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13

第13章 胡适整理国故平议(3)

(3)他分析前代学者铸成此200年冤案的原因:其一,各家都没有认真搜集版本,所见版本太少,又没有认真过细地做校勘,所以误信前人疑似之词和误信几种作伪的版本,遂信戴震窃用赵氏之书,遂动了“正义的火气”,遂产生了先入的成见。其二,他还提出,“颇感觉这公案的背面,终不免有戴学与朴学之斗争余波”(胡适致王重民的信(未完信稿,约写于1943年11~12月间)。)。戴氏与全、赵不同,他主要是一位大思想家,而不独以考证学名世。专宗考证学的学者,对有“离经叛道”之嫌的戴学不免有成见,因而,只要有隙可乘,便不会放过攻击他的机会。后世学者,如孟森、王国维等亦指责戴氏“欲夺朱子之席”;其著述“亦未尝与孔孟合”,露出了同样的玄机。

(4)胡适认为戴、赵、全三家皆有大功于《水经注》,他们都有独立的贡献。他在一篇未完成的稿子里,曾详引中外科学史、学术史上专家们差不多同时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分别做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科学结论与发明的事实。戴、赵、全三人治《水经注》即属于这种情况。

胡适穷20年之力,校勘数十种本子,阅读数百万字的材料,写出上百万字的文稿,为其乡贤戴震洗清冤案,堪称是考证学上空前盛事。但这案子实在被人弄得太复杂。胡适埋首此案中,能解他人之蔽,却往往不免陷于自蔽。例如,胡适一面为戴震“辨冤白谤”,一面却指控全祖望窃夺赵一清《水经注》校本。其所提证据亦往往在疑似之间,难以成定谳。《全氏五校水经注》诚然是写在赵氏校本上,而此本始终未归还赵氏,但这并不能断定全氏是有意窃夺。一则他所用赵氏校本未必即是赵氏唯一校本。二则,如果全氏是有意窃夺别人成果的小人,他当年何以会三千里驰书把他有关经、注区别的极为重大的发现告诉赵一清?恐怕胡适在为其乡前辈鸣不平时,不免也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对此案的关系人提出了不尽确凿的指控。又如胡适认定王梓材、董沛刻全氏书,都是出于有意欺诈,造作伪书,这也难成定论。虽然两氏刻本有可严重质疑之处,但须知自古以来作伪书的人都必定有严重的动机。胡适没有指明王、董与此案有何重大干系,也未指明他们作伪书的确实动机。因此,他对他们的指控也不能最后成立。再如,胡适指责认定戴震窃用赵书的学者如杨守敬、王国维等都不懂得校勘学,亦属过当之论。

二三十年代,先后从事整理国故的学者甚多。但其所抱宗旨与所用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所发生的影响与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只就胡适整理国故所产生的影响来评估其意义。

关于整理国故的意义,胡适自己有种种说法。

1925年4月(或5月)12日,他在给钱玄同的一封信上说:“我们整理国故,只是要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只是直叙事实而已。”他认为迷信国粹、炫耀国粹而排斥科学的人,是得了“膏肓之病”。治这种病,“法宜补泻兼用”,“补”即是“尽量输入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泻”就是“整理国故,使人明了古文化不过如此”(此信是答复钱玄同5月10日的信的。胡信末署,4月12日,现难以判断胡、钱两人是谁把时间写错了。)。这就是说,整理国故,是去掉历代崇古的人们为国故附加上去的种种涂饰和神话。这些涂饰和神话很有迷惑人的作用,使人盲目自大,自我陶醉,向后看而不向前看,排斥外来的和新的科学文化。1927年2月他给彭浩徐(学沛)的一封信,把这层意思说得更明白。他说:整理国故就是“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相;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这是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胡适作品集》第11册,160页。)。

从这些话看起来,整理国故似乎只有消极的意义,甚至会使人们误会胡适整理国故是专门“揭家丑”,否定中国文化的价值。事实自然并非如此。胡适还有另外一些说法。例如他说:“儒家固有真理,老庄、墨翟也有真理。”(《胡适的日记》手稿本,1921年7月9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我们只认方法,不认家法。”“我们的使命是打倒一切成见为中国学术谋解放。”(同上书,1922年8月26日。)这些话,显然是对以往儒学一尊笼罩一切的传统的一种抗议,要通过整理国故的工夫,打倒儒学一尊的地位,把被抹杀的东西恢复起来,把被掩盖的真理揭示出来。后来胡适更明确地谈到这一点。1932年5月10日,胡适为顾颉刚在杭州发现久觅未得的姚际恒的《礼经通论》一事,写信给钱玄同说:“姚立方的遗著的发现,是近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件重要事,不单是因为姚氏的主张有自身的价值,并且这事可以表示近年中国学术界一个明显的倾向。这倾向是‘正统’的崩坏,‘异军’的复活。”(据未刊信稿。)

