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09

第9章 白玉蟾生卒年及事迹考略(1)

白玉蟾,南宋著名道士。原名葛长庚,字白叟。祖籍福建闽清。因祖父葛有兴董教于广东琼州(今海南省),生长庚于此,故为琼州人。未几,父亡母嫁,葛长庚弃家外出。后至雷州,继白氏后,改姓白,名玉蟾,字众甫,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紫清、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

关于他的出生年,有两种不同记载。一是白玉蟾大弟子彭耜所作之《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谓其生于宋光宗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即绍熙五年(1194)三月十五日。该文云:“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有兴董教琼,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也。”(萧天石编《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上。)后出之《逍遥山万寿宫志》即据此说。二是清人彭竹林所撰之《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谓生于宋高宗绍兴甲寅三月十五日,即绍兴四年(1134)三月十五日。该文云:“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十五日,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之以应梦。”(萧天石编《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上。)后出之《广东通志》、《祁阳县志》等即据此说。

白玉蟾之生年目前只见这两种记载。这两种记载谁正确呢?我认为,前一记载正确,后一记载错误。第一,彭耜是白玉蟾大弟子,其师之生年自然知晓,书之于文,当不会有误。而《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来源于清康熙时成书的《神仙通鉴》,去宋世已远,且是神话小说作品(章回小说体),其可信度自然较差。第二,从白玉蟾著作和时人对白玉蟾生平记述的署年来看,

其所署之年,与生于绍熙甲寅之说相吻合,而与生于绍兴甲寅之说相去甚远。在白玉蟾著作和时人对他的记述中,有些只以干支署年,有些则既署干支,又署帝王年号。其中出现最多的为宋宁宗之嘉定。从嘉定壬申(1212),到嘉定壬午(1222),几乎逐年皆见。而嘉定之后的署年,仅见理宗绍定己丑(1229),即相传白玉蟾解化之年(时年三十六);嘉定之前的署年,则仅见宁宗开禧元年(拜陈楠为师之年,见后文)和绍熙甲寅(出生之年)两年。这种情况表明,白玉蟾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这与他生于绍熙甲寅之说是相吻合的。因为依据此说,这个阶段正是他十几岁到三十岁的时候(离解化只有几年),也是他活动最频繁(包括云游各地)的时候,多处见嘉定纪年之记载是很自然的。反之,如果将其生年提前六十年到绍兴甲寅,那么,从绍兴甲寅到绍熙甲寅这六十年间,皇帝则经由高宗、孝宗,方到光宗;帝王年号则须经由绍兴、隆兴、乾道、淳熙,方到绍熙,怎么这样多个朝代都不见白玉蟾活动事迹的一点记载呢?须知这六十年恰是白玉蟾由青年、壮年进至老年的阶段,这个阶段无一点活动不是很奇怪吗?这样长一个时段的事迹空缺,按常理是不会有的,它只能表明其莫须有。另一方面,如果白玉蟾真的生于绍兴甲寅,至宁宗嘉定年间,已经是七十四到九十岁的高龄,原先青壮年时期不活动、不云游的白玉蟾,到此高龄时期的嘉定年间,却突然现身于世,并去各地云游,这合理吗?可能吗?因此,绍兴甲寅出生之说是不可信的。

