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33

第33章 試論劉克莊的史學素養與其詩文中的詠史用典(1)

侯體健

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八月二十四日,晚宋著名文學家劉克莊以秘書少監職被任命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就在此前一天(八月二十三),宋理宗當面贊譽他説:“朕知卿久著文名,且有史學,當朌錫第之命,兼任修纂之事。”劉克莊《錄聖語奏申狀》,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册,第260頁。下文所引劉克莊文均據此版,隨文出注。繼而在賜同進士出身御制中公開表彰他“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辭免賜同進士出身除秘少狀·一》,第327册,第280頁)。南宋史學極為發達,其間成就,衆所周知,毋庸贅言。其具體情況只需參考新近出版的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羅炳良《南宋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二書即可概知。劉克莊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官方認可其史學修養,其精於史學的程度可想而知。細思之,這一認可的來源,頗顯特别。劉克莊在此前並未有任何史學著作,也未曾參與任何修史組織,卻獲得了宋理宗如此稱譽。最可能的解釋,即在其詩文創作中,表現出了深厚的史學根柢而為大家所注目,因為其詩文當時已在朝野廣為流佈了。事實確實如此,在劉克莊的詩文作品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出他淵博的歷史知識、敏銳的歷史感覺和獨到的歷史見解。史學的學術背景無疑對他的文學題材選擇與風格形成產生了多層面的影響。

在劉克莊文學創作中,史學素養留下痕跡最重者,至少有兩個方面值得强調:一是利用詩歌形式,表達史論觀點,突出表現在其衆多的詠史詩之中;二是利用熟稔歷史的優勢,自如驅使典故,或編排詩詞成語、或組織四六對仗、或引證古文論述,由此形成了其詩文獨特的用典特色。下面即以此二者分述之。

一、詠史組詩的深層透視

據統計,劉克莊的懷古詠史詩有300首左右關於劉克莊的詠史詩,王述堯已有簡單梳理,可參《劉克莊與南宋後期文學研究》第二章第二節。懷古、詠史詩有時很難區分,所以王述堯統計為320餘首(第52頁),而張小麗《宋代詠史詩研究》統計為273首(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第41頁),蓋因各自標准不同,實難統一,故此處用約數。另,關於“詠史”與“懷古”的區别與聯繫,學界討論甚多,這裏不再贅述。我們下文要談論的詠史詩,主要指狹義的詠史,而不包括一般的懷古詩。,其表現形態主要為三種:一是以遊覽古跡名勝為主的感懷詩,如卷一《魏太武廟》、《張麗華墓》;二是以閱讀史書為主的讀史詩,如卷三七《讀嚴光傳二首》,卷三九《讀秦紀七絶》;三是以褒貶人物為主的雜詠詩,如卷四五《蔡奴》,卷四七《曹孟德》。此三者一般均可看作詠史作品,而本文要關注的乃在最後一種。其最具代表性者即《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卷一五的兩組《雜詠一百首》,計詩200首整。

這兩百首詠史詩,作於淳祐四年(1244),時劉克莊在江東提刑任上。《跋江咨龍注梅百詠》回憶説:“憶使江東時,作五言詠史絶句二百首,游丞相愛之,置書笈中,雖入省以自隨。書謂余曰:‘每篇雖二十言,實一篇好論。宜令子弟注出處板行。’然余子弟竟未暇為。”(《全宋文》第330册,第66頁)從這則材料中,我們不僅可以推知其創作的大概時間,而且還可對這組作品當時的流傳走向有所了解。前文已言,劉克莊在淳祐六年被擢入史館前,並無任何史學論著,而這組作品顯然是他當時涉史詩文中最有力的作品。恰好,它們又被時為丞相的游似帶入首都,甚至“入省以自隨”,理宗及皇宮大臣們是極有可能讀到此作的。由此大膽猜測,其史學盛名或許主要就是因這組作品的問世而獲得。

