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12

第12章 内篇·人间世(1)

原文颜回见仲尼①,请行②。

曰:“奚之③?”

曰:“将之卫④。”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⑤,其年壮,其行独⑥;轻用其国⑦,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⑧,若蕉⑨,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chōu)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且德厚信(qiāng),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páng),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yǔ)拊(fù)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注释①颜回:人名,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仲尼:孔丘的字。②请行:辞行。③奚:何处。之:往。④卫: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名。在今河南境内。⑤卫君:指卫出公辄。⑥行独:行为专横独断。⑦轻用其国:指轻率处理国事。⑧死者以国量乎泽:死尸填充国中的泽地。以,通“已”。量,满。国,奚侗说是衍文。⑨蕉:草芥。⑩无如:无路可走。如,动词,往。去:离开,离去。就:即,前往。此处为做官、就任。则:道理,办法。一本“则”前有“所行”二字。庶几:也许可以,差不多。有瘳:有救。瘳,病愈。若:你。殆:将要,恐怕。刑:受刑戮。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指先以道德修养自身再去教诲别人。即正人先正己之意。存,立。暴人:暴君,指卫君。荡:毁坏,丧失。出:显露,外露。信矼:信誉确实。矼,诚实的样子。绳墨:木匠打直线的工具,比喻规矩或法度。术:通“述”,陈述,叙述。一说“術”乃“衒”(炫)字之误。菑:即“灾”字,害。若:你。而:你。诏:告诫,进谏。王公:指卫君。人:指颜回。斗其捷:施展其巧辩。荧:迷惑不解。色:气色。平:平静。营:营救。形:显现,表现。成:行成,妥协。厚言:忠厚的言论。桀:夏朝末代之君,是著名的暴君。关龙逢:桀的贤臣,因谏桀而被斩首。纣:殷朝末代之君,也是著名暴君。王子比干:纣王的庶叔,因忠谏而被挖心。伛拊:怜爱抚育。人:指国君。拂:违背。修:好,善。挤:排挤。丛枝、胥、敖:小国名。《齐物论》为宗脍、胥、敖。有扈:夏时国名,在今陕西鄠县。虚:通“墟”,废墟。厉:厉鬼。实:实利,指土地财赋等。已:停止。以:因,原因。

译文颜回去见孔子,向他辞行。

孔子问道:“要到哪里去?”

颜回说:“我将到卫国去。”

孔子又问:“去干什么呢?”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君主,他年轻气盛,行为独断专横;他轻率处理国事,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他轻率地用兵而不爱惜人民的生命,战死的人已经填满沟壑,如同交错盘结的草芥一样,百姓无处逃命。我曾听先生说过:‘社会秩序安定的国家要离开它,社会秩序混乱的国家要去拯救它,就像良医门前有很多病人等待治疗一样。’我愿意按照先生的教诲,思考治理卫国的办法,或许可以把卫国治理好吧!”

孔子说:“唉!你去了恐怕要受刑戮的!道是不能杂乱的,杂乱就多事,多事就会受干扰,受干扰就有忧患,有忧患就不可挽救。古代得道的至人,先以道德修养自身,然后再去教诲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尚未修养好,哪里有闲暇去纠正暴人的行为呢?你知道道德丧失和智慧外露的原因吗?道德的丧失在于好名,智慧的外露在于争胜。名誉是人们相互倾轧的祸根;智慧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都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于世的。而且一个人道德纯厚信行笃实,未必投合别人的趣味;不与别人争名夺誉,也未必投合别人的心意。如果你强用仁义规范的言论在暴人面前陈述,这是用别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样的做法可以说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为人所害了!况且假如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显异于人呢?你除非不向他诤谏,否则卫君必定乘你言论的漏洞而施展他的巧辩。你将会眼目眩惑,面色平和(以求和解),口将呶呶以自救,做出理曲顺从的形态,内心就迁就他的主张了。这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叫作愈救过错愈多。开始就顺从他了,以后就没个完了。假如一开始他就不信忠厚的言论相劝,那你就一定会死在暴君的面前啊!况且过去夏桀杀关龙逢,殷纣杀王子比干,都是由于他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下位而爱抚人君的民众,以在下的地位违背君主的意志,所以君主因为他们修身来排挤他们。这是好名者的下场。过去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氏,使这些国家成为废墟,百姓成为厉鬼,国君也被杀戮。他们用兵不止,他们追求土地田赋不已,这些都是追求名利的结果。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名声和实利的欲望,就是圣人也无法克服,何况你呢!虽然如此,你必定有你的办法,且说给我听听!”