胡适反对儒学一尊,主张打破对孔子与儒家的迷信,多年来被误解为“反孔”、“打倒孔家店”。这种简单化的概括不但与胡适不相符,即对于五四时代其他启蒙思想家,例如陈独秀、鲁迅等亦未为公允。我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本书附录一。)一文中有详确的论证,此不赘述。胡适晚年多次谈到他从不主张否定孔子与儒学。他只是主张:第一,对古代各家各派一视同仁(儒家固有真理,其他各家也有真理)。第二,对各家各派的遗产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在《说儒》中,以及在许多论文和讲演中,都曾给孔子与儒家以相当的评估,这是有目共见的。

本文一开始就指出,整理国故的口号,是同“再造文明”,即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的任务连在一起提出的。

近代中国“命蹇事多乖”。人人都感受到了民族的、社会的、文化的深刻危机。但危机是怎么来的?如何挽救?各家各派有不同的回答。总括起来是两大派,一派是守旧的,认为中国之危机,全由人心不古,丢掉了老祖宗的好东西所致。所以挽救的方法就是弘扬中国的古代文化。另一派是革新派,认为中国人自我封闭太久了,缺少交流和新刺激,因而落后了。中国古老文明在古代不失为最优秀的,但应付现代生活,已经不够了,需要学习外域的东西,使古老的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相接触、相结合,产生适应时代的新文化。严复、梁启超、胡适等等都代表了这一思想革新的趋向。

要学习外来的东西,要使中西文化结合,必须做必要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整理国故就是这种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

胡适所谓“使人明了古文化不过如此”,就是要人摆脱因长期封闭所造成的盲目自大心理,承认古文化有不足,产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打倒儒学一尊,使思想活跃起来,这是接受新东西、创造新东西的必要前提。使中国古文化中的“异军”复活,从这些异军中觅得以前被人们忽略、抹杀的某些近乎科学的合理的东西,这对于吸收新东西和创造新东西显然是一种有益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例如,揭示墨学中的逻辑思想,对于吸收西方发达的逻辑思想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此可见,整理国故确是吸收外来文化、再造中国的新文化的一项极为必要和极为重要的准备工夫。

胡适整理国故的另一个主要的意义,是通过这项工作启示做学问的方法。而他的方法确实影响了一大批后起的学者。

胡适极端重视方法问题,这贯穿了他的一生和他的全部著作。他曾说:“我治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方法’实在主宰了我四十多年来所有的著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94页。)

胡适的方法是实验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考证学相结合的产物。他最早是在《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一文中提出这一方法的,简括成10个字,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个方法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1)历史的态度。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必得弄清它的历史、它的来龙去脉,弄清它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诸形态。(2)实证的态度。对前人或他人的判断不可轻信,必须求证实。如果被否证了,就要提出新的假设,然后去求证实。只有被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的假设,才可视为可信的判断,才可认为是真理。(3)重视思想的能力。思想的能力来源于训练,训练就是多观察、多疑问、多假设,耐心地求证实。从思想理论渊源上说,胡适的实验主义本属经验主义学派。但正如他的老师杜威一样,他们不流于经验的堆积,而是十分地重视思想,重视思想的程序。

胡适的方法在他的几种古小说考证的著作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陈寅恪就非常赞赏这些古小说考证的文字。而受胡适影响,学问上有大成绩的几位学者,也正是受到这些文字的启示。例如顾颉刚就说到,胡适的《〈水浒传〉考证》和《井田辨》等文章为他启示了“研究历史的方法”,使他“深挚地了解而承受”(《古史辨·自序》,见《古史辨》第1册,40页,北京,朴社,1926。)。又如罗尔纲在《师门辱教记》中也曾说道:“我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便是……亲承师教读了《蒲松龄的生年考》和《〈醒世姻缘传〉考证》两篇考证得来的。”(《师门辱教记》旧版是1944年出的。时逢战乱,流传甚少,如今已很难得。1958年,胡适自己出钱将罗尔纲于1945年修改过的稿本重新排印,改名为《师门五年记》。此处引文转引自台湾《传记文学》第2卷第3期所载的《师门五年记》)其他还有许多学者如孙楷第、吴文祺、严既澄、陈东源等等也都曾谈到他们如何受了胡适的著作的启发,而开出自己的学问之路。

