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46

第46章 无碍心印详解(5)

吕真人曰:何谓灯明万岁?灯者,盖藉以喻人一心之真灵也。人自有生之初,莫不各禀天地之真灵,二气辅之,五行维持之,但人自有生以后,七情六欲,内外交侵,引此真灵分投于万物上去,久之而生初所禀受真灵日渐耗散,则本灵者,遂入于昏迷,故欲复此真灵,首在把七情六欲,以胸中慧剑一齐割断。凡一切尘缘,人不能舍者,我能舍,则此心渐归于定静。而此灵光地上,自复还其本然。从此进步,炼到真一凝固,而慧光之灼灼,有普照大千,百劫不磨之妙用。在道偈谓之万岁灯,今所云灯明万岁,盖即此也。世之伪学一流,谈东说西,徒记诵几句道偈,不知所言何事,所藏何理,一味执抝,把古圣神仙佛所语,空藉以为口头禅,究其妙理存于何所,一概置之,不无反心推求,无怪乎老而无成也。又有一种浮浪人等,胸无定见,任人指东话西,先人之言为主,遂不复改其是非,此亦卒归于无补。欲寻真宗印心无碍,必须使此无形无色一灯常明,方为入道有路,否则终坠迷途耳。究此无形无色之万岁灯,非可以意为,亦非可以一蹴几。所以然者,此慧光之无碍,在湛然内含,寂然不动中寓之,故曰常存湛寂之中。于其常照常存之舍,印心而求玄者,亦犹之树木之无根,而欲求其枝叶之发生耳。有志者,当反而求之。

疏:

以心为灯,明心即燃灯。

如密室燃灯,历历孤明。

芽吐毫端,忽插云霄之上。

吕真人曰:何谓芽吐毫端?盖印心功候进步时而言也。人心共得天地之真灵,以为一心之主,苟能杜尽万感之邪缘,迥光常常反照,将二气五德以为淘洗锻炼之资,则万魔退避,而此灵明地上,渐渐生光,好比树之当春吐芽,有一种异采鲜新气象。毫端者,初吐微末之谓。然此灵炮初启,虽属毫末之萌,其长发之神速,实无可限量。有顷刻间艳放,而直达于云霄之概,故曰插云霄之上。世人徒为学,作伪道参禅,终日闭目枯坐,假装像样,不从天地真一之心明白,此中本原已失,纵或稍知真一妙奥,而印心又不肯从五气归根,反究此中源委,万邪纷集,灵明究从何而生?然又有一种闭目死坐之徒,其形则如槁木,心亦如死灰,非不自以为定静,殊不知已入于枯槁一途,是死定死静之恶道也。亦安期慧光初启,如树之吐芽莫遏耶?此境虽系印心中途,然必待群邪退听,乃有此验,观此便知持心首在遏绝万感,方可待慧光潜发,到得一心慧放,自是无碍根基。后世好道谈玄者流,即此一层功效。不知说出多少落地,即如火枣交梨,所言何物。又如极乐国主人翁,亦是何物,如此等类,指不胜屈。更有愈说愈入昏蒙,大率出词,好为隐怪,取物借喻,令人东猜不中,西猜不着,成甚嘉惠后学之心。此等谈玄著述,大都规仿太上五千言,故作为怪僻语。岂知太上五千言,实未当如此怪诞,不过古之世字罕,不能如后世之多,故其中有一字两义者。况以持心大道,原为幽深,不得已而出此耳。然其中实未当非就理说理于今五千言,人尚罕达,何况后学?出语怪诞,藏头匿尾,更何望后世有达道人也。不几心法一学,终没于天坏乎?吾有鉴于此,故特显为陈之。俾学者易明,是予之本意也。

疏:

如生机初现。

如勃勃而发。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之上九万里。

恶道妖道皆指心印恶坏邪曲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守有存无,密室堪藏廿八宿;还原反本,幽径自具卅六天。

