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02

第2章 老子(2)

译文消除聪明,抛弃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消除仁德,抛弃义举,人民才能重归孝慈;消除技巧,抛弃私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

用圣智、仁义、巧利三者作为文治法度,是不足以治国的。所以要使人们另有所属意:推崇淳朴保持本性,减少私心减少物欲,抛弃浮华的礼法,这样就没有忧患了。

诵读星级★★★

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②!

众人熙熙③,如享太牢④,如登春台⑤。我独泊兮其未兆⑥,如婴儿之未孩⑦,(lěi)⑧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⑨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⑩,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liú)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①唯:恭敬的答应声。阿:帛书甲本作“诃”,乙本作“呵”。《说文》:“诃,大言而怒也。”薛惠《老子集解》:“唯阿皆应声。几何,不多也。言此二者,仅有迟速之分,然一则为恭,一则为慢,其善恶之相去则矣。”②荒:广漠的样子。未央:未有穷尽。③熙熙:喜乐的样子。④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全的祭品。此指盛肴美馔。⑤如登春台:王弼本作“如春登台”,此据河上公本改。春台,指春和景明的亭台。⑥泊:淡泊,恬静。兆:征兆,迹象。⑦孩:通“咳”。《说文》:“咳,小儿笑也。”⑧儽儽:同“累累”,疲惫的样子。⑨沌沌:蒙昧无知的样子。⑩察察:精明的样子。闷闷:含混、混浊的样子。飂:漂浮。以:用。顽且鄙:愚钝而又浅陋。食:养。母:指道。

译文应诺与呵斥,相差有多少?良善与丑恶,相差有好多?众人所畏惧的,就不能不畏惧。

世俗颓风广漠无边啊,没有尽头!

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享用丰盛的肴馔,又像春天登上亭台观赏美景。唯独我却淡泊宁静啊,无动于衷,像婴儿不会发出笑声,疲倦劳累地好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有多余的东西,而我却好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昏昏沌沌!

世人都那么清醒,而我却那样昏聩;世人都那么精灵,而我却那样糊涂。

沉静啊像大海,漂浮啊像没有止境。

世人都有所施展,而独有我笨拙而无能。

唯独我不同于世人,只注重于得到道的涵养。

诵读星级★★

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③;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④。窈兮冥兮⑤,其中有精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⑦,以阅众甫⑧。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⑨?以此。

注释①孔:大。德:道的体现与作用。容:动。②恍、惚:若有若无的样子。③象:无形的迹象。④物:有形的实体。⑤窈、冥:深远幽暗的样子。⑥精:气。指最微小物质性实体。⑦名:黄瑞云《老子本原》:“义同《国语·周语》‘勤百姓以为己名’之名,韦昭注:‘名,功也。’去,减也。”⑧阅:总。众甫:万物之始。甫,始也。⑨然:王弼本作“状”,误,此据帛书甲乙本改正。

译文大德之人的行动,只是遵循大道的规律而行。

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它是那样恍惚啊,其中却有迹象;它是那样恍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深远幽暗啊,其中却有细微的精气;这细微的精气是真实的存在,可以征信检验。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道之功不减,以总揽万物之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之始的情形呢?就凭这个有规律的道。

诵读星级★★

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①,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②。

不自见(xiàn)③,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④,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①敝:通“弊”,破旧。②抱一:帛书本作“执一”。一,指道。式:法式,范式。③见:通“现”。④矜:骄傲自满。

译文弯曲反能保全,枉屈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致迷乱。

因此圣人坚守道作为天下事理的法则。

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不自骄自傲,所以长久。

正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古人所说的“弯曲反能保全”这些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是能以保全的结果还给他的。

诵读星级★★★

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①。

故飘风不终朝②,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③同于德,失者④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⑤。

注释①希:通“稀”,少。②飘风:疾风,狂风。朝:早晨。③德者:指行为得道者。④失者:指行为失道者。⑤“同于德者”四句:王弼本作“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此据帛书甲乙本改。

