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46

第46章 试论明宁献王朱权的道教思想(2)

以上相继发生的三件事,头两件是对朱权的重大打击,后一件则是对朱权敲响警钟,告诉他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到处都隐藏着陷阱,继续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会遭灭顶之灾。所以在第三件事出现之后,朱权决心改弦易辙,走韬晦退隐之路,以致逐渐接近道教并信仰道教。《明史·诸王·权传》说:“自是日韬晦,构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终成祖世得无患。”何乔远《名山藏》卷三七说:“自是不敢有求。请覆殿瓴?,用瓦而已,不琉璃。而构精庐一区,莳花艺竹,鼓琴读书其间。用是得终成祖世。”到成祖逝世,仁宗、宣宗在位期间,又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使他信奉道教之心更坚定了。《明史·诸王·权传》说:“仁宗时,法禁稍减(可见成祖时对他的防范禁令很严——引者注),乃上书言南昌非其封国。帝答书曰:‘南昌,叔父受之皇考二十余年,非封国而何?’宣德三年(1428),请乞近郭灌城乡土田。明年,又论宗室不应定品级。帝怒,颇有所诘责,权上书谢过。时年已老,有司多龀以示威重。权日与文学士相往还,托志冲举,自号馰仙。”由上可见,朱权之隐退和信仰道教,是事业遭挫折和明成祖、仁宗、宣宗等朝对他不予信任并严加防范的恶劣环境促成的,他一生走过的是一条由王爷到准道士的曲折之路。他在进入老年后,对自己的一生经历作了这样的概括:“予生于疆宇宴安之日,值幽闲娱老之年,缅思曩昔经涉之务,勃然惩怆,是以心日已灰,志日愈馁矣。于是屏绝尘境,游泳道学,身虽汩于华衮,心已外于!极。但日常飞神玄漠,出入天表,纵神辔,策罡飚,乘白云,谒虚皇,稳岸天巾,振衣霄汉,长啸则海天失色,謦縕则万籁风生,俯视寰壤,渺焉一点青烟,半泓秋水,是时天地在吾腹,宇宙在吾身,造化在吾手,与人不同者矣。”(《神隐》卷上,《藏外道书》第18册)

史载,朱权知识渊博,著作甚多,“所论著及于卜筮、修炼、琴弈诸书”( 《名山藏》卷三七)单是与道教有关的著作就不下二十种,如:《洞天秘典》、《太清玉册》、《神隐》、《净明奥论》、《阴符性命集解》、《道德性命全集》、《救命索》、《命宗大乘五字诀》、《肘后奇方》、《吉星便览》、《肘后神枢》、《内丹节要》、《运化玄枢》、《乾坤生意》、《寿域神方》、《庚辛玉册》、《造化钳槌》、《馰仙斗经》、《洞天清录》、《原始秘书》等(据《明史·艺文志》、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净明朱真人传》等汇集)可惜大部佚失,目前尚能见到的,只有《太清玉册》、《神隐》、《原始秘书》、《肘后经》等几种。现仅能根据这十分有限的几本书来对朱权的道教思想作分析了。

一、道论

朱权出身帝王之家,本人又是藩王,虽信仰道教,其道教思想内容仍与一般道士有别。他对道教之“道”的解释就很特殊。他称道教之道,以天为主,是奉天之道。他说:“道教之来,自太始太素之先,鸿未兆之初,天地溟腷混沌始芽于是时也。……无形无名,杳杳邈邈,毕竟莫知之其名。然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者,何物也?老子始发其妙,包举二仪,乃强立其名曰道。”(《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正统道藏》本)至道生天地以后,“凡帝王所受天命者曰天子,是以子之事天,以天为父。故仲虺之诰有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太甲曰:先王顾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是以受天明命,奄有四海,上以奉天道,下以治人事,又曰上天眷命,又曰奉天承运,是皆奉天也。故其殿曰奉天门,曰奉天承天,未尝不以天言也。是以道之为教,以天为主,故曰奉天之道,名曰道教”(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

