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54

第54章 中国禅宗创始人之辨析

禅宗是中国佛教创造的最富中国色彩,也是最重要的佛教宗派,有其源远流长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然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时至今日,佛教禅宗内部和佛教研究学者都对中国禅宗的创始人究竟为何人,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仅如此,这种分歧还涉及中国禅宗形成的历史、评价创宗人的标准和有关禅师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重大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本文就此问题也提出些初步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学者。

一、中国禅宗创始人诸说

关于中国禅宗创始人为何人的种种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释迦牟尼与摩诃迦叶说。宋代以来,"拈花微笑"典故盛行于禅门。据《联灯会要》卷一载,释迦牟尼于灵鹫山登座时,做了个拈花的表意动作,以示众人,对此,当场只有摩诃迦叶一人心有所应,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当众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拈花微笑"典故,意谓释迦牟尼和摩诃迦叶师徒间灵犀一点,两心相通。禅宗有人既以此强调本宗"以心传心"的特质,又以此表明本宗是以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摩诃迦叶微笑为滥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相应的,禅宗还编制了在西方的传法世系——"西天二十八祖"说,而摩诃迦叶也被尊为西天第一代祖师,即中国禅宗的西天远祖。按照"拈花微笑"的含义来说,摩诃迦叶是承受释迦牟尼的付法,此"以心传心"法门实际上应是释迦牟尼所创,据此也可说释迦牟尼是中国禅宗的西天始祖。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禅宗从没有申述过这层意思,也从没有直接说摩诃迦叶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说。中国禅宗普遍认为,菩提达摩自南印度泛海来到广州,后渡江北上入北魏境内,传播一种新的禅法,即提倡面壁直观、舍伪归真、彻见本性的修持方法,从而开创了新的佛教宗派——禅宗。菩提达摩被定位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又是东土初祖,即中国禅宗的开创者。唐中叶以后,菩提达摩一系禅法兴盛,禅宗也称为达摩宗。道信与弘忍说。一些佛教研究者认为,禅宗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在禅法思想上创立了"东山法门"——重视"心",修行唯心念佛与实相念佛相结合的"一行三昧",突破了达摩禅的范围;在传法形式上,广开禅门,聚徒七百余人,实行作务与坐禅并重,形成后来禅宗丛林的雏形。由此进而认为,禅宗作为宗派已经正式形成。也就是说,道信和弘忍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慧能说。以弘忍弟子、禅宗六祖慧能为中国禅宗创始人,为避免重复,此略,待后文详述。神会说。胡适对禅宗史作过深入的研究,他把搜集到的神会和尚的资料加以整理,以《神会和尚遗集》书名出版。书中附有他写的长达两万六千余字的长文《荷泽大师神会传》。在该传中,胡适说:"至少《坛经》的重要部分是神会作的。"(转引自胡适:《胡适说禅》,13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文末,他还总结性地说:"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转引自上书,142~143页。)这就是说,胡适认为神会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人,也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二、慧能对中国禅宗的六项贡献我们

认为,在中国禅宗宗派的形成过程中,慧能是个举足轻重、功不可没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其理由有这样几点:

(一)慧能贡献于禅门的《坛经》是中国佛教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坛经》的敦煌写本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由慧能弟子法海集记,故又称"法海集本"。此本被认为是《坛经》最古本。法海本《坛经》记述了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应当说是可靠的。至于《坛经》不同版本的出现,则反映了不同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情况和历史演变。法海本《坛经》的问世,是中国禅宗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它从原则上否定了坐禅、念佛、净心等传统意义上的禅法,标志着一种完全纳入"心学"范围,着重向内心探求解脱之道的新禅法的诞生。

(二)慧能针对个体之外外在成佛的轨迹,把成佛转换为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他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敦煌本《坛经》,见《大正藏》卷48,338页。)又说:"世人性本清净……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为清净法身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见《大正藏》卷48,354页。)还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同上书,340页。又,"一悟即知佛也",有作"一悟即至佛地"。)这都是说,每个人本来都具有清净自性,具有菩提般若智慧,只是被妄念盖覆,没有觉悟,若是得到善知识的开导,念念起般若观照,一旦妄念俱灭,当即顿现清净本性,成就佛道。这是一种自性自发、自性自现、自性自悟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开发、人性的还原、人性的提升,这种人性的思想文化,为禅修者指明了新方向和新途径,提高了禅修者的自信力和自觉性。

