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12

第12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3)

基督教则认为宇宙万物和人都是上帝创造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圣经·创世记》1:1。《旧约》认为宇宙万物是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宇宙万物被造出之前,不仅具体的物质不存在,而且连抽象的观念也不存在。只有上帝和他的“道”(逻各斯)及他的“灵”。上帝通过他的“道”来创造一切。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传统,保留了犹太教关于世界起源的看法。不过,《新约》强调创造是由“三位一体”的上帝来完成的。《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圣经·约翰福音》1:1-3。“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圣经·歌罗西书》1:16。人也是上帝创造的,在创世的第六天,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圣经·创世记》1:26。于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于是,亚当有了生命。由于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造的,因此,人又有别于自然界其它受造物,上帝把造出的各种飞鸟、走兽,带到亚当面前,亚当逐一为之起名。上帝给了人自由,“并赐给虔敬人智慧”《圣经·德训篇》43:37。上帝赐予人的自由,既是人享有的权利,又是人承担的责任。人一旦有了自由意志,就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圣经》里,不是上帝使人类的始祖亚当堕落,而是亚当自己选择了不听上帝的禁令,偷吃“禁果”而犯罪堕落。上帝在亚当堕落的同时使亚当知善恶,这表明上帝造就了自由的和有认知能力的人,人因堕落而与上帝疏远,但人唯有靠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

而道教“人论”的核心乃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参见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1页。它突出了自然人性和人在自然之中,强调天道自然,道贯天、地、人,人乃自然的一部分。人从根本上乃由道而生。道教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让人顺应自然。人若脱离自然则既不能生存,更不会幸福。所以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必须效法自然。但道教对自然之人并不抱否定之态度。只要人顺应自然,与万物共存,同天地合一,就能体现其“德”、“朴”的自然界本性,从而返朴归真,回归永恒生命之道。

基督教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人不能抽离上帝创造的世界而存活,人与世界在本体上连结,相互感通。在这里,人不只是面对世界,更是面对创造世界的上帝。基督教的人观将人置于上帝所创造的广阔天地之中。

道教的“道”化生天地万物后,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西升经》说:“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西升经》卷下,《道藏》第11册,第510页。王玄览《玄珠录》也说:“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既生灭,道亦生灭。为物是可,道皆是物;为道是常,物皆非常。”《玄珠录》卷上,《道藏》第23册,第621页。从即物是道来说,物既有生有灭,道亦生亦灭;从为道是常来说,物皆非常,而道不随物的生灭而永恒存在。王玄览把道分为“常道”与“可道”。“常道”产生天地,“可道”产生万物。道是“常道”与“可道”的统一。《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藏》第24册,第786页。《道体论》也认为道与物相互为体,“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道体论》,《道藏》第22册,第884页。陈致虚《金丹大要》把道分为先后二种,谓无名无形的先天之道化生出天地万物之后,则“道也者,乃行乎其中也”《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三,《道藏》第24册,第51页。即表现为后天万物中一阴一阳之道。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修真辨难》更进一步从体用角度将先后天之道统一为一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而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以后,阴阳生道。”“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修真辨难》,《藏外道书》第8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471页。

道教一方面讲天地万物和人同根、同源,都是道化生的;另一方面,道教之“道”也被人格化为神,这样,道化生天地万物,也被表述为神创生万物的过程。南北朝时期的《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说:“老君者,乃天地之根本,万物莫不由之而生成也”;“太上老君乃为元气之父母,为天地之本根,为阴阳之祖首”《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道藏》第19册,第925、926页。南朝刘宋时出现的《三天内解经》说:“玉女生后,混气凝结,化生老子。……老子者,老君也,变化成气。天、地、人、物,故轮转而化生。”《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3页。在这里,“气”化生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又变化成“气”,进而化生天地人以及万物。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说:“老君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色无绪,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故称大道。大道之身,即老君也。万化之父母,自然之极尊也。”《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二,《道藏》第14册,第316页。宋代谢守灏的《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也把太上老君看作是化生天地万物的“道”,“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宗,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混沌太无之中,凝自然之真而为体,广大无边,应化莫测,非阴非阳,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于无量劫运之端,太初太易之前,肇布玄元,始而生太极,判太极于三才至劫,终于六合,俱消混沌为一,又复分判,凝轻清以为天,积重浊以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运行四时八节,安镇名山大川”《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道藏》第17册,第895页。尽管道教也言太上老君创生天地万物,但太上老君与道一样,化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并非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说:“自然者,大道元气,造化自然,强为之容,即老君也。虚无为体,自然为性;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而然。……老子体自然而然。”《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二,《道藏》第14册,第316页。因此,道教认为“太上老君”创生天地万物,与之讲“道”、“气”化生天地万物,或由“一”所产生天地万物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化生天地万物的过程,这与基督教上帝以自己的意志创造世界的过程是不同的。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受造物之中。上帝创世后,并未隐退,而是继续护佑着这个世界,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正如《诗篇》第139篇所言:“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圣经·诗篇》139:1-14。上帝不仅临在人间,也临在自然万物中。“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圣经·诗篇》104:24。对于宇宙自然的运作,上帝是直接参与者,自然秩序也是由上帝建立的。“上帝创造万物之后,并未丢弃它们,或把它们委诸命运或偶遇,而是照他圣善的旨意掌管它们,所以世上万事没有一件不是他所指派的。……他用慈父的心看顾我们,用他的权能掌管万物,若不是出于我们所完全信靠的天父的旨意,一根头发(因为它们都被数过了),或一个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又确信他控制魔鬼和我们的一切仇敌,他若不准许,他们便不能伤害我们。”《比利时信条》(1566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136页。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维持者和支配者”JamesMGustafson,TheologyandEthics,Oxford:BasilBlackwell,1981,p236。天上地下和万象中的万物,都为这永恒、全能的上帝所维持、管理。