译文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合于道;行为得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合于德;行为失道的人,所作所为就偏离道。

行为得道者,道也得到他;行为失道者,道也抛弃他。

诵读星级★★★

二十四章

原文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①企:踮起脚后跟。②跨:伸开过大的步子。③赘行:赘瘤。行,通“形”。

译文踮起脚跟的人不能长久站立,跨步行走的人不能走远;自我表现的人不算高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显著,自我夸耀的人不会有功,自骄自傲的人不会长久。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诵读星级★★

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③,可以为天地母④。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⑤,逝曰远,远曰反⑥。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⑦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①物:指道。混成:无形无象,混然而成。②寂兮:静而无声。寥兮:动而无形。③不殆:不息。殆,通“怠”。④母:本源,根源。⑤逝:运行。⑥反:通“返”,返回本原。⑦域中:指宇宙。

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寂静无声啊又空虚无形,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作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诵读星级★★★

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①。虽有荣观②,燕处③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①辎重:外出时所带的衣物箱笼等。②荣观:指华丽享乐的生活。③燕处:安居,安然处之。

译文沉重是轻浮的基础,沉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终日行走都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然有富丽堂皇的生活,却超脱地安居而不沉湎其中。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躁动治理天下呢?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体。

诵读星级★★

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①,善数(shǔ)不用筹策②,善闭无关楗③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④。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⑤。

注释①瑕谪:瑕疵,过失。②筹策:计数用的竹制筹码。③关楗:门栓,横的叫关,竖的叫楗。④袭明:含藏着“明”。袭,承袭,承继。奚侗《老子集解》:“袭,因也。明,即十六章及五十五章‘知常曰明’之明。‘袭明’谓因循常道也。”⑤要妙:精要玄妙。

译文善于行走的(以不行为行,故)不留下印迹,善于言谈的(以不言为言,故)无可指摘,善于计数的(以不计为计,故)不用筹码,善于关门闭户的(以不闭为闭,故)不用栓子而别人无法打开,善于结绳捆缚的(以不结为结,故)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开。

所以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此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因此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就叫作内藏着聪明。

因此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是幽深精妙的道理。

诵读星级★★

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③。为天下,常德不离④,复归于婴儿⑤。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⑥,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⑦,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⑧。

朴散则为器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⑩。

注释①雄:雄强,刚强。②雌:柔静,柔弱。③谿:与下文“谷”同义,指低洼的水沟。王弼注:“谿不求物,而物自归之。”④常德:即常道。德,道的体现。⑤复归于婴儿:回复到婴儿的柔弱浑朴。老子认为达到婴儿的境界为最高修养。⑥忒:差错。⑦“守其黑”至“知其荣”六句,有人认为是后人窜入之语,非《老子》原文所有。⑧朴:未经加工的木材。比喻人原有的德性。⑨散:坏。器:指物,万物。高亨说:“器,与道对称,道无形,器有形,器指事物,或指工具。”⑩大制:指治国之道。割:伤害。

译文知道什么是雄健的,却甘守雌柔,做天下的水沟。做天下的水沟,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重又回归婴儿的天真淳朴。

知道什么是洁白的,却甘处污黑,做天下的法式。做天下的法式,永恒的德性就不会有差错,重又回归人类的原始状态。

知道什么是荣耀的,却甘于屈辱,做天下的空谷。做天下的空谷,永恒的德性就能保持充足,重又回归上古的淳朴。

淳朴的道被分裂破坏后就成为器物工具,只有圣人能运用人民的淳朴,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美的政治是不伤害人民淳朴的本性的。

诵读星级★★

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①,吾见其不得已②。天下神器③,不可为也,不可执也④。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⑤,或强或羸(léi)⑥,或挫或隳(huī)⑦。是以圣人去甚⑧,去奢,去泰⑨。

