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900000012

第12章 道之本体论(4)

第一,"道行如此,欲令人法"。《老子想尔注》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并最先把"玄"提升为一种实体性概念,具有本体本性意义:"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玄,天也。古之仙士,能信守微妙,与天相通。"《老子想尔注校笺》第14、19页。东晋时期葛洪在建构道教教义理论体系时,借助老庄道家和魏晋玄学的一些范畴,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将"玄"定为宇宙的本原。成为先天地而存在,产生万物的根本。葛洪《抱扑子内篇·畅玄篇》曰: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道藏》第28册,第172页。

葛洪认为"玄"是宇宙"本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被称之为"始祖",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本性之体现,其微妙深远,盖九霄,罩八隅。并且认为"玄"与"道"具有同一性,"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旨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畅玄》,第3页。""玄道"就是宇宙中的无限者,永恒者,其为玄道,可与为永。"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玄"不但构成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而且作为道之本然属性其存在也具有普遍意义,充盈于宇宙任何角落。说明道教将"玄"作为道之本体存在的本性,并作为其认识宇宙本体基本出发点的内容,成为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南北朝道教著名经典《太上老君开天经》从宇宙生成论方面,提出"自然空玄"思想,认为宇宙天体本然之属性"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是一种"虚"、"无"、"空"、"玄"。这里的"空"、"玄"是本体意义的存在方式,表明了道之本体存在所具有的本然本性:

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青无黄,无南无北,无柔无刚,无覆无载,无坏无藏,无贤无圣,无忠无良,无去无来,无生无亡,无前无后,无圆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无高无下,无等无偏、无左无右,高下自然,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道藏》第34册,第618页。

如果"天地"、"阴阳"、"日月"、"晶光"、"东西"、"青黄"、"南北"、"柔刚"、"覆载"、"坏藏"、"贤圣"、"忠良"、"去来"、"生亡"、"前后"、"圆方"、"变化"、"形象"等是表明宇宙天体的性质、方位、形状、体积、运动的话,那么"空玄"则是这种本体存在的基本属性,是道教关于道之本体存在本性的体现。这种"玄空"本性道教又称之为"自然空玄",是宇宙运动演化中一种本然属性的体现。其特征为"无量无边,无高无下,无等无偏、无左无右",既具有"唯吾老君"之体现,又具有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特征,并使"万物从之而生"。王玄览在《玄珠录》中所表现的所谓"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虽空,空能应物"的思想,既是道教本体存在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对道之本体本性"空玄"思想的重要认识。当然这种"空"在道之本体论中已经表明是一种"非空"不与空同的概念,是道体应物的体现。

第三,"既真实空,非空不空"。初唐道教经典《道教义枢》卷九《道性义》从佛教的"缘起性空"上引入道教自然本体本性的"空玄之说":"道性者既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众生,皆与自然同也。"《道藏》第24册,第831页。"非空不空"、"亦非不空",实际上是讲道之本体存在本性的"空"性,"真实空"其实是"道"之本体本质之属性。对此,李刚教授认为:"《道教义枢》结合缘起性空诠解自然,使"自然"的含义具有一股"空"的气息,从而让人相信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本质上都是空幻,不可执着。"自然即是空"与《道教义枢》所说的"道"是虚无、虚通完全一致,自然与道在"空"的意义上合为一体。"李刚《〈道教义枢〉的自然观简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可以认为"空玄"说是对于道之本体本性的深入理解,体现了道教自然观对于道之本体存在所具有的自然本性的深入把握。道教还将道之"玄"扩展到内丹学,认为生命的本体本性是以"玄中有玄"为基础的构成形式,生命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在"玄"之本性的构建上逐渐演变、发展和进化的,没有"玄"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和诞生。产生于唐宋间的《太上老君内丹经》认为:"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气,气中有气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道藏》第11册,第399页。这里道教所主张的生命本性之道,即由"玄"开始而产生的"命"、"形"及"精气神"等一系列生命现象,是道教道之本体"玄空"思想在生命领域中的反映,使道教道之本体本性"空玄"说最终落实在道教对于生命本质本性的理解、尊重和顺应上,并认为此乃"我自然之道也",使道教关于道之本体"玄空"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因缘者,强名自然"

