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消除聪明,抛弃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消除仁德,抛弃义举,人民才能重归孝慈;消除技巧,抛弃私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
用圣智、仁义、巧利三者作为文治法度,是不足以治国的。所以要使人们另有所属意:推崇淳朴保持本性,减少私心减少物欲,抛弃浮华的礼法,这样就没有忧患了。
诵读星级★★★
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②!
众人熙熙③,如享太牢④,如登春台⑤。我独泊兮其未兆⑥,如婴儿之未孩⑦,(lěi)⑧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⑨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⑩,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liú)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①唯:恭敬的答应声。阿:帛书甲本作“诃”,乙本作“呵”。《说文》:“诃,大言而怒也。”薛惠《老子集解》:“唯阿皆应声。几何,不多也。言此二者,仅有迟速之分,然一则为恭,一则为慢,其善恶之相去则矣。”②荒:广漠的样子。未央:未有穷尽。③熙熙:喜乐的样子。④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全的祭品。此指盛肴美馔。⑤如登春台:王弼本作“如春登台”,此据河上公本改。春台,指春和景明的亭台。⑥泊:淡泊,恬静。兆:征兆,迹象。⑦孩:通“咳”。《说文》:“咳,小儿笑也。”⑧儽儽:同“累累”,疲惫的样子。⑨沌沌:蒙昧无知的样子。⑩察察:精明的样子。闷闷:含混、混浊的样子。飂:漂浮。以:用。顽且鄙:愚钝而又浅陋。食:养。母:指道。
译文应诺与呵斥,相差有多少?良善与丑恶,相差有好多?众人所畏惧的,就不能不畏惧。
世俗颓风广漠无边啊,没有尽头!
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享用丰盛的肴馔,又像春天登上亭台观赏美景。唯独我却淡泊宁静啊,无动于衷,像婴儿不会发出笑声,疲倦劳累地好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有多余的东西,而我却好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昏昏沌沌!
世人都那么清醒,而我却那样昏聩;世人都那么精灵,而我却那样糊涂。
沉静啊像大海,漂浮啊像没有止境。
世人都有所施展,而独有我笨拙而无能。
唯独我不同于世人,只注重于得到道的涵养。
诵读星级★★
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③;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④。窈兮冥兮⑤,其中有精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⑦,以阅众甫⑧。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⑨?以此。
注释①孔:大。德:道的体现与作用。容:动。②恍、惚:若有若无的样子。③象:无形的迹象。④物:有形的实体。⑤窈、冥:深远幽暗的样子。⑥精:气。指最微小物质性实体。⑦名:黄瑞云《老子本原》:“义同《国语·周语》‘勤百姓以为己名’之名,韦昭注:‘名,功也。’去,减也。”⑧阅:总。众甫:万物之始。甫,始也。⑨然:王弼本作“状”,误,此据帛书甲乙本改正。
译文大德之人的行动,只是遵循大道的规律而行。
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它是那样恍惚啊,其中却有迹象;它是那样恍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深远幽暗啊,其中却有细微的精气;这细微的精气是真实的存在,可以征信检验。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道之功不减,以总揽万物之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之始的情形呢?就凭这个有规律的道。
诵读星级★★
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①,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②。
不自见(xiàn)③,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④,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①敝:通“弊”,破旧。②抱一:帛书本作“执一”。一,指道。式:法式,范式。③见:通“现”。④矜:骄傲自满。
译文弯曲反能保全,枉屈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致迷乱。
因此圣人坚守道作为天下事理的法则。
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不自骄自傲,所以长久。
正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古人所说的“弯曲反能保全”这些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是能以保全的结果还给他的。
诵读星级★★★
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①。
故飘风不终朝②,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③同于德,失者④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⑤。
注释①希:通“稀”,少。②飘风:疾风,狂风。朝:早晨。③德者:指行为得道者。④失者:指行为失道者。⑤“同于德者”四句:王弼本作“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此据帛书甲乙本改。
译文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合于道;行为得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合于德;行为失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偏离道。
行为得道者,道也得到他;行为失道者,道也抛弃他。
诵读星级★★★
二十四章
原文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①企:踮起脚后跟。②跨:伸开过大的步子。③赘行:赘瘤。行,通“形”。