注释①取:治,为。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无事”,河上公注:“取,治也。”为之:强力去做。②不得已:不能够。已,通“矣”。③神器:神圣之物。④不可执也:此句王弼本原缺,据刘师培说增补。⑤歔:各本或作“呴”,或作“嘘”。易顺鼎说:“按‘歔’本字当做‘嘘’。下文‘或强或羸’,‘强’与‘羸’反,则‘嘘’与‘吹’反。《玉篇》引《声类》云:‘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吹、嘘之别,即《老子》古义也。”⑥羸:瘦弱。⑦或挫或隳:河上公本作“或载或隳”,注云:“载,安也。隳,危也。”帛书本作“或培或堕”。译文从帛书本。⑧甚:过分的。⑨泰:与“甚”同义,过分,太过。

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治理的,也是不可掌控的。谁治理它谁就要把它搞坏,谁掌控它谁就会失去它。

世人性情不一,有的行前,有的随后;有的性急,有的性缓;有的强健,有的羸弱;有的自爱,有的自毁。所以圣人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诵读星级★★

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①。师②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③。

善者果而已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⑤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⑥。

注释①其事:指用兵之事。好还:容易受到报复。好,易也。②师:军队。③凶年:饥荒之年。战争之后,生产破坏,人民饥荒,瘟疫流行,故曰凶年。④善者:王弼本作“善有”,此从帛书本。善者,指善用兵者。果:成功,胜利。王弼注:“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也。”⑤壮:王弼注:“壮,武力暴兴,喻以兵强于天下也。”⑥早已:早亡。

译文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逞强于天下,很快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必然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荒年。

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凭借兵力来逞强。达到目的却不矜持,达到目的却不夸耀,达到目的却不骄傲,达到目的却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事物达到极盛就会衰败,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的必然很快死亡。

诵读星级★★

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②。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③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④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⑤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①夫兵者:王弼本作“夫佳兵者”,此据帛书甲乙本。②贵左、贵右:古人认为左阳右阴,阳生而阴杀,故安居时以左为贵。下文尚左、尚右、居左、居右义并同。③恬淡:高亨说:“恬,指内心没有私愤。淡,指内心没有贪欲。”④偏将军:即副将军。⑤泣:当为“莅”字之误。莅,临也。

译文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憎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轻易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上,战时则以右边为上。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也要以心平气和无私无欲为上。胜利了不要心中自美,如果自美,这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就不能在天下取得成功。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说明用兵打仗是以丧礼的礼仪处理的。战争杀人众多,要怀着哀痛的心情去对待;打了胜仗,也用丧礼的礼仪去对待战死的人。

诵读星级★★

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①。虽小,天下莫能臣②。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③。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④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⑤,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⑥,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⑦。

注释①道常无名朴:此句另一种断句法为“道常无名,朴虽小”。但三十七章有“无名之朴”句,故“名朴”似以不断开为宜。黄瑞云说:“无名朴,犹言无法形容之宝,极言道之至高无上。”②莫能臣:王弼本“臣”下有“也”字,傅奕本及唐宋诸本皆无。高亨说:“‘也’字衍文,以‘臣’、‘宾’均为韵知之。”③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事物。宾:臣服。④民:此泛指人,犹人们。⑤制:创造。有名:指侯王之名。此下数句各家注译颇有分歧,译文从黄瑞云《老子本原》。⑥夫:代词,彼,指侯王。将:当。⑦“譬道之”二句:蒋锡昌说:“此句倒文,正文当作‘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盖正文以江海譬道,以川谷譬天下万物。”

译文道永远是一个无法形容之宝,虽极微小而天下没有谁能使之臣服。统治者如果能守住它,万物自然将会服从他。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谁也没有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侯王开始制作了名称,名称既然有了,也必须知道有所止足,知道止足,才可以避免危险。

道为天下所归,就好比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流注一样。

诵读星级★

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①,强行②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③。

注释①富:充实。非指财富。②强行:勤勉力行。③死而不亡者:指得道者。得道者身死而道存,故长寿。

译文善于认识别人的叫作智,善于认识自己的才是明。

能战胜别人的叫作有力,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坚强。

知道满足的人(精神)充实,勤勉不懈的人才算有志。

不迷失自己所处位置的人能够长久,身死而道术永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诵读星级★★