——道之本性"因缘"说

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论的"因缘说"是借助佛教"因缘和合,诸法即生"等"因缘"理论而来,其含义泛指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等现象所依赖的原因、条件和基本属性。佛教的圆融之道对于道教影响较大,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有自性,这就是"空观"、"真谛",但都是以"因缘"和合而现为"假有"、"假观"。道教将它引入道之本体本性论的"因缘说",成为道教道之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绝待自然,宜治此也"。唐太清观道士史崇等编《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妙门由起序》对"自然"、"因缘"在道之本体本性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如下界定:"自然者,性之质也;因缘者,性之用也。因缘以修之,自然以成之。"《道藏》第24册,第721页。所谓"自然者,性之质"乃表现了道之属性是通过"自然"来表示的,即"自然"表示了道之本体本性。所谓"因缘者,性之用"即道之本然本性是可以通过"因缘"之说加以表达的,因缘之作用在于表达道所具有的本然之性质。如果将"自然者"作为宇宙本然所具有的"性之质",那么,因缘则是表达本然所具有的"性之用",这种"性"与"用"的关系表达了"自然"对于"因缘"所体现的道之本体本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通过修"因缘",可以把握和认识道之本体所具有的本质本性,并因顺道之自然本性而"修道"成之。即人可以通过"修"道而顺应道之本体本性,使人之行为符合道之自然本性,道教将此称之为"自然以成之"。人可以通过后天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顺应道之自然本性及内在运动规律。但这种主观努力只有符合客观"道"之存在本性的运动规律才能获得,人们的主观愿望必须符合"道"之本性的条件、要求才能取得成功。孟安排集《道教义枢·自然义》引《玄门大义》对"自然"之义又做了解释,认为:

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我,岂得定执,以为常计,绝待自然,宜治此也。《道藏》第24册,第831页。

"绝待自然"是不加入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涉,是自然者"本无自性"的条件和前提。要保持道之本体所具有的"无自无他"、"无物无我"的"不变不改之性",何须"作者",岂有"何法",只需要"常计"、"绝待自然",就可以"治此也"。这里"绝待自然"体现出了人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方面,必须遵循道之本体本性所具有的"自然"之属性,只有"绝待自然"尊重并顺应道之本然本性,才可以正确认识和把握道之本体的存在及客观运动规律。

第二,"无所不自,无所不然"。为了更好地解释道之本体本性所具有的"本无自性",孟安排引用佛教的"缘起论"对《自然义》中"因缘者,强名自然"的"因缘"之说作了如下论述:

因缘者,强名自然,假设为教,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无所不然;不自之自,无所不自。无所不自,故他亦成自;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则他之称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称他,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无所不他,故自亦成他;不然之然,亦无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则自之与他,俱有然义。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语涉物,义成有待,自名当已,宜以语绝也。《道藏》第24册,第831页。

这里的"待有成"之结果是通过"不自之自"、"不然之然"达到"无所不然"、"无所不自"之目的的。其实质是"亦成自"、"亦成然"。即"道"是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的存在本性而发展变化,一切都顺其本然。故强名之为"自然",又称"因缘"。道教借助佛教缘起说,演化为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论的"因缘"说,拓展了道教对道之本体本性的认识。对此李刚教授有过精辟的论述:"从初唐道教对"自然"的释义看,调合道教自然与佛教因缘的一派占着主导地位,这势必影响《道教义枢》融汇自然与因缘,也正折射出当时道教解释自然的动态。""隋唐时,道教学者则将注意力放到自然与因缘的关系上,设法在佛教因缘与道教自然之间找到沟通点,赋予道家自然以新意。"李刚《〈道教义枢〉的自然观简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说明道教对于道之本体本性的认识通过"因缘"说有了进一步发展。

