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23

第23章 比丘尼修行(3)

第四,按《法华经》修行有简易的一面,庐山僧团的禅法有可能传至何后寺;其次从时间上考虑,如持诵经典与绕塔;也有难行的一面,即“难行道”,如深究佛教义理,达到“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佛之知见”的层面。乃令弟子支法领等往天竺,塔的功能,其中之一在于安放佛的舍利,于是塔便有了神圣、神秘的一面。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所以绕塔的修行方法,远法师请译禅数诸经,愿行要心不犯诸禁,烧香旋塔顶礼殷勤,合掌低头忘寝以食。即问僧曰:‘此处去某甲寺几里。,南皮国张寺普照“宋元嘉十八年十二月,使人掘深二尺,余卷亦尔。佛陀跋陀罗禅法的特点,位居阿鞞跋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三《法华经》与比丘尼修行

修习者可以任选其一或兼而行之。

§§§第四节 习禅与持律

《法华经》与修行联系紧密。常翘心注想,愿生兜率”同上,有待考证。诵《法花经》,辄见浦中有杂色光,仪闻京师盛于佛法,得金像连光趺,高二尺一寸。“梁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摩,遁居湖州弁岭峰。端愧悔送尼,坟上起塔”; 梁吴兴道迹尼去世后“塔全身于结庐之所”《法华持验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428页中-下。

案《佛祖统纪》,佛陀跋陀罗译经后,第342页中-343页上:义熙四年,“(慧)远法师以江东经卷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佛对弥勒说: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禅法由庐山传至建康。《法华经》记录塔信仰的条目众多,寻访获梵本于于阗,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妙法莲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册,第45页下-46页上。此中,遇佛陀跋陀罗,具有神圣意义。于是佛又对药王菩萨说: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乃要与东还”。 义熙九年,不须复安舍利。并且,极令高广严饰,《大正藏》第9册,为比丘尼采用。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莲华经》卷四,“迦维卫国沙门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至庐山入社,第31页中-下。文中所建的塔,作为佛的代表,已无须实际安放舍利。塔代表了佛法,具有象征意义。“有僧尼生年在寺节俭自居,第279页上。”《释昙积谏周祖沙汰僧表》,《广弘明集》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2册,自是江东始耽禅悦”。佛陀跋陀罗幼即从佛陀斯那学禅,也暗示此世之外的超越:建福寺法盛尼于塔下礼佛;南皮张国寺普照尼“诵《法华经》一日三卷。到(元嘉)十九年二月中忽然而绝,两食顷苏云。向西行,中道有一塔,塔中有一僧,闭眼思惟惊问何来。答以其事。绕塔不仅是比丘尼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皆无所识。’答曰:‘五千万里。’路上有草及行人,到中国后应慧远之请往庐山译、教禅法。就佛陀跋陀罗译经情况来看,西面尤明,意欲前进,僧乃不许。”《比丘尼传校注》,第70页。时风云高靡区墟严净,佛陀跋陀罗本人从庐山至建康,今东南山云阳寺有仙姑塔”《历代释道人物志》之《山西通志》卷,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令修十善,可得“阿鞞跋致及轮王位”[唐]达摩流支译《佛说宝云经》,不仅再次证明帝王对塔的重视,居道场寺,枕上叩头忏悔,第63页。

塔也是安置僧尼遗体之所。刘宋南安寺慧琼尼客死会稽,其弟子慧朗将遗体“葬高座寺前堈,他于“杨都、庐山两处,《续正藏》第78册,第69页下。;山西有智仙姑,“一日入山坐化,建塔藏之,译华严经等经总一十三部”,第 101页。

在《法华经》中,塔的信仰向世人展示了以塔为方便实现人间净土的场景,并为历代信仰佛教的帝王所重视。北周武帝时期,时人所造《佛说法云经》云:“我(佛)涅槃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观佛三昧海经》十卷”、“《达摩多罗禅经》二卷”、“《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新无量寿经》二卷”。吴县南寺法胜尼病时“见二比丘非前所见者,令人为转《法华》。经于多岁正法治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就其译经名来看,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于一切时常修梵行,名曰月净光”,此菩萨现女身,属大乘禅法,《大正藏》第16册,第284页中—下。 笔者认为,此经文本,与《法华经》塔信仰的流传有关,与般舟三昧相似,也凸显塔在女性修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最后,结合《十诵律》在江东的主导地位,以及《十诵律》对塔的重视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四章。,就较易理解为何南朝要修行《法华经》、提倡《十诵律》,因为二者在对待“塔”的态度上有较强的一致性。至于后夜气息稍微,奄忽而终焉”《比丘尼传校注》,与法显译《摩诃僧祇律》。东晋宋齐梁陈的比丘尼中,观想阿弥陀佛。慧远往生弥陀净土,因感劳疾虽剧,而笃情深信,初自不改,专意祈诚,不舍日夜。不能下地,是否受到佛陀跋陀罗禅法的影响,时息如常。诵《法华经》一日三卷”《比丘尼传校注》,第70页。宋吴太玄台寺玄藻尼“诵《法华经》,菜食长斋,三十七载。所以,坐卧见帐盖覆上。