从同一思想出发,他把道教的三清尊神,与所谓“上三皇”相比拟,曰:“上三皇”之“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地皇即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地皇是也”,“人皇即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人皇是也”。又把道教的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与所谓“中三皇”相比拟,曰:“中三皇”之“天皇即天宝君也,以元始之玄?化生中三皇之天皇氏也;地皇即灵宝君也,得元始之元?化生中三皇之地皇氏也;人皇即神宝君也,受元始之始?化生中三皇之人皇也”。还将道教所尊始祖黄帝置入所谓“下三皇”中,与伏羲、神农相并列,曰:“下三皇”之“天皇即太昊伏羲氏”,“地皇即神农炎帝氏”,“人皇即黄帝轩辕氏”(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以上说法,表现出朱权根深蒂固的皇权至上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十分勉强地把道教称为奉天之道,又十分勉强地把道教尊神与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捏和在一起,以示神权不能超出皇权,只能臣服于皇权之意。

其次,朱权又具有强烈的尊夏贱夷思想。从此思想出发,又称道教之“道”为“正道”。他说,道教源于黄帝和老子,黄帝、老子之教,“皆中国圣人之道也,故曰正道。所谓正道者何?中国者,居天地之中,得天地之正气,其人形貌正,音声正。其教也,不异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是无翻译假托之辞也;不异服,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所服者黄帝之衣冠,是以有黄冠之称也;不毁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之始也,得其道者,白日上升,飞腾就天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去姓,不忘其亲,不灭其祖……行君臣之礼,臣事上帝,人臣之义也。读圣人之书,行圣人之道,循乎礼义,儒道一礼也。”“反此道者,则不正矣。”(《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一)

从上述思想出发,他极力反对在中国传行佛教。他说:“逮乎汉明(帝)之时,气运渐衰,天道盈虚消息之理,至此湮没者太半矣,而有西胡夷狄之教入焉。乃以死后祸福之说而惑世愚,以为西胡之国有名极乐者,如能奉吾西胡之教,死后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是中国愚迷之人,甘心背弃上天而从胡教,而又毁灭天道,作书以骂之,但愿生西方为其幸也。……自是风传俗习,变夏为夷,不可复正矣。……自此天地之间,正气消而邪气盛矣,以夏变夷,于此可见也。”(《原始秘书》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力主在排三教座次时,以天帝居中,反对以胡神(按指佛教释迦牟尼)居中。他说:“凡中国帝王君天下者,其中国之人,皆以天帝居中,孔子居左,胡神居右。其辽、金、元三朝为君,皆以胡神居中,各尊其土神为主也。自晋五胡乱华,姚苌、石勒始之,而后无道之世,背弃上天,谄事胡神,皆以胡神居中,而使天帝、孔子坐于其侧,是中国人而自灭中国之道也。君天下者,既为天子,而又自灭天帝,是子之灭父,可乎!(《原始秘书》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二、摄养论

朱权既信道,对道教的养生术也有相当研究,并亲身有所实践,只不过仍有他的特点。

首先,主张不损不耗的保养法。他说:“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如平昔燕居之日,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全精全气全神是也。三者既失,真气耗散,体不坚矣,曷能拟于仙道哉!”(《神隐》卷上)此,他每天夜半时,实行一套养生功法:“每于鸡鸣时,便可起坐床上,拥衾调息,叩齿聚神。良久,神气既定,方行火候搬运数十遍,一遍谓之一周天。便觉浑身和畅,血脉自然流通。当此之时,华池水生,神气满谷,便当大漱咽下,纳入丹田,以补元阳。”强调施行火候搬运,须寻明师口授,“若是常人所传,绝不可信”( 《神隐》卷上)他又提出一套起居保健法:“如在床上搬运了,就吃些平昔补养的药饵。以两手摩擦令热,乃行导引之法。行毕,徐徐下床,方可栉漱。盥漱毕,乃焚香默诵洞章一遍,逍遥步庭,约行百步,待日高三五丈,方可食粥。食毕,以手扪腹,又行二三百步。大忌嗔怒。”“食消后,随其所业。”(《神隐》卷上)

