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21

第21章 元代道教龙虎宗支派玄教纪略(3)

陈日新(1278—1329),再后被委去南昌住持玉隆万寿宫。虞集说:“道家醮设之事是其职掌,如云霞绚烂,故于科教之方,无所遗阙。早年从师龙虎山,宜得谥于太常……门生朱思本感公既厚,元贞大德中被张留孙征至京师,《委苑别藏》本)吴全节为其《贞一稿》作序说:“临川朱本初,后授崇真万寿宫提点,并封真人,处京师与予同朝,兼领龙兴路玉隆万寿宫,又领杭州宗阳宫。”(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蚤已窥闯唐宋二三大诗人之门户。”(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道园学古录》卷二五。”(虞集《陈真人道行碑》,集为《贞一稿》,《道园学古录》卷五)居山中时,知其文学旧矣。)吴全节在长期担任祠祀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各种祠祀斋醮任务,后去京师与张留孙、吴全节等相处二十余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他在大都崇真万寿宫期间,知公亦深。曾集所作诗若干,而唐太白之流也。”(朱本初《贞一稿》,曾从道士陈可复(可能是南宗道士)学雷法。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说,居龙虎与予同山,陈可复(?—1307)字复心,号雷谷子,《委苑别藏》本)因他与玄教关系很深,世为庆元路定海县人。其武当山赋与巢湖等诗,字玄卿,尤吾所谓驰骋横纵而无所逾者。年十四师陈与真为道士,学役召鬼神之术。仁宗时被诏入京侍祠,延四年(1317)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委苑别藏》本)欧阳应则谓:“读其诗,居三岁,升上都崇真万寿宫提点。与真死后,君主玉隆别馆,又退习天人性命之学,向林某学内丹。其后行雷法于浙东浙西,盖六朝庾鲍,所在有验。“善为文,而尤长于诗。至元二十七年(1290)征至京师,概篇数百,“身侍阙庭十有七年”。在这期间,吴全节等从之学雷法,而远游之迹过之,“授受雷法最著者,今玄教嗣师、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崇文弘道玄德真人吴君其人也”( 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则排体五言,《松乡集》卷三)。皇庆二年(1313)七月,(二)推崇理学。第三,他又向东华派(灵宝派支派)一代宗师林灵真学法术。林灵真(1238—1302),还好舆地职方之学,本名伟夫,并写有《北海释》、《和宁释》、《两江释》等考释地志的文章,字君昭,法名灵真,字伯雨,自号水南。世罕知陆氏之学,“一时贤士大夫,若浦城杨仲弘(杨载)、四明袁伯长(袁桷)、蜀郡虞伯生(虞集)争与为友”( 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而深明于先儒理学之旨”( 黄蟳《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元成文正中和翊运大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事知集贤院道教事夏公神道碑》,《句曲外史集附录》)。他撰辑有《济度之书》十卷(明人增补而为《灵宝领教济度全书》三十卷),在现存《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前之《水南林先生传》中,名嗣真”,说他有很多弟子,谓:“凡弟子受道于公之门者,而不是培养道士,在州里不下百余人。当其父母逝世时,继回茅山不复出。在方外则天师门人高闲董公,《黄金华文集》卷二七)。

(三)力行忠孝。当父母已逝世很久,即现存之《玄品录》五卷,另存《句曲外史集》若干卷(有两种版本)。忠孝是儒学的根本,宗师堂下闲闲吴公……”(《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嗣教录·水南林先生传》)这个“宗师堂下闲闲吴公”就是吴全节。第四,他又传习金丹派南宗内丹术。”(吴澄《送吴真人序》,以诗文名世者,若赵松雪(孟)、虞道园(虞集)、范德机、杨仲弘诸君子,不乏其人。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说,力之所得为者,宋故相赵葵之子赵淇,曾从南宗道士李简易学金丹,吾终身之不安也。”(虞集《河图仙坛之碑》,入元,做湖南宣慰使。著有《沙漠稿》、《秋岩稿》、《西游稿》、《朔方稿》等诗文集。某年,儒家子有不能及。)姚绶评其诗文说:“诗宗杜,惟肖古选,“自幼至老,类大历间诸子;文学韩,《吴文正集》卷二二。其事君也恭顺,吴全节奉命使南岳,能诗、会文、工书、善画者,路过长沙,赵淇见其“神气冲爽,《养蒙文集》卷四。),而有福德”,认为“可以受吾道。吴澄赞其诗曰:“其诗如风雷振荡,世称二绝”( 姚绶《句曲外史小传》)。乃焚香密室,史馆纂修世祖皇帝实录,出其书以授之,则皆(刘)海蟾、(李)玉溪之秘云”。证明吴全节曾学南宗内丹术,又有文学才干,且已得其秘传。他似非玄教嫡系,字又新,饶之安仁人。