其次,在万物生成模式上,道教的道生万物的模式,无论是《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83页。、《悟真篇》“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修真十书悟真篇》,《道藏》第4册,第725页。还是《灵宝度人经》卷二十所述道化神、神化气、气化形,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内丹学虚(道)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生形的生成模式,都是一种渐生性的万物生成模式,视道为始原元气或以道为元气本源。这种宇宙生成论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它与基督教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基督教《创世记》说上帝在六天之内通过“圣言”,即“道”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之工乃是上帝用他有权能的话,六日之内从虚无造出万物,并且都是很好的。”《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648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374页。每一种受造物都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与基督教的宇宙论不同,道教认为万物的产生是内在于世界的“道”运行的结果。宇宙万物有一个“化生”的渐进生成过程,是由道制约的无始无终、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万物生成模式,包含了万物生成、转化的过程。一阴一阳谓之道,万事万物都是在这种阴阳消长中产生、变化、发展的。从生态学世界观去审视,道教的万物生成模式揭示了物质生生不已和循环不息地再生的规律。

三、道教与基督教的神人关系

道教以抽象、神秘的“道”为最高信仰,奉“三清”为最高尊神,崇拜神仙,有着庞大而完整的神灵体系。由先天真圣、后天仙真和道教民俗神组成。广义的先天真圣既指出现于天地未判之前的神灵,又指天地初判后的自然存在之神张志坚:《道教神仙与内丹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他们都是太上无极大道之道气直接化生的,如“三清”、“四御”、“太乙救苦天尊”、“二十八星宿”等;后天仙真是修炼得道、长生不死之人,如黄帝、彭祖、八仙等。神和仙构成了道教等级制的神灵体系,这些来源各异、层次不同的神仙都有着长生、逍遥、至善等共同特征。在葛洪眼里,神仙完全超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也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葛洪说:“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或造玄洲,或栖板桐,听钧天之乐,享九芝之馔,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9页。然而道教中人神同质,人不是神仙创造的,人与神仙都来源于道,因此,道教的神仙和人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神仙对于人来说并非可望不可及,神仙是人修炼而成的。“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故上神人舍于北极紫宫中也,与天上帝同象也,名天心神。”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2页。表明人经过自身的努力,修身得道就可以成为仙真。这与基督教的神人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不可能超越神完全不同。基督教中神是神,人是人。上帝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人神不同质,人永远不可能通过自我的修身、完善而成为上帝,人蒙上帝救恩而得救。但是人与上帝之间可以沟通并且人对上帝负有责任和使命。

基督教是绝对的一神教,上帝被奉为宇宙间的至上神,一切从上帝出发,又以上帝为归宿。而道教是以信仰“三清”为主神的多神教。魏晋时期,太上老君已经是道的化身,元始天尊的形象也在魏晋时初见端倪。《太真科》谓元始天尊“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道。”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19页。南北朝以后元始天尊渐为道教最高神,他和太上老君、灵宝天尊,“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道藏》第5册,第843页。都是道的人格化。除奉“三清”尊神之外,道教还有各种天神、地祇、人鬼及众多的仙真,可以分为天上、地下、人间三大类。在天上,除了有主管“三十六天”(即大罗天、三清天、四梵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的神灵之外,天上的日、月、星、辰等都各有神仙;在地下,有居于不同地层的三十六位“土皇”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505页。;在人间,洞天福地有神仙居住,各种自然物中也有神仙。这些神仙掌管着所属的区域以及各种事物。此外,人身体的耳、目、心、肺等部位都有神灵各司其职进行管理,《黄庭经》中就言及许多“身神”管理人体。道教在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构造出新的神灵,不断吸纳民间俗神进入道教神系,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道教神灵体系。神仙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对现世幸福生活的祈求。