吕真人曰:何谓守有存无?有无二字,乃道教持心要义。盖无者,万缘消散,一物不染,即空空洞洞之谓。有者,即于空洞中见出一点灵光之谓。人心虽同具此一点灵,然被物欲纷扰蒙蔽,而此灵遂失却,一心只有物欲存于中,为累作害,则本有者无,本无者有,有无二字颠倒,而此心之本真坏矣。故欲复其本然之所有,必先使此心一尘不染,空诸一切,将此心先造到无字之一境,然后真灵可复。至真灵复,则无中生出有矣。又须慎重固守,合言功效之次第,故曰守有存无。何谓密室藏廿八宿?密室者,即指一心而言。盖一心至深至密,非人所能窥,故谓之密室。人心既能自无境生有境,固此真灵,则其光耀之分达于五官及众体,无不各具光明,各存耀气,好比众星灿列,周围旋绕,以拱乎北辰焉。凡五官众体之光明耀气,悉一心所发,故曰密室藏廿八宿。何谓还原反本?即有反归于无之谓也。盖神光只存内照,久而并其内照之迹,亦漠然不自知,使合乎太虚之冥冥,即神反太虚之义也。故谓之还原反本。道偈言炼神还虚,岂有别旨耶?何谓幽径具卅六天?盖一心之神,即能还归本原太虚,尽泯其迹,则此心自是毫无障碍,如三十六天之清虚极乐,只有仙佛之真灵法身居处往来,全无俗尘侵扰,故曰幽径具卅六天。幽径亦指心而言,即深幽之意也。此一节乃道教印心无碍之次第,特以本体言之。学者不可不求所以几及也。

疏:

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所创星区划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个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称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据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构想出来的神仙所处的空间。它为学道成仙提供了教义依据。据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天地部“称,道教构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一)太皇黄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举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称为欲界。(七)虚无越衡天,(八)太极濛翳天,(九)赤明和阳天,(十)玄明恭华天,(十一)耀明宗飘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虚明堂曜天,(十四)观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庆天,(十六)太焕极瑶天,(十七)元载孔升天,(十八)太安皇崖天,(十九)显定极风天,(二十)始黄孝芒天,(二十一)太黄翁重天,(二十二)无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乐天,(二十四)无极昙誓天,此十八天合称为色界。(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渊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宠妙成天,(二十八)秀乐禁上天,此四天合称无色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合称为三界,共计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又有四种民天:(二十九)无上常融天,(三十)玉隆腾胜天,(三十一)龙变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贾奕天。(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余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称三清天。(三十六)为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与三清境合称为圣境四天。三界、四梵天、圣境四天共计三十六天。

纵横自在随所行,夷险俱忘莫不乐。豺虎既伏,何自怵惕孩婴;露电堪观,尽足欢娱耆叟。

吕真人曰:何谓纵横自在随所行?此即无碍印心之境也。盖人心多因物欲牵累,则终日戚戚,或顷刻暂忘,旋而又复牵挂,将尘垢为此心之牢狱,愈拘愈紧,终身无解脱之期,又安得纵横自在?惟先把孽缘割尽,此心毫无羁繋,自归空界,寥阔无边如天地包含,内无所挂碍,则此心真灵,自活泼不滞,周流靡间,有一种不拘不束气象,故曰纵横自在随所行。何谓夷险莫大乐?夷者,宽平泰顺之谓;险者,患难危急之谓。一心既造到纵横自在境地,则随所入而无不自得,不论所处或夷或险,皆视之漠不相关,只自觉与道大适耳。故曰夷险俱忘莫不乐。此乃印心无碍现成光景也。何谓豺虎既伏?豺虎者,盖指六识之恶根而言,六识恶根害人真灵,无异豺虎之害人身,六识乃外之豺虎也。伏者,有潜匿不起之义。内之六识不生,外魔亦无从侵扰,亦谓之豺虎。伏此心既无邪恶牵累,则真灵自结,常有安定不惊之乐,内之孩婴何有怵惕耶?孩婴即一点之真灵凝结者,便是。由是真灵耀气,充周于百体,注射于五官,如露之滋,如电之采,清淑浏亮,只可默默自知,而究莫可形容,于无可形容而细为象之,其清亮之气直如露如电,故曰露电堪观。何谓欢娱耆叟?耆叟者,盖藉以喻人之元神也。欢娱者,怡悦之谓。一心之慧光清亮,而元神自泰安适。此一节,由内推到外,复由外说归内,反复推详,总完得一个无碍景象,皆从活处参之。倘或执著一法,以按图索取,则直等刻舟耳。凡事有执著者,皆非至道,况欲印心无碍乎?学者当细思之。