诵读星级★

原文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曰:“恶!恶可①!夫以阳为充孔扬②,采色不定③,常人之所不违④,因案人之所感⑤,以求容与⑥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⑦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zī)⑧,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⑨。内直者,与天为徒⑩。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qíng)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zhé)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注释①恶!恶可:两“恶”字均读wū。前一“恶”为叹词,表惊讶、反诘等语气。后一“恶”为疑问副词,犹怎、哪。②阳:指气质刚强。充:满。孔:甚。扬:张扬,显露。③采色不定:指卫君喜怒无常。采色,神采脸色。④不违:不敢拂逆。⑤案:压抑。感:思想。⑥容与:自快,放纵。⑦日渐之德:每天长进一点点的小德。渐,逐渐,指小德一天天长进。⑧内不訾:内心不能接受批评。訾,通“资”,取,采纳。⑨成:自以为得当的看法。上比:上比古人的见解。⑩与天为徒:与自然同类。子:儿子。这里作动词用,指所生所养的儿子。而:你。之:闻一多说:“‘之’字衍。‘与人为徒’与上‘与天为徒’,下‘与古为徒’,文同一例,下文‘是之谓与人为徒’,是其确证。”(《庄子内篇校释》)其说有理,可据删。擎:执,指执笏,大臣上朝拿着手板。跽:长跪,屈膝点地,挺身而跪。曲拳:曲身抱拳鞠躬。疵:缺点,毛病。这里作动词用,诽谤。谪:指责。大,通“太”。政法:法则。政,通“正”。谍:安,稳当。固:浅陋,固陋。师心:以自心为师,坚持己见。

译文颜回说:“态度端庄而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精神专一,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卫君刚猛气盛张扬外露,喜怒无常,一般人都不敢违背他。压抑别人对他的劝告,以求得自己内心的畅快。这种人每天用小德慢慢感化都不成,何况用大德来劝说他呢!他会固执不化,即使表面附和而内心也不会接受批评,你用的方法怎么可以呢!”

“那么我就内心正直而表面委曲求全,以自己认为得当的看法上比古人的见解。内心正直,是与自然为同类。与自然同类,知道人君和自己,都是上天所生的,这样何必偏要将自己的言论祈求别人称赞,或祈求别人指责呢?像这样的人,人们都把他叫作天真无邪的童子,这就叫作和自然同类的人。外表上委曲求全的人,是与世人同类的人。执笏跪拜,曲身拱手,这是做人臣的礼节,人们都这样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人都做的事情,人们也就不指责我了。这就叫作与世人同类。援引成说上比古人,这是和古代贤人同类。援引的言论虽然都是教训,但指责世事却是真意所在,古代就有这种情况,并不是我创造的。像这样,虽然直率却不会招来祸害,这就叫作和古人同类。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说:“唉!哪里可以啊!纠正的太多了,办法不稳当,虽然固陋,也可以免罪。然而,只不过如此罢了,怎么能够感化卫君呢!你太坚持自己的成见了。”