那麽,這組作品究竟具有怎樣的史學特質,而能借以直窺作者史家風範呢?為便論述,不妨先就其總體情況作一紹介。組詩以五言絶句出之,每首以人名為題,一詩論一人,十人為一組,每組之中又以時間為序,依次評論了二十組兩百位歷史人物,主要是正史中記載的真實人物,也雜有極少數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形象,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的“東家女”。他的分組雖是以人為基礎,但其實質是以作品的中心議題歸類,而不在對象的主要身份。如李白歸在“十臣”,因其著眼於李白與唐玄宗、楊貴妃的緊張關係;莊子歸在“十辯”,乃特别在意於莊子的“誇大”、“形容”,由此分别作:十臣、十子、十節、十隱、十儒、十勇、十仙、十釋、十婦、十妾;十豪、十辯、十智、十貪、十憸、十嬖、十醫、十卜、十稚、十女。因為分類出發點實為議題,所以標准並不統一,其中所謂“臣”、“子”、“婦”、“妾”、“女”等都在於人倫關係,議論的是“為人臣”、“為人子”、“為人婦”等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而“節”、“勇”、“豪”、“辯”、“智”、“貪”、“憸”等則出乎個性品格;“隱”、“儒”、“仙”、“釋”、“醫”、“卜”又是社會身份。如此分類,不拘一格,其議題靈活而集中,不失為一種方法,是故謂之“雜詠”。另外,圍繞同一議題,其態度也並不一致,如同在“十臣”,有得君而行道者,有失君而自潔者;同在“十智”,有正面贊許歷史人物的智慧,也有反面歎息對象的不智。這樣,就使得組詩的議論方向具有變化性,而不死板。

從詠史詩本身的發展脈絡來看,自晚唐開始,已存在兩條平行的線索:一是帶有情感的詠史,實為抒懷的變異,這類作品的創作一般具有偶然性與隨意性;二是以理性的態度詠史,對人物事件進行評論,其特點常常是以組詩形態出現,具有系統性。關於這兩個傳承系統的簡單梳理,可參莫礪鋒《論晚唐的詠史組詩》,載《唐宋詩論稿》,沈陽:遼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9頁像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這類作品不帶個人情感,純以議論歷史人物為主要特徵的詠史之作,當以晚唐胡曾為開拓者,故而張政烺先生徑直説:“詠史詩始於胡曾,前無所承,與漢、魏人之詠史絶無關係。”張政烺《講史與詠史詩》,《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65頁。張氏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詠史詩始於班固,他的論斷自然是特指純然以評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主要内容,而不具詠懷性質的詩作。這類作品自晚唐之興,至南宋而大盛。張先生在掌握豐富材料後,論定它們“析而論之,約有兩種用塗:一用為訓蒙課本,二用為講史話本”張政烺《講史與詠史詩》,《張政烺文史論集》,第139-140頁。,這當然是極具識見的。不過,劉克莊創作這兩百首詠史詩,其出發點似不在此二塗。

與胡曾開辟的新詠史詩傳統相較,劉克莊的這組作品有兩個特點值得重視。首先是形式上,這類詠史作品一般喜愛採用七言絶句,而劉克莊採用的卻是五言絶句,其容量較七絶少了八個字,創作難度也就增加許多,採用五絶詠史是組詩詠史中很少見的;其次是手法上,胡曾以來的詠史七絶,在藝術表達手法上幾成定式,以至於被斥為“輾轉模擬,程式相因,既無當於文藝,亦無裨於史學”張政烺《講史與詠史詩》,《張政烺文史論集》,第154頁。,莫礪鋒也曾將其中套式歸納為如下四種:“如果無此原因……怎會有此結果”、“為何有如此之事”、“誰知會有如此之事”、“今日惟存景物,古人不復可見”,並對這四種模式進行了藝術優缺點的分析。莫礪鋒《論晚唐的詠史組詩》,《唐宋詩論稿》,第199-201頁。但劉克莊這組作品,雖於藝術上並不見特别成就,卻大體跳脱了這樣的程式,這是很難得的。

從這兩個特點觀察,幾乎可以説,劉克莊創作這組作品,是具有較濃厚的創新意識和深層意圖在的,而不在於提供訓蒙教材與講史話本——當然,這兩點用塗仍不排除,比如所謂“宜令子弟注出處板行”即是欲作訓蒙教材耳——也不在於有益於世教而已張煥玲認為這組作品乃“在有益於‘世教民彝’的創作宗旨指導下”而成,其結論尚須再斟酌。見《宋代詠史組詩考論》,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第23頁。那麽,其深層意圖何在呢?我認為,它們之中所表現出的形式與内容的創新,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創作思想的改易與史學積累的迸發。換言之,劉克莊的這組作品之所以能夠跳出程式,是源於他博洽的史才與精敏的史識。他試圖在簡短的二十字中,以極為凝練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力寫出自己對歷史人物獨到的評價。這一創作初衷,具有强烈的史論表達意識,是要“寓論於詩”,自然也就使得它們具有異乎尋常的史學品質。