疏: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接即生六识。因六识纷纷外漏,应接不暇。虽说六根之识,其实也只是意根一识而发。所谓意根,既可表现为识神,亦可化而为元神。若意根之识缘物著境,为欲所牵,攀缘不止。即发为七情六欲,造是非,生五毒等……即表现为神用事。若尊师嘱,妙契环中,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七空而朝元。将意根所发之意识,妙契环中,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七空而朝元。将意根所发之意识,虚悬于虚中空谷,若有若无即渐化而为元神。可见神只是毫厘之差,就这毫厘之差,也有失之千里之误,一为识神,一为元神。佛家讲”转识成智“,识即是神,智妈是元神。将神转化为元神,其功夫就是将丝毫我相,存于方寸之间,淡淡而骈,不要急,一有刻求之心,不仅元神不显,而且,不要气化上,此火内结,易生疾患,万万不可心急。道家讲心互神活,意即人心死,道心活。虽使意根一虚悬于虚中空谷,但也不能沾滞执著,总要”活泼泼地,常惺惺存“,这样,意根一识,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之识,于色身上无所依附系缚,使识神不灵而化为元神,自然解脱,无挂无碍。六祖惠能大师说:”使六识了六门“,即是将六合并为一,离开自家身躯六根门头,虚悬于虚中空谷,此为达摩血脉之秘密,顿教一乘无上至宝。

境原无奇,世多错认;语必中的,人自释疑。不作奇险之谈,惟望智愚皆达。

吕真人曰:此结上数节言道教印心无碍之意。何谓境无奇?盖道教之真宗,亦不过保守此真灵,从活处体认天机,先从无处下手,使此心无一物之累,再从有中持守真灵活现,终从有而反归太虚不着实迹,便是到无碍境地。较之释及儒,其宗旨固无异,其圆成境界,亦非特标奇新也,故曰境原无奇。特后世未知立奥,而好为探玄者,不得正宗,遂自作聪明,妄猜妄谈,至流入邪僻,且创为异说以教人,误己又复误世。此种惑乱道教真宗之徒,为道教之罪人,即为三教之恶魁,良可深恨,此错认一弊所以流毒不浅也。欲挽错认之伪道,以归印心真宗旨,是以著为是书,把正宗奥妙,一一推演,又不敢稍涉怪诞,恐贻误乎后学。只为将证明真宗剖晰,实无一语非要旨焉,故曰语必中的。所以然者,因以前印心证道之书,虽未尝无隐寓真谛者傅于世,但语多险僻,教人反至惑人,所以视此为戒。欲人齐归觉路,共晓印心之功,同入证道之门,一览此书所语,便可将夙疑一齐解释也。吾苟语出奇险,则上知者或可明,中材且不易达,何况愚夫愚妇耶?欲为无量度人,是以语忌怪险,非吾不能为隐僻也。特恐贻误后人耳。

疏:

什么是无碍心?一言以蔽之:”使此心无一物之累,再从有中持守真灵活现,终从有而反归太虚不着实迹,便是到无碍境地。“

是知心者藏道之区,印心即可以印道;道者宅心之本,明道亦所以明心。

吕真人曰:此以下数节,乃总结通篇之意。心何以为藏道之区?盖人禀阴阳五行之灵以生,此理包管于一心,即此真灵,亦默寄于一心之内。道惟藉心而后有所寄托,故人之有心其用非他,乃藏道之区也。苟能将持心功夫做到纯一,此心自印证于无碍境,能印心无碍,则心即道,而道即心矣。故曰印心即印道。然就其初下手言之,贵先把道之微奥,一一穷究其旨趣,常存主于一心,则此心乃得在道上,不至混于物欲,真宰存而真灵始生。所以然者,因道为宅心之本,离却道而心先无存主故也。惟即道之微妙究明而存诸心,则道明慧自生,故曰明道亦所以明心。每见世之人,想登仙,望证佛,务图长生不死,至贪生畏死念切,妄求外术,种种虚诬,不知从此灵明地上养育保护,真灵安结?且一心先存贪生念头,即此便是欲之恶根,与道相碍,是贪生而实非求生之道。况劳劳于着意,强袭等外术,以求长生,殊不知耗厥真灵,此灵先死,是取生即取死也。至道不明,人心日失本真,安得谬妄者反寻此心真元,慎重保守,以归至道之一途耶?

疏:

即心是道,即道是心。

灵台无滞,教教咸共本原;大愿克完,人人堪离苦海。

吕真人曰:何谓灵台无滞?灵台者,即指心而言。盖人之心超五脏而特出,有高踞之势,至虚至灵,故目之为灵台,但人被邪缘牵累,则失其虚灵之体,而神为之沮丧,随所动皆是荆棘,不能圆通无碍,是滞也。此心神明造到圆融,纯是天机流行,谓之灵台无滞。此中光明是本原地上得来,论其功,是一心本原之功;言其效,是一心本原之效。推之三教,皆不能舍此而别有成功见效也。故曰三教共本原。世之分三教以为有歧趋者,可细将此理逐节究明,便知其本原之真谛。儒如是,释如是,道亦如是,无稍差别也。何谓大愿克完?大愿者,无量救济之愿,有此大愿之功德乃非空谈无补者,方为内外交修。儒则云齐治平,及成己成物,释道则云无量度人,其实一也。后之学者,既能得此印心之道,尤须心存救济体天地之心,代天地行化,弥天地之憾,是谓大愿克完。果如此克完大愿,便可入圣超凡,脱苦海之无边,而登极乐。人人依此修持,无不可同归上境,故曰人人堪离苦海。所患甘为凡庸,以为圣神仙佛,系生成不可造,不肯把修途持循耳。又有一种自满自足,得一不复求进,亦终莫可造。至于误趋歧途,舍心源而求异术,听伪学奇袤一流惑说,东搬西弄,欲以此求证道,是犹入地室而观河汉紫垣之章也。其可得乎?吾愿后学细为思之,勿自误也可。

疏:

道在心中,心中自有道。

寻坠绪之茫茫,领源头于默默。随其自身之所处,无不会厥祖宗;任众口之相讥,究何损于分量。斯至道赖以不没,即心学得而长明焉。

吕真人曰:何谓寻坠绪?领源头绪者,道之统绪。于其将绝而续之,以接千古之真传,使之不终坠,故曰寻坠绪之茫茫。源头者,道之宗。领者,有会通之义。于无声无臭中,独能会通其宗旨,谓之领源头于默默。由是道足于中,无人而不自得,可随身所处,不论荣辱穷通,皆以道为乐,无不于道之统宗会合,举天机大化尽入乎襟怀内,所谓印心到无碍时也。凡入道未深者,最易惑于浮悠之口,一生谤议,遂为他所夺。殊不知德修谤兴,自古皆然,惟深于道者,一心有王,自可任众口之讥,依然自得,只自乐其乐,忘乎流俗之谤议。所以然者,道乃得于天,成于己,一心与天地相流通,其分量之完满,众口相讥,反之道之分量,究何所损耶?人苟准此修持,造到分量完满,自足为至道之所寄托,诚倚赖其人以不没于天坏焉。道学即心学,道学既全,心学亦与之俱显,由一个而普之人人,不又可长明而不至迷失乎?印心无碍之功效,于篇内寻之,无不得其全矣。

疏:

”至道“即是”心学“, ”心学“才是”至道“!《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居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指的是”心“!