第三,以特定年历之事迹来检验两说,也证明生于绍熙甲寅之说可信,生于绍兴甲寅之说不可信。如据白玉蟾自述和时人的记载,都说白玉蟾是在少年时代即拜陈楠为师的。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自述说:“海南白玉蟾,幼从先师陈泥丸(世人对陈楠的称呼)学丹法。”(《海琼问道集》,《正统道藏》本。)在《必竟凭地歌》中又说:“翠虚真人(陈楠之号)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开禧元年(1205)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修真十书·上清集》。)在《日用记》中又说:“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已而学之,偶得其说。”(《白海琼真人集》,《道藏辑要》娄集。)以绍熙甲寅(1194)为生年,至开禧元年(1205),恰好十二岁,正是少年时代。又,宁宗嘉定中与白玉蟾常相往还的武夷山冲佑观观主苏森在《跋修仙辨惑论序》中也说:“先生姓白名玉蟾,自号海南翁,或号武夷翁,未详何处人也。人问之,则言十岁时师事陈泥丸,九年学炼金液神丹……”(同上。)尽管此处有十和十二岁之异,但总体表明白玉蟾是在少年时代师事陈楠的。反之,如果将白玉蟾生年提前到绍兴甲寅,至开禧元年,白玉蟾就不是十二岁的少年,而是七十二岁的老翁了。七十二岁拜师学道并非绝不可能,而是与白玉蟾自述和时人记载恰相抵触。这也表明绍熙甲寅之说可信,绍兴甲寅之说不可靠。又如,据白玉蟾弟子彭耜、留元长等记载,他们拜白玉蟾为师时,白玉蟾在青年时代。留元长为《海琼问道集》作序时说:“幼时业爱修仙,鞭心于兹,不觉壬子(疑当作“丙子”)又丁丑矣!……是年春,遭遇真师海琼君,姓白讳玉蟾……自云:二十有一矣。”彭耜《道阃元枢歌》云:“嘉定丁丑春三月,有一道人蓬其发。授我袖中一卷书,读之字字金丹诀。道人去后杳难逢,北海苍梧有底踪。貌其形状以问人,人言此是白蟾翁。”(《海琼问道集》。)两人都说在嘉定丁丑(1217)同一年拜白玉蟾为师,留元长并说当时白玉蟾告诉他年龄二十一岁。按生年绍熙甲寅推算,此年白玉蟾实是二十四岁,不是二十一岁(不知是留元长记错了,或是后人传抄错了)。尽管有此小小误差,但大体表明白玉蟾收徒是在青年时代。反之,如果将白玉蟾生年提前六十年到绍兴甲寅,那么,至嘉定丁丑(1217),白玉蟾就不是二十四岁的青年,而是八十四岁的老翁了。这与其弟子彭耜、留元长的说法也是十分矛盾的。因此,以上面两个特定年代的事迹来考察,仍可断定绍熙甲寅出生之说是可信的,绍兴甲寅出生说不可信。总括上述,我认为,白玉蟾的出生年是光宗绍熙甲寅(1194),而不是高宗绍兴甲寅(1134)。

白玉蟾天资聪慧,从小又受到很好的教育,故“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载《道藏辑要》之《白海琼真人集》。),“十岁来广城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即应声咏曰:‘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逍遥山万寿宫志·白真人传》,《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开禧元年(1205),在广东罗浮山遇道士陈楠(号翠虚),拜其为师,从之先后学外丹、内丹与雷法,凡九年,尽得其道。在此期间,跟随陈楠浪游各地。嘉定六年(1213)陈楠去世以后,“乃独往还于罗浮、霍童、武夷、龙虎、天台、金华、九日诸山”(《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白玉蟾》。)。足迹遍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嘉定八年(1215),收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嘉定十年(1217),又收彭耜、留元长为徒。白玉蟾名声逐渐大起来。嘉定十一年(1218)春,游江西西山,适逢宁宗降御香,建醮于西山玉隆宫,使者邀其“为国升座”主醮事,“观者如堵”。其后又邀其去九宫山瑞庆宫,为国主醮,“神龙见于天”。有旨诏见,不赴而去。嘉定十五年(1222)四月,去京城临安,“伏阙言天下事”,结果“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既而臣僚上言先生左道惑众,群常数百人,叔监丞坐是得祠”(以上见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载《道藏辑要》之《白海琼真人集》。)。此后,白玉蟾便致力于传道授徒,设立教区组织。

关于白玉蟾的卒年、寿数,又是一个有争议而难于决断的问题。其弟子彭耜在《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中说:“绍定己丑(1229)冬,或传先生解化于禖江。先生尝有诗云:‘待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以岁计之,似若相符。”据此,白玉蟾似于此年逝世,寿三十六。但彭耜接着又说:“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有死,竟莫知所终。”即对前说又不加肯定。这种模棱两可的论述,使人难作决断。对此问题,在宋元时代就曾引起过争议。与白玉蟾同时而年寿较长的刘克庄(1187—1269),在所写的《王隐君六学九书序》中说:“近世丹家如邹子益、曾景建、黄天谷,皆余所善;惟白玉蟾不及识,然知其为闽清葛氏子。邹不登七十,黄、曾仅六十,蟾尤夭死。”(《后村集》卷二四,《四库全书》集部。)此说与绍定己丑年卒相接近。其后元人所作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白玉蟾》传中,又专出一条注文云:“刘后村序《王隐六学九书》云‘蟾尤夭死’,非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即明确表示不同意夭死之说。当代学者对此问题也有分歧,最初多数学者认为绍定己丑为其卒年,寿三十六;几年前,有学者从白玉蟾著作中发现某些记载与之不符,遂对己丑年卒的说法表示不同意,提出白玉蟾曾经活到九十来岁,至元初尚在世的推断。例如,白玉蟾在《修真十书》卷三九《大道歌》中自称:“年来多被红尘缚,六十四年都是错。”在同书卷四十一《水调歌头·自述十首》中又说:“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在《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与彭鹤林书》中又自称:“琼山老叟白某。”在《修真十书·指玄篇·谢仙师寄书词》中,又云:“自嗟蒲柳之质,几近桑榆之年,老颊犹红,如有神仙之分。”末署“大宋丙子闰七月二十四日”。

