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05

第5章 一个“另类”的读书郎(3)

原来,扬雄的高祖爷爷扬季曾以“明经”入仕,后来官至庐江太守。汉武帝穷兵黩武,又好游历,大兴土木,所耗钱粮巨大,百姓不堪重负。尤其地方豪强势力,拥有大片土地却经常偷逃朝廷税赋。扬季不忍心让一般百姓承担额外的税赋,便采取了一些整顿税赋的措施。这样就得罪了那些地方豪强。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扬季遭到庐江地方豪强支使杀手追杀,只好弃官逃命,带着一家人顺长江而上,选择了岷山之阳的郫县把一家人安顿了下来。做官险遭杀身之祸的扬季因此给子孙立下一个规矩:扬家子孙耕读传家,不得做官。这就是扬凯的爷爷、父亲和他自己都没有谋求做官而“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原因。

那么,扬凯何以会动了违背“祖训”让儿子入仕求官的念头呢?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扬雄的“神童”天赋,使扬凯觉得自己的儿子确实是一块以“明经”入仕做官的好材料。在他看来,郫县城里以治《易经》入仕的何武,天资远不及自己儿子;不让儿子入仕为官,那就太委屈儿子了。

其次,扬家单门独姓,人丁不旺,繁重的租税徭役使这个世代以务农为业的家庭已经难以维持。如果儿子能够入仕做官,不仅门庭有光,还可以减免徭役赋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其三,在扬凯看来,曾祖爷爷扬季当年留下那样的“遗训”,是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哪能因为据守“祖训”而误了自己天才儿子的大好前程呢?

可是儿子扬雄却不是这样想的。青年扬雄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人才观念和人生理想,其人才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人的成名和成功,主要决定于他所处的时代,即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他把从上古到现在的“英雄”和“成功人士”系统梳理了一下,如商周之际的宁戚,春秋时代的管仲,战国时代的侯赢 、邹衍、蔺相如,秦汉之际的范雎、蔡泽,以及汉代的娄敬、萧何、张良、陈平、叔孙通等,他认为,这些人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都赶上了那个“天下未定,人主争天下”的时代。当天下定于一尊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自己就处在一个“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班固:《汉书·扬雄传》。的时代,真正有本事又有政治操守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第二,他认为汉代“明经取士”的制度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被选拔进入仕途的人未必是真正的人才,即使是真正的人才也未必能够起到匡扶社稷的作用。因此,他说:“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同上。在扬雄心目中,具有卓越才干和政治操守的人,总是不为人理解、不被世道所容的,如孔子、屈原等杰出人物便是如此,所以他说“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说而不遇”。同上。

第三,受严君平、林闾翁孺的影响,扬雄决定奉守安贫乐道、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他不仅从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之后,便疑忌帮他打天下的众多功臣,如诛韩信、杀季布等,就连萧何、樊哙等心腹至交也屡被怀疑而险遭诛戮这些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他更了解到,自汉武帝以来,朝廷中不少大臣惨遭杀害的血腥现象。萧望之是以“明经”入仕的儒臣,曾受到汉元帝的器重,官至卿相,也因朝中权臣倾轧,最终只落得“饮鸩自杀”的下场。汉宣帝时的霍光,不仅具有拥立新帝、辅佐幼主之功,而且勤于政事,办事谨慎,曾经专擅朝政、位极人臣,最终仍免不了被满门抄斩的可悲下场。这一桩桩一件件“伴君如伴虎”、官高必有险的故事,使他对入仕为官充满了恐惧,与其像高祖爷爷扬季那样弃官逃命,莫如像老师严君平那样,视官如敝屣。他后来说:“炎炎者灭,隆隆者绝……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解嘲》)这应当是他年轻时不愿以“明经”入仕为官心情的真实写照。

扬凯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儿子,但是也觉得儿子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何况儿子这是在“谨遵祖训”呢!于是就只有长叹一声:“随你去吧!”四、蜀中游历

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二十五岁的扬雄开始了他在蜀中漫游的活动。

已经完全摆脱了入仕为官羁绊的扬雄,一方面感到轻松多了,另一方面,他也开始了对自己人生事业的规划。

最初,他想做一个像曾点那样的人,为社会上广大民众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这是因为受到《论语·先进》“曾点述志”故事的启发。故事大意是:孔子要弟子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他能治理好千乘之国,冉求说他能治理好一个小国,公西华说他希望做诸侯们会盟时的司仪,曾点说他愿意在老百姓求雨的祭祀上做一个主持者。孔子对其他三个弟子的志向不置可否,唯独赞成曾点的志向。在扬雄看来,严君平的以卜蓍为业,也颇似曾点的志向,所以他愿意做曾点所愿意做的“小事”。