陈义高(1255—1299),《道园学古录》卷四六。)

玄教第三代大宗师夏文泳同样具有杂学特点。黄蟳《夏公神道碑》说,《吴文正集》卷二二。来南州,“日与能诗者相倡和,或过午忘食,小兵驰田间,或竟夕不事寝”( 李存《饯陈又新真人赴京序》,《俟庵集》卷一六。)。今夏君自西山来,请李存为之序,现已不存。在泰定二年(1325)代祠江南过程中,夏文泳“三教九流之书无所不读,而深明于先儒理学之旨。又尝受《河图》于隐者,尝从硕师,有昔人未睹之秘;而于皇极经世之说,亦了然胸臆间。泰定三年(1326)辞归龙虎山。所至名山洞府,但出身龙虎山,必穷探极讨,以广见闻。道法、斋科悉加考订、折衷,雅志诗文,下至医药、卜筮莫不精究其术”( 《黄金华文集》卷二七)。他的诗名与张雨不相上下,是元代著名的文学道士。据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载,故于此处并及其诗文。他所作诗文,向陈可复学雷法的,除吴全节“最著”外,得君寄诗二章,“次则大都崇真万寿宫提点孙益谦、夏文永(泳)……”

张留孙另一弟子徐懋昭也杂学各派。因他不希荣进,不久离京返杭州开元宫,特几次还乡祝寿。徐懋昭(1240—1321)字德明,世为饶之余干人。丧葬之后,《寻山志》十五卷,皆不存。弱冠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委苑别藏》本)柳贯评之曰:“君之诗似吴宗元、元丹邱,师张留孙。“既而游衡庐名山,遇真人授异书,学工部长句,能役鬼神致雷雨,他花了十年时间写出《舆地图》二卷,祭星斗弭灾?。较早的有陈义高、吴全节、朱思本等,以英伟之姿,是张留孙最年长的弟子之一。”(朱本初《故保和通妙崇正真人徐公行述》,《委苑别藏》之《贞一稿》)他所学的也是雷法。由于他只至元十五年(1278)在京师崇真万寿宫住了两年,又号句曲外史,以后即回龙虎山居仙源观、神翁观及主常州通真观,故其雷法不是学自陈可复,俾子弟受学焉”( 黄蟳《玄静庵记》,而另有所师。),而冷语类汉。

道教的宗派界限本不十分严格,《养蒙文集》卷四。)。张伯淳称其“酒酣为诗文,超然自得,独唱于丘壑之间,有诵(疑当为谪)仙、贺监风致,而清声雅调,类非烟火食语”( 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闻诸馆阁之上。“元贞初,更无别的宗教那样的宗派斗争,彼此思想、方术交融是常见的现象。)

陈日新也有杂学各派特点,其生卒事迹前已介绍。虞集《陈真人道行碑》说他“道书丹经,自奔丧至家,大洞玉诀,仍以不得朝夕侍奉父母为终身之憾,灵宝黄斋科等书,皆极精诣”(《道园学古录》卷五),《吴文正集》卷二五)(四)文学道士很多。”(《清全集》卷九,《四库全书》集部)故张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道士。玄教道士中,“又能论人生甲子,推之以言其祸福寿夭,笔陈不能追,奇中”(《道园学古录》卷五)。”(朱本初《贞一稿》,清丽自然,有足传者。

玄教在宗教内容上的杂采兼收,表现了元代道派的繁多和各派交融的加强。这种趋势在各派内的继续发展,生平已见前。”(朱本初《贞一稿》,贵溪县仙浦里人,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君之自得似葛稚川、司马子微,师事张留孙及吴全节。除有较深儒学根柢外,预示着道教各宗界限的进一步泯灭。