译文踮起脚跟的人不能长久站立,跨步行走的人不能走远;自我表现的人不算高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显著,自我夸耀的人不会有功,自骄自傲的人不会长久。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诵读星级★★
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地母④。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⑤,逝曰远,远曰反⑥。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⑦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①物:指道。混成:无形无象,混然而成。②寂兮:静而无声。寥兮:动而无形。③不殆:不息。殆,通“怠”。④母:本源,根源。⑤逝:运行。⑥反:通“返”,返回本原。⑦域中:指宇宙。
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寂静无声啊又空虚无形,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作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诵读星级★★★
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①。虽有荣观②,燕处③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①辎重:外出时所带的衣物箱笼等。②荣观:指华丽享乐的生活。③燕处:安居,安然处之。
译文沉重是轻浮的基础,沉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终日行走都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然有富丽堂皇的生活,却超脱地安居而不沉湎其中。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躁动治理天下呢?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体。
诵读星级★★
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①,善数(shǔ)不用筹策②,善闭无关楗③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④。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⑤。
注释①瑕谪:瑕疵,过失。②筹策:计数用的竹制筹码。③关楗:门栓,横的叫关,竖的叫楗。④袭明:含藏着“明”。袭,承袭,承继。奚侗《老子集解》:“袭,因也。明,即十六章及五十五章‘知常曰明’之明。‘袭明’谓因循常道也。”⑤要妙:精要玄妙。
译文善于行走的(以不行为行,故)不留下印迹,善于言谈的(以不言为言,故)无可指摘,善于计数的(以不计为计,故)不用筹码,善于关门闭户的(以不闭为闭,故)不用栓子而别人无法打开,善于结绳捆缚的(以不结为结,故)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开。
所以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此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因此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就叫作内藏着聪明。
因此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幽深精妙的道理。
诵读星级★★
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③。为天下,常德不离④,复归于婴儿⑤。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⑥,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⑦,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⑧。
朴散则为器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⑩。
注释①雄:雄强,刚强。②雌:柔静,柔弱。③谿:与下文“谷”同义,指低洼的水沟。王弼注:“谿不求物,而物自归之。”④常德:即常道。德,道的体现。⑤复归于婴儿:回复到婴儿的柔弱浑朴。老子认为达到婴儿的境界为最高修养。⑥忒:差错。⑦“守其黑”至“知其荣”六句,有人认为是后人窜入之语,非《老子》原文所有。⑧朴:未经加工的木材。比喻人原有的德性。⑨散:坏。器:指物,万物。高亨说:“器,与道对称,道无形,器有形,器指事物,或指工具。”⑩大制:指治国之道。割:伤害。
译文知道什么是雄健的,却甘守雌柔,做天下的水沟。做天下的水沟,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重又回归婴儿的天真淳朴。
知道什么是洁白的,却甘处污黑,做天下的法式。做天下的法式,永恒的德性就不会有差错,重又回归人类的原始状态。
知道什么是荣耀的,却甘于屈辱,做天下的空谷。做天下的空谷,永恒的德性就能保持充足,重又回归上古的淳朴。
淳朴的道被分裂破坏后就成为器物工具,只有圣人能运用人民的淳朴,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美的政治是不伤害人民淳朴的本性的。
诵读星级★★
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①,吾见其不得已②。天下神器③,不可为也,不可执也④。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⑤,或强或羸(léi)⑥,或挫或隳(huī)⑦。是以圣人去甚⑧,去奢,去泰⑨。
注释①取:治,为。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无事”,河上公注:“取,治也。”为之:强力去做。②不得已:不能够。已,通“矣”。③神器:神圣之物。④不可执也:此句王弼本原缺,据刘师培说增补。⑤歔:各本或作“呴”,或作“嘘”。易顺鼎说:“按‘歔’本字当做‘嘘’。下文‘或强或羸’,‘强’与‘羸’反,则‘嘘’与‘吹’反。《玉篇》引《声类》云:‘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吹、嘘之别,即《老子》古义也。”⑥羸:瘦弱。⑦或挫或隳:河上公本作“或载或隳”,注云:“载,安也。隳,危也。”帛书本作“或培或堕”。译文从帛书本。⑧甚:过分的。⑨泰:与“甚”同义,过分,太过。
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治理的,也是不可掌控的。谁治理它谁就要把它搞坏,谁掌控它谁就会失去它。
世人性情不一,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急,有的性缓;有的强健,有的羸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所以圣人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诵读星级★★
