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23

第23章 妇女嫁妆之支配权的考察(1)

第一则史料出自长洲《彭氏宗谱》,是彭定求父子两代在分家时对妻子奁田的处置方式,此个案在本书第三章第一节讨论嫁妆与分家的关系时有过论述:

康熙五十四年(1715),66岁的彭定求为诸子分家,五子中,授长房、次房各200亩,“长孙承重”,另授70亩,庶出三子各授120亩。他解释分配不均的原因说“按律文载,田产嫡庶均分,因先室内李安人向有奁田五十亩在内”,长次二房并非无故多分。20 年后,彭定求次子彭正乾亦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家,他分给两个儿子每人三百亩,另有五十四亩土地为“儿母自置,凭渠分拨”,彭正乾不做分配。①(参见《彭氏宗谱》卷一一) 中国传统社会一向强调“诸子均分”,即以夫妻加子女的核心家庭和一对夫妇加父母子女的主干家庭为主,清代的法律规定:“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嫡子与庶子在分家时拥有同等的权利。如果家长在分家时不公平,按照分家中没有公平分析的银两数字进行惩罚,“十两笞二十,每十两加一等,罪止杖一百”①(马建石、杨育尚:《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八,418页)。除法律外,宗族也有责任保证族内家庭分家的公平性,在分家的过程中,往往邀请族中尊长进行监督、公证,财产要以抓阄的形式选定,都是为了保证在分家过程中的公平,即“均分”,父母不能由于偏爱某个儿子而多分给他财产。做过翰林院侍讲的彭定求深谙此理,因此在分家文书中详细说明其分家“不均”的缘由。从彭定求的分家和他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庶出之子是无权参与嫡妻奁产分割的。也就是说,分家时所“均分”的,并非一个家庭所有的财产,妇女的嫁妆奁产并不与夫家财产一体参与分割,而是单列出来进行分配。其中的生活用品,自然供新婚夫妇婚后使用,那么其他的物品,如田庄土地、金银等,由妇女带到夫家后,是与夫家财产混同在一起,还是另外存放、为妇女个人占有?这个问题在清代的法律与各地的族规中都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根据史料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分析。这种分配方式的前提是妇女的奁产与夫家财产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否则在分家时很容易引起纠纷。彭定求分家时,嫡妻李氏已经去世,但其奁产并未因此而界限模糊、混同在夫家财产内,仍然保持着独立性,最终分配给李氏的嫡生子。彭定求之子彭正乾分家时,没有面临嫡庶问题,但是其妻自置有五十四亩土地。清代女性自身一般没有经济来源,尽管清代社会以小规模家庭为主流,如果用丈夫的钱购买土地则不能称为“自置”了,因此彭妻只可能是用自己的奁资置买了土地。对于这份田产,彭正乾认为自己没有权利作出分配,听任妻子处置。这再一次证明,女性的奁产是独立于夫家财产之外,不参与分家的。

第二则史料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川巴县一纸嫁妻文约,如下:

情因先年凭媒产娶周姓之女为妻。过门七载,与身不睦不噫。周氏幼失教育,不尽坤造,数凭岳父理处,随身择户另嫁,不得从中异言阻滞。故身遵命,再三请谢宗文为媒说合,嫁与邻近石贵禄足下为妻。得受水礼布尺,凭媒亲收,至原日周姓嫁奁概交石姓。自嫁之后,明周不得藉故另生枝叶。①(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档案馆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下),490 页)

文约中,马明周由于妻子周氏“不尽坤造”,二人感情不和,在征得岳父同意的前提下,托媒将妻子嫁与石贵禄为妻。嫁妻文约中规定,马明周得到石贵禄的“水礼布尺”,而将成婚时妻子周氏的嫁妆全部转交石姓。“卖妻”情形于清代所在多有,但一般只发生在社会中下层家庭,男子出于夫妻感情不和等原因(有关因贫卖妻的论述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想与妻子离异,如果采取“休妻”的形式,或者家庭中还有未分家的兄弟,则离异之后无力再娶,只得采取“卖妻”的途径,将妻子嫁卖于他人,用卖妻所得续娶。在这一个案中,马明周显然不属于富户,但其妻周氏“过门七载”,嫁妆却没有被花费掉,仍能够从夫家拿出来,完整地移交给下一任丈夫,可见这份嫁妆在婚后没有与马家财产混合一处,而是独立存放的。马名周无权支配嫁妆,且将妻子嫁卖他姓的同时,也必须将嫁妆和盘托出。

