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42

第42章 附录二中国现代史史料的丰富宝藏(1)

——胡适先生私人档案介绍

胡适是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生于1891年,安徽绩溪人。19岁赴美留学,是著名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倡导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

胡适曾历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名誉秘书;抗战期间,一度出任驻美大使。曾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等刊物,在文化界、教育界、思想界均有重要影响。1949年离开大陆后,寓居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

胡适生前,交游极广,在著述、公事之暇,有细心保存书信、文件的习惯。1948年离开北平时,在其寓所留下大量文稿、书信、日记及公私文件。这些资料作为胡适个人的档案一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精心保管。

据初步统计,这批档案中有胡适文稿958件,他人文稿1898件,胡适书信约600通。其家属的信件亦近600通,他人致胡适的书信,约10000余通。胡适日记,包括记事录、来往书信登录簿等计43册。公私文件近1000件,总共所藏资料1.5万余件。这些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下面分三个部分作一介绍。

第一部分是胡适遗稿,这里有大批极为珍贵的材料。胡适后半生绝大部分精力用于“《水经注》案”的考证,写了数百万字的文稿、笔记和抄录备用的材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现存在台湾胡适纪念馆。该馆所编印的《胡适手稿》共10集,前6集都是有关“《水经注》案”的材料。我们这里收存的“《水经注》案”的稿子,有许多是胡适治“《水经注》案”的早期文稿,有些还保存得很完整。例如由王重民、刘修业代抄的长达246页的《〈全校水经注〉辨伪》,这是胡适遗存的全部“《水经注》案”遗稿中最完整的一篇长文。此稿写成于1944年4月23日。作者有两篇题记,第一篇用绿墨水写于抄稿首页末。文云:“我的《水经注》案诸文中,此为最早写成的一篇,故最不满我意。两年之中,我收得的材料更多了,懂得的东西更多了,故此文必须重新写过了。胡适卅五、六、十四。”隔了10天之后,作者又在目录页之后用红墨水再题道:“此本是王有三先生和他夫人君寄女士代我抄的,原稿本我已拆散重写了。此本可以保存我在那个时期的第一篇重要文字的原来状态;胡适卅五、六、廿五。”这两篇题记都是在自美归国的太平洋船上写的。

另一篇《〈全氏七校水经注〉辨伪》手稿130余页,是由文字不相连属的几个部分组成的。仔细阅读可以看出,这就是上引题记中所说,被拆散了的原稿。我们再看台北胡适纪念馆影印的《胡适手稿》第二集卷一《〈全氏七校水经注〉辨伪》一篇长稿,其中第一部分《〈全氏七校水经注〉四十卷的作伪证据》之后,胡适题语云“卅五、六、廿四日太平洋船上改写卅三年的旧稿”,表明这部分稿子就是拆散了卅三年四月写成的那篇长文之后重写稿的一部分。而该书影印的《证明〈全校水经注〉的〈题辞〉是伪造的》,则是由王氏夫妇代抄的那部文稿中的另一部分改写成的。

上述的例子使我们明白,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收藏的胡适“《水经注》案”遗稿,与台北胡适纪念馆收藏的胡适“《水经注》案”遗稿互相参读,可令人弄清胡适治“《水经注》案”的进程及其思想变迁的痕迹。

在一篇较早动笔而未完成的不连续的长稿(编者拟题:《胡适自述治〈水经注〉案的缘起及论述片断》)中,作者提出“《水经注》案”的背后有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的影响。他强调,全、赵、戴三家治《水经注》皆有独立的大贡献,正如科学史上,差不多同时先后数人得到同样的发现一样,不应把这看成是互相偷窃。他引述了美国学者汤姆斯女士所作《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时独立的发现与发明》的历史年表,该表列举了148种重要发现或发明都是差不多同时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独立作出的。这一点形成了胡适治“《水经注》案”的一个重要思想前提。

