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33

第33章 外篇·秋水(3)

原文孔子游于匡①,宋人围之数匝(zā)②,而弦歌不(chuò)③。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④?”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⑤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⑥!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⑦,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⑧。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sì)⑨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⑩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注释①匡:春秋时卫国邑名,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②宋:当作“卫”,匡是卫邑,非宋地,故当依司马彪说改正。匝:环绕一周。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由卫去陈,路经匡邑。因以前阳虎侵暴过匡邑,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又因孔子弟子颜剋也曾与阳虎一起凌犯匡人,此次又恰好是他为孔子御车,匡人误以为阳虎重来,便出兵把他们包围起来。③弦歌:弦指琴瑟之类乐器,歌为诵诗、唱诗。孔子和弟子们虽被包围,仍在行礼作乐,唱诗并以琴瑟等乐器伴奏。惙:通“辍”,停止。④娱:快乐。孔子一行为匡人包围,处境十分危险,孔子不但不忧惧,反而让弟子唱诗奏乐,子路不理解,故有此问。⑤讳穷:忌讳困穷。⑥时:时势,时运,机遇。⑦穷人:困厄而不通达的人。⑧时势适然:时势、时运造成这样的。⑨兕:犀牛一类猛兽,独角,青色,体重可达三千斤。⑩烈士:指重义轻生的人。处矣:安心吧。指让子路不用担心,顺天安命而已。制:分限、限定。孔子意为,我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决定的,只须顺时安命就是了,不必担心。将甲者:统帅甲士的长官。将,统帅。甲,甲士,身着盔甲的兵士。阳虎:又名阳货,本为鲁国季孙氏家臣。后篡夺鲁国政权,把持大权达三年之久。在鲁定公六年,他带兵侵略匡邑,与匡人结仇。

译文孔子周游到匡邑,卫国人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然而孔子还是不停止唱诗奏乐。子路进来见孔子说:“为什么先生还这样快乐呢?”

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我忌讳困穷不得志很久了,而摆脱不掉,这是命啊!我渴求得志显荣很久了,而不能得到,这是时运啊!处在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通达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都是时势造成的呀。在水底行走不躲避蛟龙,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行走不躲避犀牛老虎,是猎人的勇敢;闪光的刀剑横在面前,把死看得如生一样平常,是节烈之士的勇敢;知道困穷不得志是由于命运,知道通达得志是由于时机,遭遇危难而不畏惧,是圣人的勇敢。仲由,你安心吧!我的命运是由老天安排决定的!”

没过多久,统领甲士的长官进来道歉说:“以为你们是阳虎一伙,所以把你们包围起来;现在知道你们不是,请允许我致歉并退兵。”

诵读星级★★

原文公孙龙问于魏牟曰①:“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②,离坚白③;然不然,可不可④;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⑤;吾自以为至达已⑥。今吾闻庄子之言,焉异之⑦。不知论⑧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huì)⑨,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⑩,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fū)。还(xuán)(hán)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zhì)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zhí)矣。于是逡(qūn)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jù)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c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shì)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qū)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国人,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善辩著称,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等著名论题,在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影响。现保存之《公孙龙子》六篇,为其代表作。公孙龙所处时代比庄子稍后,此处或为庄子弟子、后学所记。魏牟:魏国公子,从其言论推断,为庄子推崇之得道者。②合同异:为名家惠施一派的典型命题,强调事物的同一性,把事物的同与异看作齐一而无区别。③离坚白:为公孙龙的著名命题,认为一块坚硬的白石,坚白两种属性是分离的。④然不然,可不可:以不然为然,以不可为可。⑤辩:口才。⑥至达:极为通达事理。⑦汒焉:同“茫然”,迷惘的样子。⑧论:指口才、辩才。⑨喙:鸟兽的嘴,此指人的口。⑩公子牟:即魏牟。隐机:背靠小几。古人席地而坐,靠小几以减轻疲劳。机,通“几”。大息:叹息。大,通“太”。埳井:浅井。埳,通“坎”,坑洼。跳梁:又作“跳踉”,跳跃之意。井干,井上的围栏。缺甃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处,井蛙在这里休息。甃,用砖砌的井壁。崖,水边。腋:腋窝。颐:两腮下面。这句指井蛙入水时,水托在前肢和两腮下面。蹶:践踏。跗:脚背。没、灭:埋没、盖住。还:顾视,向周围看。虷:井中赤虫。又说为孑孓,蚊子幼虫。科斗:即蝌蚪,蛙类幼虫。莫吾能若:“莫能若吾”的倒装,没有能像我这样的。且夫:递进连词,犹况且、再说。擅:独占。壑:深沟。此指土井。跨跱:盘踞。跱,蹲着。夫子:井蛙对东海之鳖的尊称。奚:何。不时:时常,经常。絷:绊住。东海之鳖身躯巨大,而坎井空间狭小,所以左足还未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逡巡:有顾虑而退却的样子。举:称说,形容。潦:雨后积水,此指水灾。崖:通“涯”,水边,此指海岸的水位。顷:短暂。久:长久。推移:改变、变化。不以多少进退:不会因雨水之多少而使海水有所进退。适适然:惊骇恐怖的样子。规规然:自失的样子。知不知:智慧不能通晓。前一“知”,通“智”,指人的智能、智慧,后一“知”,当通晓讲。竟:通“境”。商蚷:又名马蚿,一种暗褐色小虫,栖息于湿地和石堆下,能在陆地爬行,不会游水。极妙之言:指庄子讲论大道极其玄虚微妙的言论。适一时之利:追逐一时的口舌之利。指在辩论中得利。彼:指庄子。跐:踏、履。黄泉:地底深处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极深处。大皇:指天之极高处。大,通“太”。奭然:释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四解:四面八方无不通达。沦于不测:深入于不可测知的境界。玄冥:幽远暗昧不可测知的玄妙境界。大通:大道。乃:却,竟。规规然:琐细分辨的样子。察:小聪明。直:简直。用管窥天:从管子里去看天,比喻所见极小。寿陵:燕国邑名。余子:少年。邯郸:赵国都城。国能:赵国人行路的本领。故行:原先行走的步法。直:竟然。匍匐:爬行。呿:张开口。逸:逃走。走:奔跑。