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①。师②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③。
善者果而已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⑤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⑥。
注释①其事:指用兵之事。好还:容易受到报复。好,易也。②师:军队。③凶年:饥荒之年。战争之后,生产破坏,人民饥荒,瘟疫流行,故曰凶年。④善者:王弼本作“善有”,此从帛书本。善者,指善用兵者。果:成功,胜利。王弼注:“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也。”⑤壮:王弼注:“壮,武力暴兴,喻以兵强于天下也。”⑥早已:早亡。
译文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逞强于天下,很快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必然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荒年。
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凭借兵力来逞强。达到目的却不矜持,达到目的却不夸耀,达到目的却不骄傲,达到目的却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事物达到极盛就会衰败,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的必然很快死亡。
诵读星级★★
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②。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③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④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⑤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①夫兵者:王弼本作“夫佳兵者”,此据帛书甲乙本。②贵左、贵右:古人认为左阳右阴,阳生而阴杀,故安居时以左为贵。下文尚左、尚右、居左、居右义并同。③恬淡:高亨说:“恬,指内心没有私愤。淡,指内心没有贪欲。”④偏将军:即副将军。⑤泣:当为“莅”字之误。莅,临也。
译文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憎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轻易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上,战时则以右边为上。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也要以心平气和无私无欲为上。胜利了不要心中自美,如果自美,这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就不能在天下取得成功。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说明用兵打仗是以丧礼的礼仪处理的。战争杀人众多,要怀着哀痛的心情去对待;打了胜仗,也用丧礼的礼仪去对待战死的人。
诵读星级★★
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①。虽小,天下莫能臣②。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③。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④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⑤,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⑥,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⑦。
注释①道常无名朴:此句另一种断句法为“道常无名,朴虽小”。但三十七章有“无名之朴”句,故“名朴”似以不断开为宜。黄瑞云说:“无名朴,犹言无法形容之宝,极言道之至高无上。”②莫能臣:王弼本“臣”下有“也”字,傅奕本及唐宋诸本皆无。高亨说:“‘也’字衍文,以‘臣’、‘宾’均为韵知之。”③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事物。宾:臣服。④民:此泛指人,犹人们。⑤制:创造。有名:指侯王之名。此下数句各家注译颇有分歧,译文从黄瑞云《老子本原》。⑥夫:代词,彼,指侯王。将:当。⑦“譬道之”二句:蒋锡昌说:“此句倒文,正文当作‘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盖正文以江海譬道,以川谷譬天下万物。”
译文道永远是一个无法形容之宝,虽极微小而天下没有谁能使之臣服。统治者如果能守住它,万物自然将会服从他。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谁也没有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侯王开始制作了名称,名称既然有了,也必须知道有所止足,知道止足,才可以避免危险。
道为天下所归,就好比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流注一样。
诵读星级★
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①,强行②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③。
注释①富:充实。非指财富。②强行:勤勉力行。③死而不亡者:指得道者。得道者身死而道存,故长寿。
译文善于认识别人的叫作智,善于认识自己的才是明。
能战胜别人的叫作有力,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坚强。
知道满足的人(精神)充实,勤勉不懈的人才算有志。
不迷失自己所处位置的人能够长久,身死而道术永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诵读星级★★
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汜(fàn)兮①,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①汜:同“泛”,大水漫流。全句意谓大道像洪水般四处漫流,无所不在。②辞:读为“司”,主也,与下文“有”、“为主”义同。
译文大道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啊,周流而无所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