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50

第50章 后记

本书收录了1987至1995年间我所写的研究胡适的大部分文章。其中《胡适与抗战》是1987年为在南京召开的一次民国史国际研讨会所写的,曾被收载于该研讨会的论文集。《胡适与蔡元培》一篇,原题为《蔡元培与胡适》,是1988年初为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10周年而写的,曾收载于《论蔡元培》一书。《胡适与所谓北大南迁的问题》、《胡适与补选中央研究院院长的风波》,是同年为《团结报》写的两篇短文。《胡适的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写于1989年初,被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于当年4月出版的《论传统与反传统》一书。同年夏,我把原写于1984年的《胡适与陈独秀》(收入《胡适研究论稿》中)一文加以扩充和改写,这里是第一次发表。《“社会的不朽论”———中西合璧的价值观》、《胡适与国语运动》两篇写于1990年,是应台湾同行之邀,为纪念胡适诞辰100周年而写的(台湾学术界于这年12月在台北举行纪念胡适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在大陆,也是第一次发表。《胡适的文化心态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和《胡适整理国故平议》两篇都写于1991年,前者是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之邀而写的,后者是为当年在胡适的故乡———绩溪县举行的首届胡适学术讨论会而写的,曾在《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上发表。《胡适的两首情诗》写于同年,发表在《团结报》上。《七七事变后胡适对日态度的改变》一文是为当年在沈阳举行的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研讨会而写的,会后在《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上发表。1992年是中华书局创办80周年,我应邀为他们的纪念论文集《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撰文,这就是《胡适与梅光迪———从他们的争论看文学革命的时代意义》这篇文章的由来。1995年6月,在上海举行“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研讨会”,这是我在国内主持的第一次国际性的胡适研讨会。《胡适与〈新青年〉》是向会议提交的论文,现在在这里是第一次发表。

本书附录的第一篇文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是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而写的。文章虽不是专门讨论胡适的,但却与胡适研究关系至为密切,曾在海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所以也收录在这里。第二篇《中国现代史史料的丰富宝藏———胡适先生私人档案介绍》,本是为我自己主编的大型资料书《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所写的序言。稿成后被《近代史研究》的编辑朋友索去先发表了(载《近代史研究》,1993(6))。以下各篇,都是最近几年为朋友们编著的书所写的序。虽是应邀随手草成,文章都很短,但也还关涉到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尚有可存的价值,所以也收在这里。

收在本书中的各篇文章,均依原样,不曾修改。我很不赞成像章太炎先生那样,暗改已经发表的文字,那会给读者和后来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的言论著述和活动,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个人的历史,我们应当堂堂正正地面对它。如自己发现有错处,应该明明白白地声明和改正,而不宜暗改。

早在1979年,我就有写作胡适传记的考虑,曾写出十来万字的草稿。但研究的实践使我觉得,对胡适这样一位有复杂的经历、有多方面重大影响的人物,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多作一些专题研究,似更为必要。这种研究作得越充分、越深入,我们对胡适的了解才能越接近真实。

我的第一本研究胡适的专题论文集《胡适研究论稿》出版于1985年。那时,胡适研究作为一项重大的学术课题,刚刚走过起步的阶段。感谢海内外知识界的关注,那本书起到了超过我所预期的作用。从那时以来,胡适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有人说,胡适研究俨然成了“显学”。当然,对胡适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人们的认识与评价仍不可能是一样的。我们作胡适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统一人们的认识。当年发动和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那些人们,即《新青年》的同人们,尽管他们关系相当密切、目标相当接近,但他们并不求“统一认识”。他们甚至认为,以新文化相号召的人,如果要“统一思想”,那是很不光彩的。我在周明之先生著的《胡适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一书的中译本序言里曾说,强求思想统一,其结果只能造成思想的僵化,也就是愚昧。在胡适研究这项课题上,我希望通过研究和讨论能逐渐推广这样几个观念,也许还不算是妄想。第一,对于历史上的人和事,我们应持一种研究和评判的态度,一味地歌颂或一味地诋毁,都是愚昧的表现。第二,在研究中,有不同意见的人应该互相尊重,提倡实事求是的、平心静气的讨论,不要搞意识形态化的大批判。第三,我们研究历史上的人和事,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收获,就是从前人的经验智慧中挖掘有用的资源,帮助我们去应付当代的挑战。

少年时,我非常喜欢拜伦的一首诗,这诗说:“世界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驮的方法不同,最蠢笨的是约翰牛。”我今天想套用这首诗,用这样一段话来做全篇的结束:历史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驮的方法不同,有的聪明,有的愚蠢。

耿云志

1996年元月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十八年后,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解读父亲。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一瞒就是十八年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虽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宫殿和建筑,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再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且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品格决定成功

    品格决定成功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载水伊芳

    载水伊芳

    原来美男堆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她不过是花痴、爱美色而已,是意外,亦或是阴谋?她遇到了他们,至于让她成为女人公敌吗?--情节虚构,他们渐渐走近她的生活,直至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生活,可是老天却不如她所愿,请勿模仿,倒霉事一个接着一个,她喜欢的各具特色的王子们,总是有人故意使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爱侧福晋

    无爱侧福晋

    (小喜的第一个文)前世的王娇,是一个冷情的女警。这一世的王娇,则是个侧福晋。何为侧福晋?嫡福晋之下,庶福晋之上!一穿越过来,就在给别人生孩子,亦没有见到孩子的面,也没有见到那个所谓的丈夫九阿哥‘胤禟’!等终于见面时,一句话,把她赏给了同母的五阿哥‘胤祺’,他们都爱着一个美艳女子,而她,什么都不是。。。最后干脆抱着孩子逃了出去,种猪们,再见!五年后再次相见,她孩子的父亲又让她去服侍四阿哥!她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推荐一下自己的新文:【废弃狼妃】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哦!★☆★☆★☆【此文属于雷文,所以侧福晋送人了,纯属个人想象!与历史其实还是有点不同的,记住啊,雷文!不喜误入!由于是雷文,男主可以随便选!】小喜自己的文文:【无爱女法医】【废弃狼妃】【肥婆皇后】朋友的文文:【冷后】【妃穿不可】【鬼医王妃】【五岁小福晋】【第二十房男妾】ooooooooooo喜欢的朋友就多多收藏,多投票推存,多给点鼓励!谢谢!ooooooooooo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