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50

第50章 清(17)

浦起龙封建正统思想浓厚,特别强调杜甫的儒家正统思想。他说:“老杜天资惇厚,伦理最笃。诗凡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都从一副血诚流出,而语及君臣者尤多。虞山轻薄人,每及明皇晚节,肃宗内蔽、广平居储诸事迹,率以私智结习,揣量周内,因之编次失伦,指斥过当。继有作者,或附之以扬其波,或纠之而不足关其口,使霭然忠厚之本心,千年负疚,得罪此老不少。愚不惜刓精尽气,疏通证明,于此益力。”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在解说中便把一些本与君臣无关的事硬与君臣关系扯到一起,造成曲说。《兵车行》(卷二)的“君不见”本是当时作诗的习惯用语,而《读杜心解》硬解“君”为“君主”之君。说:“噫!山东近在东土,乃事之可见者,而深宫竟不得闻。青海陷我穷民,宜君所习闻者,而绝域又不可见。两呼‘君不闻’,‘君不见’唤醒激切。”若“君”指“君王”,直言其“不闻”“不见”,有质问之意,颇为不敬,古人有这样对君主说话的吗?简直是曲解之尤。《北征》(卷一):“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读杜心解》认为陈玄礼无人臣礼,杜甫不应写这样的内容。说:“愚按,玄礼为亲军主帅,纵凶锋于上前,无人臣礼。老杜既以‘诛褒妲’归权人主,复赘‘桓桓’四语,反觉拖带,不如并隐其文为快。”为了维护君权的绝对权威,竟一反常态,对杜甫也有所指责,真是封建社会的忠诚卫道士。正是因为过分强烈的封建正统思想,造成了《读杜心解》的一些瑕疵。

《读杜心解》好标新立异,又受传统的比兴说诗等主观唯心方法的影响,因而解说有许多穿凿附会的地方。杨伦说:“浦解好为异说,故多穿凿支离。”(《杜诗镜铨·凡例》)《白小》(卷三)解:“诛求者无艺,自军兴饷急,孤嫠不免追乎,讽切时弊之言。”实际从诗的内容上,看不出讽切时弊的意思。诗的主题就是批评人们拼命索取自然资源,指出这是不义的行为。这样的主题本身也很有意义,不一定非扯上讽切时弊不可。《剑门》“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明明是写景,而浦起龙却解说:“‘抱西南’,见曲为彼护。‘角北向’见与我为故。”这实在是曲解。浦起龙明明说:“子美之诗,是一篇筹边议,有怀远以德意。”二者的理解不是有矛盾吗?对“与我为敌”者恐怕首先不是“怀远以德”,而是制服他,再“怀远以德”。这样理解诗意,不能自圆其说。《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卷一)解:“‘蒙鸿’,淫气也。‘宫殿’,荒制也。‘必十月’,频也。‘临九州’,夸也。”这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解说,并非杜诗的本意。又解:“按钱笺《长安志》:汤泉在阴盘故城东门外。贞观中,乘舆自东门入,水暴涨,见物状如猪,当上门卧。命有司致祭,其物起向北。开元八年乘舆自南入。黑风从东北起,倏忽满城。从官相失。时学士王翰作词曰:‘龙跃汤泉云渐回,龙飞香殿气还来。’又按《禄山事迹》:帝宴禄山,禄山醉卧,化为猪而龙头,帝曰:‘渠猪龙耳,无能为也。’据此则湫中之物,信为禄山之应矣。明皇毫不知警。漫逞嬉游,可叹也。故下文又幻出‘虾蟆’化虬一段以深惕之。考‘金虾蟆’乃月中蚀月之物。月,贵妃象也。禄山通宵禁中,宫闱浊乱,帝以宠贵妃故不问,‘虾蟆’亦举其类欤?又《通鉴》:国忠言:‘禄山必反,陛下试召之,必不来。禄山闻命即至,上益亲信之,续遣归范阳。禄山惊喜,疾驱出关。明年遂反。今诗曰‘至尊顾笑’‘王母不收’,意举朝议收之,妃阴劝上纵遣之欤?噫!词旨微矣。”杜诗有对玄宗携杨贵妃到温泉享乐而不勤国事之忧,也有杨贵妃误国的隐忧,但诗却没有一点涉及安禄山。浦起龙言杨贵妃与安禄山淫乱,进而说举朝有诛安禄山之意,而杨贵妃劝唐玄宗放安禄山归范阳,纯属想象之词,而引小说之言说禄山化为猪龙尤为荒诞。这实际上是沿着穿凿附会的老路在往前走。

