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32

第32章 文字的改革(17)

十八、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在生活上有一绝大之分野,即土著利于防守,而游牧则利于抄掠也。利于防守者必营混合经济,家庭之中夫妇终年胼胝以维持其一家之生活,其子女习见其父母之鞠育劬劳,因而有敬老孝养报本之思,因而有三年丧、女子贞及夫死不再嫁之风。利于抄掠者,其单纯经济之所得,往往不足以给食,因而养成其杀伐之天性,遂至贱老贵壮,而妇女转徙草原之中,如夫死无人维护,则必为人抄掠而去,故父死妻后母、兄死妻嫂,其为适应此种环境,亦可推知也。

十九、殷周之世北狄屡与中国通婚,其生活习惯如穴居、乘高轮车、夫死不再嫁、人知孝义、婚嫁初从妇居、生子长大而后返舍,凡此诸俗,皆与中国相同。

二十、殷商开祖之传说,颇与高车相似,而其射天之俗,亦与殷商相同。

综此诸端言之,殷墟之青铜器与两轮大车,由北狄自西方输入,已不为无据也。整理后记

整理后记

《古文字学讲义》是徐中舒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为四川大学历史系高年级同学编写的选修课讲义,由当时在川大进修的缪文远先生协助完成,为一手写稿(草稿)。该讲义不知何故未能使用(可能与当时高教系统的“拔白旗”运动有关。据缪文远先生回忆,当时川大历史系共准备了40门新课,后来都未能开出),一直搁置于先生家中。“文革”十年动荡,先生辗转搬迁于校内外,该手稿始终收藏在先生身边。1991年先生仙去,其藏书、手稿等遗物因种种原故未能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妥善的保存,至1997年川大同意接受先生将其毕生所收藏的书籍赠与川大图书馆的遗愿,并组织力量对先生所藏书进行清理造册时才发现,先生旧居不知何时已数度为梁上君子光顾,所遗失的书籍、手稿因先前未清理而不知其数。1998年夏,经近一年的清理造册,先生的藏书大致登记造册完毕,送川大图书馆收藏,而所余手稿类遗物则由我进行整理。1999年蒙友人告知,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旁的文物市场(原花鸟市场)一店铺内发现了数十本先生的手稿原件,乃多次前往询访,见店前招贴赫然写着“徐中舒手稿:古文字学讲义”数个大字。在当时我所见到的先生手稿中尚未有如此完整且装订成册者,遂与店主讨价还价,终于使这一批手稿得完璧归赵(近年来经朋友介绍,我已在数位文物收藏爱好者处见到他们在成都古玩市场购买的先生手稿及书籍。许多朋友不解,以为是先生家属随意处置先生遗物,却不知先生身后之物遭此厄运。在此也向告知我信息的朋友及收藏先生遗物的朋友们表示我的谢意,承他们的厚谊,我又得到了若干先生手稿的复印件)。先生研习古文字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初。据先生回忆,“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我在上海。上海出版的新书,我总是先睹为快。……一方面我开始研读清代汉字家的著述,段玉裁、王念孙、孙诒让所著的有关文字训诂的书,一方面我开始学习甲骨钟鼎,读罗振玉、王国维所著的甲骨书籍”。1925年,先生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古文字学更有了系统的训练,同时受王国维氏“古史二重证”影响甚巨。先生晚年自述:“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一年的学习中,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从王国维先生学习古文字,抄写甲骨文、金文,并采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古史二重证法’,将古文字材料与古代的文献典籍相互印证,互相补充,运用于中国古代史的探索之中。”在研究院一年所写两篇论文,均是用古文字结合史料考订中国古史的成果。其中一篇《蒲姑、徐夷、淮夷、群舒考》指导教师为梁启超,其批语为:“从音训及金文款识以贯串传注,精思独辟,有左右逢源之乐。”抗战爆发,先生携家入川,执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50余年,教学科研始终未尝离开古史与古文字学领域。就是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的困境中,先生仍不忘自己所执著一生的学术追求,不顾老病缠身,在1971年拟订的一份“工作计划”中,先生希望能将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和结束”,“总想把这些经历和意见及时交给年青的一代去完成这些工作”,而列为第一项的即是“古文字学”。该计划交出后即因受到严厉批判而无法实行,但先生却从未放弃。1978年拨乱反正之初,先生招收的“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就是古文字学方向的,且一招就是五名,并同时为中国社科院代培两人。以80高龄,在助手协助下,率七名研究生开始了《甲骨文字典》的编写工作,可见先生于古文字学之感情。