第三则史料亦为离婚契约,如下:

立离缘字人陈九五,前年曾娶过李四之女为妻,名唤阿叶,今年二十三岁。当日凭媒面议,聘金二百大元正,交收足讫。兹因违逆翁姑,时闻交谪之声,更复不能安贫,常出怨尤之念,律以妇人四德,实有可出之条,虽欲忍以安之,奈生成若性,留亦无益。故不得已再托冰人,向外家李四重议废亲,聘金愿折其半,妆奁则听其取去,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联合家庭)只在小范围内存在,凡吾家所有之物,虽丝毫毋得干犯。此系父母之命,抑亦与吾缘绝,即日收回聘金,彼妇听媒率去,任凭别嫁,一出千休,情根永断。口恐无凭,即立离缘字一纸,付执为炤。即日,九五同媒亲收过字内聘金银壹百大元正足讫,炤。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 日

代书人 张金生

为媒人 黄水池

知见人 陈火木

立离缘字人 陈九五

这是一份道光年间的离婚书,当事人陈九五用聘金二百元娶妻李氏,婚后由于夫妇不和,陈九五在争得岳父家同意的前提下决定“出妻”。由于离异系由陈九五提出,他甘愿损失聘金的一半,只要求追回一百元,而李氏的嫁妆则全盘退回,听其别嫁。离婚书中特别说明,“凡吾家所有之物,虽丝毫毋得干犯”,即李氏在拿回自己嫁妆的同时,不得攫取陈家的物品,这说明李氏陪嫁物品与陈家物品有着明晰的界限,嫁妆并没有在婚后与夫家物品混合一处,而是单独存放的,陈九五在损失聘金的同时,却不能占有李氏的任何陪嫁物品。

按照清代法律的规定,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妇女不能从夫家带走自己的嫁妆,未出嫁的姊妹等,即在丈夫亡故之后改嫁,“其改嫁者,附加财产及原有妆奁,并听前夫之家为主”①(马建石、杨育尚:《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八,409页)。这样的规定旨在防止妇女改嫁,以维护儒家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于其他情况下妇女对自己嫁妆的权利,政府并不干涉。

(第一节 独立存放的“私财” )

如本书第一章所述,嫁妆的种类很多,包括衣服首饰、家具器皿、土地田庄、房屋店铺、奴婢、牛马、金银等。当然,也有妇女在离异时主动把嫁妆留在夫家,如以下的“弃妇词”中所反映的情况:

坠地为妇女,百般多苦辛;早知难白首,不如不嫁人。

翻我嫁时箧,泪下沾衣巾;此行异归宁,何颜见双亲!

…………

镜奁遗新欢,愿汝拂尘积!自知貌丑人,荆布已足适;

绮罗遗新欢,愿汝裁宽窄!挂帆从此逝,逢君更何年?

忘心古井水,终不受人怜。情天何用补,恨海不须填;

截发爇心香,皈依大士前。①(《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辑,《栎社沿革志略》,89页)

这位妇女由于被丈夫休弃,万念俱灰,将妆奁留给后来人(丈夫的继配),自己皈依佛门。但是,这样的做法也是出于妇女自己的选择,是她们对自己嫁妆支配的一种体现。

下则史料是道光年间于敏中之女、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之妻于氏的遗嘱,于氏在遗嘱中说:

所有我养赡各庄,但是新婚夫妇很可能与公婆生活在一起,进粮食共入约有千金,滋阳厂一年约有五百金,洸河屯约有京钱五百千,将此两处并东菜园给媳妇毕氏。吴寺、泉头、石井三处,是汝外祖与我治的私产三处,一年不过有京钱四五百千,三处着给孙媳方氏掌管,以作房内使用。②(转引自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160页。)