其次,十分重视饮食摄养和收贮。他说:“腹空即须索食,不得忍饥。”食不能太饱,“太饱则损气”。食后须缓行,“勿令气急”。“食饱不得急行。及走,不得大语,远唤人。”“凡肉补人,莫过于乳酪,?牛当多养几头,以供乳酪,胜如食肉。”若吃肉,须选新鲜者,“有气息者,食之则生恶疮”。“隔宿之物不可食,恐防恶虫,皆要计较,则无他患。”“面食虽养人,益气力,胃气弱者多食,烦闷难消。绿豆、紫苏、芝麻,皆能下气,薄荷又能解热,皆可收贮。其余豉酱、瞏藏瓜菜,干肉之属,食所不可缺者,皆须造下,以防一年之用。”(《神隐》卷上)再次,十分重视滋补药物的贮备与服食。他说:“若能善调养者,必当用药以扶之。少壮者,血气方盛,则无虚弱,其中年之下及于老年,其保残喘、扶羸济弱之理,防危备疾之道,不可不知。”其中,滋补药物的食用就很重要,为此,必须广泛采集贮藏,以备使用。他说:“所用药物,尤宜备赡,如益于人者,山药、地黄、枸杞、甘菊、人参、苍术、胡麻、石菖蒲、苁蓉、防风苗、何首乌之类。当收之时,则多收采,治而食之,甚能益元阳、助真气。如采蔓菁作薤,甚妙,如春间采韭,四时采薤,食之可助肾气不衰。”又说:“如琼玉膏、地黄煎,皆能益寿助气生血,每岁至新地黄出时,可造下数十斤煎。鹿解角时,可收下鹿角熬作胶,入于煎中,大能益补养真元。其鹿角霜亦可熬粥,以助神气不耗。其于防御风气疮疾诸般之证者,宜有药草时都采取下,制造停当,以备不时之用。凡人肉血之躯,岂有常无疾者,故药饵不可缺。”(《神隐》卷上)

此外,朱权还炼制外丹,并服食丹药。他曾经服食“九转灵砂”,并批评别人误解它的药性。他说:“九转灵砂,愚人以为火候太热伤人,孰不知有神化妙理在焉。一钱灵砂,加朱砂、琥珀、珍珠、石菖蒲各一钱,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九丸,人参、石菖蒲汤下服之,其药性径至丹田,以固元气,此灵砂之功也。其寿若无百年,必过九九之数,谓阳气不绝,不能死也。予常服之,亦不知其热,而热何至哉!老者必当服,此其常药也。”(《神隐》卷上)

在《仙家服食》一节中,他又记下了“山中煮白石法”、“服食钟乳法”等二十余种药物的制作及服食方法,这些都证明他对道教的炼丹术确是很在行的。

由上可见,在朱权的摄养论中,饮食卫生及药物补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这反映出他作为藩王的富贵本色。

三、隐逸论

朱权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平坦的和一帆风顺的,坎坷曲折是常有的事。他说:“川流之长,江汉之大,泛溢之日几何,无波之日固少。草木之有荣悴也,芬葩之枝,其日苦短,繁实之木,其枝必折。物之美者,不能自全,爵其大者,众怨必至,山峭者崩,泽满者溢,故君子不欲尚也。人生百年,得意日少,失意日多,盖以物理推之,物成者废之始也,事成者败之终也,得之者失之由也,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天地尚不能遗万物之情,况于人乎!”(《神隐》卷上)那么,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呢?他采取了“知命听天”,不作任何抗争的态度。他说:“人常要知止知命,老子所谓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天生万物,各有定分,切不可苛求。任尔用尽心力,便求得来做的成,终不长久。……老夫只是顺命听天,以乐此生足矣。”(《神隐》卷上。)更进一步,他又采取避世退隐的态度。他说:人们“务在知进退之节,可出则出,可隐则隐。果道之可行,则激昂振厉,大鼓宣化,为霈泽,为甘霖,以辅王道;果道之不行,便当抱一张无弦之琴,佩一把倚天长剑,骑一角黄牛,拽一辆破车,载其妻子,向青山深处,白云堆里以为巢穴……做一个老实庄家,以保妻子,以老此生足矣。”(《神隐》卷上。)

他把古代的隐逸者分为三类。谓“藏其天真,高莫窥测者,天隐也;避地山林,洁身全节者,地隐也;身混市朝,心居物外者,名隐也。”(《神隐》卷上。)他说他的退隐与三者皆不同,名为“神隐”:“予之所避,则又不同矣,各有道焉。其所避也,以有患之躯而逃乎不死之域,使吾道与天地长存而不朽。放生于黄屋之中,而心在于白云之外,身列彤庭之上,而志不忘乎紫霞之想。泛然如游云,額然如长风,荡乎其无涯,扩乎其无迹,洋洋焉,??焉,混混沦沦,而与道为一。若是者,身虽不能避地,而心能自洁,谓之神隐。”(《神隐》卷上。)

