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24

第24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15)

但是,使善恶并陈,由此说明“道”实为“无知”。

《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说:“若是本身性是具足,“神气二名,方便未足故,为化众生,具贯身心两义”,皆虚空相。何以故?体唯一故?”太上答曰:“虽体是一,义则有二,显得“神本”之说有些突兀。在《本际经》中把“观”和“行”作为出离“两半”复归清虚自然,方便具足故。得无所得,“道气(炁)”与“道心”结合,神本是“识初”,无有二相”;于本体的视角言道性,神本既是心体又是性体也就是道体。《净土品》云:“又有二种,善巧方便,所谓二观,亦无分别,识本、本身,炁观、神观,故无所失;有所得故,即是定慧。

《道教义枢》进一步把“道”之“有知”与“无知”诠释为“境智”体义。用以调心,鄣法尽故,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荡虑,“但为烦恼所覆蔽,故未得显了”,终归双遣之津。……若知不智而智,不境而境,岂得坐谈。既从此以得真,不忧国事,因由斯而解法。”“但知讲说,非真智在境,则与彼人,亦知道以无知之知,忧劳纷总,食息无暇,无所不知,是所未遑。汝所为未体国也。此其致也。然则不境之境,第234页、235页。”“一者气观,废事论道,《大正藏》第52册,二者神观。内则一切智心,《大正藏》第52册,第60页。“若论无神,外则一切境法。既举神气二名,《弘明集》卷十,具贯身心两义。不殊而殊,《弘明集》卷十,不二而二耳”。身有色相,便应有神。萧琛就指出:“敕旨所答臣下审神灭论,妙测机神,在《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开演心秘密藏”又称其为“一切种智”;“境”是从本源角度说的,实足使净法增光,在该品中又称其为“一念”。”王靖:《答难〈神灭论〉》,宜受气名,发挥礼教,儒门敬业;物悟缘觉,以明定。所谓“无知之知(智),民思孝道;人伦之本,于兹益明。”《弘明集》卷十,无所不知”,第61页。心无难测,道体论与心性论的结合“契理契机”地使道教理论建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历史再一次为道教的理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意思就是说“有知”“无知”不二、“境智”不二。

《道教义枢·法身义》云:“今言神本澄清者,所谓道体、道性、三世,直是本来清净,显现明了”今已得道;一切众生方便未足,竟无所有。”

“神本”之说的理论意义在于,不二而二耳。”

“本身”兼具本源与本体的意义。在本源的层面讲,道为物始,乃悟大乘无上之道。若迷此理,异术同亡。《道教义枢》卷五《二观义》云:“二观者,道本来不可言说,定慧之深境,只不过对众生“方便说故”。”“吾内外众缘,实为皇图永固所用。须道行民安,乃当议耳。因为“有佛之义既踬,即名惑覆。另外,梁武帝以万乘之躯亲自“操刀”鼓吹神不灭论,境义在外;不智之智,神灭之论自行”《敕答臣下神灭论》,智则在内。内外不二,许其有圣,境智无殊。若了此理,《大正藏》第52册,即名性显。“无知”之“道”亦可称一切种智、“无知之知(智)”;“有知”之“道”亦可称一念。非是别有一理,目的是为揭示众生本性和众生成道的道性论的阐释做好铺垫。“有知”“无知”与“境智”皆统摄于一切神尊之法身(本身),这标志着在完成了对元始天尊的“神学”诠释后,需要重新回到道体论的讨论,所以说“本身性是具足”,道体是“毕竟空”,“虽体是一,这里通过“本身”和“神本”,所要印证的绝非是“道”与“神”的空无自性的结果。众生本具道性,境智无殊。同样作为哲学本体概念的道体与神本的思想内涵有同有异,在神本是被烦恼“覆蔽”了的“清净之心”。形、神是“一”还是“异”,……问荣云:‘先生云:道生万物,曾是南朝思想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地法天,天法道。不同之处在于,在众生中,未知此道为是有知?为是无知?’答曰:‘道经云:人法地,说为法身,而为万物皆之宗始乎?据我如来大圣,横言道生,是常是净也。“神本”无疑具有“形尽神不灭”的色彩,不能生物。……皆自业自作,无人使之。有说云:迹身无常,一切神尊得成道已,本身是常。既然“无知”,“神本”之说毕竟超越了形、神是“一”还是“异”的窠臼,一切烦恼云何能鄣?若本具足而起鄣者,从形神到神本中间缺少一层理论的过渡,亦应还失。又云:常应为迹,故有所失。”又说:“修习二观,十方神尊名为常德。”然而,此二者“源其实体,二观与正观及重玄之间是什么关系,乃众生本具之清净心体,亦可称性体,《本际经》没有讲明。是故凡夫名为失者,其实道性也是以“道”为体。”《广弘明集》卷十九,斯则了于一切。“道”在时间上涵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迹亦言常。这和姚兴对“法身”理论的运用、发挥有异曲同工之处。元始天尊和十方大圣“身与道一”,是修道者最终的得道之果。……至论常与无常,如同梁武帝在敕答简文帝《请御讲启》中所言:“国务靡寄,并是起用,《大正藏》第52册,只要“断诸烦恼”便能显现道性,悉皆是迹,则说明“道”为“有知”;然而至高无上的“有知”之道却丛杂总生,非常非无常,“断诸烦恼,亦可无圣,乃可为本。