后来他改变了主意。他想起古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谓之三不朽。”以当今之势,“立功”绝无可能,但“立德”、“立言”不必倚仗权势,全在各人的努力。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到自己读书已有“万卷”,但天下大事小事仅从书中得来,见闻实在有限得很。他想起了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不仅“读万卷书”,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于黄子”;而且有“行万里路”的经历,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阨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后来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想到司马迁的成才之路,尤其是司马迁“行万里路”的经历,扬雄觉得自己实在只是一只“井底之蛙”。于是,他作出了“漫游蜀中”的决定。

扬雄漫游的第一站是成都。

对扬雄来说,成都是旧地重游。扬雄十八岁那一年,随严君平第一次来到成都,并且在成都结识了严君平的好友李弘。

扬雄跟李弘一见如故。李弘虽然学宗孔孟,儒学造诣很深,却“少读五经,不为章句”。由于“不为章句”,自然赢不到“明经”的声望,也就自断了入仕之路。但蜀郡太守仰慕李弘的道德与才华,竟征聘他为郡功曹(掌管记录功劳考查的小吏)。后来又以道德卓异,被举荐为益州从事(大致相当于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弘在成都官场和民间都有很高的声望和威信。《华阳国志》说他“处陋巷,淬励金石之志,威仪容止,邦家师之”,还记载了下面这个故事:李弘的儿子李赘,因为被人欺侮,防卫过当杀死了人。李赘被扭送到太守衙门,郡太守说:“贤者之子必不杀人。”竟然释放了李赘。

尽管州牧和郡守都很器重李弘,并且待他如上宾,但李弘仍然看不惯官场的虚伪,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还多次劝阻和抵制上司的不法行为,经常弄得上司非常难堪。上司们总是碍于李弘“大贤”的声望与情面,况且李弘是他们“请”来的而不是“应聘”招雇的,所以纵然难堪,也只有让他三分。对这种尴尬的处境,李弘自然心知肚明,加上他早就无心恋栈了,所以在州、郡衙门前后干了不到五年就坚决辞职不干了。

辞职后的李弘被“石室文学精舍”聘为五经教习。对李弘来说,这是一种“破格”任用,因为李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儒生,相当于让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去教大学。扬雄第一次到成都的时候,李弘正在“石室文学精舍”担任教习。

在汉代的“五经”(《易》、《礼》、《诗》、《书》、《春秋》)中,李弘研究得最深透、讲解得最深刻的是《礼经》(后来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经)。扬雄对《礼经》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李弘的影响。扬雄作为“旁听生”在“石室文学精舍”先后听了一年李弘讲授《礼经》,李弘博大精深的学问、严肃端庄的仪容、不畏权势的人格,给扬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扬雄对李弘的崇敬,丝毫不亚于对严君平的崇拜,他在后来所著的《法言》中说:“仲元(李弘字仲元),世之师也。见其貌者,肃如也;闻其言者,愀如也;观其行者,穆如也。郸(但)闻以德诎(屈)人矣,未闻以德诎于人也。仲元,畏人也。”(《渊骞》)扬雄认为,李弘堪称世人师表,因为他是一个以自己卓越道德使人折服而敬畏的人。扬雄对李弘的崇敬,还因为李弘在处世上真正做到了“不屈其意,不累其身”,也就是说,李弘从来不做违背自己意志的事,从来不让名缰利锁牵累自己。扬雄对李弘的崇敬,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跟严君平、林闾翁孺“以道为宗,儒道兼修”的学术信仰不同,李弘是一个“学宗孔孟”的醇儒,而这跟扬雄自己的学术信仰完全相同;第二,李弘“少读五经,不为章句”,这跟扬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的学习兴趣完全一致;第三,李弘在处世上“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扬雄《法言·渊骞》。,这跟扬雄“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汉书·扬雄传》。的处世态度,又是何其相似!