于敏中为乾隆时名臣,官至户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其女可以说出身显赫之家;而于氏的婆家曲阜孔氏,又是历代王朝倍加尊崇、优待的特殊家族,于孔联姻无疑是当时一大盛事。在这场隆重的婚礼中,于敏中斥巨资为女儿置办嫁妆,作为她嫁入孔府的经济后盾。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只以二百两银子为其女备办嫁妆相比③(参见《曾国藩全集·家书》,787页),于氏的嫁妆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于氏的遗嘱中可以看出,在孔府这个传统礼法道德体现最为集中的家族中,于氏的嫁妆并没有混入孔家的资产之内,仍保持独立存放,并且在临终前由她指定给自己信任的孙媳掌管,表明孔家承认妇女对嫁妆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妇女的嫁妆在婚后并不与夫家财产混同在一起,而是独立存放、单独核算的,夫家无权支配妇女的嫁妆或将其收为家庭共有,离异时妇女有权将嫁妆带走,妇女死后嫁妆要按照其生前意愿来处置。这足以说明,妇女拥有对自己嫁妆的独立占有权,这为她们自由支配嫁妆,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并利用嫁妆树立和巩固其在夫家的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妇女独立占有和支配自己的嫁妆,并不意味着夫家成员绝对不能使用妇女的嫁妆,只是要动用嫁妆时必须首先征得妇女本人的同意。清人龚炜在《巢林笔谈》中记述了两件有关嫁妆的事例:第一件事情是,龚炜的妻子由姑母王夫人养育成人,“夫人爱之甚”,将田产五十亩作为龚妻的奁田送给龚炜夫妇。王夫人去世后,“嗣君不类,从博徒游,不三年赀尽”。龚炜怜悯王夫人之子贫困,想将田产归还,但他无权对妻子的嫁妆做出决定,去征求妻子的意见,龚妻“欣然从之”。第二件事情是,龚炜的祖姑丈名朱仪九,其父欠有数百两银子的债务,仪九与弟昆发将这些债务分担,致使两个年轻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朱仪九的岳丈对女儿说:“了此方可做家,能弃首饰勿吝乎?”仪九妻回答:“唯命。”于是变卖嫁妆,偿还债务。昆发也与妻子李氏商量,“李氏奁资数倍于祖姑(仪九妻),靳固不与”。在用嫁妆偿还夫家债务的问题上,妯娌两人态度截然不同,一个欣然同意,一个坚决不允,结果是仪九妻用嫁妆还清债务而家业兴旺,昆发妻不舍嫁妆而家道渐衰。①(参见龚炜著:《巢林笔谈》,23、39页) 这里,龚炜显然站在维护夫家利益的立场上,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了自己的妻子和仪九妻听从夫家支配嫁妆的行为,但是对于昆发妻的拒绝拿出嫁妆亦无可谴责,嫁妆是女方家庭馈赠给女儿女婿的礼物,只用家道衰落来暗示昆发妻此行为的恶果。从这两件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妇女拥有对自己嫁妆的决定权,夫家不可在未得妇女同意的前提下支配其嫁妆。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多数家庭承认妇女对于自己嫁妆的所有权,仍有一些妇女的嫁妆被夫家侵吞,甚至抢夺。如清人袁枚之妹袁机,嫁高氏子,丈夫“躁戾佻荡,游狭邪,倾其奁具;不足,抶之,且灼以火”①(《清史稿》卷五百九,《列女》,14089页);蒲松龄也在《云翠仙》中也描写了梁有才因赌博而偷盗妻子嫁妆,导致其妻“惟严守箱奁,如防寇”②(蒲松龄:《聊斋志异》,342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这些侵吞妻子嫁妆的男子多被作为反面典型来描述,非知礼者所为。是与夫家财产混同在一起,还是独立存放、为妇女个人占有?嫁妆对妇女婚后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章所要讨论的内容。另一方面,为防止妇女的嫁妆被侵吞,许多女方家庭对陪送的嫁妆作出一系列的限制性规定,以保证嫁妆不被夫家任意侵吞、挥霍、变卖,保持嫁妆的独立性。这些限制集中体现在嫁妆中的奁田上(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妇女的嫁妆通常被称为“私财”,这种说法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东汉陈留人李充,家贫,兄弟六人同居共爨,李充妻窃谓充曰:“今贫居如此,新妇所带来的嫁妆奁产,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③(《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26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这里的“私财”,即李充妻的嫁妆。因为在兄弟共财的模式下,一切家庭财产都为大家庭所共有,兄弟不能各自保留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妇女的嫁妆奁产可以不混同在公共财产之内,因此称之为“私财”。“私财”的说法一直延续到近代。清人吴汝纶记载,他年少时,家中有急,其母“即出私财奏进之”。这里的“私财”指的也是吴母的嫁妆。④(参见《吴汝纶全集》第1册,258页) 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的。“私财”就是独立于夫家财产之外,属于妇女个人的、他人无权干涉的财产。将嫁妆称为“私财”,进一步说明妇女对于嫁妆的独立占有权。