这部分遗稿中有关批评杨守敬、孟森判断“《水经注》案”的错误的稿子(如《杨守敬审判全、赵、戴三家〈水经注〉的错误》、《批评杨守敬审判〈水经注〉疑案的考证方法》、《驳杨守敬“赵戴未见朱笺原本”的妄说》及《孟森先生与赵戴两家〈水经注〉》等等),以及《总论一百年来许多学者审判〈水经注〉疑案的方法的大错误》,这些重要遗稿必能有助于了解胡适考证“《水经注》案”的基本动机和基本思路。胡适后来经常说到,他治“《水经注》案”最大关切是治学方法问题;而治学方法在胡适看来实际就是养成一种谨慎戒约自己的良好习惯。这种良好习惯可用四个字来代表:就是“勤、谨、和、缓”。“勤”,就是勤于搜求,眼勤、手勤、腿勤,多得材料,多得证据。“谨”,就是谨慎,不轻信,不武断,反复推求。“和”,就是心平气和,不假意气,不动肝火,尤不能动“正义的火气”。“缓”,就是不急于下结论。证据不足,把握不到十分,宁可悬而不断,不可遽下结论。胡适认为,从前的许多学者,对“《水经注》”的学术公案之所以铸成冤案,使像戴震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蒙偷窃赵一清的污名达150余年,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勤、谨、和、缓”。在胡适看来,厘清“《水经注》”这段公案,关键是个校勘学的问题。校勘贵在多得版本。而杨守敬、孟森、王国维等人都没有在校勘上下够工夫,他们所见版本太少。许多与本案有关的重要材料,他们没有看到,没有认真作比勘。这正如法官断案,没有向本案有重大关系的证人取得证词,只根据原告的片面之词就给被告定罪一样。这是“勤”字没有做够。他们只注意有利于自己判断的证据,而忽视一些反面的证据,往往得出错误的观察、错误的推论(例如王国维提出一个通例说:“夫书籍之据他书校改者,苟所据之原书同,则令十百人校之,亦无不同。未足以为相袭之证据也。至据旧本校改,则非同见此本不能同用此字。”这条通例实际上是不能成立的。既然所据都是同一种书的不同本子,则两种不同本子或多种不同本子在历史渊源上很可能有同一的依据,他们字句的相同应属情理之中的事。何以断定,所据本子不同,就不可能有相同的校改呢?这正是王国维的不谨慎处。也就是没有做到一个“谨”字)。胡适指出,杨、孟、王诸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他们听信了指控戴震偷窃赵一清的“《水经注》本”一派人的意见后,便动了“正义的火气”,顶起了“正义”的大旗之后,便有了一种感情的冲动,就不容易做到心平气和,就不容易做到公平断案。就像一个法官,若对被告产生了正义的冲动,势必不会注意被告的申诉,势必会放过许多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他的判断就很难公平了。这就是没有做到“和”字。杨、孟、王都是没有搜求到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过早下结论,认定戴震犯了偷窃罪,就没有做到“缓”字。

胡适以勤、谨、和、缓自律,搞“《水经注》案”20年,未写成全案的定稿,似有勤、谨、和、缓有余,而决断不足之嫌。但我们翻阅他的考证“《水经注》案”的稿子,确可以使我们对治学之道有深一步的领悟。

其他文稿有些是曾经发表过的,例如,关于曹魏、孙吴“校事”制的文字,《考范缜发表〈神灭论〉在梁天监六年》、《四十自述》的一些章节等等。

这里收存的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稿子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里颇多外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材料。例如《〈墨经〉新诂》,过去只发表过一篇《〈墨子·小取篇〉新诂》。近代史所收藏《〈墨经〉新诂》的全部手稿,共三篇。即《〈经上〉、〈经说上〉合诂》、《〈经下〉、〈经说下〉合诂》及《〈墨子·小取篇〉新诂》。前两种稿子,作者自题作于民国五年。当时胡适仍在美国读书。归国后,他有重新修订发表的打算,但只改了《小取篇》,其余两篇未及完成修订。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朋友对这两篇遗稿一定非常感兴趣。同样地,论“五行”的一篇长稿(编者拟题《五行考》),也一定会备受人们关注。档案中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初稿,可供研究者了解胡适对古代哲学史的见解形成的过程,而其《清代思想史草稿》,使我们有机会了解胡适从未发表过的对清代思想的见解。当年根据胡适的提议北大开设科学方法论的课程,由许多著名学者担任各门学科方法论的讲授。例如任鸿隽讲化学方法论,丁文江讲地质科学方法论,陶孟和讲社会学方法论,汪敬熙讲心理学方法论等。而胡适本人担任了第一讲“引论”和最后一讲(十四讲)“结论”的讲授。这两部分讲演提纲,可以为研究胡适方法论思想补充新的材料。