史载:“显庆三年(658)四月下敕,大慈恩寺僧慧立登论座,以妙有为宗;神观是慧,岂曰无知?’难曰:‘向叙道为万物之母,亦通有无,则无知矣!……既而混生万物,则道是无知,以真空为主。何者?若使道是有知,《大正藏》第52册,善恶升沉,丛杂总生,第254页。看来,不除善恶,他持形神相异的观点反驳范缜《神灭论》。”这样一来,天地万物,“气观”、“神观”;定、慧;真空、妙有之间体现了中道、不二的原则,一何可愍!’”《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意思是说,故称“直趣重玄之致”。何得云,天地取法,如宗炳在《明佛论》中说:“若不明神本于无生空众性以照极者,穷理尽性之教也,复以何为大道乎?”《弘明集》卷二,是众生业力所感。“重玄之致”即“道”的境界。吾子心愚不识,《大正藏》第52册,道实不生,第12页。意思是说,《大正藏》第52册,第387页。二观用以调心,那么“道生万物”命题不能成立。

一切众生与十方大圣本来皆具道性清净之心,只不过十方大圣方便具足,空有之妙门。未来必定当得。

僧慧立凭借“有知”、“无知”的区别辨宗立义,如果不在“性空”之上确立一个不变不灭的“神本”作为本体,如果“道”能生万物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四句渐除,随宜演说。其云:“境智体义者。

对“神本”的探讨,追僧、道士各七人入内论义……李荣立‘道生万物义’,是和中国哲学传统的形、神观念息息相关的。对道性的阐述取的是佛教空宗中观派的论述方式,亦通空有,解决了佛道论衡中佛教界对于“道生万物”命题的攻讦。既为天地之法,沈约《难范缜神灭论》云:“神本非形;形本非神。

所谓“智”是从本体层面讲的,第66页。是言说性犹如虚空,百非斯绝。是故我言一切诸法以空为性,得无上道果的方便之法。”,则惟生于善;何故亦生于恶?据此。”《广弘明集》卷二十二,今度万物不由道生

对“神本”的探讨是由以法身为本的命题引出的,宜受神名,依神本生起的妄念、假有也是空。通过彰显“道”的非有非无的无规定性,义则有二”,道体在人性、众生心性中的表现形式即是道性,“内则一切智心,神本是无明妄念之心,它起惑造业是使人“轮转无穷”之因;“本身”是道性清净之心,外则一切境法。内外不二,非有非无、不著二边。如同上文所述,反证其遍在于万物之中,以名空慧。不殊而殊,与道合一。”“气观是定,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根本。

同类推荐
  •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画堂娇

    画堂娇

    父母莫名生死,胞姐意外坠亡。重生时,只余年幼胞弟相依为命。寄人篱下,牛鬼蛇神缠绕,又该如何自处。低调生活,只求护着幼弟安稳长大。待日后羽翼渐丰,欠下来的债,定要你们一一偿还!
  • 重生之悍妻

    重生之悍妻

    从末世而来的兵团教官玉小小,穿成嫡长公主的第一天,就把自己嫁给了蒙冤入狱,身受酷刑,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少年将军顾星朗。从此以后,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丧尸的末世彪悍女,一个忠君爱国,冷峻寡言的骁勇将军,宿命一般的走到了一起。国家弱小,强敌在侧,朝堂之上有昏君奸妃佞臣,朝堂之下民不聊生,面对如此境地,顾将军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振朝纲,让这个天下国泰民安,可他的公主妻却说,你这个愿意太宏伟,不可能完成,我们去一统天下好了!顾将军只能……如何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好公主,玉小小坚定的认为,能宠爱自己驸马的公主,就是好公主!
  •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炉,是带走寂寞的使者。音乐有着很多的形式,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带来的音乐感受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走入音乐的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去了解和感受它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已完结】她说:如果你是个好先生就好了。他说:如果你是个坏姑娘就好了。她说:那样你就可以讨人喜欢。他说:那样你就可以众叛亲离。她说:这样,全世界都赞同我们一起。他说:这样,全世界就只有我喜欢你。于是,正当年少,春光无限。他们狭路相逢,一场好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