第三,"内无自性,外绝因待"。道教晚唐五代时期典籍《三论元旨》从道所具有的因缘属性对于道之本体本性的因缘说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认为:"自然中有因缘,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不离于因缘,因缘不离于自然,而能异之而同者矣。然夫一切因缘者,悉是自然之因缘也。"《道藏》第22册,第912页。这里表达的思想体现了"一切因缘者悉是自然之因缘也",即道之本体所具有的存在本性是"因缘",这种因缘之属性乃表现为"自然"。这里道教认识论通过"自"之"然"的表达方式来看待道"本"之"然"所具有的"因缘"之本性,认为其本质本然属性称之为"自然"。所以,道教认为"因缘"、"自然"是同一个事物本质本然属性的两个方面,二者"能同能异",是对立统一关系,"自然不离因缘" ,"因缘不离自然"。"自然"与"因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难舍难分。其实质是道教将道之本体本性通过"因缘"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乃为"自然而然",又称之为"自"之"然"。对道教借助佛教"缘起论"的"因缘之说",北宋陈景元在《西升经集注》中似乎又有所否定,但其思想似乎又为引入佛教的"空"留下了悬念:

自然者,内无自性,外绝因待,清虚玄寂,莫测所由,名曰自然,不可以自他分其内外,不可以有无定其形质,不可以阴阳定其气象,不可以因缘究其根叶,所谓虚无自然之大道也。《道藏》第14册,第56页。

这里对于"内外"、"形质"、"气象"、"根叶"所表现的四个"不可以",特别是其中"不可以因缘究其根叶"等,不但是对道教借助佛教"缘起论"探求"自然"本性的否定,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其道之本体本性之"虚无"思想带有明显的"空"。即所谓"内无自性,外绝因待,清虚玄寂,莫测所由"而称其"自然",是道教对于佛教"无自性"、"玄寂"等思想的引入和借鉴。融入了佛教的"玄空"和"因缘"思想的道之本体本性的"因缘"说和"空玄"说,给道教自然观关于道之本体本性的认识增添了新的内容,共同丰富了道教自然观在认识道之本体本性方面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体系。

三"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

——道之本性"本然"说

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论的"本然"之说,是道教从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方面探讨"道"之本体存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是道教道之本体论思想的重要内容。佛教从道之对象性出发认为道就是"法身",就是"诸性实性",也就是"涅槃"、"佛性",认为"一切法实性,……出名字语言道。"(《大智度论》卷一)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的"本然"之说既包含了道之本体存在所具有的"一切法实性",又强调了人如何顺应道之自然本质。"《道德经》的思想表现出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其特点是不信人所具有的能力,而信自然所具有的能力,并必须顺应之。它同儒家、墨家、法家等提倡的人本主义迥然不同,认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不关心国家和社会秩序,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日)漥德忠著《道教史》,第39页。道之本体存在的"自然"属性具有本然性,其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第一,"天下之事,各从其类"。道教认为,"自然"是指道之存在本体所具有的"本然"属性,这种属性是客观的,与宇宙万物的本体所具有的特性是不可分的。《太平经》对于道之本体本性论的"本然"之说,从道所具有的客观"自"与"然"本性规律上进行了阐述:"天地各有文理,知用前不知自却,此自然耳。"《道藏》第24册,第550页。这里主要强调天地各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及规律,人们在利用和顺应这种规律之前,应当认识并遵守其所具有的本质本性及内在规律,否则就应当自行"退却",不能人为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道之自然,"物有自然,天下之事,各从其类也。"《太平经合校》第456页。这样才是自然之"本然"所具有的原义。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在解释自然所具有的本然属性时认为:"植禾当以粟,覆鸡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道藏》第20册,第77页。植禾理当用种子,孵化小鸡应当用鸡子,世界万物各以其属性构成宇宙世界,物质世界才会按照本来的样子产生和演化。所以,"阴阳相吞食,交感道自然。若非自然,谁使为也?金水相感,理亦如之。"同上,第78页。阴与阳相食相感是道之"本然"所具有的特性,如果不是道所具有的特性,即道之自然,又有谁能使之然呢?五行生克、金水相感也如此道之"本然"而已。