关于西方哲学史、世界文化史的几种稿子肯定是人们从未见过的。例如《西洋哲学史大纲》,《关于西方思想家的提纲》,《关于宗教革命的提纲》,以及关于古埃及文化史、两河流域文化史、古印度文化史等方面的文字,这些遗稿使我们对胡适关于世界古代文化史的思想可有直接的了解。

有关文学和文学史方面的遗稿,也颇有一些极可珍贵的。例如,胡适早年读书时期所写的读书笔记《藏晖室小说新语》、《适庵说诗札记》以及他陆续写出的《〈诗经〉新解》。后者有一部分曾在少数朋友中传阅并发表过,其余都是从未面世的材料。这里还有一篇未曾发表的小说《我的车和我的车夫》,使我们知道,自己承认“提倡有心,创造无力”的胡适,毕竟不只写过收在《胡适文存》第1集第4卷里的《一个问题》那一篇小说。此外这里还保存了一些人们不曾见过的胡适的诗作。当年为教学需要所编的《中国文学史选例》,对于了解胡适的文学史见解显然也有帮助。

胡适的遗稿中,还有一些时论与杂文、讲演及序跋文字、札记文字。有些虽发表过,而人们很不易见。

胡适的日记,1985年中华书局曾出版过排印本,但其中《藏晖室日记》部分有遗漏(缺宣统二年五月一日至二十一日,即1910年6月7日至27日的日记),而1921年至1922年的日记,附录材料有删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曾影印出版《胡适的日记》18册,其中第一至第三册,即1921—1922年的日记。但该版本系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处所藏的缩微胶卷影印的,而我们这里保存的是原本。此外,胡适遗存的一些记事簿、来往书信登录簿等等,都有可补日记的作用,可为我们提供不少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比如在1920年的记载人员来往的簿册中即可查到1920年1月15日“毛泽东来谈湖南事”一条。对照该年毛泽东7月9日发给胡适的明信片的内容,可以见出,毛泽东当年自北京返湖南时,曾把他的想法事前同胡适谈过,并征询过胡适的意见。

胡适档案中,最有史料价值的是书信部分。这里收存胡适致他人的信和电报(包括胡适手写信稿和抄件共350余通,另有给其家属的信240余通),无疑是了解胡适的思想和生平活动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胡适家属写给他的信,更有助于增补胡适的传记材料。尤可注意的,我们从胡适母亲和他夫人江冬秀的信里还可以了解一些民间生活、民俗习惯等有趣的史料。胡适的二哥胡绍之有60余封信给胡适。此人在胡适的亲人中,除了父母之外,是对他最有影响的一个人。他颇能读书,兼有社会阅历,身历辛亥前后20余年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从他的书信中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最初给人们带来的兴奋和随即产生的失望,很可加深我们对那场革命的了解。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胡适同数千人之间的往来书信的高度史料价值。与胡适通信的人,几乎包括了民国时期在各领域、各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为使人们对此有明确的印象,我在下面开列一个名单。

给胡适写信或发电的人,有国民党主要领袖和高级军政人员如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孔祥熙、张学良、王世杰、王宠惠、张群、李宗仁、白崇禧、戴季陶、罗文干、罗家伦、段锡朋、郭泰祺、卫立煌、傅作义、张治中、陈诚、陈布雷、朱家骅、赵恒惕、李品仙、孙连仲等等。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和活动家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瞿秋白、赵世炎、吴玉章、邓颖超、张闻天等等。其他政界名人还有宋庆龄、蔡元培、吴稚晖、梁启超、马君武、邹鲁、林长民、范源濂、陆徵祥、顾维钧、易宗夔、蒲殿俊、郑孝胥、陈炯明、彭一湖、彭学沛、张君劢、张东荪、曾琦、李璜、陈启天、章士钊、李石曾、黄炎培、陈叔通、易培基、何思源、张奚若、杨杏佛、许德珩、梁漱溟、罗隆基、杭立武、胡霖、董显光、吴鼎昌、陶希圣、翁文灏、叶恭绰,以及陈公博、王克敏、高宗武等等。