浦起龙在杜诗的内容和艺术分析方面受当时八股文理论的影响,分析时讲究起、承、转、合,特别注重承、转的分析,经常把杜诗内容讲得很枯燥,把创造性讲得很平常,读来淡然无味。《彭衙行》(卷一)解:“起四,即点彭衙,是先出题法,‘尽室’以下,乃追叙初起身至‘彭衙’一旬之行程,不应迟迟若此。故前后用‘尽室徒步’‘尽日数里’点破之。‘小留’以下,备述孙宰高义。先着‘欲出’一句,益得高义出。见此来本非有意驻足,而款留不放,全由故人情重也。下则先叙安顿自身,次叙安顿妻孥,再总写四句再致感两句。非此入情曲笔,那显此会云高义。结则所谓‘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解说的基本架构就是八股样式。《瘦马行》(卷二)解:“起句唱破,随以三句写其瘦态。不曰可惜,偏曰岂复有意于世,惋惜倍深。中以‘细看’二字作提,四述其见遣于今,四推其立功在昔,二原其委弃所由,二状其哀鸣失色,凡作四层,无限曲折,末以‘远放’二字自影被斥,‘日暮’二字自影途穷,此正起句所谓‘使我伤’者也。结联,须体贴当日初谪官情事,从一片恋主效忠悃忱发出,非乞怜语也。”正是用分析八股文的方法在分析杜诗。当然,每个人都难以摆脱时代的影响,我们也不应苛责《读杜心解》。

从主流看,《读杜心解》是一部极富创造性的著作,特别是在解方面,力破历代穿凿附会的陋说,对很多杜诗做了基本符合其本意的解说,立论精当,分析透辟。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分析都从杜诗的文本出发,从杜甫和他生活的时代出发,实事求是,综合贯通。而其过失的原因,也在于它有时离开杜诗的文本,自逞想象,信口曲说。历史的经验说明,实事求是是研究杜甫和杜诗的重要原则。离开了实事求是的基础,不从杜甫的作品文本出发,一切所谓研究都不过是痴人说梦。

一二杨伦

杨伦(1747—1803),字西禾(一作西木),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时中进士。官广西荔浦县知县。晚年主讲江汉书院。杨伦为诗人,与孙星衍、洪亮吉等唱和,著有《九柏山房集》。又是著名的杜甫学者,著有《杜诗镜铨》。

在清代杜甫学史上,杨伦的《杜诗镜铨》向来与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仇兆鳌《杜诗详注》并称,为清代杜甫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简明精粹而著称。

《杜诗镜铨》虽追求简明,但研究项目却非常多,著作格式却非常繁。仇兆鳌《杜诗详注》研究项目已比一般研究者多,而《杜诗镜铨》则更多,著作格式更繁。其研究项目如下:(一)杜诗编排。主要是按写作时间编排。(二)题下做诗系年。注时代背景。(三)校勘。一般注出“其义可两存者”。(四)对难字注音。(五)注典故、人名地名、典章制度。凡一切需要说明的皆作注。(六)释文意。对难以理解的诗句,隐含深意的诗句,加以阐释。(七)对较长的诗分段,归纳段意。(八)对诗的内容进行评论。对诗的艺术进行评论。(九)对诗的妙处进行点和圈。(十)在绝妙的诗句旁作短评。(十一)在书稿的顶端作眉批(主要是引前人的评论),一般是对诗的内容和艺术作短评。分析这些研究项目可以看出,前八项是清代流行的项目,后三项虽然明代一些研究著作(如胡震亨《杜诗通》)已有,但清代研究大家却基本没有运用,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特点是对诗句的研究更具体和细致。因此,《杜诗镜铨》研究项目的多和著作格式的繁,使它表现出外表简约而实际繁富的风格。