扬雄在“石室文学精舍”旁听学习的时候,认识了也在这里学习的杨庄。杨庄是成都一个富家子弟,但此人绝少纨袴习气,倒是不乏热心助人的侠义心肠。此人后来以“明经”入仕,但因“射策”考试不在甲科,所以只做了汉成帝的“值宿郎”(掌管皇宫夜间警卫事务的官),官阶虽然不高,但事关机要。此人后来举荐扬雄,对扬雄的命运有过较大的影响。

扬雄此次漫游,选择成都为第一站,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拜访李弘,希望得到他的指点。

李弘非常支持扬雄漫游,他对扬雄说道:“天下之欲成就大事者,莫不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孔夫子周游列国:去鲁适齐,逐乎宋、卫,厄于陈、蔡,北游燕、赵,南下曹、郑,东至吴、楚。夫子之游,何其广哉!何其壮哉!如今天下一统,海内晏然,不必似夫子之惶惶矣。”李弘不仅支持扬雄漫游,还为扬雄提供了一个漫游的规划:争取用三年时间漫游益州,但须把蜀列为重点;先前蜀之七郡,当以汶山、广汉二郡为重点,次则犍为、越嶲。他还简单解释了如此安排的道理:“漫游是为了广见闻,奇风异俗自然是考察的重点。汶山郡为江源所在,又夷汉杂处、羌番为主,其异于中原文化、汉地风俗者多,故应以它为重点。广汉、犍为甚多俊彦豪杰之士,睹其故地,思其风采,能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成才之志。越嶲乃蜀地南端,甚多蛮夷之风,足广见闻。再说,此四郡我有不少朋友,如有不便,还可托其关照。”

扬雄万万没有想到,李弘先生不仅非常支持自己漫游的计划,而且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全面和周详。扬雄后来在漫游中,上玉垒、攀蚕陵、历松潘、探江源、寻禹迹,历经艰难险阻,甚至生命多次受到威胁,但他丝毫没有退缩,表现了一种“虽九死而不悔”的大无畏精神。应当说,是李弘这位良师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

扬雄漫游的第二站是绵竹。

汉代的绵竹是广汉郡的属县。扬雄选择绵竹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绵竹毗邻汶山,地近西羌,居民多杂蛮俗,是儒家文化与羌番文化的交汇区,极具考察价值;第二,听严君平先生说,与绵竹毗邻的什邡有一奇才,名叫杨宣,此人师从楚人王子张学习五经,师从河内人郑子侯学习天文、图纬,师从杨翁叔学习鸟言与灾异,是蜀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除此之外,绵竹又是由成都进入汶山郡探寻江源的捷径,漫游汶山时如遇困难,绵竹不失为可供进退的大本营。

扬雄在广汉郡的漫游历时一年多,足迹遍及广汉郡所辖雒县(广汉郡治)、绵竹、什邡、新都、郪县(今中江、三台、射洪各一部分地区)、广汉(今射洪、盐亭、蓬溪、遂宁等县的大部及安岳、潼南之一部分地区)、德阳等县,但在绵竹、什邡待的时间最长。

杨宣比扬雄年纪稍长,但待扬雄确实如同兄长待弟弟一样。两个青年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的感慨。杨宣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对落下闳的“浑天说”尤其感兴趣。扬雄第一次听到“浑天说”这个名词,杨宣关于“浑天说”的解说也引起了扬雄的兴趣和关注。杨宣还教给扬雄鸟言、图纬、灾异方面的知识,使扬雄眼界大开,增长了不少非“五经”所涉及的知识。杨宣也在扬雄这里学到不少新的东西。扬雄与杨宣交流《易》、《礼》方面的问题,他把自己从成都、临邛三位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并与杨宣交流,使杨宣大有茅塞顿开的感受,也极为佩服眼前这位比他还要年轻的学友和客人。

杨宣后来以“明经”入仕,而且与扬雄同朝为官,但二人最终竟成陌路。杨宣在成帝时官拜谏大夫,以谏汉成帝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有功,成为哀帝(刘欣)时代丁、傅外戚集团红人,先后任交州牧、河内太守、讲学大夫。这一时期,丁、傅与王氏两个外戚集团斗争非常尖锐,扬雄倾向于王氏集团,认为杨宣趋炎附势,加上二人地位悬殊,为避攀附之嫌,就跟杨宣断绝了来往。