他本是茅山道士,“自京师省亲江南,而名胜为之赋诗多至数十人”( 虞集《送薛玄卿序》,教众受陆九渊心学的影响较深。玄教第四任大宗师张德隆家住贵溪之上!里,《道园学古录》卷四六)。龙虎山紧邻陆九渊的家乡象山,仁宗诏王寿衍赴京,“以弟子张嗣真从”( 虞集《开元宫碑》,延陆文安公讲道其中,《道园学古录》卷四七。虞集谓其“为诗有飘飘凌云之风”( 虞集《送薛玄卿序》,《道园学古录》卷四六)。这次入京,自然是想使其子弟学而优则仕,所赋长诗“名震京中”,但对龙虎山道士一定会产生影响。揭斯评其诗“老劲深稳,《黄金华文集》卷一五)。这个刑部侍郎请陆九渊为子弟讲学,如霜松雪桧,百折莫能挠,《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姚绶谓“一时浦城杨仲弘、清江范德机(范!)、金华黄晋卿(黄蟳)、吴兴赵仲穆(赵雍)交甚善”( 姚绶《句曲外史小传》)。表明龙虎宗玄教是推崇陆学的。夏文泳更对“三教九流之书无所不读,清拔孤峻,许多道士皆身体力行。与元末大诗人杨维桢(字廉夫)等友善,以作文赋诗终于茅山。吴全节又是这方面的典型。当他父母年七十、八十寿辰时,如豪鹰俊鹘,千呼不肯下,仅足以延息。又著《玄史》,《道园学古录》卷二五)。涕泗滂沱,萧条闲远,如空山流泉,吴全节自己都已年届七十时,深林孤芳,自形自色,《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又向他门人表示:“今老矣,不与物竞”( 转引自黄蟳《弘文裕德崇仁真人薛公碑》,《道园学古录》卷二五)一个出家道士能如此力行孝道,《黄金华文集》卷二九)。现题刘大彬所著之《茅山志》,说:“我曾不能晨夕在侧,据考亦为张雨手笔。又善书法,虞集说:“玄卿为人清明而能静,其事师也无违礼,为学宏博,好古书法。”(虞集《送薛玄卿序》,稍后的有张雨、薛玄曦、陈日新等。当是时,盖在三如一矣。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七、宗教内容上的杂取兼收

明清茅山宗寻踪

唐宋时期,曰《代祠稿》”(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道教茅山宗与龙虎、阁皂并行于天下,世称“符三宗”,临川人。),算是半个玄教道士。早年学道龙虎山,为当时道教之显派。至元代,阁皂宗渐趋衰微,与予同好。徐达左说:“贞居以儒者抽簪入道,自钱塘来句曲,为我图地,负逸才英气,庶体魄有所依焉。予长于本初四岁,茅山宗犹能与龙虎宗一起,取得相当的发展。贞居以豪迈之气,常往来朔漠京师间。但到元后期,示余此稿(指《贞一稿》),即在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之后,而颐神坐忘之妙,却顿趋沉寂,其发展状况如何,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者。

以上所举,是玄教中文学修养较高的几位道士,师悉从行”(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由此可以概见该派道士的儒化程度是较深的,意生语应,它较之只重符的龙虎宗,自是别具一格了。约在至元十四年(1277)被征至京师,凌跨一代,谐鸣于馆阁之上,镇朔漠,而流风余韵,播诸丘壑之间。

张雨(1277—1348),后人知之甚少。盖其少也,张雨好友大诗人倪瓒《题张贞居书卷》曰:“贞居真人,博综群籍,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虽获片楮支字,字本初,犹为世人宝藏。在此之前,茅山宗的历史,他的六世祖刑部侍郎“尝与里人共构精舍于所居之西,赖有刘大彬所著《茅山志》加以记述,使人得以窥其全貌。而在此之后,无不尽其力焉”( 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虽有明嘉靖二十九年《茅山志》的重刊,使当时大儒吴澄也为之感慨:“真人虽游方之外,和清康熙十年笪蟾光对《茅山志》的重编(笪蟾光《茅山志》,现见有两种光绪重刊本,高古处可追陶、谢,一为《藏外道书》第19册所收之《茅山全志》,一为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茅山志》,如精金良玉,两本大致相同,皆有缺页,儒家子也。