(三)慧能又针对以义理思辨淹没了感性体悟的传统,以自悟体证取而代之。他强调"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见《大正藏》卷48,355页。),反对佛教义学宗派执著文字、不求悟解的倾向。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比丘尼无尽藏对佛教经典文本持传统观念,常诵《涅槃经》,然一直对经中义理不甚了了,于是请慧能为她讲解经义。"尼将经与读,师曰:"不识文字。"尼曰:"既不识文字,如何解释其义?"大师曰:"佛性之理,非关文字;能解,今不识文字何怪?""(《曹溪大师别传》,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9套第5册,483页。)在慧能看来,佛性之理与文字毫无关系,是否能理解佛经也与识字与否无关。一个佛教修行者,如果机械地照字背诵,依文解义,就不能真正获得佛教真理,难以觉悟成佛。慧能的说法为禅修者摆脱烦琐名相的文字障碍和思想束缚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慧能还针对佛教的繁杂修持仪式,转而提倡简易的顿悟法门。他宣扬禅修是"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敦煌本《坛经》,见《大正藏》卷48,340页。),"言下便悟,即契本心"(同上书,342页。)。"顿悟"是说,无须经历长期的修持,只要刹那间的领悟、显现本性(佛性),就是成佛之时。与顿悟说相应,慧能还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行真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同上书,338页。)这也就完全排除了坐禅、念佛等通常手段,发展了菩提达摩的壁观法门和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慧能还把顿悟法门表述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同上书,338页。)。也就是禅修时要于念而不念,于相而离相,于性(人的本性)而不住。慧能的后继者更把他倡导的禅法发展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体现了慧能禅宗法脉的真髓和特色。

(五)慧能还反对佛法脱离世间的倾向,强调佛法与世间两者相即不离的关系。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见《大正藏》卷48,351页。)认为绝不能离开世间去寻求解脱。他还进一步声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同上书,341页。)根据佛法在世间的理念,他提倡在家修行,这是使佛教由出世转向入世的重要宣告。慧能还长期在岭南一带弘扬禅法,向山野农村的下层平民传教,从而使禅宗走向平民,接近平民,深入平民。与神秀北宗一系的贵族化佛教不同,慧能对开创佛教平民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六)慧能一系的南宗禅是中国佛教流传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宗派。慧能很重视培养人才,他的嗣法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四十多人。到了唐代后期,在嗣法弟子中,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特别繁衍兴盛,分流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合称禅门五家,列炷交辉,联炬烛耀,使慧能开创的南宗禅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凡言禅皆本曹溪",曹溪一脉,法海横流,遍及四方。慧能倡导的曹溪顿悟法门不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而且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一部中国禅宗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表明,在历代禅师中慧能在禅宗史上的历史贡献、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综合以上理由,我们的看法是,慧能才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或者说是中国禅宗主流——禅宗南宗的创始人。

三、小结

对中国禅宗创始人为何人的看法产生分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除了故事("拈花微笑")、传说("西天二十八祖"说),以及《坛经》作者涉及考证外,从学术思想层面来看,主要关乎两个问题,一是对中国禅宗形成的看法,二是衡量、评定中国禅宗创始人的标准。

我们从对禅宗创始人不同看法中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那就是,禅宗不是在某一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由某一个人独自孤立地创造,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沿袭过程,经由几代人的不断完善,最后由某人集大成而创立的。后世公认的禅宗传承为初祖达摩、二祖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可以说,从达摩到慧能,约二百五十年的漫长时间,是中国禅宗的形成期。在这一创宗过程中,最早是由菩提达摩传入以"藉教悟宗"为特点的壁观禅法,开启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本源禅法的先河。达摩一系禅法的传承历史,到弘忍才比较明朗。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和僧团构成形式,表现出与前几代祖师禅法的重大区别,构成为由达摩禅向慧能禅演变的重要转折。在慧能南宗与神秀北宗分立对峙的时代,则是由神会于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神秀一系大开辩论,论定达摩一系由弘忍传法慧能而不曾传法于神秀的法统,并树立南宗的顿悟法门,这对于日后慧能的宗风逐渐独尊于南北起了重大的作用。慧能正是继承菩提达摩以来,尤其是弘忍的禅法,加以综合、扬弃、创新,而提出自性清净、顿悟成佛的禅法,从禅学理论、禅修方法、培养门徒和建立僧团等方面,全面地创立了禅宗宗派体系。又经弟子神会大力奋争,确立了在禅宗中的正统地位。

一般而言,佛教宗派的创始人是指能提出新的佛学理论、新的修持方法,拥有一定数量的嗣法弟子,形成传承法系,且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开宗大师。就作为一个整体区别于其他教派的中国禅宗而言,在其形成阶段,有数位禅师都富于创造,做出了贡献,这就需要加以比较。比较的标准就是贡献大小,贡献最大最多最全面者,即在中国禅宗形成史上树立起最伟大丰碑者,才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我们认为,在中国禅宗形成时期的禅师中,禅学理论和禅修方法创造最多,禅法流传地域最广,日后流传时间最长,历史作用最大,影响最久远的,当非慧能莫属。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提高自身修养,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书通过时下最流行的百度引擎搜索,整理出了人们感触颇深的50个幸福关键词,同时配备了二百多则精练动人的故事美文,内容涉及心态、心理、淡泊、宽容、尊重、爱、友谊、善良等诸多方面。行文旋律优美流畅,语言细腻清新,为各方的人们搭建一个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 洪荒吞天鼠

