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01

第1章 重新发现胡适(代序)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其国际声望亦最隆。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一场批判胡适的运动。这场运动的规模与影响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代大师遭到全盘否定。从此,他的名字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几乎不再被人提起。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年青人几乎都不知道胡适是何人。稍年长的人所知道的胡适,则是得自过去大批判的文字所构建的形象。

1979年,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付诸实施,带动起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还胡适以本来的面目,成为思想界、学术界颇为关注的课题。那一年的5月初,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会上有多篇研究胡适的论文提出,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袖”的历史地位被充分肯定。这是在1949年以后的整整30年里第一次恢复了胡适应有的一项名誉。

以这次学术讨论会为开端,重新认识胡适成为学术界、知识界一个明显的趋向。从那时以来,每年都有十几篇,乃至数十篇研究或讨论胡适的文章在全国各地发表。从1985年起,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两种研究胡适的专著出版,单是胡适的传记与年谱,迄今已有七八种之多。而这些书受读者欢迎的程度,远非一般历史著作可比,它们往往出版不久,就销售一空。有关胡适的著作,在青年知识界尤具有吸引力。有不少青年学者选择有关胡适的题目作他们的学位论文。

有关胡适的书今天如此受人欢迎,受人关注,胡适研究今天如此热门,许多青年对这位前代人物表现出这样大的兴趣,我想最主要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道义方面的。我们这个民族,历经磨难,始终保持了一种要求公正的道义精神。大家都知道一个明显的事实,即过去对胡适的批判是过分的,是不公正的。把胡适说得一无是处,能够想象得出的罪名差不多都堆到胡适的头上了。从那以后,数十年间无人敢提出任何异议,他的朋友、他的学生都无法为他作任何辩护。只有当这种“大批判”的狂热,把国家民族推向悬崖的边缘的时候,人们才猛醒过来,才开始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数十年里造成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对胡适的全盘否定自然也可算是其中之一。当青年学子们重新走进书斋,走进图书馆、档案室,他们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胡适———同30年来由大批判塑造出来的胡适形象完全不同的胡适。他并不崇洋媚外,更不曾卖国;他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有一颗爱国家、爱民族的心,只不过他比常人多一些理智。他并不曾毒害青年,他只不过希望青年人多学一些知识,多长一些经验,多一点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其量只能说,他的一些思想言论,在那个充满动荡和革命的年代,有一点不合时宜罢了。自然,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尤其反对暴力革命。在这些方面,人们尽可以批判他。但对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对手进行批判是一回事,进行口诛笔伐、把人搞臭、打入十八层地狱则又是一回事。我们不能不承认,过去那样对待胡适,是很不公正的。古语云,不平则鸣。既然过去做得不公正、不公平,现在人们希望和要求恢复公正,就是很自然的了。所以,对胡适研究,现在学术界,特别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发生兴趣,普遍地希望了解一个真胡适,实有其必然性。

第二方面的原因,则是一种客观的需求,一种时代的回应。胡适有些思想和主张,当年颇有不合时宜的地方。现在和过去大不相同了,过去是战争、动荡、充满内忧外患的时代,是很容易使人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年代。现在,全体人民希望安定,热望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改革和建设。第一是要改革,第二是要建设。不改革,国家不能进步,不能发展;不建设,无以图富强,无以图幸福。但改革和建设都只能在安定和平的环境中进行。这种客观形势的重大变化,必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胡适的思想主张,除了纯粹的学术内容以外,归结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和平地改革,和平地建设。当然,他的改革和建设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模式,这同我们今天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有不同。但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在知识和经验的层次上,美国的也好,欧洲国家的也好,任何发达国家的优秀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借鉴。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作为中国人的胡适,他的思想、主张、学识和经验,何以不能参考借鉴呢?今天,人们对胡适的著作、胡适的思想,所以表现出那么大的兴趣,实则,最重要的原因正在于此。这也正是我们这些研究胡适的人,不避嫌疑,撇开成见,努力探究胡适思想的真实内容和实际意义的最大动机。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所得,胡适的言论著作中,至少有以下几点是特别值得今天的中国人加以思考、加以借鉴的。

(一)充分理性地面对一切挑战。

他要求人们充分运用自己和前人的知识、经验,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弄清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出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决不可任凭感情的冲动。任何个人的热情,或群体的热情(群众运动),若没有成熟的理性指导,必难持久,必难有成。理性是我们人类真正的优势所在,是我们获得进步、获得发展的真正凭借。所以,无论在顺利的时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时候,决不可任凭感情蒙蔽我们的理性。这在和平改革和建设的年代,是极端重要的。