扬雄漫游的第三站是汶山。

汉朝初期,“汶山”是郡级建制,宣帝时废除汶山郡,置绵虒、汶江、广柔、蚕陵等数县,归“蜀郡”管辖。这里主要是今天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地方,是所谓“夷汉杂居”地区。汉代这些地区的居民大多为羌人。照今天的说法,扬雄漫游汶山的路线,应当是从绵竹出发,经汉旺上九顶山,先到达茂汶,然后北上直到松潘;返回时,由松潘回到茂汶,再到汶川、绵虒,经玉垒山沿龙溪往下,到达银厂沟一带,然后经海窝子回到彭县、郫县。

两千年前的岷江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得多,山高林密,野兽成群。多亏杨宣帮他找的两个向导的帮助,扬雄才在历尽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完成了这次考察活动。

漫游汶山之后,扬雄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先秦史书很少关于“蜀国”的记载,而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的两个儿子:“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若水”、“江水”都在蜀地;言“降居”,可见原先是住在山上的;这样看来,早期的蜀族应当就是住在岷山上的这些人了。于是萌生了要写一部关于“蜀族”历史的书的想法,这就是后来扬雄的《蜀王本纪》。

扬雄回到郫县家中,休整半年之后,又按当初的计划,先后游历了犍为、越嶲,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宜宾、泸州、乐山三市的大部,以及川黔、川滇部分地区。这些地方是汉代所谓的“西南夷”。

在“西南夷”地区的考察,使扬雄看到中原文化与

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加深了他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扬雄一生有限的政治活动和文章著作中,竟然有不少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的内容,而且总是提倡用儒家的道德去感化少数民族,反对对他们随意用兵。其《方言》一书的著作,就包含了向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儒家文化和让统治者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双重目的。应当说,这都跟扬雄青年时期曾经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的经历有关。扬雄故里的“子云学校”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笑倾颜:叹若惜,如尘烟

    笑倾颜:叹若惜,如尘烟

    蓝夏,年仅十六,就因为跟一个女孩子撞到头,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世界上的巧遇,亦是如此,真没想到在皇宫里都能遇见她,而且还是根本就没有认识过的那个女子,原来她也一起穿越了,真是巧啊。原来,她的经历也是风风雨雨,如今也成了二皇子的妃子,而他们的爱情正遭到,巨大威胁。徐昔是西朝王府的王爷,在人前,他是个今人畏惧却又令人敬佩的人,可是,在蓝夏面前却又像个被欺负的小孩。苍墨天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却获得了美人心。常有的发呆症,让所有人都无语,可是身边总是会遇到很多好人,即使有很多的危险,到最后也会安然无恙。冥冥之中的爱情,却到了最后才发现,真的是对于感情的愚钝吗?还是……
  • 盲君我疼你

    盲君我疼你

    冲动是魔鬼!当凤非鸾第九百九十九次在心中哀嚎自己嘴贱的时候,她已经坐在抬进俊王府的花轿上了。尼玛!谁说穿越就能桃花朵朵开?谁说穿越就可以过米虫的生活?她不就是嫉恶如仇了点,看不惯别人以貌取人了点,为毛老天爷要这么恶整她,让她嫁给这个腿残眼瞎脸上还带疤的“俊”王爷!好吧,既然躲不掉就嫁吧!好歹是个皇家媳妇,好歹吃穿不愁,只要那什么俊王爷跟她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他,原是上原国君的嫡长子,风流无暇俊美无匹被国君亲封为“俊王”,一场飞来横祸,瞎了眼,残了腿,毁了容,从此,被退婚,吓死新娘…俊王成了皇室第一个滞销品…片段一:某日,京城第一听书楼里,说书人一杯清茶,一把折扇,啧啧道:“俊王爷奇丑无比,相貌堪比魑魅魍魉…”只两句,正在听书的某女拍案而起,二话不说揪住说书人的衣襟:“放你娘的屁,老子老公丑是丑了点可是丑的有个性!”片段二:“你在干嘛?”某女看看自己腰上的爪子皱眉问道。“走路。”某男如是回答。“走路就走路,你摸我腰做什么?”“看不见。”“…”“你还在走路?”某女看看自己胸前的禄山之爪,眉头能夹死蚊子。“不,走累了,休息。”“…”片段三:某女和某男冷战,某男厚颜无耻的派人盯着某女…“王爷,王妃把后院的翠竹都砍了。”“翠竹?她要这些做什么?”某男不解。“听说是要造竹梯。”“竹梯?”某男愈加疑惑。“据说是用来爬墙…”“爬墙!!!”某男一声爆喝,不见了身影…两日后,俊王府的院墙皆增高五米,成了名符其实的“桶”,令无数梁上君子捶胸顿足不已。
  •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不钻牛角尖。为何不坦然些呢?生活不总是期而不至,而又不期而至的吗?三毛曾经说过“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此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从疑惑中解脱。只要是自己所选择的,那就是好的,只要是自己努力过的,那就是不悔的。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向远处眺望,但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向前上。泰戈尔曾说过:“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花保存,因为一路上的花朵仍然会继续开放。”生活中必须有梦。即使那梦是多么的遥个可及,可是只要人生有梦,就会如雨后甘霖,香甜沁心。
  • 妖孽太猛