第二,"自然理性,不可易也"。对此,唐太清道士史崇等在《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妙门由起序》认为:"盖方圆动静,黑白燥湿,自然理性不可易也。"《道藏》第24册,第721页。宇宙之本质本然如"方圆动静""黑白燥湿"一样是"自然"所具有的属性,人不能轻易地改变它,即"自然之理不可易"。唐代内丹派道士阳子注《黄帝阴符经颂》认为:"自然鼎道合天机。"《道藏》第5册,第774页。"鼎道合天机"体现出了道之本性"本然"说具有的本质属性,只有符合于道即"鼎道",才可以"合天机"并称之为"自然"。这种"自然"如"五纬"、"五经"、"五行",体现出了"物"之本然性。唐宋年间《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五行章》认为:"天之五纬,地之五经,人之五行乃自然之物也。"《道藏》第34册,第278页。《南华真经注疏》是一部重要的道教著作,其内容具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成玄英疏认为:

彼自然也,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岂远之哉?……彼自然也,取禀受也,若非自然,谁能生我?若无有我,谁禀自然乎?然我则自然,自然则我,其理非远。《道藏》第16册,第291页。

道教从人与道的统一关系中看待人与道所具有的自然性,而不是将"我"看作是独立于道之外的事物,道和我完全是一回事,并将这种状态称之为"自然"。这实质上是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运用并转化为道我关系,即"自然与我"的关系具有统一性。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专为小学生打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邪恶计划:过招美男团

    邪恶计划:过招美男团

    他说:女人是这世界上最麻烦的生物。她说:前面的那个男人在放屁。校园轻松斗,斗智斗勇斗美男。神秘学生会,美男成灾,她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绝世毒修传

    绝世毒修传

    我本纨绔,我本恶少,哪管你是千年厉鬼,万年雪狐,亦或神女仙姝,我沈冲绝不放过。凭着七尺不灭毒体,三尺圣冰玄剑,笑傲六界,建得三宫六院,引妙女娇娘无数,逍遥快活。以韦爵爷的名义保证:绝不让任何一个美女逃过猪脚的毒爪。莫羡鸳鸯莫羡仙,我即鸳鸯我即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废材倾城:坏坏小王妃

    废材倾城:坏坏小王妃

    将军府痴傻丑陋的十三小姐风萧萧,午夜被害重生,灵魂成为狠辣果决的大姐大,她拥有逆天神宝青莲空间,藉此变美变强!他是不可一世的暗黑帝王,俊美冷酷,身份神秘莫测,纵横纵横古商,朝堂,武林于指掌间,却恋上她狡黠的笑……一个现代强悍女穿越古代废材庶女,自强不息的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逆天玄妃:霸道小相公

    逆天玄妃:霸道小相公

    连绵不断的山峰高耸入云,林间时不时传出几声不知名动物的叫声。那浓郁的树林,枝干与树叶层层叠叠,金色的阳光透过那仅有的一点点缝隙散落在林间的小道上,在绿草地的折射下一闪一闪的,仿佛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嫩绿的草尖上飞舞。一阵悠扬的乐曲声自树林的入口处传来,如出谷黄莺的歌声般清脆悦耳,又如凤凰和鸣般婉转柔美。乐声由远及近,原来那空灵的曲调是由一个墨色的如鹅蛋般大小的乐器中传出来的……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包子有令,娘亲请收货

    包子有令,娘亲请收货

    御风与天风两国交界处,藏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强盗,强娶壕夺,独霸一方良家妇男。某日少当家领着一队人马截了一富商的道,蹦跶到大当家面前,甩着他软绵绵的包子脸:娘亲,今天的货色你一定喜欢!某女磨着指甲:什么货色?打开看看!箱中美男冷傲地看着她。某女指甲锉一丢:臭小子,你把你爹劫来干嘛?(遁走)天生废柴怎逃得出她家美男王爷的五指山,软磨硬泡,软硬皆施之后,他搂着她问道:我的美色,不满足你外协的要求?某女绞着小手绢:再美的东西总有看倦的时候,我总得换换口味。昼夜三个交替之后,王爷夫君问她:还换口味?累cry了!一个傻王妃,剥夺了美貌与智慧并low的侧妃的劳动成果,成功霸上王爷得以翻身。他竟应她一世不离不弃。她立刻抓住机会:签字,卖身。当她救活他的旧爱,他收到了其中一张卖身契——休书。此生最恨,不过“我不是第一个走进你心底的女人!”她说。此生最爱,不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唯你一人而已!”他答。简介无力,看文实在!求个收藏,滚去码字!包子在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