学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给他写信的更是名流荟萃。如著名学者王国维、章太炎、朱希祖、钱玄同、吴虞、陈大齐、黎锦熙、王照、吴宓、胡元倓、黄文山、傅增湘、袁希涛、沈兼士、梅光迪、杨树达、杨振声、汤用彤、林语堂、傅斯年、单不庵、刘半农、刘文典、郑振铎、丁福保、丁西林、周予同等等。著名史学家孟森、陈寅恪、陈垣、陈衡哲、顾颉刚、萧一山、金毓黻、罗尔纲、周谷城、邵循正、姚名达、杨联陞、郑天挺、商承祚、于省吾、钱穆、蒋廷黻、雷海宗、吴晗、邓广铭、吴相湘、王毓铨等等。著名哲学家熊十力、金岳霖、贺麟、冯友兰、吴康、朱谦之、郑昕等等。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高元、罗常培、魏建功、丁声树、王力等等。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邰爽秋、查良钊、陶行知、吴贻芳、郭秉文、马叙伦、蒋梦麟、陈鹤琴、梅贻琦等等。著名考古及古物学家马衡、董作宾、李济、劳干、裴文中、夏鼐等等。著名经济及社会学家陶孟和、马寅初、陈启修、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千家驹等等。著名图书馆及目录学家袁同礼、杜定友、顾廷龙、王重民、严文郁、蒋复璁、韩寿萱、裘开明、房兆楹等等。著名的新闻界人士和新闻学家狄楚青、邵飘萍、陈博生、张季鸾、徐宝璜、戈公振、邹韬奋、储安平等等。著名的出版家张元济、陆费逵、高梦旦、汪孟邹、汪原放、舒新城等等。著名的政治学和法律学家高一涵、张慰慈、钱端升、周鲠生、吴经熊、周炳琳、燕树棠等等。著名文学家和文学史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沈雁冰、谢冰心、朱自清、胡怀琛、徐志摩、朱湘、苏雪林、孙伏园、王实味、余上沅、邵洵美、梁实秋、林徽因、凌叔华、陆侃如、冯沅君、孙楷弟、郭绍虞、刘大杰、吴世昌、沈从文、萧乾等等。著名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丁文江、任鸿隽、胡先骕、竺可桢、李四光、周仁、秉志、茅以升、汪敬熙、高鲁、唐钺、凌鸿励、吴健雄、饶毓泰、梁思成、丁绪贤、叶企孙、谢家荣、曾昭伦、过探先、严济慈、钱三强、吴大猷等等。还有著名医学家钟惠澜、施今墨;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丰子恺;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等等。还有金融界、实业界人士陈光甫、徐新六、郑铁如、穆湘玥、沈恩孚、冯耿光、聂其杰、王敬方、李烛尘;社会名流毛彦文、沈昆三、杜月笙、吴弱男、袁昌英、张昭汉、章元善等等。此外,还有著名宗教界领袖于斌、余日章、太虚等。总之,现代中国社会各界有影响的人物,几乎都有书札保存在胡适档案中。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曾因酒醉鞭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本书反映郁达夫如何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的同时,着重描写了他与四个品貌各异的年轻女子的情感纠葛。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热门推荐
  • 神级小商贩