(第二节 妇女对嫁妆的支配)

既然嫁妆是妇女独立占有的个人财产,妇女即拥有对嫁妆的自由支配权。从清代史料来看,妇女对嫁妆的支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补贴生活,孝养舅姑

夫家生活窘困,妇女的嫁妆奁产自然成为解困之源,特别是当缔姻双方女家富于男家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前文提到的吴汝纶之母,其父“以名进士官蜀中”,家庭条件优越,吴母出嫁时“装赀甚盛”。婚后,吴家生活拮据,在这种情况下,吴母常常拿出自己的嫁妆来解夫家的燃眉之急。①(参见《吴汝纶全集》第1册,258页) 此类妇女用嫁妆补贴生活、孝养舅姑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清人钱大昕记述,其祖父“以授徒糊口”,家用不足,“则脱大母奁中物付质库偿之”②(《潜研堂文集》卷第五十,“先考小山府君行述”,四部丛刊本);湘军将领彭玉麟之母王夫人,“尝变奁中物为姑养”③(《左宗棠全集》第13册,296页,长沙,岳麓书社,1987),婆母去世后,她又变卖自己的嫁妆,“始克治葬事”④(《彭玉麟集》中册,241页);沈葆桢妻林普晴,系“云贵总督林则徐女”,沈葆桢家庭贫困,其妻“董中厨,斥奁具佐馐,能得姑欢”⑤(《清史稿》卷五百八,《列女》,14057页)。

妇女用嫁妆补贴夫家生活、孝养舅姑,这种做法无疑符合“三从四德”规范的要求,许多妇女因此被载入典籍,成为流传后世的美德表率。在这种影响下,许多妇女开始寻找机会利用嫁妆为夫家做贡献。如苏州妇女席氏,“父母家所以赠嫁者,作为他们婚后生活的物质基础,则尽鬻之,储其赀以拟匮乏”⑥(王国平、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57页),将自己的嫁妆兑换成银钱,时刻准备着在生活匮乏的时候奉献出来。虽然她的愿望没有实现,但这一行为已经成为美德,被丈夫撰写入墓志中。

二、为家庭成员婚娶

为子女弟妹完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兄长的责任,而清代财婚盛行,金钱成为婚姻缔结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当父母兄长由于经济因素无力为子女弟妹操办婚事时,一些妇女利用自己的嫁妆代替家长履行了这样的责任。如清人何秉仪妻刘氏,“父母舁田百亩” 作为嫁妆。婚后,由于夫家生活贫困,夫弟无法婚娶,刘氏遂卖掉一半奁田为夫弟完婚,代替公婆丈夫完成了做家长的责任①(参见《清史稿》卷五百九,《列女》,14089页);彭玉麟之母王夫人,在丈夫贫困、翁姑俱丧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为两叔娶妇的责任,用“私财”为“两叔完娶”。中国传统社会婚姻的意义,在于上承宗庙、下继后世,使家族烟火接续。王夫人的行为,不仅代替丈夫完成了家长的责任,其意义更有大者——— “承宗祧焉”,是为了延续彭氏家族的脉络。②(参见《彭玉麟集》,中册,241页)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热门推荐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黑石拍卖团:跷家小猫咪

    <此文中连载两本书(已完结)有兴趣的亲可以看>“你想做什么?”<br/>谭焱的一步一步逼近,让古心彤害怕的不得了,她惊恐的问着。<br/>谭焱轻笑,反问:“不要那么惊恐的看着我,我有那么可怕吗?”<br/>古心彤防备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接下来看似缓和,却无比残忍地话语。<br/>他说:“怎么说孩子也是我的,他已经这么大了,不生下他多可惜。而且,生下他还可以控制你,不是吗?”<br/>谭焱的手,肆意的在古心彤圆润的腹部上行走,说着那让人脊背发凉和心痛的话语。<br/>&nbsp;&nbsp;&nbsp;&nbsp;
  • 活出最好的自己

    活出最好的自己

    本书沿着肯定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活出最好自己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经典神话(大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大全集)

    本书收集了世界十大经典神话故事,集中展现神话故事的趣味性、文学性和教育性,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是一个理想的读本。同时,配上一些精美的插图,生动形象,与文字相辅相成,符合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经典神话的内涵,值得阅读和珍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