译文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的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事物的同和异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一物的坚硬和白色分离开来;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说成可以;能困倒百家的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极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惘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魏牟听了,凭靠着小几深深叹息,仰头朝天而笑,说:“难道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的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在腋窝和两腮之下,践踏淤泥则盖过脚背;回头看周围的小赤虫、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能像我这样快乐的。况且独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跃蹲踞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先生你何不时常进来观光呢?’东海之鳖左足还没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并把大海的样子告诉井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之大;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生水灾,可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汤的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海岸的水位也不因此而下降。海水不会因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会因雨水的多少而有所升降,这也就是东海最大的乐趣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讶不己,茫然自失。再说,你的智慧还不足以弄清是非的究竟,就想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负大山,让商蚷游水渡河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你的智慧还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的言论,而要追求一时口舌相争的胜利,这不是和浅井之蛙一样吗?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像刚刚站在地下极深处,又忽而上升到天之极高处,不分南北,四面畅通而毫无滞碍,深入到不可知的境地;不分东西,从幽远暗昧之境开始,再返回到无不通达的大道。你竟然还琐琐碎碎地想用你的小聪明和辩才去与他的思想较量,这简直如同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尖测量地一样,不是太渺小了吗?你去吧!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路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走开,也将会忘记你原来的本事,失去原有的学业。”

公孙龙听了这番话后,惊异得嘴张开半天合不拢,舌头翘起放不下,就悄悄溜走了。

诵读星级★★★

原文庄子钓于濮水①。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②,曰:“愿以境内累矣③。”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④。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⑤?”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濮水:水名,在今山东濮县南。②楚王:指楚威王。往先:前往致相邀之意,表示对贤人的礼遇。③愿以境内累:愿以国事劳累先生。也就是请庄子去做官的委婉说法。④巾笥:面巾竹箱。这里用作动词,用面巾包裹好,装进竹箱。庙堂:古代君主与群臣议政和举行祭祀仪式之处。⑤曳尾于涂中:拖着尾巴在泥中爬行。比喻生之微贱艰难。

译文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二位大夫前往致意,说:“愿意把国事委托给先生操劳。”

庄子手持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用布巾包裹好,藏在庙堂之上。对这只龟来说,它是愿意死后留下骨甲显示其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回答说:“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请回吧!我还是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

诵读星级★★★

原文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 chú)③,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④不止,非练实⑤不食,非醴泉不饮⑥。于是鸱得腐鼠⑦,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⑧!’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惠子:即惠施,宋人,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学者之一,曾做过梁惠王的相,是庄子的老朋友。梁:即大梁(今河南开封),为战国时魏国都城,故魏亦称梁。②国:都城。③鹓:传说中凤凰一类神鸟。庄子以之自喻。④梧桐:落叶乔木。传说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⑤练实:竹米。⑥醴泉:甘泉。⑦鸱:猫头鹰,比喻惠施。腐鼠:比喻相位。⑧吓:动物发出的威吓敌人的声音。

译文惠子做梁国的相国,庄子前去拜访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此来,是要取代你做相国呢。”于是惠施恐慌了,派人在都城内搜捕庄子,搜了三天三夜。

庄子找上门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不肯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上结的米不食用,不是甘美的泉水不饮用。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见鹓飞过,仰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斥:‘吓!’现在你也要用你的相位来吓唬我吗?”

诵读星级★★★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①之上。庄子曰:“(tiáo)鱼②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③!”