更為確切地説,這兩組作品自覺地繼承胡曾以來的詠史傳統,而不是班固、左思以來的傳統,其著眼點就已在“為詠史而詠史”。它們是“以才學為詩”的極端表現形式,所要展示的並非詩歌本身的藝術美,而在於能夠在五絶有限的字數中,表達自己的史學見解。在這裏,劉克莊是用一種“玩魔方”的心態,挑戰自我的詩歌語言能力與歷史評斷功底。從文學角度來看,這組作品是詩歌語言對史學論斷的嘗試性征服;而從史學角度來説,則又是劉克莊史識、史斷的一次集中展現。它們不是感懷,毫無寄託,而是詩歌技巧與史學見解的一種碰撞,是二者相互滲透的結晶。

劉克莊認為,詠史詩成功的關鍵在於“意新”。他在《後村詩話》中評論前人詠史諸作,無不以意新與否作為評價標准。如論鄭清之《昭君詩》“意新而理長”劉克莊《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5頁。下文所引均據此版,隨文出注。,論曾鞏《明妃曲》“諸家之所未發”(《後村詩話》第53頁),都是從立意角度評價。對於詠史之作,他並不在意詩歌語言是否流麗、氣格是否高古,而在構思是否巧妙、議論是否精警。這一觀點,費袞《梁谿漫志》有集中表述:

詩人詠史最難,須要在作史者不到處别生眼目,正如斷案,不為胥吏所欺。一兩語中須能説出本情。使後人看之,便是一篇史贊。此非具眼者不能。自唐以來,本朝詩人最工為之。”費袞《梁谿漫志》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頁。

劉克莊在兩組《雜詠一百首》中所追求的,就是這種“一兩語中説出本情”、“一篇史贊”的效果。同時,他認為意新並不意味著要刻意求奇,而是要在符合史實的基礎上發表議論且切中肯綮,這就要求作者必須熟悉歷史材料,並具有一定的史識,而不只是作為一個“風人”隨便發幾句新鮮的感慨而已。他曾評價方寔孫的詠史詩説:“余謂君尚論古人,不必求奇,但以此篇意義為准的,雖不中,不遠矣。然前輩詠史皆簡切可諷味,今累百言,押十韻,失之繁,斵而小之乃善。”(《跋方寔孫詠史詩》,《全宋文》第329册,第225頁)這位方寔孫並非一般的詩友後生,而是一位專注歷史的學者,後亦曾應邀入史館,並著有《史斷》一書(《跋方寔孫經史説》,《全宋文》第329册,第404頁)。在此,劉克莊的評人之語,實質上也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他要求詠史詩在意新的同時“簡切可諷味”,其實是對詠史之作在史識的要求之外,又强調了詩歌語言的凝練,這或許也是他採用五絶而不用七絶的原因吧。

在“意新”、“簡切可諷”之外,對於以人物為題的詠史詩,劉克莊還强調另一個重要特點,即“當人可用”。他在《後村詩話·後集》中曾就賈島的兩首哀挽詩提了看法,其云:

賈島《哭孟郊》云:“家近登山道,詩隨過海船。”此為郊寫真也。及《哭張籍》云:“即日是前古,何人耕此墳。”施之他人皆可,何必籍也?籍盡有可説,今八句無一字著題,良不可曉。(《後村詩話》第42頁)

哀挽詩許多時候也就是詠人,只是對象為自己相識的人,而非歷史人物。在這一點上,哀挽詩與純人物性詠史詩,是具有相通之處的。劉克莊認為賈島《哭張籍》所詠“施之他人皆可”而“無一字著題”,這顯然是詠人大忌。何焯《義門讀書記》曾云:“詠史者不過美其事而詠歎之,檃栝本傳,不加藻飾,此正體也。”何焯《義門讀書記》卷四六,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893頁所謂“檃栝本傳”,就是要將對象的史載相關事跡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提煉出關鍵性特點,進行概括。何氏此語實道出劉克莊雖未明言,卻一直實踐著的詠史詩創作原則,也是《雜詠一百首》的創作指導思想,即要求作品不能只是泛泛而論,應能抓住人物的特質進行論斷。如組詩“十臣”之《劉蕡》:“貂璫竊大柄,韋布獻孤忠。榜出惟風漢,無名在選中。”二十字已將劉蕡的氣節與遭遇概括無遺。劉蕡因一篇試策揭露宦官弊政而得罪當權,文辭出色,卻榜中無名,是為可歎。劉克莊只用“孤忠”一詞,就表明了他的態度與劉蕡的品格,真可當“簡切”二字,又恰可以“檃栝本傳,不加藻飾”移評。當然,所謂“風漢”(即瘋漢),並不載於新舊《唐書》劉蕡本傳,而見於佚名的《玉泉子》一書。這又可見劉克莊取材範圍之廣,並不是僅僅照著一篇“本傳”專意琢磨出來的,而是史學積累的自然流露。