注精炼而较为准确。注历来是杜甫学最能显示学识的领域,故学者总是尽力追求注的特色与质量。首先,《杜诗镜铨》在集注的“集”(所谓别裁)上下功夫,尽量广泛搜罗前人的注。特别是对于前人集注没有用过的好的资料,更是努力搜集。“杜评始刘须溪,宋潜溪讥其如醉翁寐语,不甚可晓。然于诸本中为最古,其可采者悉录之。前辈如卢德水、王右仲、申凫盟、黄白山、张上若、沈确士等,皆多所发明。近得王西樵、阮亭兄弟、李子德、邵子湘、蒋弱六、何义门、俞西月、张惕庵诸公评本,未经刊布者,悉行载入,庶为学者度尽金针。建安蔡氏有《草堂诗话》二卷,诸本所采亦夥。余如《东坡志林》、《容斋随笔》、《困学纪闻》、王楙《野客丛书》、张戒《岁寒堂诗话》之类,凡前人有未经采录者,今并补入,以广见闻。”(《杜诗镜铨·凡例》)(这里杨伦说的主要是评的资料,但也有注的资料,为了行文的方便,均放在这里论述。)杨伦大量搜集宋、明、清的杜甫学资料,尽可能把注做得准确,同时也使注具有更广阔的视野。特别是大量采用同时代的清人杜甫学成果,使集注站到了当时学术的前沿,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其次,注最需注者,注文力求简洁扼要。其指导思想是:“兹所采各注,或典故必须疏证,或是发明言外之意,否则俱从芟汰。其易晓者,亦不复赘词。然微词奥义,亦已阐发无余矣。”(《杜诗镜铨·凡例》)集注的材料的抉择,直接决定集注的质量。《杜诗镜铨》注最需注者,使注真正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起到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杜诗的作用,完成注的责任。但又力求简洁,不注所不当注,避免繁冗。不繁冗,也就不会喧宾夺主,不会掩盖杜诗本身,影响读者对杜诗的阅读理解。第三,有自己的研究心得,能补充前人所未逮,改正前人之所失。杜诗注释至清代已基本完备,但杜诗内容博雅深奥,至清代也还有一些忽略未注和未能注解的地方。杨伦长期进行杜诗研究,故有自己的发明。如《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题下注语典“扶侍”:“《后汉书·刘平传》:平弟仲为贼所杀,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卷一〇)“扶侍”为寻常语典,搜求极难,因而更见功力。《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卷二)为杜甫上鲜于仲通之诗。鲜于仲通为佞人,品格低下。杜甫为何为其献诗?这是人们所疑惑的。杨伦注云:“此殆公谒选时所上。”此注虽是推测,但完全符合诗意,应符合事实,所注甚好。由注人们可知杜甫给鲜于仲通献诗,是一般举子求仕向高级长官献诗的通例,这样也使杜甫免于阿谀佞人之嫌,其意义非小。杨伦对长诗进行分段(很多时候并不标明具体划分处),并写出段意。段意概括比较简洁,比较切合诗意,有时还顺便归纳艺术手法的特点。《寄韩谏议》(卷一八)分三段,归纳段意为“首致怀思韩君之意”;“此申明谏议去官之由”;“末想其老成宿望,再出而济世匡君也”。段意有助于读者把握杜诗的内容与精神。《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卷一六)的段意是“首致思念之怀,宾主兼叙。”“此段追述世交家学。末二双绾,即束即提,有印泥画沙之妙。”“此称刘君之诗。”“此称刘君之官。承老兄真不坠。”“此自叙客夔近况,承上小子独无承。”“此段复宾主交叙,自甘遗世,而勖刘以有为。末叙寄诗之意,因言己亦将远泛江湖矣。”分段比较细,段意归纳简明准确,并略言段落艺术。分段的研究显示出杨伦的研究功力。

杨伦非常重视对杜诗的评论,即对杜诗内容与艺术的研究与评说。评论亦采用集注形式。《杜诗镜铨》的评论和注释相比,更为精彩。其评论的特点与注释的特点是基本相同的。正是这种相同,构成全书鲜明的学术风格与个性。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再将其评论的特点做一个总的论述,而不避文意的某些重复。首先,杨伦用集注的方式汇集自杜甫学产生以来的评论,按自己的评论理念和见解,精选最佳和最有代表性的评论,组成一个评论体系,即展示对诗(一般是以首为单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总的评论和具体的诗句和段落的评论。在具体集评时,在注重最佳和代表性的同时,特别注意集前人未集的好的评论,特别是集清人的好的评论,注意集注的创新。其次,集入杨伦自己的研究成果。杨伦才、学、识俱高,长期对杜诗进行研究,很多评论非常精彩。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杜诗镜铨》的学术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在杜诗的内容评论方面,杨伦善于将诗所写的内容与时代背景结合,论述诗的主旨或杜甫所表达的思想,往往能发前人之所未发。杨伦评说《收京三首》(卷四)其三云:“是时王师复两京,围安庆绪于邺城未下,故言方春必可平贼,正值樱桃荐庙之时,盖预期之也。但恐回纥恃功邀赏,诸将僭奢无度,将万方送喜之时,毋乃即圣躬焦劳之渐乎?盖忧虏横臣骄,复成蹂躏跋扈之势。厥后边方猾夏,藩镇擅权,果如所料。公之有远识如此,而语意仍含蓄不露。”评说认为这首诗的基本思想是“忧虏横臣骄,复成蹂躏跋扈之势”,完全符合杜诗的原意。这由浦起龙所注“毋乃圣躬劳”可以佐证。蒲注:“晋羊祜既请伐吴,乃曰:正恐吴平之后,方劳圣虑耳。意与此同。非无使君劳之谓。”这样的解释很透辟,引导读者从诗中领略杜甫的政治卓识与远见。《观兵》(卷五)杨伦评说云:“是时屯兵邺城,军无统制,公早其有覆败之患,故借所见嗣业之兵以发之。”邺城之战是唐王朝与安史之乱军决战的重要战役,杜诗借观兵对当时的战争态势和战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杨伦的评说揭示了诗的隐微含义,有助于读者把握诗的精神。杨伦评说《伤春五首》(卷一一)云:“激昂慷慨,亦复悱恻缠绵,与《有感五首》并见才识忠悃,此皆杜诗根本之大者,学者所宜着眼。”特别强调所表现的政治见解与才能,所表现的忠君爱国,认为这是杜诗最伟大之处,这是对杜诗的总的评价,也指示了杜诗研究的根本方法。《有感五首》(卷一一)杨伦评说云:“所言皆当时大事要著,足补国史所未逮。公生平自许稷契,良非虚语。”“诸诗多为藩镇作。藩镇之祸,始于仆固怀恩,而唐遂失河北,下逮五季,兵火相寻,五诗见其端矣。”评说极好,真正抓住了杜诗的关键。藩镇之祸是自中唐开始的重大政治问题,而杜甫自其萌芽时就加以关注,确实表现出非凡的政治眼光与智慧。杨伦的评说非常深刻。