道教官僚化的神仙观也与西方基督教有一个全能的上帝观念不同。在道教神仙系统中,神仙是有尊卑贵贱之分的,而且等级极其森严。葛洪引《太清观天经》说:“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76页。他把神仙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接着又说:“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同上,第287页。“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同上,第20页。齐梁之际陶弘景说:“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于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诸小号,官位甚多也。女真则称元君、夫人,其名仙夫人之秩,比仙公也。……凡称太上者,皆一宫之所尊。又有太清右仙公、蓬莱左仙公、太极仙侯、真伯、仙监、仙郎、仙宾。”《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登真隐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册,第2955页。他仿照人间的等级制度构造了道教的神仙谱系,认为“虽同号真人,真品乃有数,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级千亿”《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道藏》第3册,第272页。他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第一次给道教诸神编制了一个神谱,按七个等次将道教的3000余名神仙安排了一个序列,神所应尽的义务以及召神为人服务的能力各不相同。道教斋醮法坛神真的排列方法,是按天神、地祇、人鬼分别供奉,体现出尊卑有序的原则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231页。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心甄选了安徒生最为经典的童话,以期引领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进入奇幻有趣的童话世界;使现实压力与日俱增的成人们,重温人鱼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的快乐记忆,回归天真、宽容的快乐心态。
  • 红颜泪倾国

    红颜泪倾国

    我穿过千山万水而来,只为与你携手共谱一曲太平盛世。谁料造化弄人,你的天下终是清平昌盛,你身侧那人,却不是我。马踏天阙,千军万马,簇拥着你的意气风发。万劫不复,身心俱灭,映衬着我的痴心错付。若此生不能得你相随,纵有天下亦枉然。这是你曾亲口说出的誓言。唯愿你我此生相伴,一世长安。那是我自欺欺人的奢望。
  • 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

    萧梦龙一个农村出来二流的中专生,毕业由于改革的潮流只有自谋出路,正当他以为自己事业有些起色的时候,家庭发生巨变,让他颓废的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城市,开始了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同一时刻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有成就的百万富翁因为投资失败和他一起走上了创业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他没有放弃!
  • 妃临天下

    妃临天下

    -------藏头诗------静从心生本禅机女由天成自清纯其眸一回惊花雨姝色凝眸若翩云爱恨纠缠,情意迷乱,阴暗皇宫,快意江湖,杀场征战……看懦弱隐忍的小女子如何成长为一代天骄,如何左右几个男人的一生!让静姝带你去祁国,经历血腥风雨,柔肠千转!投票,投票,还是投票!收藏,收藏,还是收藏!留言,留言,还是留言!===============推荐自己的文:穿到古代寻美男,笑到手脚抽筋:火爆王爷虐情妃,爱到肝肠寸断:极品小太监(BL)另类刺激的爱:*******☆☆★★隆重推出【潇湘十二少】大作★★☆☆蓝大少:【傻儿相公】颜二少:【丫鬟不出墙】本人:段家三少:【妃临天下】云四少:【冷宫弃后】诺五少:【抢孕妈咪】丫六少:【妻上夫下】乐七少:【吃你吃上瘾】彤八少:【王爷,我休了你】吧十少:【圈养绝色相公】银十一少:【无福消受美男恩】妖十二少:【养个奴隶做老婆】好友冷雨:【次品奶爸驯稚妻】蓝颜紫妖:【堇色柔妃双面皇】http://m.pgsk.com/edit/静的博客
  • 特工冷妃肆天下

    特工冷妃肆天下

    猫姬,国家特工,冰冷而嗜血。代号:肆殇。对于她的敌人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因为落在她手中生不如死。四小姐,夜月王朝的相府四小姐,明明是尊贵的身份,却连下人也不将她放在眼中。他,夜月王朝的七王爷,大军在握,所向披靡,傲视群雄!天空中一道白光,魂起魂灭间,黑白二使的失误,让明明不同路线的人发生的交错。陌生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轻风细语间,渐渐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就算是掌握了所有人的命运,但唯独逃不了记忆中,那一抹的背影。逃脱不了的缘分,命中注定。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萌宝辣椒妈

    腹黑萌宝辣椒妈

    "一百万,还有天天看美男...天上掉馅饼了?她跟小恶魔签下魔鬼协议:监督最帅亿万总裁,保证他不受女性骚扰。本来说好监督,闹到最后还要卖身卖心。喂!协议里没写这一条啊!谈判,价钱重新算。嘿嘿!小妈咪大人,买大赠小,你干不干?这是一个渣女辣椒妹吃定甜蜜美男的故事,宠心宠肺宠肝宠脾宠胃,请自带醒神丸,沉迷不捞。
  • 求变就是求赢

    求变就是求赢

    当你面对不断变化发展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想有所成就,却感觉迷茫无助之时该如何选择?在进与退、输与赢的关口,你当然会选择“进”与“赢”。而本书题为《求变就是求赢》,就是为你指出想赢就必须求变这一成功的先决条件。本书从求变与求赢的紧密联系、求变的重要性、变的方式、变的途径等各方面,辅以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范例,细致分析指明如何追求到“变”这一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为你释疑解惑,拓展成功的思路,打开胜利的大门,让你顺利走向“赢”的彼岸。
  • 乡村英雄

    乡村英雄

    乡土文学在中国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当代作家作品中,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很多。经认真筛选,丛书确定了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刘醒龙、何申、李佩甫、陈映真(台湾)、王祯和(台湾)和黄春明(台湾)等六人。每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