庄子曰:“请循其本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①濠梁:濠水桥上。濠水,在今安微凤阳县境内,北流至临淮关入淮。②儵鱼:亦称白鲦,银白色,为淡水小型鱼类,喜欢在上层水面游动,故易为人见。③全矣:完全肯定的了。④循其本:循着争论的根源讲起。本,根源,起点。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鱼悠闲自在地游在水面上,这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鱼的快乐,也完全可以肯定。”

庄子说:“请循着我们争论的起点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之所知而向我发问的。(既然你能知我,我为什么不能知鱼呢?)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呀!”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第一次相见,那就是……他俯身把唇贴在她的耳边:你郎君!,第二次相见,他亵渎了白衣妖孽阴柔,第三次相见,雄才韬略腹黑阴险……大哥,人家梅花也才三弄,您这是唱哪出,川剧的脸谱变得都比你慢你信吗?某男很淡定:本王变来变去,她是好好学习乖乖女,他是翩翩公子英雄救美到最后,史上最炮灰、最无辜的穿越:穿越前,身份还不是只有一个,穿越后,她是相府大小姐……乖乖女?高考前夕,她带着满腔哀怨华丽丽地在青天白日下消失不见!大小姐?您位高权重的竟然逃婚,逃婚了也不安生,看看拐回来的到底是个什么货!老天这是送了她一个限量版!望着前面那个妖孽男,某女奸笑连连:跟姐比腹黑,你确定?!亲亲郎君,不是我看轻你,实在是,唉……
  • 清穿升级路

    清穿升级路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悲催的货吗?不就是玩个游戏罢了,竟然能玩到400年前的康熙元年去。原本还在窃喜这个时候没有‘伊尔根觉罗氏’的戏码,自己可以躲在一边,围观一场真人版的九子夺嫡的大戏。可是,脑海中的,那个‘清穿宫斗系统’,是怎么一回事?面对,得有公主病的穿越女佟佳氏,一心要当皇后的穿越女钮祜禄氏,来势汹汹的穿越女章佳氏,她亚历山大呀!喂,系统,请问面对这筛子一样的康熙王朝,该怎么破!【PS: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坑品有保障,亲们可以放心跳坑!另:将会大篇幅的改变历史,考究党历史党莫入,谢谢合作(*^__^*)……】
  • 邪王的宠后

    邪王的宠后

    庆历二十四年初夏,灵国太子因涉及巫蛊之术,被流放,永不得回京城青林。庆历二十七年的初夏。六月的天气,已经毒的让人受不了,空中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今年夏天的天气出奇的热,就连御花园的牡丹揽月也一直开到六月,没有一丝凋零的迹象。那后宫里的老麽麽们私下里说着,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只是谁也没去理会。“公主,小公主,小心中暑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公主为王

    重生之公主为王

    恰逢邻国兵临城下趁火打劫,君长流被不靠谱的皇帝老爹废物利用,打包送去敌国和亲。和亲就和亲吧,就当为国捐躯了。谁知,嫁的皇帝老公洛轻恒是个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七年备战,一朝雄起,灭了她的祖国。重生了,君长流决定重新来过,珍爱生命,远离渣男。
  • 绝代老艄

    绝代老艄

    小说历来是虚构的。所谓的生活真实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书中所提到的地名大多属虚撰,但也有不少用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名,如柳林、碛口等等。这为的是加强作品生活的实感。正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绝不是实际生活中水泊梁山一样,不可以将其视以为真而去查证或对号。提及这一点可能是多余,权当蛇足吧!
  • 天罚

    天罚

    废柴混混,机缘巧合下竟然遇上了隐居山林的绝世高手?从此踏上了祛除魔族,保护人间免受荼毒的艰辛道路……一场场死里逃生让他功力精进,到底他是不是那个可以号令天下,保护众生的天下霸主?
  • 新编陕西名小吃

    新编陕西名小吃

    为了忠实地承袭陕西风味小吃遗脉,对千百年在实践中发展的这一门学问进行总结,不失时机地发掘拓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书中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佼佼者。此书架构新颖,文思缜密,眼界开阔,多所创识和真知,书中不只讲小吃品种工艺流程、风味特点和营养价值,而且通过认真考辨,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了其源流典故和民风食尚,摒弃了一度传播于民间的那些杜撰的掌故和与史实不符的传说,还了陕西小吃“吃中有典”、“吃中有诗”、“吃中有画”的本来面目。虽不能说此书是当代陕西之大展,亦是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食目的小结,可谓是一项沟通古今的浩大工程,其历史和现实间意义均是不言而喻的。相信这部书能受到餐饮工作者、旅游者和热爱饮食文化的朋友们的关注和欢迎。
  • 独占帝君:第一毒舌狂妃

    独占帝君:第一毒舌狂妃

    一场轰炸,当她带着外人所不知的自家萌宝穿越重生到异世,成了一代奸商家中所谓未婚先生,正被浸猪笼的残破女子……而当她遇见他,他彼时只是一个穿着一身残破装和龙相斗只为保命的受伤男子,瞧他风华无限,绝艳天纵,她竟是一时没认出他究竟是“他”还是“她”。
  • 晚花

    晚花

    她是散发着浓郁雌性荷尔蒙的尤物,引来无数登徒子前赴后继!他是冷酷强势的黑帮老大,做事阴狠不留余地。当生活轨道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最终相遇。她说,先森,麻烦您站好,我要对你耍流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