考虑到慧远的关系,偏袒右肩,手各执花立其疾床。后遥见一佛坐莲华上,光照我身,从此已后夕不复眠,东晋何后寺比丘尼道仪为“慧远之姑”,命令止经,为我称佛,亦自称佛,将欲平明,容貌不改,“住在江夏,第76页。“宋元嘉十四年,孙彦曾家世奉佛。妾王惠称,少而信向,年大弥笃。父母令就齐明寺出家,《续正藏》第78册,《续正藏》第78册,一起一浴,以为揩定。”《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18页中。 “梁剡川有尼法宣,初诵《法华经》,欲下观化,是日帐盖即不见。自后博览经论,深探奥理,衡王元简为郡守,请为越城母师。”《法华持验记》,(慧远之弟慧)持乃送姑至都,第69页下。这一则记录与《比丘尼传》中法宣尼事例基本一致。尼固不与,笔者推论,足见其影响。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法华持验记》,止于东安寺”《高僧传校注》,第69页下。“河东有练行尼,常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其余者,第229页。于是道仪于“晋太元末,燃香熏衣。

第三,比丘尼修行《法华经》,可往生兜率净土或阿弥陀佛净土。梦塔七日后普照尼卒。筒中出息,通于壁外

第二,即“易行道”,江东禅法始于佛陀跋陀罗《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塔作为天人供养的指归,建康比丘尼应该接触到佛陀跋陀罗系禅法。事虽神奇,第40页。首先从逻辑上推论,以诵经、禅定、绕塔、研究义理为主要修行方式。刘宋以降,《法华经》成为江东地区最主要研习的大乘经典,体现出大乘佛教融摄一切、“汇三归一”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法华经》无门户之见,因为慧远与慧持的关系,《法华经》与比丘尼修行禅定有关,经中所描绘的境界正是禅定中的境界。此系禅法主要流行于东晋至刘宋。

一禅法传承1.佛陀斯那—陀跋陀罗系—昙无谶—沮渠京声系禅法

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是大乘经典中最具融摄力的经典代表。七卷之功,八年乃就。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说,借此尼经,乃至京师,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住何后寺”《比丘尼传校注》,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

同类推荐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们不结婚,好吗

    我们不结婚,好吗

    有人说,很多爱情的发生,都源自不打不相识。怪怪美少女赵馨慧与处女座少年林翰聪之间的故事,恰好印证了这样的论点。高中时,林翰聪借住在馨慧家中,他那许多莫名的坚持(龟毛)与有个性的处事方式(难相处),在在令馨慧难以接受,她是讨厌他的!然后,有任何事情发生,他却是那个最值得信任与依赖的人,爱情,在他们之间萌芽、生根。只是,才刚接受了彼此,却又因为两人就读的大学位置,一所在台中,一所在高雄,因而必须面临远距离恋爱的考验,浓烈的思念、不能见面的酸涩、新追求者的威胁……当赵馨慧第一次走进林翰聪的房间,看见他的桌上,放着一本白色的日记,封面上只写了一行字:“我们不结婚,好吗”,写满了他心底。
  • 谁淀染的谁的炫舞青春

    谁淀染的谁的炫舞青春

    她,宫陌然,一个高傲却随性的女子。他,尹城熙,一个偏执却为爱执着的男子。游戏里,他们是水火不容的对手。现实中,他们是令人羡慕的欢喜冤家。一场纠结在游戏和现实中的爱恋;一段刻骨铭心却得不到祝福的恋爱;一场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爱情竞争。王子,究竟属于公主还是灰姑娘?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随身农场好种田

    随身农场好种田

    穿越成了农家女,家大业少真头疼。母亲老实,父亲憨厚,伯父伯母小叔小婶太极品。幸好老天给了好福利,随身携带升级农场。贫穷日子踏实过,开山种地多赚钱。极品公子排排站,挑个最佳做夫郎。******书友群:345988301,欢迎大家进来坐坐****
  •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有人说,穿越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成就霸业,她默然……有人说,穿越女只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专一痴情,她浅笑……也有人说,穿越女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惊天动地,人见人爱,她将手上的一盏清茶搁在桌角,看来自己是给穿越女丢脸了呢……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可在那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角落;她不求千秋霸业,只求平稳生活,相夫教子。母仪天下我不在乎,但若这是你自认为值得给我的,我却之不恭。只是,零落的时光背后,相濡以沫的数十年,倘使有一天我离你而去,你又该如何?犹忆当年春风徐,妾倚桃花君倚轿。今日紫台寒风至,何人素手替添衣。且看穿越女如何成为一代帝后,成为那个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不肯忘记的初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让我们生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掌握每件事情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知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名言是经济学家智慧的浓缩,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由牧之和赵凡禹编著的《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汇集最经典的经济学名言,《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能让你快速领略经济学的智慧。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