先生研究古文字,反对“就字论字,旁征博引,冥搜孤讨,臆想居多”,他认为“古人造字,决不是孤立的一个一个的造,也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闭门创造。字与字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每个字的形音义,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历史。因此考释古文字,一个字讲清楚了,还要联系一系列相关的字,考察其相互关系。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考古资料、民俗学、社会学及历史记载的原始民族的情况,和现在一些文化落后的民族的生活情况,来探索古代文字发生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据这些东西,探索每个字的字源和语源。这样考释古文字,才有根据,也才比较正确,而不是凭空悬想、望文生义”。也就是说,研究古文字,要把古文字放在它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研究,要有历史的眼光。反之,对于古文字来说,这又是研究古史最好的史料,古文字的形音义,正好表现了古人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客观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对古文字字形字义的研究,来探讨古人的思想、观念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先生的《耒耜考》、《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井田制度探原》、《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论殷墟青铜器与两轮大车之由来》诸文,均是以古文字的形音义作为史料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进行历史研究的范文。以史考字,以字证史,这是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一大特色,确如梁启超当年所说,这一研究方法使先生终身得享在古文字学与古史研究间左右逢源之乐。

先生研究古文字的另一特色是破旧立新。对《说文解字》,先生重视其在古文字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但又强调要敢于冲破前人的束缚,敢于“破许”:“研究古文学,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原意。从前许多文字学家对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明,有些讲对了,有些讲错了。从前段玉裁和章太炎,都不敢违背《说文》。由于不能打破这个框框,所以在古文字学的研究上,也就有许多局限性,直到甲骨文发现后,孙诒让、王静安先生等,在这个问题上才有些突破。但我认为‘破许’问题,几十年来,还不够大胆。今天研究古文字学,要打破旧框框,认真研究文字发生时期的社会情况、生活条件、生产工具,众多方面加以考虑。以后每一个时代,文字的发展,也要参考当时的这些条件。这样才能正确了解每一个字的本义。我们决不要被许、段的结论所束缚,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对于《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及后人解释各异的“六书说”,先生根据自己对古文字的多年研究心得,反复修正(读者可以在本书中看到这一过程),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六书解释,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肯定。王力先生说:“六书说很多创见,为前人所不及。”顾颉刚先生亦高度评价:“《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一篇,捧读之余,心眼顿豁。如此治学,然后可以直探造字本原,不为旧说所迷罔。”古文字学研究中的“破许”,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现尚有一些治古文字者,墨守《说文》与许说,在甲骨文发现已一个多世纪以后,研究古文字却仍抱定一本《说文解字》,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如此治学,先生地下有知,不知复何言哉?

《古文字学讲义》系一尚未使用过的初稿。按先生的习惯,讲义总是在实际讲授中不断完善的(先生不少发表的论文,都是在讲授过程中对讲义加以修改后成文的,如《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殷商史的几个问题》、《西周史论述》、《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等)。因此,本讲义应当视为先生尚未修改定型的草稿。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先生还有不少关于专门考释古文字的文章,如《陈侯四器考释》、《氏编钟图录附考释》、《士王皇三字之起源》、《对〈金文编〉的几点意见》、《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的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铭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等,本应一并收入本书,但考虑到一则上述诸文基本都收入到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的《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收入本书有重复之感;再则本书主要是反映先生治古文字学的方法和理论,不收考释性文章也还说得过去。

最后,我要感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领导和巴蜀书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对本书的整理和出版给予了大力的关怀和支持,使我整理祖父遗稿的心愿能得以实现。另外,内子在本书的整理过程中出力甚大,《古文字学讲义》的录入工作基本上是由她完成的。多年来内子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使我能安心于书斋中而心无旁鹜,我的心情绝非一声“谢谢”所能表达。以上所言并非套话,实是我写完这篇简短《后记》时最想说出的话。

徐亮工

二三年五月

同类推荐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一梦如是

    一梦如是

    为学武功,替师报仇,入少林,学武功,身兼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这和尚吃肉喝酒,这和尚窃玉偷香,这和尚誓拔天诛!这和尚恁地可恶!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 买来的皇后

    买来的皇后

    夜很静,只有知了在鸣唱,三个混混模样的人手里晃动着铁链和铁棒,等待着向他们走来的两人。感觉对有点不对劲,日不落抬起头,骤然发现前方有人拦路,二话不说,拉起小飞向来路狂奔。她现在有点后悔不应该住这么偏僻的地方了,当初只是图这里清静才选择在这里落脚,并没有想到越是人少的地方,越容易打劫。看猎物想要逃跑,三人也毫不迟疑追上去。他们必定是成年的男人,要追上两个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梦里

    梦里

    梦里的他,她,它还是他们原来都只是我的假想?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迷失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再也回不去了。那么我也该明白:我,是不应该对着一切有所动情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才对。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油爆小公爷

    油爆小公爷

    重生北宋年间,上有病弱的娘亲,下有顽皮的弟弟。什么?敢欺负咱卫家贫弱,小辣椒给你好看。拖娘带弟上东京,蒸炒煎炸烤,铜钱、交子来得快。咦!哪蹦出个小公爷,来来来,快到锅里来。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