在诗的艺术评论方面,杨伦善于以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感悟和诗歌理论,评论杜诗高超的艺术方法和独特的艺术技巧,往往具有新意。杨伦评说《无家别》(卷五)云:“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苕华》《草黄》之哀,不是过也。乐天《古乐府》《秦中吟》等篇,亦自此出,而语稍平易,不及杜之沉警独绝矣。”对杜甫随意立题,写时事的诗的创新和巨大意义,论述全面而精到。杨伦评说《剑门》(卷七)云:“以议论为韵言,至少陵而极,少陵至此等诗而极。笔力雄肆,直欲驾《剑阁铭》而上之。”指出这首诗的最大艺术特点就是以议论为诗,并认为它达到以议论为诗的极致,其艺术成就似乎超越了张载的《剑阁铭》。评论可谓独具慧眼,而又恰如其分。杨伦评说《野人送朱樱》(卷九)云:“托兴深远,格力矫健,此为咏物上乘。”“开手击此动彼,入后一气直下,独往狂来,小题具如此笔力。”评论认为这首诗有两大艺术特点:一是运用比兴,由野人送樱桃写到皇帝赐朝官樱桃。表现了杜甫的忠君之情和漂泊之感;二是由野人送樱桃写到皇帝赐朝官樱桃,联想转换自然,有变化而又一气呵成。评论突出杜诗以小见大、善于兴寄的高妙的艺术才能。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邪王宠妃:天才调香师

    邪王宠妃:天才调香师

    权贵公子?江洋大盗?他到底有多少种身份啊!甘田田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没想到却和这个古怪少年屡屡纠缠不清。什么,他的真实身份,居然是……明明是一部寒门少女奋斗史,从小学徒到大香师的励志故事,却因为某人的出现,演成了麻雀变凤凰的狗血剧?且笑看她,素手生暖香,翠袖凝流芳,为妃作歹——成就一场惊艳天下的传奇!---------------已有完结文《竞芳菲》、《御香》、《重生世家千金》、《女主江山》等,坑品优良,保证完本O(∩_∩)O~新书期间,求推荐点击收藏,蔷薇拜谢,亲们么么么么哒!
  • 蛮横相公贪财妻