    妖孽太猛

    “妈咪……你是……开玩笑的吧!”韩筱米不确定的问,因为她那老狐狸妈咪,完全就没有一点说笑的样子,她不过是抱着一点点小小的希望而已。“你看我像是说笑的吗?”“妈咪!你有没有搞错?我才十九岁?”韩筱米终于忍不住大声抗议起来。“有什么关系?你如果担心的是结婚年龄的问题的话,那你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你再过六十三天就二十了,你冯妈妈和她儿子这点时间还是能等的!”他?他回来了?韩筱米……
  •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慕清风——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空难身死,灵魂坠入异世。再次醒来,却穿越到东祥国第一草包美男的身上,传言他懦弱胆小,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一朝穿越,迷乱世人。第一杀手“废话真多,我就是断袖了,你不从也得从!”天水族少主“一直以为我能走进你的心里,没想到却是你赖在我的心里不出去了!”妖孽太子“你如果不把他们都甩了,我就死给你看!”纨绔公子“谁叫你在我面前洗澡了,就要对我负责!”女主晕倒.【片段】“娘亲,爹爹说因为娘亲太懒了,所以小宝才没有妹妹的,小宝想要妹妹,娘亲你要勤快一点!”某小宝一脸义正言辞的站在沐清风面前。女主“……”回头一看某男正在角落里偷笑。
  • 让我假装不曾爱过(全本)

    让我假装不曾爱过(全本)

    ◆新坑求支持——豪门至宠,男主甚好◆《笑忘歌》http://m.pgsk.com/a/473939/PS:关于我偶的微博:http://m.pgsk.com/u/1819873211(求粉~~~)QQ:984552484(敲门砖:文中任一人名~~~欢迎各位亲来骚扰哦~~么么)———————————也许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错乱!纪筱蔷白天是清纯孤僻的上班族,夜晚她却是最妖娆的舞女,她一直很努力的活着,从未想过她所规划的人生却瞬间坍塌。七夕那夜,为躲避与朋友的碰面,她闯进一间包厢,却与醉酒的他,一夜缠绵。温闵瑞,帅气多金的温家大少,成熟稳重的少校,亦是女子心中十足十的白马王子。几番纠葛,原以为他们的纠缠就此终结,却不想命运开出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时隔两个月,她怀孕了!结婚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责任,他们说好彼此不相爱,却在各自的温柔之中沉沦。【纪筱蔷】我一直都记得,假装不曾爱过。可是心却像是爱偷懒一般,控制不住的漏掉几拍。温闵瑞,你的木讷,你的温柔,早不知道在几时,成为我的习惯!【温闵瑞】我一直都在努力,努力不去爱。可是总有那么多少个瞬间,我忘记去呼吸。纪筱蔷,你的淡然,你的关切,早将我竖起的坚墙,拍得粉碎。【一句话介绍】其实,习惯才是最可怕的爱情,因为丢弃,连呼吸都变得胆怯!———————————【推荐好友文文】胡桃小妖滴温馨暖文《小东西,你被潜了》http://m.pgsk.com/a/356957/月上雨滴虐心文文《如果爱忘了,你还记得吗》http://m.pgsk.com/a/418178/像海一样蓝滴热辣师生恋文文《太子,为师教你别得瑟》http://m.pgsk.com/a/276130/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异世狂君

    异世狂君

    本来只是在大街上扣着鼻屎随意发一个破誓,想不到竟真的遭天打雷劈,直接被雷劈到了一个被称之为法尼亚的大陆,在穿梭次元的过程中却由于是纯粹的中国人,拥有炎黄血脉而获得了龙之九变,一个魔斗风靡秘技横行的时代,一个人类能够与神魔抗衡的时代……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首产生于火热斗争中的群众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至今,团结仍是时代的主旋律。如果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也难以完满实施。团结就是生产力、战斗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