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47

第47章 附录五潘平编《胡适说禅》序

这本书收编了胡适考论中国禅宗史的十几篇文字,名之曰《胡适说禅》。据说,现在中国的读者群中颇有一些人对宗教方面的问题感兴趣,这本书就是为他们提供的。这些对宗教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或许不很知道胡适其人,我想借此机会稍作介绍。

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他生长于理学甚盛的徽州绩溪。以理学传家的士大夫多以“僧道无缘”相标榜,胡适自幼受此风气的影响,故不信鬼神,在12岁时就有打毁三门亭神像之举。后来到上海读书,接触西学,更热衷于追求科学真理。他19岁渡太平洋去美国留学,受杜威影响甚大,成为实验主义的信徒。胡适曾自述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这成了胡适一生做学问、谈政治乃至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917年,胡适自美归国,应蔡元培、陈独秀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那时,胡适已因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而被称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他所倡导的白话国语运动,几年的工夫竟然取得伟大的胜利。加上他与《新青年》同人们共同倡导思想解放运动,使他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胡适常说他自己弄不清楚他的本行是什么。他在北大教过各种各样的课,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学史、英文学、中国通史等等。但综观其一生的学问著述,他基本上是一位历史学家,尤其是一位思想史学家。胡适治禅宗史,就是因撰写中国思想史的需要而起的。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佛教传入中国是很早的事,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西汉末或东汉初。后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大盛行。佛教号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有一套神学观念,有组织系统,有严格的教规。这对于一向宗教观念淡薄的中国人来说,颇有些新颖和迷人处。它不但得到上层贵族的信奉,也在广大的下层群众中受到空前的欢迎。因此,佛教的传播、演变,对中国社会是很有影响的。

佛教在思想上对中国人的影响最显著的有两方面:一是它的禅法或者说心法;二是它的因明学或者说是思维方法。禅法同中国古代儒家的内省功夫有相通之处,但它比中国人原有的心法要精微细密多了,所以它能征服中国的士大夫。在这方面,禅宗起的作用甚大。但禅宗在中国究竟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历史上可靠的记载甚少。佛教各宗派为了互争法统,往往伪造历史,要弄清其原有的历史面目,甚非易事。20年代初,胡适写作中国思想史,写到禅宗的历史,他感到可疑之处甚多,无法下笔。乃不得不搁笔,下决心重新搜集材料,重建禅宗的历史。

1926年夏,为赴英国庚款咨询委员会的会议,胡适去了欧洲,得以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查阅当年由斯坦因和伯希和从中国弄到的大批敦煌写经卷子,他从中查到了禅宗大和尚神会的材料20000多字。此前,在国内所能见到的有关神会的材料仅只600字。这下子材料增加30倍,于是从前几乎不被人注意的神会和尚,现在显示出他在禅宗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30年,胡适把他搜集到的神会和尚的材料整理出版,名之曰《神会和尚遗集》。书中加写了一篇2.6万余字的长文《荷泽大师神会传》。这本书和这篇传记,是胡适研究禅宗史的最主要的贡献。

胡适认为,神会和尚是佛教的革命家,是禅宗顿教一派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大功臣,也是佛教高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胡适治禅宗史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同许多哲学家和佛学家不同,他的着眼点和用力处不在佛教的教义和禅宗的禅法的透解,而重在揭示历史,所以他是历史家或禅宗史家,而不是佛学家或禅学家。由于这种不同,他的某些见解往往不易被佛学家或禅学家们所接受。第二,由于胡适对神会语录的发现,连带推动了国内外一些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对禅学古籍的发掘和研讨。从20年代末直到死前一年,胡适始终同日本治禅宗史的学者保持交往。尽管他们的见解不同,但对禅宗史、对禅学古籍的共同兴趣,使他们在中日学术交流史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章。

虽然这本书不是胡适禅宗史论著的全部,但主要的东西都基本包括在内了。胡适的学术论著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明白晓畅。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能力,人人都可看得懂。当年学界有一部分人,很看不起胡适,说他肤浅。对此,梁漱溟先生有一个说法,比较公允。他说:“胡适写的东西浅而明。浅,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浅而明就不容易了。”的确,哲学上的问题,和一切神学上的问题,都很复杂,很精微,把它阐述明白了,使人人可懂,实在极为不易。大凡那些讲得很艰深晦涩、读起来莫名其妙的文章,多半是作者自己未曾真正弄明白。所以,以艰深晦涩而自视高明的人,实在是缺乏自知之明。当然,不是讲得明白,就一定讲得对,但至少表明作者有了理解。最可怕的是,把自己不曾理解的东西上天下地地胡扯开去。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大概将来还会有。

胡适著作的另一个可能不为人们很注意的特点,是往往借古人以浇自家胸中块垒。最早注意到这一点的是吴稚晖。吴氏在读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后曾向胡适指出过这一点。我们细读他的《说儒》,他的《荷泽大师神会传》,应可体味到吴氏之说不是凿空之论。这一点,对做学问的人来说,应属忌讳。但实际上,对于一个思想感情丰富的人来说,又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是一种移情作用。作家的创作,学者的著作,都会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注入到作品中去。纯粹理性的、纯粹思辨的产品是很少的。这本来没有什么奇怪,像梁任公、章太炎、陈寅恪等前辈大学者,人们都能从他们的文字里见出灵性,见出感情。而胡适一生极力提倡理性,极力主张避免感情的掺杂,却终不能完全避免,足见理性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

编者编辑这本书,出版社印出这本书,大概不是引导很多人去研究禅宗史,而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借鉴:即不轻信没有证据的东西,要养成一种不为成见所蔽、不被宣传所欺、搜集事实、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习惯。这一点对做学问的人尤其重要。在思想史上和宗教史上,为了争正统,争一尊,各家各派无不高张本派的大旗,拼命宣扬本派的学说、本派的历史,他们伪造历史,把别家别派说成异端邪说。他们篡改历史,欺骗天下人耳目。如果没有一点怀疑的态度,没有不怕艰苦繁难去搜求事实、弄清真相的勇气,很容易为一些欺世之谈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我希望这本书的读者们,能够从中得到这方面的教益和鼓励。

潘平同志编定此书后,向我索序。时下欠文债正多,琐事正繁,殊不易得闲暇,奈坚辞不获,草草写此,尚望潘君与读者见谅。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
  • 风云江山:琴逆天下

    风云江山:琴逆天下

    原名《寂庭双楼记》。寂庭王朝,武林动荡,北有未水,南有末魂,两楼相争,血漫山河。他们本是未水楼里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奈何他被逐,她被困。她与父为敌,强忍病痛,苦等五年,却换来一句兄妹情深。当他爱上敌对势力——末魂楼的二小姐,她又当何去何从?与之为敌?或是助他获得幸福?再或是毅然放手怜惜眼前人?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且看她如何抉择。本文节奏快,每日必更,更文时间改为每天早上11点,欢迎跳坑,欢迎收藏~~~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绝世青城

    绝世青城

    九州大地,五派为尊;仙魔大战,四宇震颤。 一个扫地的少年阿呆,一个狼性少年,得道于无字仙书,诛仙灭魔,成就一代绝世青城。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元破九天

    元破九天

    一出生便是遭遇危机,但那只是成长道路上的第一关而已。看热血少年如何成长,一步一步走到最后。跨过荆棘,坦途终现,磨砺之后,真金现形,努力者从不会被埋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