    蛮横相公贪财妻

    比她有钱,她忍;比她聪明,她又忍;比她还美,她再忍。谁让他是她的相公呢,反正他的就是她的嘛!比她小气,她忍;比她无良,她又忍;比她腹黑,她还是忍。反正只要他一如既往宠她就行了嘛!可是,比她还贪,这个。。。怎么可以忍?尤其是,对她贪得无厌,这个,绝对不可忍!她是无良腹黑、小气贪婪的魂穿女,视财如命;他是蛮横狠戾、霸道无情的傲娇帝,唯我独尊。胆敢觊觎她口袋里的票子,她就收了你裤裆里的命根子;妄想挑战他的底线,他就让你消失在地平线。一纸作为交易的婚书,将毫不相干的两人硬生生绑在了一起,看霸道傲娇帝如何蹂躏“白兔“美娇妻,观无良腹黑女怎样搞定“饿狼“善妒夫。*夫妻双双虐菜篇*“堡主夫人,求您开恩哪,我有眼不识金香玉,瞎了狗眼哪!以后绝对不敢啦!饶了我吧!”男子一手捂住殷红的裤裆,伏在一双皂白小靴前,痛哭流涕。“饶了你?”某女一双水眸滴溜溜的转着。“对,只要堡主夫人饶了我,您要什么,我全都给您。”男子偷偷侧目望向端坐在髙椅上的某男,心里哀叫连连: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怎么就招惹上这俩祖宗呢!“饶了你呢,也不是不可以,是吧,相公?”某女一边慢悠悠的说着,一边讨好的望了一眼某男。某男无动于衷,端坐髙椅,悠然品茶。“只要你做点赔偿,我便饶了你。”某女笑嘻嘻的凑上前。“什么赔偿?我赔,我赔就是了!”男子如获大赦。“嗯,其实呢也没什么,只要赔偿我受到的惊吓费黄金一千两,扫了我踏青的兴致,也要赔偿黄金一千两,打了我的奴婢,这个自然也要赔偿,我呢,一向最看重我身边的人,打了他们呢,比打我还要严重,这个就赔偿黄金一万两吧,哦,对了,听说隐月湖在你爹名下,为了以后我再去游玩时不会受到惊吓,我看,就划归到战龙堡名下吧,暂时先这些吧,如果以后有什么后续损失,还得要你来负责。”某女说完,男子已经瘫软在地上,目光呆滞。某女犹不反省,巴巴地跑到男子面前,一边用力晃动,一边咆哮:“我告诉你啊,你可别装死,欠我的赔偿,一个子都不能少!”啸天堡的一众丫鬟仆人,忍不住冷汗涔涔,他们的堡主夫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彪悍啊!而悠闲喝茶的某男,愣是一口热茶没忍住,喷了服侍的婢子们一身。这丫头委实不像话,什么话都敢说,简直三天不管,就敢给他上房揭瓦!可惜他英明神武的堡主形象啊!呆滞在地的男子,愣是被某女的恐吓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哭着道:“是,是,我赔,我赔,保证一分都不会少。”
  •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她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能克父克母克兄弟,就算是将来出嫁也是克夫克子。凡是与她交好的男生都会发生意外,轻者伤残,重者死于非命。他是统领鬼域的鬼王,腹黑阴冷,统领鬼军几十万,纵横鬼域,连阎王都在礼让三分,却一直无鬼后。“你们鬼王干什么去了?竟然让那么多鬼到人间捣乱?”苏离右手掐着恶灵的脖子。“天--天师饶命,鬼卜师说鬼后在人间,所以王到人间找鬼后了”“到人间找鬼后?”自己在人间有下‘鬼后’之称,鬼王不会是找自己吧。鬼王跟天师鬼后,开玩笑的吧?虽然她想嫁人,但不想嫁给鬼呀!本故事纯属虚构,没法有事实依据,大家看得开心就好。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情节:142075076。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红泪千点

    红泪千点

    没日没夜地索取,因为情,还是因为欲;惨不忍睹地折磨,因为爱,还是因为恨;至死不渝地追随,因为合,还是因为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二十年前,一场意外,她来到了他的身边,从此,她便是他今生最疼的爱妃;三年前,也是一场意外,从未被公开的身世成为她难言的痛,从此,她便是他无休止的发泄工具……哥哥,求求你放过我……本是要收集一千滴眼泪的许愿瓶,何时才能收集到一千滴血红色的眼泪?爱人的折磨,姐妹的陷害,身世的迷离,曾被捧为爱妃的她,最终的归宿,会在哪里?可可西里,地球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他和她,所有的爱恨,在这里终结,但愿前缘,能在这里,永恒续写……
  • 异海

    异海

    20世纪80年代,一个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很多神秘事件的谜团也慢慢浮出水面:疍族的《水路簿》、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西汉黄金的消失、罗布泊实验、大西洋科考、星球大战计划、末日黎明计划、费城实验……曹沧逐渐发现此次联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在异海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 无主神话

    无主神话

    一本书,五个主角;五个人,一段传承有序的神话。无主线,有主角,带你体味,不一样的精彩。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

    姜生与凉生,互相牵扯住对方的一生,却无法圆满一段寻常的爱情。他们之间,隔着的是世俗的伦理道德,只能默默相望而无法相守。或许只要还能相望,便会觉得时间安好。程天佑,让人心疼的男子,有着优渥的身世,却宁愿披挂着满身的伤痕等待姜生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