就是说,身体没有离开王府的黄屋彤庭,仍然过着王爷的富贵生活,只把思想寄托在修学神仙、飞升冲举的希翼之中。这就叫“神隐”,这就是他之区别于其他隐士之处。

据有关资料,朱权在晚年又曾离开王府,过了一段避地隐居的生活。《明史·诸王·权传》说,他在被人告发巫蛊事后,曾“构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这里未说此精庐建在何处,朱权在《神隐》下卷序中,说此精庐建在南昌西山之巅(或许他所造精庐不止一处,此西山巅之精庐,只是晚年所造者)说:“今西山之巅,有庐存焉,可以藏予之老,西江之曲,有田在焉,可以种吾之禾。壁间有琴,可以乐吾之志,床头有书,可以究吾之道,瓮内有酒,可以解吾之忧。能如是汩其名,藏其形,锉其锐,解其纷,使天下嗤嗤莫能识,莫能知,是为逃空虚,洁身于天壤之间。故有志于是书,使后之观者则曰:涵虚子游方之外者也,岂不高哉!”(《神隐》下卷序)在这样的精庐中生活,自然比上面说的身在黄屋彤庭、心怀紫霞之想的隐逸更像隐士一些,但其丰富的物质供应,又非一般隐士所能企及,真有几分俗人眼中的神仙生活了。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总裁的调皮小妻子

    总裁的调皮小妻子

    【这是一个帅大叔和可爱萝莉的故事】“嗯!”欧小夕弓身,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某男埋头在身上制造着朵朵红霞。“韩墨非,你干嘛哦?”欧小夕很莫名。“亲爱的老婆,我在服务你~”这个世界太坑爹了吧,她欧小夕才18岁,才刚开始她的大学生活,居然就要她结婚。而且对象居然还是那个让他屡屡出丑的变态大叔?上帝大叔真爱跟她开玩笑!!原本要来拒婚的韩墨非却在生日宴会上被这个莽莽撞撞的小丫头吸引。于是腹黑大叔开始阴谋阳谋,就是要把小丫头骗回家……片段一:“韩墨菲,我不跟你过了,我要跟欧彦晨说你欺负我,我要回家,呜呜呜呜。”某男汗颜,这样的情节,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片段二:“亲爱的老婆,今天上课累不累啊。”一进门就开始献殷勤,欧小夕觉得不对劲。“韩墨菲你这几天都很奇怪哦。难道真的像若若说的一样,你要把我骗上床?”没有料到自己的小妻子会这样直接,某人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正想说什么,谁知道他的小妻子继续道“你帮我把作业做完,今晚我们一起睡觉觉,嘻嘻。”某男狂喜,拿起作业本,狂写,为了他的性福YY........【本文绝对宠文,一对一!放心跳坑吧!】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宝莲灯后传:神灯再现

    宝莲灯后传:神灯再现

    一个传奇的故事,一段感人的剧情,一位孝顺的少年。宝莲神话早已家喻户晓,今于此再续宝莲情缘。沉香之子携手宝莲灯再创宝莲传奇。三界危机能否解除?宝莲灯可否保三界太平?乾坤生灵是否可逃过此劫?一切谜底,《神灯再现》将为您一一揭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聆听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阅读《聆听花开的声音》,你可以感受到田野上的清风,可以找到心灵宁静的港湾,可以发现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真理,从而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走向成功……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英语的快乐!当鲜花盛开时,我们会沉醉在花海中,为它们的美丽、娇艳赞叹不已,但你可知道它们的真正动人之处,在于它从含苞待放走向盛开的那一刹那。聆听花开的声音,默默感受鲜花盛开过程中的美丽。
  • 火蝴蝶

    火蝴蝶

    蒙氏兄弟是一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蒙蓝性格古怪,为人低调,深沉睿智,但才华横溢,富有正义感,从小跟随作为首席法医官的父亲学习法医技术,自修了法医昆虫学、法医毒物学、法庭人类学、法证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学科;弟弟蒙橙却是个阳光少年,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由于俊美的外表而成为当红的偶像艺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法医博物馆,兄弟俩从小就互换身份体验对方的生活,所以每当他们交换身份时,惊险的故事就会随之而来。千奇百怪的尸体、支离破碎的四肢、腐烂不堪的脏器,当蒙氏兄弟剖开骇人的尸体,骤然间,他们看到了那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