无碍的。华严宗以此说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切关系的大调和,客观上是为了调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美化等级社会,祝福王朝长治久安。

禅宗认为人的本性原来清净,具有菩提般若的智慧,所以提出单刀直入,直指人人本来具有的清净本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禅宗宣扬众生之所以没有成佛,是因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盖覆,不能自悟。假如得到通晓佛理的人的开导,一旦妄念俱灭,顿见清净本性,自成佛道。这就是禅宗的根本宗旨——“性净自悟”说。这是向人们指引一条返本还原的自我完善的道路。

从以上宗派的佛教思想来看,基本上都强调改变人们通常的认识和看法,放弃对事物的分别和执著,从而或证悟事物的空理,或悟解事物间圆融无碍之理,或灭除妄念顿见本性。这些思想放在隋唐时代的空间、时间和条件中考察,它们的一个社会政治作用,就是间接或直接地消弭人民的革命意识,逃避现实,放弃斗争,维护专制等级统治。

三、近代时期

随着专制社会的日益没落和宋明理学弊端的日益显露,明末清初进步的思想家如李贽和后来的龚自珍等人,便借助佛教作为批判礼教和宋明理学的思想武器。到了清代末年,要求变革专制的呼声响遍中华大地,一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登上历史舞台,呼唤社会改革,推动社会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真正接受和消化西学,他们转向理学的所谓“异端”佛学吸取养料,寻找武器。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人都吸取佛学的众生平等、慈悲救世和勇猛无畏等抽象说教,作为构筑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素材。康有为在其阐发最高社会理想的《大同书》中,把大同世界和佛教极乐世界并称,并以佛教的“去苦求乐”作为实现大同世界的标志,实际上是以佛教的慈悲救世主义作为实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工具。谭嗣同吸取了禅宗和唯识宗等宗派的某些教义来建立“仁学”体系,以宣扬资产阶级的平等、博爱思想。谭氏还以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地为冲破专制网罗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梁启超宣传佛教立教的目的,“在使人人皆与佛平等”,强调“舍己救人之大业,惟佛教足以当之”(《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他号召人们以下地狱的精神去“救国”、“度世”,反对专制独裁,实现人人平等。章太炎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国民道德的堕废衰颓,而在改造国民道德问题上,“姬孔遗言无复挽回之力,即理学亦不足以持世。……自非法相之理,华严之行,必不能制恶见而清污俗”(《人无我论》)。他还强调禅宗的“自贵其心,不援鬼神”的精神,以鼓舞人们的革命斗志。资产阶级改革家们真诚地借助佛教思想来发扬无私无畏的品格、改造国民的道德和改革专制社会。应当承认,这是佛教的某些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佛学思想的局限性、神秘性,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改革家们事业难以成功(当然,这种不成功还有其他深刻的原因),佛教甚至成为有的人消极厌世的归宿和抵制革命的工具。如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后作《五无论》,宣扬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他认为:“众生悉证法空,而世界为之消弭,斯为最后圆满之期也。”“法空”,一切事物都空无自体。以为消弭世界,销熔一切,最为圆满。至于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后,敌视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言论就更多了。

§§§第四节佛教与中国政治关系的特点

综合前面的论述,我们大约可以就佛教和中国政治的关系特点,得出以下一些初步的看法:

1.佛教以“解脱”、“出世”为标榜,缺乏现实的政治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不占突出的地位,但是,它与专制统治层直接相关,也和下层民众反专制斗争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自东晋至元代末年,其间情况虽各有所不同,但佛教与社会政治的变动是息息相关的,佛教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和作用是深刻而久远的。研究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不仅是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方面,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

2.中国古代专制统治者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即由于寺院增加和寺院经济的膨胀,在土地、劳力、财源、兵源等方面直接损害了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利益是根本的,信仰是其次的。在和佛教发生利益冲突时,专制统治者就毫不犹豫地采取断然的灭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由此也表明,佛教与专制统治阶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佛教为专制统治阶级效劳,统治阶级扶助佛教的方面,也有互相触犯对方利益的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并列的,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佛教与中国专制统治的既统一又矛盾的两个方面,才合乎历史的实际。