    神级小商贩

    新书《我的吃货商店》开始上传——胖子沈麒麟在手机里下载了一款软件,名字叫:吃货商店。这款软件神奇的很,只要每天完成不同的吃货任务,就可以兑换商店里新奇的商品。想要魔术手套?一斤木耳两管芥末,一口气吃掉即可。想要东海避水珠?让活章鱼在你嘴里蠕动一会儿吧!想要末世旅行卡?这东西可贵重了,你得吃个丧尸才能得到!对于沈麒麟来说,吃是件幸福的事儿,只是这么吃下去,脂肪堆积,唯恐健康。吃货商店发来一条新的消息:您可用身体脂肪兑换抽奖机会。有了吃货商店,胖子变男神高富帅就不再是梦了。一句话简介:一个吃货的欢乐发展史。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逆世狂颜:娘子不好惹

    逆世狂颜:娘子不好惹

    大婚,她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娘子,哪知梦醒后,身边之人竟全然陌生。而这个陌生男人竟然说:“记住,你只是我的奴隶……”他强势囚爱,将她从天堂拉下地狱……一朝脱困,为了心中挚爱,她深入延绵万里的原始森林,闯进荒凉广阔的无尽大漠,寻遍无边无际的冰天雪地……却不知风起云涌的年华里,遗落了谁家公子的心。(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
  • 女皇请你狠一点

    女皇请你狠一点

    宋清瞳,北秦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荒淫无耻,死于男人的算计!双眸再睁,她已非她。唇边一抹狡黠的微笑,她是来自现代的超级腹黑女,谈笑间,将一切算计踩在脚下。曾经人人避之如蛇蝎,如今却引来桃花朵朵,他们是真心爱她,还是另有所图?当淫荡背后的真相一点点揭开,她该如何抉择?【片段1】“宫里什么时候请的道士?”宋清瞳见一位道士打扮的人坐在凉亭里。“皇上说的是青峰观的主持吧,三个月前您邀他进宫讲道。”玉儿回答。“他到现在还没走?”“皇上以全观道士的性命威胁,留他在宫里,赐封文贵君,还准他穿道服。”宋清瞳脚底一滑。“不止文贵君,法良人和澄良人也是皇上礼佛时顺道捎回来的。”玉儿唯恐天下不乱补充道,她看见文贵君对面坐的好像是澄良人,还是一次说干净为好。【片段2】“皇后有话不妨直说。”宋清瞳放下茶盏,扯了半天没见他说正题,她的时间很宝贵。“……这些天,皇上一直召华贵君侍寝?”上官潋月犹豫一下,板起面孔问。“皇后有异议?”宋清瞳好整以暇,原来他拐弯抹角就是问这个。“华贵君出身低微,不配令皇上诞下龙子。”宋清瞳扑哧一笑,嘲弄道:“皇后的意思是,你更有资格?”“皇上以为如何?”袍袖一展,将她圈进怀中。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纵观世界上那些驰骋商场的顶级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经营的智慧,创下某一行业的“霸主”之业!所以商场的成功在于智慧!正要步入商场或已在商场上拼搏的年轻人,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战场上赢得成功,你除了要拼时间、精力、热忱……更重要的是拼智慧。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年轻商人拥有足够的智慧,让更多的年轻商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商场上的巨鳄。
  •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在绵延不绝的谴界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特洛伊战争真的爆发过吗、牛顿的黑匣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古巴比伦的通天塔修在何处、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埃及金字塔隐藏着多少千古之谜泰坦尼克号因何沉没海底、是谁建造了英国庞大的巨石阵 希特勒因何下令大肆屠杀犹太人、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日本天皇二战后逃脱审判之谜、拿破仑神秘死亡的真相是什么、肯尼迪家族为何悲剧不断——走进神秘莫测的历史长廊,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在探索中增长人生见识,在沉思中肩负历史使命,迈向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未来世界!
  • 情局

    情局

    在一次次的选择与被选择之间,一个是家财丰厚的富家娇小姐苏小落,一个是曾经相恋四年的前女友汪晓歌,在一个个朋友和爱人设下的局里,内心充满迷茫,韩龙左冲右突,但知道朋友遭遇骗局时,又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帮;明明为情所伤,时而深陷局里,明明被朋友出卖伤害,时而置身局外……,到底谁才是自己的真爱?在兄弟情、爱情和亲情之间犹豫不决的韩龙。却仍然不得不勇往直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