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汜(fàn)兮①,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①汜:同“泛”,大水漫流。全句意谓大道像洪水般四处漫流,无所不在。②辞:读为“司”,主也,与下文“有”、“为主”义同。

译文大道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啊,周流而无所不到。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热门推荐
  •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新书:《予你三生情缘》发布啦~~~欢迎跳坑啦~收藏啦~~她,二十一世纪国际偷盗界一姐,惨遭昔日同伴背叛致死。东池漓,东城闻名遐迩的废材怪物,被兄长、二姐凌虐而死。一朝穿越,她成了东池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她,崛起东城,成为无数人的梦魇,却也有无数痴男怨女为之痴狂。昔日废材成天才,睥睨天下,艳绝四方,命运就该掌控在自己手上!偷天偷地偷人心,被称为冷面修罗的她,若有三分柔情似水,便只在他面前。群号:326088426,欢迎前来调戏没节操作者,验证:文中角色名。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腹黑萌宝辣椒妈

    腹黑萌宝辣椒妈

    "一百万,还有天天看美男...天上掉馅饼了?她跟小恶魔签下魔鬼协议:监督最帅亿万总裁,保证他不受女性骚扰。本来说好监督,闹到最后还要卖身卖心。喂!协议里没写这一条啊!谈判,价钱重新算。嘿嘿!小妈咪大人,买大赠小,你干不干?这是一个渣女辣椒妹吃定甜蜜美男的故事,宠心宠肺宠肝宠脾宠胃,请自带醒神丸,沉迷不捞。
  • 穿越千年之梦幻爱恋

    穿越千年之梦幻爱恋

    [此文乃架空式穿越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品简介:兰心从奇怪的长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置身在了另一个朝代,梦中死去梦中活,灵魂寄托在了年仅13岁的小公主身上,奇怪的是,她却半点不觉得排斥,反倒觉得这就是千年前的自己。十三年前死去的母妃?十三年前失散民间,又重新找回的公主!还有千年之后穿越过去的兰心?她们三者究竟有何关联?面对皇上的独宠,后宫之中又会掀起怎样的风云?毁容?失忆,历经生死,纠结人心,她却始终倍受保护。先有邹洌那浓浓的‘父爱’,再有邹安那不渝的‘深爱’,还有楚王子那绵长温柔的‘关爱’。面对三大美男,她的心究竟系于谁身?
  • 贵女策

    贵女策

    月明星稀的夜里,整个帝京都是寂静无声,唯独有守夜人巡夜的声音。各处花街柳巷倒是声声朗朗,这纸醉金迷的帝京,同样是有着罪恶之手的地狱。“混账东西!让你好好照看大小姐,你就是这样照看的吗?狗东西!滚出去!”一年轻的锦衣华服男子进一间颇为精致的女子闺房,怒容满面,几欲抽刀砍人。“世子,不是奴婢的错啊!是小姐她……”“啪!”俊秀男子转身便踹了那婢女一脚,那婢女一时未曾想……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天生作对

    天生作对

    可温欣就是想不通,自己的康庄大道上为什么非得有沈辰年这么块搬不走挪不动的大石头!!!他风流帅气?他沉稳谦和?他聪明能干?他是隔壁中医院前途无量的男神?关她P事啊!!!要紧的是,她就特么的次次在代表学院出征的掐架战中输给了他!同学们好伤心有没有!(同学们:其实我们还好……你自己看开点……)他处处针对她,俗话说,好,算他有种!她温欣会让他沈辰年知道,西医院也不是好惹的!而沈辰年也想不通,自己那点心思已经表露得人尽皆知了,不是冤家不聚头,温欣怎么还会把调情听成挑衅啊!这姑娘迟钝也得有个限度啊……于是,一幕幕啼笑皆非但又感人至深的校园青春喜剧,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 剑极苍穹

    剑极苍穹

    新书《先天霸体》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关注。
  •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