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15

第15章 转注与假借

汉字有谐声一法,谐声直接模拟语言,在文字产生前声音早已存在。语言随古今方俗而不同,有新的语言就要有新的文字来表达,故谐声字在不断的创造中。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中古有此语而上古无之者,即别造一字。”这里还要加几句:此地有此语而他地无之者,或此地有此语而与他地微有不同者,也需别造一字。所以汉字的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在不断地增加。

谐声字因为是在古今方俗不同的条件下创造的,所以有许多字不是一种写法。同一语言在文字中有许多写法,即或体字或俗字,又有古文、篆文、籀文的不同;但最后需要统一起来,才能适合大多数人使用。要统一就必须要在彼此之间加以解释(即训诂),使人们了解,转注就在这里发挥它的作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就是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如在汉碑中有“”字,本应写作“峙”,但当时还无“峙”字,但此字的意思是指在高处峙立,故最后由从山的“峙”字统一起来。

至于假借的条例,我们从甲骨、金文及经典使用的文字看来,本字的产生多在假借字之后,如《诗经》“百两御之”(《召南·鹊巢》)的“两”字,是指具有两轮的车字,而“葛履五两”(《齐风·南山》)的“两”是因“履必两只相配,故以一两为一物”(《诗疏》),而《说文》从车的“辆”与从纟的“”,都是起于假借后的形声字。还有些假借字,一直未造新字,如西本是鸟巢,后来以栖字代鸟巢,而西字为东西之西长久占用。来字本是麦,而麦字应是往来的来,彼此长期互相借用,这样,在谐声字中就有许多久假不归的例子。在新字的创造过程中,假借好像产婆一样,帮助了形声字的产生。

假借的产生是在新字创造之前,转注是统一古、今、方、俗异声的产物。衍形的文字,如果没有转注与假借,那它早就应被拼音文字所代替了。

§§§第一节转注旧说

从前的《说文》学者,对六书中转注与假借的解说最为纷歧,而转注尤甚。他们以为六书就是造字的条例,转注与假借也不能例外。其实许慎说假借是“本无其字”,既然本无其字,哪里还有什么造字的条例呢?至于许慎说转注“建类一首”,本是指《说文》的540部,是指每部中的字都有它的联系:“同意相受”更不是造字的条例,而是用字的条例。清代晚期有几个卓越的《说文》学者,如戴震、段玉裁,才把六书中不同性质的字分别开来。他们以为,象形、指事、会意,谐声为造字法,即文字形体之学,转注、假借为用字法,即文字训诂之学。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概述其说,谓:“国朝戴东原始发互训之,其言曰转相为注,犹互相为训,老注考,考注老,《尔雅·释诂》多至四十字共一义者,即转注之法。故一字具数用者曰假借,数字共一用者曰转注。”他自己又加以发挥说:“就本字本训而因以展转引申为他训者,曰转注;无展转引申,而别有本字本训可指名者,曰假借。依形作字,观其体而申其义者,转注也;连缀成文,读其音而知其意者,假借也。假借不易声,而彼异形之字可以悟古人之音语;转注不易字,而有无形之字可以省后世之俗书(即不必再造新字)。假借数字供一字之用,而不必有本字;转注一字具数字之用,而不烦造字。……若此则训诂之法备,六书之谊全。”

许瀚在“转注举例说”中又有些补充:“转注、假借不更造字,第取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用之。假借系乎音,转注主乎义。假借之用,义本有专属而依音相托,不复顾其本义;转注之字,义不能独据而推义相及。凡为物之通名,假借必同音,转注必同义,假借一字可当数字,转注数字可当一字。大抵对则细别,散则大同。有转注、假借而后文字之用,乃推广播于无穷。”

§§§第二节文字的本义与引申义

文字是根据语言创造的,有一个语音或词汇,就有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它,文字不能离开语言而独立。人类相互表达自己的意志,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基础上约定俗成,逐渐引申,反复运用,重复增累,日趋繁杂,但它总要围绕着这个共同基础,这共同的基础称为语根或语源。文字的创造,可能最初只代表语根中的一个或一部分音义,但沿用既久,这个字也就逐渐扩充到语根中其他的含义,所以一个字往往有几种不同的音读和较多的含义。在许多不同的音义中,应有其最初的字义,这叫做本义;也有和本义相联系的音义,这叫做引申义。《说文》就是探寻文字本义的书。