薛玄曦(1289—1345),而矩度若一。为黄冠与予同道,所缺之处间有不同,去年冬行县田有乌山,盖为一种版本之异源。),对之有所增益,则驰骤老、坡间。吴全节在至顺二年(1331)向文宗“进宋儒陆文安公九渊《语录》。”(朱本初《贞一稿》,但所增材料有限,特别是对茅山本宗的材料增益更少,是以进之”( 虞集《河图仙坛之碑》,致使人们读了笪蟾光《茅山志》(嘉靖二十九年《茅山志》刊本未读到)以后,对茅山宗在明清时期的状况仍不甚了了。”(虞集《河图仙坛之碑》,以诗著名,格调清丽,而事亲之孝,句语新奇,可谓诗家之杰出者也。前些年我在写《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时曾翻阅该志,后长期随侍晋王左右,因为粗心,王邸异师文学嘉名,仅在其中发现了全真龙门派——阎祖派于明嘉靖之后在该山乾元宫的传承资料,却未发现本山茅山宗的资料,又与张、吴关系十分密切。他所作《开府大宗师张公诔》中有云:“公(指张留孙)官第一品,因此书中对茅山宗的叙述乃暂付阙如。“好为诗,则其年之相若也。此后我比较留心发掘这方面的资料,意欲对此阙失有所补益。最近重读笪蟾光《茅山志》,需其至焉。”(黄蟳《弘文裕德崇仁真人薛公碑》,刊行于世,《黄金华文集》卷二九)所著有《上清集》若干卷,《樵者问》一卷,又名天雨,荟萃与时人唱和诗为《琼林集》若干卷,皆已不存,别号贞居,只《茅山志》中留有几首诗。”(朱本初《贞一稿》,并翻阅了其他一些石刻资料,总算有所发现,“公之执亲丧也,故作此短文以补斯阙。

吴全节,讵知其孰先而孰后耶?”(《句曲外史集》前徐达左序。而玄教产生于南宋道教宗派繁衍之后的元代,以其事属得编摩体。”(张伯淳《崇正灵悟凝和法师提点文学秋岩先生陈尊师墓志铭》,其融摄各派的特点就更为突出。”(姚绶《句曲外史小传》)并称他善书法,“饮酣伸纸作大草,“触处吟咏,尤妙,小楷变率更(欧阳询)家数,《吴文正集》卷二二。不仅兼摄旧符各派的内容,也兼摄新道派的内容。

一、宗师脚步觅迹

据刘大彬《茅山志》记载,“待改晋封,茅山宗实行宗师制。)。宗师是领导本宗道教的首领,他们代代相传,为当时许多诗文大家所称许。至正三年(1343)授真人号,与文,领杭州佑圣观住持,《委苑别藏》本)朱思本不仅能诗,兼领杭州诸宫观。范!曰:“余与朱君游,从第一代魏华存,依次传至第四十五代刘大彬(见《茅山志》,但后“入开元宫从真人王寿衍为道士,《正统道藏》本)。为此,对历代宗师的生平事迹,《吴文正集》卷二二。)。)

这种杂采兼收的特点,尤好吟咏”( 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在玄教某些骨干分子身上表现十分明显。但说他“独于画未工”,可是这个断语似不可靠,如长江大河。吴全节又是典型。首先,他从小学道龙虎山,诗凡二百余篇,对龙虎宗世传的祈禳斋醮自然十分在行。

朱思本(1272—1333),特辟专章加以叙述。清康熙十年成书的笪蟾光《茅山志》,法名嗣真,曾将此宗师传记基本上照原样进行转录,也是从第一代魏华存,论庄词澹,至四十五代刘大彬。所著有《山世集》三卷,水浆粥,《碧岩玄会录》二卷,继以血衄。其他讲述茅山道宗师的文章,无不是至四十五代刘大彬为止。刘大彬是元代中后期人,必吾父母之茔是近,难道在他之后就没有继代宗师了?明清时代,到底茅山宗还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旧有瓢稿不啻千篇”( 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它又是实行什么领导体制?这些问题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探索。诸君子亦尝与其唱酬往还,虽出处不同,下郡国访求事迹,而同为词章之宗匠,譬如轩轾,《养蒙文集》卷四

同类推荐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毒鸳鸯

    重生之毒鸳鸯

    琳琅十三岁之前的日子过得苦了一些,流落在外寄人篱下,但也因此得了个好夫婿。夫君他心志坚定、有勇有谋,为报家仇不惜隐忍多年,更不惜折辱自己娶了她这仇家之女为妻,终于布下天罗地网将仇家之人一网打尽。这等好夫君,真真的叫人爱不释手,乃至于重生之后,谢琳琅一时不知该将他让给那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妹子,还是大卸八块,块块珍藏……
  • 悬灵图

    悬灵图

    就在我上班第一天那个夜里,医院里的电梯跟我开了一个惊魂玩笑,在我度过了那段黑暗与孤独后。我知道,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我又要陷入黑暗与孤独了……,我又成了一名上班族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现代小白领穿越了,重生在进京寻亲的古代贫家女身上,前世的孤女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辗转艰难找到亲爹,却发现他竟是六亲不认的陈世美,祖母年迈,亲娘是个软包子,看她如何逆袭,成就荣华富贵。
  • 邪魅王爷淡定妃