(二)提倡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改革,反对“目的热,方法盲”。

过去人们责备胡适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革命,事实确是这样。但是,在和平改革的年代,在建设的年代,不可能用革命战争年代那套办法来解决问题。改革的事业,建设的事业,不可能有痛快的“根本解决”,只能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去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当年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时,***并没有完全否定胡适的意见,他承认胡适的说法有合理的一面。如果完全拒绝对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找解决方法,不但改革和建设的事业难以有成,就是革命战争也无法取得胜利。提出一个美好的目标是很容易的,但解决通向这一目标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胡适始终告诫人们要关注眼前的具体问题,要从实验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把目标当作事实,不要醉心于口号和主义,而要把最大的注意力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些见解,如果说在过去的年代,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今天这个改革和建设的年代,人们只要不被偏见所蒙蔽,必然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三)反对武断迷信,提倡独立思考。

我们这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值得珍视和发扬。但不容否认,也确有一些不好的遗传,有待我们去克服。例如,科学思想、逻辑思想欠发达,有权发号施令的人容易武断,而无权无勇的小民则易于迷信,迷信古人,迷信教条,迷信权威。武断就不尊重事实,不研究事实,专己恃强,滥唱高调,以想象代替事实,随意下决心,随意盲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往往还不肯虚心总结教训,而是怨天尤人,下一次还要故技重演。不用说人们也知道,在现代的改革和建设事业中,这种思想方法和作风是绝对要不得的。必须提倡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随时注意观察事实、研究事实,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不随意下决心,不热衷于唱高调,时时力戒武断和迷信的思想弊病。

如果说武断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色彩,那么迷信则是太无主观、太无独立意志的表现。在中国有长期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造成这样两极的现象是并不奇怪的。胡适一生都坚持反对这种两极的不健全的思想倾向,反对对名词、口号的迷信,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提倡独立思考,提倡不信任任何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样一种态度,这样一种健全的思想习惯的养成,对于从事现代化的改革和建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四)以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对待中西文化。

差不多从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列强侵略而来,大多数中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都难以摆脱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困惑。胡适本人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初到美国时,他还是一个对西方文化怀有强烈戒心的人。但寝馈久之,他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第一,他明白地承认西方文化的长处;第二,他相信,不同质的文化是可以互相融通的,因为人类的文化在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他在二三十年代极力提倡以一种开放而自信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首先,要开放,要虚怀迎受优秀的世界文化。其次,要相信两种文化长期接触、融通之后,本民族的优秀的东西决不会消失,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会产生一种适合新世界和新时代的新文化。可惜,胡适生前死后,他的中西文化观常常被误解,被说成是所谓否定传统、不要祖宗的“全盘西化”。为了和这种所谓“全盘西化”针锋相对,不少的人,动辄拿祖宗的文明来炫耀、来安慰自己。当遇到民族危难和任何阻挡进路的困难问题发生时,他们就躲在祖宗的神龛后面,指望祖先显灵去降妖捉怪,替他们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当然,胡适的见解并非都十分正确、无可挑剔。他在批评传统文化、批评国粹主义的时候,颇讲过一些过激的错误的话,这正是一些并非顽固保守的人也不赞成他的意见的原因之一。但从总体上说,相对于那些迷信祖宗、迷信古董的人来说,胡适的文化心态毕竟是开明的。他一生都在努力沟通中西文化,希望新一代的中国人,在总结自己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世界的新文化,理当比他们的前辈更高明一些。我认为,人们只要撇开先入的成见,在胡适那里,肯定可以得到一些处理今天的文化冲突时可以借鉴的东西。

(五)中国百业待兴,应以树人为本。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滞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改革和建设千头万绪,究竟什么是根本?胡适早在留学时期就认识到,中国应以树人为本,以教育为本。他归国时,打定主意要在思想文艺方面为国家建立一个改革的基础。这正是从树人为本的观念出发的。胡适一生主要服务于教育事业,所以,他的心思精力绝大部分也是用于教育,用于树人。他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所谓独立,就是通过扶持若干个重点的大学和科学学术机构,培养出一大批世界水平的人才,使国家在教育、科学和技术方面可以在世界上占一席地位,使国家现代化具备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胡适所坚持的在现代化事业中应以教育为本、以树人为本的观念,并非是他个人的独创,实则是世界上一切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

(六)关于青年人的使命。

青年决定着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所以世界上一切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特别关注青年。从历史发展的观念出发,青年人最大的使命就是尽可能地继承和掌握前人的知识遗产,训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便推进国家民族的进步。自然,各个国家、民族在发展进程中会遇到各种特殊的情况。有时,当遇到危机的时刻,也许需要青年人担当起特别的责任,甚至需要他们做出生命的牺牲。但即使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青年人也仍然以学习和训练自己为最基本的责任。因为革命和战争同样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胡适生前对青年人发表过无数次讲演,他总是强调青年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学习和训练自己,掌握一些真正的本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将来才有报国的机会。当年,他的言论颇受到一些革命青年的反对。他们认为胡适是拉青年人的后腿,不让他们投入革命。但今天我们是处在改革和建设的时代,重温胡适先生当年苦口婆心忠告青年认清自己的基本使命的话,就有不同的意义了。