诵读星级★

原文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①,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hào)天不宜②。”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③。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④。”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⑤!听止于耳,心止于符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⑦,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⑧,入则鸣⑨,不入则止。无门无毒⑩,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què)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注释①斋:本意为斋戒,引申指心地平静专一。②暤天:指自然之道。不宜:不合,不适。③茹:吃。荤:肉食。④心斋:庄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心无杂念,专一体道的一种方法。⑤气:陈鼓应说:“在这里‘气’当指心灵活动达到极纯精的境地。换言之,‘气’即是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庄子今注今译》)⑥听止于耳:当据俞樾说作“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意谓心的作用是与外物相合。符,合。⑦得使:指得到教诲。⑧樊:笼子,樊篱。这里指卫国的领地。无感其名:不为名位所动。⑨入:入耳,听得进。鸣:说,讲。⑩无门无毒:对这句的注解颇多分歧,刘如瑛《庄子释补》:谓既不开启,又不杜塞,一任自然,乃得其道。译文从之。毒,通“杜”,杜塞,固闭。一宅:心灵聚一。释德清说:“一宅者,谓安心于一,了无二念。”几:差不多。无行地难;走路不留痕迹困难。阕:空。虚室生白:空明纯净的心境生出光明来。虚室,指人心。止止:前一“止”是动词,作集、处讲,后一“止”是代词,犹“之”,指宁静的心境。坐驰:形坐而心驰。徇:使。耳目内通:把自己的听觉、视觉引向自身体内,犹气功中的意守丹田,收视反听(曹础基说)。外于心知:排除心机的作用。纽:枢纽,关键。这里作动词用。伏戏、几蘧: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伏戏,一作伏牺、伏羲。散焉者:指散人,没有才识的一般人。

译文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谏卫君)了,请您指教。”

孔子说:“你斋戒清心,我再告诉你。你有心要去卫国做事救人,哪里有这么容易的呢?如果你以为容易,那就不合自然之理了。”

颜回说:“我家境贫寒,不饮酒,不吃荤,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像这样,就可以算是斋戒吗?”

孔子说:“你说的是祭祀的斋戒,不是我所说的内心斋戒。”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内心的斋戒?”

孔子说:“你要使心志高度集中,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去感悟;不仅用心去感悟,还要用气去感应。耳的作用止于聆听,心的作用止于感应现象。气是空虚而容纳万物的,只有道才能集结在虚空之中。这种空明的心境,就是心斋。”

颜回说:“我没有听到心斋的理论时,实在觉得我颜回自身的存在;听到了心斋的理论之后,就觉得未尝有我颜回存在了。这可以算是空明的心境吗?”

孔子说:“心斋之理已尽于此了。我告诉你,你进入卫国去游历,不要为名位所动,卫君能听进你的话,就说;听不进你的话,就不说。既不开口求荣,也不缄默不言,心灵凝固而无杂念,就差不多了。不走路容易,走路不留痕迹困难;为人情所驱使容易造假,为自然所驱使难以作弊。只听说过有了翅膀才能飞翔,没有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的;只听说过有了知识才能认识事物,没听说过没有知识却可以认识事物的。观看那空虚的境界,寂静的心室就会发出纯白的光,吉祥就来临了。如果不能止其所当止,这就叫作形坐而心驰。使耳目感觉向内通达而排除心灵的理性,鬼神也会前来依附,何况是人呢?这就是顺应万物变化的原因,是禹和舜治理天下的关键,伏戏和几蓬也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何况是普通人呢?”

诵读星级★

原文叶公子高将使于齐①,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②。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③。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④,寡不道以欢成⑤。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⑥;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⑦。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⑧,爨(cuàn)无欲清之人⑨。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夫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茀(bó)然,于是并生心厉。核大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盲妃待嫁