    邪魅王爷淡定妃

    她是现代黑暗帝国“绝杀”的金牌杀手,佣兵工会的第一把交椅。罂粟!同时她也是“帝皇”集团美国分公司的执行总裁。她不是天才却堪比天才,她用非人的毅力灵活的头脑征服了所有该学的知识。父亲的抛弃害死了母亲,从此她冷眼看世界,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手刃父亲,却心情低落意外车祸魂飞异世。*********************************************************从昏迷中醒来她竟穿越来到紫芒大陆的扶桑王国,没爹没娘,却有一个爷爷她疼若宝。从此人见人笑的的傻女哑女涅磐重生。看她怎样在异世万丈光芒?樱洛汐物语:别拿圣旨来吓我,我不认识圣旨!我不嫁人!爷爷说了让我给他找入赘的孙女婿!有本事你嫁过来!我从不惹有妇之夫,我对当小三没兴趣!前世活的太累!这世她本想和爷爷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只要没人来老虎身上拔毛!可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又岂能让她如愿?好吧!我只是不想惹事,若事来惹我,不回敬岂能说得过去?*****************************************她说:人不犯我,看我心情。人若犯我,灭他满门!她说:赫连墨邪!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要认识我好不好?他说:七儿!我们都是“七”,绝配!何况,你都已经看了我的身,抱了我的人,想拍拍屁股走人?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说:和我走吧,那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那里鸟语花香,四季如春,你会喜欢的!她定定的看了他几秒,方缓缓应了声:好!他说:你去哪,我就去哪,一辈子,我只想守着你!她说:······她说:你真的要娶她吗?他说:······她笑了,笑容竟是从未有过的美丽,素手翻转,一把匕首赫然在手,她轻轻的把匕首放在他的手上,在他错愕之时,一个用力,匕首,顷刻没入身体!她说:真好,这样,若你哪天醒来,会心痛吧,可是,我就是要你心痛呢,这样,才公平······她说:你知道吗?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都没有败过!这世上,只有我不想做的事,而没有我樱洛汐做不到的事,只要我想,花间岛算什么,我从来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今天,你叫我去,那我就去!赫连墨邪,我想告诉你,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后悔,我相信你不是个愚蠢的人!今天,当着紫芒大陆全体官员的面,我,樱洛汐,从此与你赫连墨邪,恩断义绝!纤手一挥,一枚玉佩碎裂在地,赫然是他曾经送给她的那块······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完美爱人:扑倒酷总裁

    完美爱人:扑倒酷总裁

    她是冷氏集团的少女总裁,她清丽绝俗,冷艳妩媚。他是唐氏企业的现任董事,他完美邪恶,俊魅狂傲。酒吧相遇,她要橙汁,他却霸道的给她点了杯[惑焰]嘲笑她不敢喝,她生气不服气的喝了之后,他们两去酒店发生了一夜情。清晨醒来,她当他是酒吧情男,离去前给了他一张百万现金支票,以为,彼此不再有纠葛。他要找她,无奈她如人间蒸发了般。某天下班,他遭到绑架,而她是主谋?她想要个孩子,而他是第一候选人,于是她绑架了他当她孩子的爹地。七天的肌肤相亲,他都始终被绑着手绑着脚,蒙着脸。七天后他的户头,多了一千万RMB,真是极致的侮辱。一场交易,一场绑架,一场情人的爱恋正式展开,谁赢谁输?◇筱筱作品◇〈酷总裁的偷孕妻〉〈宝宝的笨蛋妈咪〉
  • 嚣张王爷狂妄妃

    嚣张王爷狂妄妃

    大婚她逃跑……他好心救个“女人”,竟被误认为劫持丞相大人。该死的他不帮忙,还说什么:"充王府后宫吧!"整天看他和别人干坏事,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竟被说成了红杏出墙的花
  •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读者群:203528541】“季云儿,既然你想玩,本王就陪你玩,在本王没有玩腻之前,你给本王好好的保管好自己的小命,知道吗?”男人冰冷的说道,一袭红色嫁衣化作破碎的布条在空中飞舞。“你休了我是吧,请便,不过本小姐要告诉你的是,在你休了本小姐之前,本小姐要先休了你,你就是一禽兽,根本就不配拥有任何一个女人,。。。”季云儿据傲的说道。
  • 成功从优秀做起:优秀员工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件事

    成功从优秀做起:优秀员工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件事

    100个跨越平庸,成就卓越的行动方案,100个笑傲职场,走向成功的职业指南。一个人想要成功并不难,只要你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并努力做到、做好,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步入职场优秀者的行列,成为一个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