(七)关于个性主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启蒙思想家可以举出许多人,但我觉得可以三个人为代表:一个是严复,他把进化论的思想介绍给中国人,使人们明白世界进化大势,明白国家民族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从而投袂奋起。另一个是梁启超,他要人明白,要建立新的国家,必须从“新民”做起,有了新的国民,才能有新的国家。第三个人,就是胡适,他叫人明白,自由平等的国家决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设起来的。要争国家民族的自由,必先争个人的自由;争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国家民族的自由。个人自由最重要的基点是要确立个性主义。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是堂堂的一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有应尽的责任和应享的权利,有自己应做的事业。一个人要想有益于社会,必先把自己铸造成器。这些思想,过去通通被误解成狭隘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现在,人们的头脑比过去清楚得多了。如今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几乎人人都喜欢说一句话:“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应该懂得,个性主义,亦即“健全的个人主义”,其真意义正是在努力服务于社会的事业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胡适当年已意识到人们可能曲解个性主义,所以他提出“社会的不朽论”,让人们了解: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永久价值的人,唯一的办法是确立服务社会的观念,为社会人群谋利益,在促进社会的无穷发展中实现个人生命的真价值。

胡适言论著作中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并不止于上述这些。但对以上所举各点,如果我们能够屏除成见,认真研究,加以借鉴,当可获益匪浅了。

胡适已经去世30多年了,这30多年里,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们往往对离自己切近的人或事不易认识得清楚。迨时过境迁,隔了一个时代,人们回头去重新研究前人的思想行为,反而比他的同时代人认识得更客观、更正确。对那些在复杂的历史条件底下奋斗过来的人,尤其是如此。胡适在世时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死后争议仍未停息。但对于大多数用了工夫去研究过他的人,只要不固执偏见,毕竟在许多基本的方面已接近于取得共识了。

对胡适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做胡适研究的人,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也正因此,我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继续取得进步。

作者

1995年

同类推荐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狐狸先森莫轻狂

    狐狸先森莫轻狂

    ◎◎◎我叫江花花,是这个城市开的最奇异的花朵。堪称一朵璀璨的奇葩。◎◎◎曾经,我以郭芙蓉为目标,立志要外传武林。如今,我以令狐冲为目标,立志要笑傲江湖。◎◎◎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所料想不到的。小时候天天哭的鼻子冒泡丑不拉机的韩扯,竟然活生生的脱落成一个美少年!小时候成天挨我打却不敢吱声懦弱的韩扯,竟然活脱脱的蜕变成一个腹黑男!◎◎◎OMG!世间多变,唯我不变。NONO,表说姐不淑女,咱的信仰是——时刻记得自己是个淑女,然后再像汉子一样去奋斗!NONO,表说姐太能睡,咱的信仰是——睡眠是一门艺术,谁都无法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NONO,表说姐太狠毒,咱的信仰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卡都给我!从今以后你们就有我江花花罩着!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老大!谁欺负你们了就告诉我!我准奏的他回家连他娘也不认识!……”——“我,我…我也把卡给你,你也罩着我吧,好,好不好?”——“韩扯!臊不臊啊你!多大点事哭成这样!啊~鼻涕!恶心死了你!……”——“我害怕嘛,哇…我又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这么凶啊江花花……”——“小扯子!今儿作业姐就交给你了!这么光荣的任务你不会让我失望吧?……”——“好,好吧。不过你不能跟别人说是我帮你写的作业啊!不然其他人也要找我写……”……——“江花花,你觉得这饭味道怎么样啊?……”——“还不错啊!……”——“江花花,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啊?……”——“嗯哪,还不错啊!……”——“江花花,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啊?……”——“我瞅瞅啊,……嗯,不知道诶……”——“不知道?…为什么啊…”——“你要不要去剪个小平头啊?……”——“剪小平头干嘛?……”——“剪了小平头才知道是不是帅哥嘛!……”◎◎◎纵使南北半球,也无法抗拒地心引力。*——《狐狸》fans群:254684041(敲门砖:文中任意人名)——橘子新浪围脖:http://m.pgsk.com/jz0718?c=spr_web_sq_baidub_weibo_t001——欢迎大家关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是大魏国的太子妃。她耳根子软,听信奸人谗言,把仇人当亲人待,最终被亲妹妹和太子侧妃陷害身亡,死前更得知自己母亲和丫头也被其所害。自己良善,却落的如此下场,怨念不甘让她重生到八年前。这一世,她会把前世的怨都讨回来……她们诡计多端、手段狠辣,她以牙还牙,统统还回去。坏名声,断了嫁人之途,看怎么斗?!只是面前温润如玉的未来丞相,居然也会出手助她,在事后对她虎视眈眈……
  • 替嫁觅良缘