我们怎样分别文字的本义与引申义呢?文字的本义是不能依靠一个单独的字形来说明的。《说文》一书承继了西汉以来小学家的成就,加以许慎的努力,解决了许多问题。但许慎所根据的资料是不够的,他仅依靠当时经过辗转传写的书籍,最早也不过是战国时六国的文字(即古文),有许多字已经失掉了初形,许慎根据后起的形体来解说,所以就有许多穿凿附会的说法,有的地方不见得比王安石的《字说》高明多少。

我们现在有许多地下发现的遗物遗迹,可以验证古代的情况,一个字也可看到许多原始的字形和它的演变字形,可从中找出其初形;我们还可从偏旁相同和音读相近的字中找出它们的共同意义,这就是文字的本义。清代的王筠、吴大如果没有看到金文,他们决不能肯定地说止像足趾形,步像行步时足趾一前一后形。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告诉我们,止像足趾形,再看偏旁从止的字如陟、降、走、等都有升降、步行之义;这样就可以肯定止的本义是足趾。《说文》云:“止,下基也。象竹木出有址。”把引申义当作了本义,这样,凡从止的字就都不好解释了。本义明白后它的引申义也就自然明了,这是文字学的根本任务。

§§§第三节同音假借

假借由声音起,是在已有此语言而无此谐声字时的现象,是借声。假借之后,有时不造新字,有的虽造新字而意义仍属于假借的,属于这一类。《说文》云:“古文以贞为鼎,籀文以鼎为贞。”因二字读音相同,故互相假借。铜器铭文常云:“无朕命”,此因“”字与“废”字音近,故假“”为“废”。

《说文》有读若某,读与某同之例。钱大昕《古同音假借》说:“汉人言读若者皆文字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即以《说文》言之,‘读若许’,《诗》‘不与我戍许’,《春秋》之许田、许男、许冲上书阙下,不必从邑从无也;读若蓟,《礼记》‘封黄帝之后于蓟’,《汉书·地理志》有蓟县,不必从邑从契也。……《说文》又有云读与某同者,如读与蔑同,今《尚书》席正作蔑字;读与聂同,今《春秋》北正作聂字……以是推之,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若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

§§§第四节同义假借

同义假借是一种联想的关系。从前有人说声音同的字其义也同,意义包含在音内;但也可能先是义相同,而后采用同声字来表示。如西是借鸟巢形,可能也因鸟雀栖在巢里是太阳落西之时,由此而引申。又如许慎在假借说下所举的令、长二字,令是发号施令,引申为县令;长是长发,是君长、长上,引申为县长。又如卿()字,原像宴会之形,本义是飨,为统治阶级主持宴会的就是卿,所以飨字也有卿的义;国人所居的地方是乡,国人是参与宴会的,古代有乡射礼、乡饮酒礼,故古代乡、卿也是一字。又如圣字,金文作,从耳,有听之义,古代借为声音之声,因听思聪,故又借为圣人之圣。又如朋字,是由贝朋之义借为朋友的朋(金文朋友字作),因为一串贝为朋(八个贝或十六个贝),朋友也表示很多人聚在一起。又如甲骨文有(恒)字,与张弓弦之形近,像月在上下弦时作半圆之形,甲骨文又有字作,《诗经》上说:“如月之恒”,借恒字来形容月,这就是引申的假借。六书的分类有许多参互错综的情形,因音假借是“因声”,同义假借是“托事”。

§§§第五节形近假借

汉字是衍形的,一个文字构成之后,形体就固定了。但文字的笔画总是趋于简单、易写,故很多形体容易混同。如燕字本是全体象形字,像口、布翅、枝尾之形,《说文》作,从廿、口、北、火,与很多字形相混。如鸾字像鸟雀的头、冠、口、喙之形,奋与夺所从的大本是倒持之毕,皆因形近而借用。

又舟字的形象有好多种,字从舟,因与月形近,今隶作。履字《说文》作(),然应像履,因形近而借舟为之。如(般)字偏旁从舟,但应是像盘形(甲骨文般作,上是盘,下是圈足),《周礼·司尊彝》:“所掌六彝皆有舟。”郑司农云:“舟为尊下台,若今时承。”《说文》:“,承也。”汉代有承烛盘,现在仍有此习。又(受)字所从的舟,也应是盘,若是舟则很难会授受之意。