簡言之,劉克莊的兩組《雜詠一百首》就是將史論的内容表達貫徹於詩歌的形式要求之中,其優點是儘力圖新、言辭簡切。正如前文所言,由於有充沛的史學學養支持,所以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胡曾以來此類詠史詩的局限,並對之進行改創。是故,陸文圭曾稱贊這組作品説:“後潛夫自作‘十臣’、‘十佞’等五言百首,句簡而括,意深而確,前無此體,視胡曾《詠史》直可唾去。”陸文圭《跋蔣民瞻詠史詩》,《牆東類稿》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雖有過譽之嫌,卻也説明劉克莊在這一體詠史詩上的努力是有所成就的。

同类推荐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儿童的故事

    女人儿童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记录的却是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变幻风云。貌似平静的叙述背后,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中国新旧交替的历史大潮中,被托起,被摔下;被折磨,被消耗……她个人的悲喜剧中,隐藏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本书的文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与当下红男绿女们的喜好相比较,作家似乎更愿意去回眸历史的浮云,关注我们当代人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惶恐。阅读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
  • 恶魔王子,你别跑!

    恶魔王子,你别跑!

    “你,说喜欢的人,只能是我。”“为什么?”“因为我是你的主子,我是你的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子就可以这样霸道、不讲道理吗?梁茶在飞机上偶遇帝王集团的继承人欧阳清濯,一贯冷酷、倨傲的欧阳清濯居然和梁茶很有话说,欺负她、捉弄她,甚至把她的初吻都夺走了,还总是和她针锋相对,这使得梁茶见了欧阳清濯就禁不住皱眉头。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婚姻呼叫转移

    婚姻呼叫转移

    (正文完)番外系渣男回头的暖宠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当爱情待罪的羔羊---题记廉诗斐曾经为了逃避对徐贺湛的暗恋只身到了异地,当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回来参加姐姐廉诗语和他的婚礼时,在他眼里她成了推姐姐摔下楼的人,姐姐成了植物人,而她成了罪人。十天后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从此她活在自责与折磨中,她曾经以为只要她真心地对他,真心地照顾姐姐她的生活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她忘了她也是有感觉的人,她最怕的就是徐贺湛对她的冷漠与憎恨。女儿的到来也没有让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让她对他彻底失望了。当她知道姐姐摔下楼的事是姐姐和曾经的恋人设计好的时,廉诗斐觉悟了,原来今天的一切不是她错了,而是她太傻了。她曾经对徐贺湛说我不是非得爱着你才能活下去,少了对你的爱也许我会过得更好。只是她当放弃了那份爱,徐贺湛才发现,她的放弃让他感觉到痛苦。
  • 世界著名CEO与青少年的对话

    世界著名CEO与青少年的对话

    在人生的征途上,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可多数人却总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不定,让我们走近世界著名CEO,从他们的身上得到更多有关人生的启迪与成功的感悟,引领我们从平凡迈向卓越。滴滴墨水皆可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即能改变你的一生。
  •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她是K大的校花,和第一校草的男友原本是一对幸福的情侣。他是国内三大财阀之首费氏企业的总裁,拥有国内首席钻石单身汉的美名,英俊,成熟,有数千亿的身家。为了替父赎罪,她被父亲公司的人“送”给费氏企业的总裁费宕尘做情人。为了得到那纸合同,她献出了自己,垂泪在第二天悄然离去。当他醒来,兴奋的想拿出早已买好的戒指向她求婚,然而床边已是空无一人。他胸膛燃烧着愤怒,他发誓要把这个夺走他心的女人找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