    替嫁觅良缘

    九宫秋秋只因为到了及竿之龄还未见葵水便被下人传为“石女”,又因从小偷练蛤蟆功还未到第十重所致脸形身形皆浮肿,貌似站着走蛤蟆,故有“蛤蟆夜叉”之名。家中的四个姐姐四个妹妹,早就嫁的嫁,订亲的订亲,只有她无人问津。本想着如此刚好,家中无兄弟,不用嫁人了守在家中孝顺父母,却未料到早就在腹中时,父母为她定下了亲事。若是平常百姓家也就好办,上门杀它几回保证亲事就黄了,可对方却是京城里有赛“潘玉”美名的凤王爷。老天,这下,是个难解决的大麻烦……
  •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青春有太多太多的内容,不论它是甘甜还是酸涩。青春只有一次,不论它长还是短。幸福的人生,优秀的华彩,都将在青春里成就。在青春的岁月里追求梦想追求卓越的女孩子们,本书是你们绽放青春色彩的必读书!
  • 宠婚:爱妻至上

    宠婚:爱妻至上

    【表面闷骚之极,冷漠至极,实际上腹黑男。】【表面闷骚的女人,被男人的手法一勾搭那就是入得卧房的好媳妇】【黑道,白道,乡村,商场,无所不有。】【片段一】“老婆,又站起来了。”伸手指指下面,男人俊美无措的脸上不带任何表情的看着自己帅气的老婆。“自己解决。”羞红了双颊,女人没想到自己的老公竟然当着满屋子的人面前说这样的话,丢死人了。“呃……”男人一愣,随即笑开了,真不愧是他的老婆,一把拽起老婆回屋,留下一屋子满脸错愕的人和不远处站着的刚满周岁的儿子……【片段二】“你不能满足他,你只是一个会喊口令以外,什么都不会干的女人。”炮灰女指着她的鼻尖骂道,做饭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她就是个废物。“稍息,立正,站好,围着操场三十圈,跑不完不准休息。”她不是个公报私仇的人,但是奈何那人到了自己的地盘挑衅那就对不起了。在这里没人敢反她,因为,她是老大。【片段三】她的痴迷者越来越多,她的男人的脸色越变越黑。无论男女老少,见面都会,英姿我爱你。“我会让你人气直线下降的。”女配的眼里盘着算计。翌日。某个女人被小道报道,跟某某人纠缠在一酒店内。女人红颜祸水,惹得锦上人间的总裁不务正业,一直沉溺在她的美色中。“沉溺在我老婆的温柔乡中,应该说得过去吧。”男人出面,将谣言一一击碎。女配被打的亲爹亲妈都不认识。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楼之痴颦泪

    红楼之痴颦泪

    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片冰心,无处惹尘埃,虽然风风雨雨早已瘦了朱颜,冷月的光华中她还可以坦然,还可以勇敢面对一世悲欢。她唯独无法面对的是缘尽的遗憾。如果上天不让她那么早走,她是否甘愿一次次泪洗红妆,甘愿让青丝变白发,只为了守住今生难忘的爱,相许的心,只为了纷乱的思绪中那太多的放不下。叹人间,琴断指伤,再燃尽那旧诗行,空留月影倚靠着一面孤单的墙。将来,谁还会走进一个寂静的黄昏,轻抚着竹上的斑斑泪痕,再忆起当年这葬花的凄惘?片段一:“玉儿,你不该威胁我的,尤其不该用性命来威胁,你明明知道我把你看的比一切都重。”“给我屠城,老人,小孩,一个都不放过,只要她没有点头,不许停止。”片段二:满朝文武百官立在城头,那里面有他的叔伯兄弟,有出生入追随他的生死弟兄,只要他不点头,他们一个个拿起刀,挥向自己的脖子,没有丝毫的犹豫,鲜血漫过自己的双脚。许久,“朕同意,立林家第三十二代后人林黛玉为帝王师……”还没说完,他口吐鲜血,晕倒在地。片段三:黑云压城,雷电交加,他抱着她跪倒在地上。“你们只管让她死,我水溶对天发誓,只要她离开我半步,从此三界之内再无宁日。”为以后的情节写了一些片段,做一下预告。请大家多多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