在思想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一种理论或方法,如果被概括成一种便于记忆、便于传诵的口诀,那它就要交“背时”的运了。大多数的人们把它当成口头禅,不愿耗费心思去领会它的真意义,更不愿严肃地按照它的本来要求去实践。结果是谬种流传,贻害无穷。胡适治学方法的“十字真言”,也难免有这种流弊。胡适自己颇察觉到他简单概括的公式有产生流弊的危险性,因此他在给董作宾的信中曾说过如下一段话:“凡能用精密方法做学问的,不妨大胆地假设;此项假设虽暂时没有证据,将来自有证据出来。此语未可为一般粗心人道;但可为少数小心排比事实与小心求证的学者道。不然,流弊将无穷无极了!”(转引自曹伯言、季维龙:《胡适年谱》,295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正因此,胡适特别强调重证据,对证据提出严格的条件。他说,“我们对于‘证据’的态度是:一切史料都是证据,但史家要问:一、这种证据是在什么地方寻出的?二、什么时候寻出的?三、什么人寻出的?四、依地方和时候上看起来,这个人有作证的资格吗?五、这个人虽有证人资格,而他说这句话时有作伪(无心的,或有意的)的可能吗?”(《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见《胡适作品集》第2册,256页。)对证据本身持严格审查的态度是考证学命脉所在。

胡适中年以后谈到治学方法,显出更加审慎的态度。他借用古代老吏断狱的经验,以“勤、谨、和、缓”四个字来概括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勤于搜求;谨,谨慎;和,心平气和,不武断;缓,从容研究,不急于下结论。参见胡适致王重民的信(1943年5月30日)和致陈之藩的信(1957年5月2日),两信分别摘要收入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1800~1801页;第7册,2582~2585页。)胡适重勘“《水经注》案”,历20年,比勘数十种《水经注》本子,阅读数百万字材料,写了上百万字的草稿,而终未写出全部定稿,可谓实践“勤、谨、和、缓”四字的典型范例。有人颇为他未写出定稿而遗憾。其实,认真研读胡适重勘“《水经注》案”的全部手稿,最可受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感染。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本书将让你和100个成功的人成为朋友。10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犹如100个锦囊妙计,在你需要的时候,一一打开,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炉,是带走寂寞的使者。音乐有着很多的形式,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带来的音乐感受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走入音乐的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去了解和感受它吧!
  • 异界龙魂神尊

    异界龙魂神尊

    人有三魂,分别为魔、武、兽。三魂之力受神之封印而沉睡,三股魂力觉醒之时,可以为人体带来毁天灭地的力量。濮阳羽,一个同时具备三种魂力的超级变态,将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征服一个个敌人,赢得诸多佳丽芳心。
  • 宠妻之婚色可餐

    宠妻之婚色可餐

    然而,仿若一道狂肆的闪电,猛然戳破了她的人生,最先回答她的,却不知是福是祸。是孽,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并不……,使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抑或是缘。“爸,天黑了吗?为什么不开灯呀?我这是在哪儿?”而且,看到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的第一反应这样的变化,还是如此突如其来。这是苏沛柔醒来之后,苏沛柔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此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也许你知道吊兰很适合装饰家里的环境,但你不一定知道它净化空气的能力很强大;也许一盆仙人掌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但当它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时候,对于你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几盆小小的花草,也许不会使你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它们源于自然的气息、绝对天然的属性却会为你的健康生活添加砝码。本书是《有益健康的100种室内植物》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我们又精心挑选了28种室内植物,并重新修订了内容,目的是让本书更完美超值,更能切实帮助读者亲近自然,拥抱健康。我们建议您看完本书,就立即把适合您的花花草草带回家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破围

    破围

    沈默成为艾洁公司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初来乍到,下属不合作、客户刁难、领导怀疑,高额的费用欠账、大量的库存积压、巨大的指标差距,让沈默步履维艰。突出重围势在必行!沈默殚精竭虑,稳扎稳打,一步步争取各方面的资源,灵活运用销售技巧,驾御复杂局面,蓄势待发……突围式销售、全程深度写实,心智与承受力的强悍对决。一位世界百强企业区域经理的真实成长历程,一部让8000万销售人员提升职业能力的销售实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