南海潘佐俭初校

南海张杰荣复校

同类推荐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她,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十八岁生日那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哥哥惨死于下水道中……为了查出凶手,弱小无助的她毅然投入S市令人闻风丧胆的XX教父易擎天的怀抱,沦为小宠!三十五岁的他,对女人残忍狠绝,却在年仅十八岁的安琳燕身上找到了心动的感觉……易哲轩,童年时期的一次意外让他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然而,他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父亲身边最卑微的小宠!为了争夺同一个女人,父子间反目成仇,彻底决裂!弱小的她被父子俩同时爱上,又该何去何从?她那颗飘飘荡荡的心,最终会为谁搁浅?又将为谁心痛?~~~~~~~~~~~~~~~~~XX里的爱情,就像是绽放在危崖边上的血色罂粟,凄美妖娆,然而,一旦采撷,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原来,太爱一个人,最终,也会酿成悲剧……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宁愿他们从未相爱过!
  • 天师嫁到

    天师嫁到

    天道酬勤?这都是为那些疯子高手准备的,我张婉儿不是疯子,也不是高手,所以不屑之。笨鸟先飞?这是那些拼了命也要成仙的人,我张婉儿虽是笨鸟,但不想成仙,所以无视之。什么?你说我懒?难道你不知道我一直有在拼命赚钱吗?真是懒得跟你说了……可是为什么你们总是要找我麻烦啊?我只是一个资质奇差的黄衣天师,不就是不小心从现代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嘛,不就是有段扑朔迷离的轰动身世嘛,不就是为了钱假嫁进了最有权势的洪府嘛,不就是偶然得了个如意仙瓶嘛,不就是私藏了《混元无极真经》嘛?至于这样追杀我吗?可恶,你们这些混蛋,把老娘逼急了,老娘“笨鸟后飞”给你们看!你,该死的旱魃飞僵,以为自己入了魔道,拥有灵噬期修为,我就会怕你?老娘盗了你的坟!你,该死的紫阳真人,仗着自己是掌门人,拥有渡劫期修为,就能欺负我?老娘灭了你的门!你,该死的至尊人皇,天命所归了不起啊,拥有大乘期修为,妄图摆布我?老娘夺了你的权!爹,娘,你们等着!待我夺了这个世界,修成无上神通,就能一家团圆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一:六百两?八百两?一千两?!甚至两千两?!!“这位夫人,你当我张婉儿什么人?”这么多钱,去请更厉害的天师都够了,你居然给我?未免也太贪了吧?洪三夫人皱着眉头,以为张婉儿还不满意。于是从怀中掏出了四张一千两的银票,总共四千两银票拿在手上:“就这四千两!不能再加了!我数三下,如果你不要的话,我就把它撕了!”好吧,我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二:“臭小子!你老娘叫我来,是救你性命的!你竟然不识好歹,还敢抢我生意?活腻了不成!!”啪!房门一把被推开,老太君走了进来,看见自己的孙媳妇竟然“浓情蜜意”地坐自己孙儿的腿上,看起来两人的感情真是好极了!“夫君,来!吃个梨!止咳的!看你昨晚差点把肺都咳出来,婉儿好心疼啊!”“夫人!放心吧!为夫有了你,是万万不敢死在你前头的!不然你守了活寡,为夫的我可舍不得!”----------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三:“噢?谁告诉你,我只是一星黄衣天师?谁告诉你,我只有筑基期修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