《说文》曰部有(曹)字,日部有晋字,白部有鲁、者、、()等字,这些字在铜器铭文中都从口或从甘,没有这样多区别,因字形相近而假借,故分隶三部。《说文》尸部中有屋、居、殿、、屏、层、漏(编者按:《说文》“漏”在水部,不在尸部)等字,说漏是“从雨在尸下”(编者按:当为“”,在《说文》雨部),这些字从尸都不好解释。尸字恐是、形的形误。如宴字金文作或,同于宀,像屋宇形;金文有(雁),表示是家里的雀子,不是野的。这些都说明尸字可能是字的形近假借,像这一类假借字,在汉字中分量并不少,有的虽然错了也行用,而成为正字,这也属于假借。如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用田田来形容莲叶;果字从田,以田字形容果子;雷字从田,用田字形容雷声,这都是借用文字形象来形容别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以其外挂般的意识一局封神,与冠军失之交臂,曾经的上帝之眼苏醒了,神级操作,且看杨逸征战英雄联盟路。英雄联盟强势袭来,无敌意识,迫于家庭经济,在世界总决赛中意外失误,杨逸又一次踏入游戏,从此沉寂沦为网吧网管
  • 死亡脸孔

    死亡脸孔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凶楼

    凶楼

    凶楼,是发生过凶杀案件的楼房。因为临死前的不甘和怨气,这些被害者往往不能顺利转生,给生者带来各种不适。更有甚者开始将对凶手的怨气发泄到无辜的生者上,将活人害死用来为自己垫背!凡是凶楼,都是凶地,这里的恶鬼都远超普通人能应付的范围。为了救人,我开始频频踏足凶楼,见识到了各种厉鬼。我将这些写下来不仅是为了提醒自己警惕,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凶楼的危险。凶楼诡地!千万谨慎!
  • 骑士风云录2

    骑士风云录2

    所谓和平,不过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短暂的中场休息。辉煌的群星照耀阿伦西亚。谁才是这片天空真正的主帝? 大陆历596年,“卡德莱特平原之会战”以卡奥斯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索菲亚王国自国主诺兰德六世以下,全军覆没,仅杰克·佛利特将军一人生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死神指间侥幸逃生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因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而当人类互相残杀时,兽人正在海峡的别一边窥视着……
  • 校花,别乱跑

    校花,别乱跑

    她一出生,便已注定了以后的非凡身份。林氏集团董事长,炫帮帮主,让她仅为十七岁的年华背上了巨大的责任。青梅竹马的瑾辰对她百般呵护,甚至用生命教会了她这个爱情白痴什么叫做珍惜。对她情有独钟的安子夜,为她默默付出,不求能够在一起,只求可以守护她。帮派间的纠纷,让她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最后爱情又该如何收尾?
  • 公主种田也疯狂

    公主种田也疯狂

    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让长公主皇甫悠然流落民间,从此隐姓埋名,种种田,养养娃,小日子棒棒哒!
  • 喋血妖妃:王爷别得瑟

    喋血妖妃:王爷别得瑟

    狠毒,冷血,是她的标志。腹黑,邪恶,是他的代名词。她,相府待嫁的痴呆三小姐。他,帝国站在权力巅峰的摄政王。当腹黑撞上冷血,将碰撞出何种火花,且看喋血妖妃,玩转天下!
  • 王妃别逃

    王妃别逃

    天降异女,龙壁合一。传说上古龙壁破为三块,分别落于云汐,傲来,夕月三国,相传能够得到三块古龙壁就能称霸天下,为着这一虚渺的传说,三国苦苦寻找。她本是现代特工,遭遇爆炸穿到这个架空世界,无意争霸,却被迫卷入,十指纷飞,勾勒江山,浮屠世界,那就一争长短!片段:1,穿成王妃,不想竟是挂名妃,遭满院女人妒忌,林小水不屑的撇撇嘴巴,勾勾手指:放马过来!2,儿时定终身?帅哥呀,来来,陪我闯世界呗……某女红心闪闪。3,要不是看你长得够帅的份上,我才不屑救个冰块出去呢。……且看现代特工玩转古代,有爱,有恨,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