    洪荒吞天鼠

    当一只吞天鼠觉醒时,这个洪荒将天崩地裂。当三千大道结合,鸿蒙又将如何异变?吞噬血脉,吞噬法则大道,成就万古不朽的逍遥至道!某日圣人大战,黄小妖道:“鸿钧,让他们打吧,洪荒破了,不是还有我的宇宙嘛!”
  • 最强系统:攻略各种雷剧

    最强系统:攻略各种雷剧

    新文《学生进化录:调教专属老师》已发布,欢迎阅读。关畅畅觉得一定是她寒窗苦读十几年,跟不上这个社会的节奏了!她不过是为了准备高考好久没看电视,再加上高考放假顾不上看电视,怎么一打开电视就懵了呢?“我去,女主又跳崖,这都第三次了,编剧大人您家最近球输多了去多天台了吗?”“还有,女主一哭就下雨,这是让雨神萧大哥失业的节奏么?”“那个男主你确定你脑子没问题所以一直待在凶杀现场等人发现?”……——嘀嘀,恭喜宿主成功引发攻略雷剧系统!系统就算了,那个一脸傻乎乎的大个子是怎样?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小小老公,别凶我

    小小老公,别凶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年〗苏锦年要嫁给小自己3岁的高中生了,只因她父亲最尊敬的人是他的司令爷爷,只因他的父亲是同她父亲出生入死过的战友,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小叔救了他的父亲。好吧,谁叫小妹未成年,好吧,谁叫她是个孝女,好吧,她穿上婚纱迈上红地毯,认命的嫁给那个素未谋面的,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的人。可是谁能来告诉她一下,那只穿着貌似是新郎服的站在红地毯的另一端的公鸡,是在唱的那一出吗?谁能来告诉她一下,这个不久前一脸嫌弃的看着她,一开口就叫“老女人,欧巴桑,阿姨~”的少年为什么突然将她抓到天台对她说“老女人。不准吃别的嫩草,老女人,你是我的。”的人是不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他一出生就注定不平凡,正军区司令的孙子,国防大学校长之子,司徒集团执权者的唯一外孙,IQ200的天才少年,出众的外表,哪一样不让他如太阳神一般耀眼?[2/3]哪一样不让女人们为之疯狂?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要他娶这么个比自己大三岁的老女人?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会对这个老女人感兴趣?会觉得她笑起来甜美,会觉得她嘟嘴可爱,会觉得她性感妩媚?为什么他会对这个老女人有那么多的不准?不准她对别的男生微笑,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不准她21:00之后回家,不准她低胸短裙——【霸道简介】【一】某天,某厕所门口,少年将某个的老女人压在墙上强吻,时间长达五分钟。事后:“你~”某女气喘吁吁“我?”某男笑意盈盈“我是你的老师”“我知道”“不准”“恩?”少年轻挑眉。“耍流氓”“呵呵”少年轻笑,如琴弦弹奏之音。“阿姨老师,我只对你耍流氓”随即又俯身,含住那诱人红唇!!!【二】“龙少邪,大混蛋,死禽兽!凭什么,骗我,欺负我!拎起来,打你PP——小P孩儿,让你不乖,让你不乖…”“小老师,我混蛋,我禽兽,我让你打好不?[3/3]别生气了,别气坏了”“哼,你不止混蛋,禽兽,还ED,不举…”醉酒后的小女人嘟着嘴不怕死的继续说道。“ED?不举?”少年眯起眼…“女人,你的男人很行,马上证明给你看。”-------------------------------------------------------------------------------------------喜欢的,请跳坑。
  •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到了古代,当然要轰轰烈烈谈个恋爱,选个美男追追。能有幸入她大小姐眼的,便是当朝第一美男,冷浩风。于是南宫夭夭顶着大家闺秀的头衔,开始实施猎美男,三十六计!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后,如愿嫁给了冷浩风,竟然被关照要补习三从四德?背家训古典?还必须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做刺绣女工的深闺少奶奶?好吧,美男成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是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于是南宫夭夭留书一份,休书,把第一美男休了!便大大方方的游走江湖去了!啥米?刚出府门,便遇到一个超级腹黑,霸道的神秘门主,整天带个面具,浑身散发着冷冰冰的气息,追杀她?一不小心又惹上了武林盟主的垂青,整天跟跟在PP后面,跟着她满江湖的跑,美名其曰妇唱夫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