对上述《修真十书》中头两条举证,因难断其写作年代,我们无法加以论说;而对后两条举证,却可作一些分析。首先,第三条举证之白玉蟾《与彭鹤林书》。翻检该书,可以看出它是多封书信的汇集。其头两封信中,曾出现“丁丑”、“戊寅”两个干支署年。如第一封信中说“丁丑九月十四日,玉蟾将如泉山。……戊寅三月十五日,寓江州太平兴国宫”,末署“琼山老人白某谨书”。在第二封信中有“(戊寅)十月二十一日,琼山老叟致书福州鹤林真士彭卿治所”云云。这两封信和别的几封汇集一起的《与彭鹤林书》,被收入《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全书之末,有一彭耜跋语,署年理宗“淳辛亥”(1251)。据此,可以判定白玉蟾信中所署之“丁丑”、“戊寅”,当是“淳辛亥”前之嘉定年号,即嘉定十年(1217)和嘉定十一年(1218)。如此,问题又来了,即白玉蟾生于绍熙甲寅(1194),至嘉定十年和十一年时,他年仅二十四五岁,何能称“老人”、“老叟”呢?这是十分费解的事。

其次,第四个举证之《谢仙师寄书词》中有“桑榆之年,老颊犹红”等语,末署“大宋丙子闰七月二十四日”。南宋丙子年有三,一是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二是宁宗嘉定九年(1216);三是端宗景炎元年(1276)。关键是该年“闰七月”。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和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只有嘉定九年是闰七月,其余两年都不是闰七月(一闰十月,一闰三月),证明“大宋丙子”是嘉定九年(1216)。另外,在白玉蟾所作的《上清集》、《武夷集》中,将丙子和嘉定连书之文有四处,即《修真十书》卷三七《驻云堂记》末署“嘉定丙子雨水后两日援笔为记云”;卷四二《懒翁斋赋》云:“玉蟾喜而赋此斋,时乃嘉定丙子初夏十有五日也”;卷四五《武夷重建止止庵记》云“于是得其地焉,岁在嘉定丙子之王春”;卷四七《忏谢朱表》末署“太岁丙子嘉定九年正月日……白某表奏”(以上四文皆载《修真十书》。)。这样多处嘉定与丙子连书,也可作为“大宋丙子”就是嘉定丙子之佐证。这样一来,问题又出来了。嘉定九年,白玉蟾年仅二十三岁,怎么能说是“桑榆之年”呢?

以上两个举证都说明白玉蟾当时尚在青年时期,不是老年时期,因此不能作为白玉蟾曾经活到八九十岁的证据。如果上述嘉定十、十一和九年时白玉蟾真到“桑榆之年”,已成“老叟”,那么,其生年当不是绍熙甲寅,而是其前几十年如绍兴甲寅了,这似乎倒给前述生于绍兴甲寅说找到了根据。但如前所述,以此生年对比白玉蟾自己和时人的记述,矛盾之处甚多,仅此两例很难消除那些矛盾,也很难支撑其说的成立。至于白玉蟾为什么要在青年时代自称“老叟”,已到“桑榆之年”,我们还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敬请各位专家赐教。

那么,白玉蟾的卒年,到底是何年呢?我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或传解化于禖江”之“绍定己丑”(1229)。因为所记虽是传闻,但在白玉蟾著作中完全不见此年之后的任何活动记载,也不见时人和后人对此年之后其事迹之记述,这或许正是白玉蟾确已逝世的真实反映。但考虑到白玉蟾著作中有“六十四年都是错”,“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等记载,也不能完全排除他曾经活到六十四、乃至九十多岁的可能。或许在绍定己丑之后,他长期隐姓埋名于深山,自己不留一点记载,且未被旁人发现,故而事迹不留人间。不过基于他惯于写作的特点,这种可能性较小吧!白

玉蟾一生好学,儒释道三教之书皆所研览。其弟子留元长称其师“三教之书,靡所不究”(《紫元问道集序》,《道藏辑要》娄集。)。朋友苏森说他“心通三教,学贯九流”(《跋修仙辨惑论序》,《道藏辑要》娄集。)。时人诸葛琰说:“其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靡不赅贯。”(《跋鹤林紫元问道集序》,《道藏辑要》娄集。)故其为文,能得心应手,并多会通三教之言,使其著作显现出浓厚的三教融合色彩。白玉蟾又颇富才华,凡诗词歌赋文论等各种文学体裁,都能自如地流于笔端,是南宋以来道流中之文学巨子。姚鹿卿《庐山集序》说:“先生噫笑涕唾皆为文章,下笔辄数千言,不假思索。”(《庐山集序》,《道藏辑要》娄集。)故所作文章颇有文彩。不仅如此,白玉蟾还对琴棋书画颇有造诣。留元长说:“真草篆隶,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紫元问道集序》,《道藏辑要》娄集。)赵道一说:“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尤妙梅竹;而不轻作。间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白玉蟾》。)其书法作品,知名者有《仙庐峰六咏卷》、《天朗气清诗》、《足轩铭》等。《足轩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绘画作品,知名者有《修篁映水图》、《竹实来禽图》、《紫府真人像》、《纯阳子像》等九件。评论家称其所画人物有吴道子风韵。