    盲妃待嫁

    她,水府三小姐水冰璇。胸大无脑,性情嚣张暴戾。明明有婚约却是天下人心中嫁不出去的女人。年方二十才被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退婚。人人对她鄙视不屑!就连亲生父亲也轻视她!唯独有其母宠溺。但却也因为她的一约婚约而让唯一宠爱她的娘亲以死抗议。而当她如同罂粟一样绝美的时候。一切又会是怎样的转变?她,水冰璇,视爱情、男人为游戏,游走于道德之外。有着轻狂、冷然的灵魂!初至异世,掀起了一连串的涟漪,拨乱了人的心魂……罂粟经过落红才能结出饱含毒汁的果实,一夜春雨,片片丹红为谁落?充满诱惑的罂粟花,饱含毒汁。而天下男子为何因为她的一颦一笑而疯狂?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中了她的毒而无法自拔?敬请关注:落随心给大家带来的不一样的女主!求收、求票、求言…感谢阿布帝释天亲亲做的视频,非常漂亮哦!呵呵,大家去看看哦!~~~~~~~~~~~~~~~~~强力推荐落落已完结旧文《七夫人》路随心聪颖、性情冷淡却极力渴望想去过她不曾拥有的平凡的家庭生活,最终却落寞结局……于一场意外,路随心魂穿到了一位冷傲却因为情放弃了生命的小妾汪随心身上……在妻妾成群勾心斗角的路王府她该怎样生存?因为她的出现,她的随心淡定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男人围绕在身边。他,路王宇默然,有冷情王之称,不顾她怀有他的骨肉扔然置她于死地,只因他不爱她,而在她醒后偶然间看到了她不同的一面,不由得迷惑……他,睿智天子,有着精明的头脑,非凡的手段,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出他的掌握,原本对她的好奇,一次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风华绝代的第一公子,更是首富杨家的次子,在第一次见她时就动了心,非她不娶……他,才子轩王,夹在母亲和同胞兄长之间的淡默且忧郁的男子……他,银十国太子,十岁就名扬天下的惊世之才,却一身的温和亲切……他,他……她出府后遇见的人……谁能真正打动她淡漠如水的心?而最终谁是那个站在她身边陪她看花开花谢、云卷去舒的人?~~~~~~~~~~~~~~~~强烈推荐好友的文文:闲听冷雨《离婚吧我们》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七号霸宠》慕瑶《冷凰天下》紫夜霜影《笑看妃乱》鹦鹉晒月《凤霸九龙》阴笑《六宫无妃》转身《错嫁残颜》浅绿《逢场作戏》风染白《爱上芳邻》浅绿皇焱儿《夫君个个硬上弓》《师叔个个要不停》推荐好看的女强文:宝宝的《绝色锋芒》唐的《懒妃要休夫》
  • 修魔

    修魔

    楚云,隐忍十年终于逃出魔窟,拜在落尘宗门下,却发现自己的体质根本不适合修炼正道功法。而一场惊天大变也正徐徐拉开帷幕,道将不存,何以安身,不若拿起屠刀,立地成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死灵神

    不死灵神

    这个世界,有着强大的战技,顶级的战兽,还有着强大的五行修炼者。传说中的洪荒战兽,逆天的战荒境强者,当强大的魔灵师到来时,身怀至宝的主角该如何自处?当黑暗之主的锋芒遮蔽了苍穹时,水火本源力临身的主角,如何一步步打破禁忌,率领着众多强者杀伐天下?弹指间,翻天覆海,转瞬间,灰飞烟灭!光怪陆离的异世界,灵识不灭,灵神不死,且观一个凡人如何走上恒古的巅峰,抱得美人入怀,成就那不死之灵神,君临天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第一世,她只有一条尾巴,还未修炼,对他确是一见钟情。第二世,她有了两条尾巴,而他却从未嫌弃过她。第三世,她有了三条尾巴,他为了保她周全,甘愿失仙身。第四世,她有了四条尾巴,他为了见她一面,千万轮回也罢。第十世,他们记起了前九世,萧萧熙攘……这一世,她有了八尾,他已是仙界最高战神。尘埃落定,但这一世她凭一己之力保护了他,元神毁灭也罢!轮回牵绊!十世十情!十尾十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帮助宝宝快速恢复健康。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针对宝宝常见病推荐100道护理食谱,烹饪简单、营养美味,是妈妈必备的宝宝食疗手册。
  • 少年犯

    少年犯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