3.中国佛教是在专制社会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变化的,是随着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而演变的。因此,它在历史上的政治作用也是复杂的。这种政治作用的复杂性表现为多层次的内容、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交叉、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等。中国佛教的政治作用,最基本的是为专制统治服务,这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专制王权的合理性提供神学论据;二是一些名僧直接为最高专制统治者出谋献计,参与军政决策;三是安抚人心,即通过宣扬一切皆空、超脱尘世、因果报应、天堂地狱、容忍调和和恭顺柔驯等教义,对人民进行“治心”,使之安分守己,不起来造反。此外,佛教还为一些在宫廷失宠或在仕途失意的贵族、官僚提供出路,起到一种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有时专制统治者也把佛教作为团结民族、联系邻邦的纽带,发挥其特殊的积极政治作用。以上可以归结为第一个方面,也是主要方面的政治作用。第二个方面,即次要方面的政治作用是,佛教的一些以抽象形式表述的教理——理想、希望、道德、平等、慈爱、普救众生、自我牺牲等,以及某些传说故事,也为古代农民起义提供了热情、幻想、号召、外衣,成为其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工具,还为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家提供了“理论”、思想、勇气、力量。应当指出,全部佛教教义中并没有直接而明确地鼓励人民改革、造反、起义、革命的系统理论,历史上的进步人士往往是利用、发挥和改造佛教理论,来服务于自身的政治斗争,但是也应当承认,这种情况也不是偶然的,佛教的某些理论的确给进步人士以启发,以至于可以被利用来推动进步的斗争。佛教之所以被利用,也是有其可以被利用的思想理论的因素和根据的。历史也表明,利用佛教的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革斗争,并没有使斗争取得最终的真正的胜利。这种结局自然也是和佛教理论的局限性有关。

因此,我们要看到,中国佛教为专制统治服务是主要的,为进步势力所利用是次要的。颠倒这种看法,或者把这两种作用等量齐观,是不妥当的。我们不要只强调佛教的主要作用而忽视、无视佛教的次要作用,也不要以次要作用去掩盖主要作用。在分析佛教为专制政治服务时,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如团结民族、联系友邦是明清时代专制政治的不同侧面,这些方面的作用不能笼统说是消极的。在分析佛教对于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革斗争所起积极作用时,也要看到它所必然带来的局限性。总之,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历史事实出发,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就能对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作出具体的合乎实际的结论。

同类推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冥王的鬼妃

    冥王的鬼妃

    一年前被黑白无常错勾魂魄,一年后在地府任孟婆一职的林微微,在申请的假期获得批准后便到阳间游玩,无聊中看到一具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身体,亦是自己的前世,却没了魂魄,从黑白无常口中得知这身体中了永生之术,了解到永生之术乃是一种失传已久的禁术,中了此术者的魂魄将永远被关在那无天日的地方,不得投胎转世,为了不让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林微微踏上了重生之路,她必须去救她前世的魂魄,同时也揭开了背后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 红颜乱天下

    红颜乱天下

    一个经历情感背叛的丑女转生为拥有绝色美貌的公主。看这她的纤纤玉手怎样掀起情海波涛,怎么掀起权利斗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她本想平静的过一生,但是为了最宠爱她的皇兄,她运用权术,成为后宫的真正掌权者,成为朝堂暗中的操作者,帮助他登上帝位。她本不想远嫁他国,但是他却用百万大军压境,逼迫她出嫁,让她憎恨。他为了这场禁忌的爱恋,可以放弃皇位。但是因为他的仁慈,反而亲手把他最爱的女人,最疼的妹妹送上远嫁他国的花轿。他从男扮女装待在她身边时,就因为她的谋略,才识所倾倒,更因为从旁的偷学,得到重返故国,夺回帝位的能力。明知她心有所属,他还是执拗地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只为得到她。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天下因此而纷乱。铃:希望喜欢本书的大大,请尽量的收藏、推荐吧!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当然回报的是我的多多更新!一位热心的读者帮我的红颜进了个群:欢迎大家加入。群号:48697757敲门砖:红颜新坑《傻瓜王爷穿越妃》。希望亲们去捧捧场。地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清穿之太子妃

    清穿之太子妃

    简单的说就是穿越太子妃努力培养丈夫,生孩子逗包子的故事!她在一次行动为救人而死去,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太子妃瓜尔佳氏,她表示压力甚大!成为太子妃好处没有,每天过的比原来还忙还累!上要讨好公公婆婆们,家里要斗丈夫斗小妾逗包子,出门要斗弟弟斗弟媳斗侄儿侄女,岂是一个忙字能诠释的?为了不让丈夫再被废,为了不让自己跟孩子们成为悲剧,势必要培养她家太子爷成为明君!
  • 告别上火的生活

    告别上火的生活

    中医用“火”来形容人体内的一些热性症状,所以,人们常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本书针对人体出现的不同上火症状,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书中详细讲解了人体上火的各种症状和解决方案,帮助您制订正确的养生方案,从而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双廊:我的客栈我的爱

    双廊:我的客栈我的爱

    相爱七年,到最后却要面对一百万买断爱情,夏安在愤怒之下跑到双廊,没想到心中对这个地方出满了渴望,怜惜夏安的上帝还安排了王子到她身边守护,这一切让夏安感觉被幸福紧紧的抱住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