白玉蟾一生从事道教活动,其成就主要在道教方面。他既对道教组织发展做过较多工作,又对道教修炼理论和方法做过多方面研究,在道教历史发展中是一个贡献较大、地位较高的道士。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热门推荐
  • 信仰

    信仰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建立过信仰,哪怕最普通的人,也曾经追寻过信仰!你的人生可能不完整,唯一的理由是信息太多,信仰太少!生活中,损友讥讽,质疑四起,如何我行我道?管理企业时,利益捆绑、制度捆绑,不如“信仰加身”。前途渺茫、生活乐趣少……此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打造一份坚定的信仰。本书适用于在生活中迷失,在工作中挣扎的普通人。它从规则、控制、引导、忍耐、意志、梦想、意义、行动、宽容等角度教你在识人用人、升职加薪、高端谈判、企业管理、情感对话中掌握主动……相信本书会成为照亮你内心黑洞的生活指南,成为改变你工作态度的行动指南!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四段生死离别的爱情,四对为情所困的有情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结论,不论悲喜,但都震撼天地……
  •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财富之本并不是人人都有,内外兼修,是获取财富的路径,青少年必须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 恐怖都市

    恐怖都市

    这这这,出什么事了?一夜过去,出租房就变得如此破旧?地板,桌子上布满了灰尘,自己几天前刚贴在墙上的张靓颖海报变得陈旧泛黄,边角破烂,张靓颖那娇媚的颜容也因为纸质变得有些怪异,犹如一个老妖怪朝着自己发出恐怖笑声。墙壁上布满了破烂的蛛网,犹如雾气缭绕。放在小茶几上的广柑、苹果已经腐烂干枯,其上生长覆盖的霉都完全发黑,下面的水果就好似一滩干彻的烂泥,就连房东老板才换不久的铝合金窗户都生出了一层白色的毛卤,玻璃灰蒙,出现了几丝裂纹。床头前的电脑屏幕上布满了蛛网,水杯里没有一点水,还趴着一只看不清形态的...
  • 霸道王爷状元妃

    霸道王爷状元妃

    现代女警穿越到唐朝,看她如何玩转大唐,成为第一女状元?她与小王爷、皇上、宰相之子之间如何演绎生死爱情?但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怎能嫁给古代人呢?她需要的可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于是她跑他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囧囧有神:衰女从天降

    囧囧有神:衰女从天降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衰神,凭借一身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衰运,得瑟的横行霸道。一朝穿越,不但毁了某王爷的洞房花烛夜,还搞砸了他的计划,从此被某无良的王爷设计圈在王府。笑话!她可是出了名的有仇必报,怎么可能会不报复回来?她于人前笑得狗腿谄媚,于人后睚眦必报的整他,“赫连城,我给你炖了补汤,你要不要喝点?”“你亲手炖的?”赫连城坐在案几后面,合上正在翻阅的书,随口反问道。直莫莫抿嘴点头,笑得意气风发,“当然!我炖的汤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喝得到的!”赫连城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干脆利落的喝了下去……突然感觉鼻子一热,他伸手一摸,就见手指上染上了两行鼻血……他长吐了口气,才尽量心平气和的问道,“你到底用什么熬的补汤?”直莫莫无辜又歉然的鼓了鼓脸颊,伸出手指,一样一样的慢慢数了起来,“千年人参,鹿茸,燕窝,熟地,川芎,枸杞,何首乌……”赫连城:“……”
  • 银面骑士守护夜

    银面骑士守护夜

    用最唯美的文字,曲折揪心的故事打造既有少女漫画的细腻情感,又有少年漫画的热血战斗奇迹!魔法世家第十三代传人+最易操作的扑克牌魔法=名副其实的JOKER魔法师,淡淡的月光下,少女的短发轻轻飘舞,白皙美丽的脸孔上铺满蓝色的忧伤,当手中的魔法扑克牌变成莹黄色的透明水晶链,一场属于魔怪的封印仪式,即将开始。她,就是魔法师上官未希。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