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08

第8章 征服者精英与皇亲(3)

关于满族起源的神话综合了流传于许多女真部族中的传奇故事,用以说明努尔哈赤的祖先乃是神人。布库里雍顺遂成为女真—满洲人的始祖。他有一个后人 ,名叫猛哥帖木儿 ,是生活在现今中国吉林省与朝鲜边界地区的东部女真部族首领 ,也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18世纪编撰的关于满族历史的著述把满族的起源追溯到长白山。在1677年派人考察了长白山山脉以后 ,皇帝把长白山山神列入了国祭名册。从 1678年开始 ,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祭祀之礼。1682年和 1698年,康熙皇帝两次巡幸吉林城 ,在乌苏里江畔叩头祭山。后来在吉林城东的温德亨山上修建了一座山神庙 ,每月初一和十五由吉林将军焚香致祭。1754年,乾隆皇帝在这座庙里祭祀了长白山。

在创始神话确认满洲皇室的东北身份的同时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又以确立皇家血统之法在汉文化圈中彰明了合法性。这么做需要树立一种祖先崇拜。汉族王朝的创建者一般都加封四代直系祖先。当皇太极于 1636年使用了汉人的 “皇帝 ”称谓并建立清王朝时 ,他把自己的主要祖先都加封为 “王”。从1636年开始 ,清朝统治者在汉族风格的太庙中祭祀他们的祖先 ,起初在盛京 ,后来在北京。1648年,当清政府采用汉人习俗追赠这些祖先庙号和谥号 (他们在清代以这些称号名世 )时,他们的头衔从 “王”上升为 “皇帝 ”(参阅附录一)。

皇室的祭祖礼仪要求为祖先修建陵墓 ,包括墓穴、石碑、祭祀大殿和围墙。努尔哈赤最初在辽阳附近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修建了陵墓 ,1622年他进驻辽阳后 ,将辽阳改名为东京。后来 ,清统治者又在兴京郊外修建了新的陵墓群 ,并于 1657年将祖宗迁葬于此 ,其中包括最有名的猛哥帖木儿及其曾孙。1659年,这个墓葬群被命名为永陵 ,立有铭刻着满、蒙古、汉三种文字的巨大石碑。努尔哈赤的陵墓在盛京东北 ,名曰福陵 ;他的继承人皇太极的陵墓在盛京郊外 ,名为昭陵。与 “三陵 ”一道形成的 ,是一整套礼仪规章 ,与后来在关内修建陵墓所用的完全相同。

皇太极是第一个确定宗室成员的人 ,他在 1635年3月14日的一道谕旨中说 :“遇太祖庶子 ,俱称阿哥 ;六祖子孙 ,俱称觉罗。凡称谓者 ,就其原名 ,称为某阿哥、某觉罗。”①阿哥是满语 ,意为 “兄弟 ”。由于这道谕旨 ,阿哥的含义变为 “王”。皇太极上谕中对 “宗室 ”和 “觉罗 ”的用法与这两个词后来的用法完全不同。此时 ,阿哥和觉罗都是更大的子孙群体 ———宗室的组成部分。通过专用名词 (阿哥 )的使用 ,皇太极缩小了努尔哈赤子孙后代的范围 ,把他们与 “六祖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的儿子 ———的子孙后代 (他们是觉罗 )区别开来。

1636年,宗室成员的界定发生了变化。据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 ,其时 “宗室 ”包括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所有后代 ,取消了原有的努尔哈赤的子孙与他的兄弟的子孙之间的区别。“宗室 ”的这个定义一直延用到清亡。“觉罗 ”在当时指的是皇族 ,他们与皇室的关系稍远一些。

从1636年开始 ,所有的爱新觉罗后裔都登记在册 ,并与其他人区别开来。1655年又制定了报告出生、婚姻和死亡等情况的详细规章。1652年设立的宗人府负责管理所有的爱新觉罗 ,在满洲八旗中 ,宗室由 “族长 ”管,觉罗由 “首领 ”管。清廷要求按季度向宗人府报告宗室的出生和死亡情况 ,宗人府用这些档案材料编纂满汉文版的《大清玉牒》(每十年更新一次)。有清一代 ,玉牒被重修了 28次。宗室犯罪将被褫夺爵位 ,极端严重者将被开除宗籍 ,贬为庶民。

宗室成员的特权是有规制的。1612年努尔哈赤举办汗位登基典礼 ,仪仗队举黄幡 (皇帝专用之幡)、乐队奏雅乐在他前面开道。1622年,他颁布第一道诏谕 ,确定了不同级别的贵族成员所用之旗、幡、号和鼓的数量。1631年、1632年和 1636年的诏令规定了贵族及其妻子进入皇宫时的服饰。1644年以后 ,关于服饰的法令不断得到修订 ,并越来越细化。

与汉人的习惯一样 ,宗室的每一位男性都由国家供养。所有爱新觉罗少年儿童和成年男性 (年满十八岁者 )都可按月领到俸银,按年领到口粮 ,残疾男子还有额外的补助。如遇婚娶和丧礼 ,还发放津贴以支付特别的开支。相关规定一般都有利于宗室。18世纪的宗室成员以黄带子为标志 ,觉罗以红带子为标志。只有宗室成员有资格授亲王衔 ,薪俸的数额也大不相同。在清朝的不同年代 ,薪俸的具体数额是不同的。例如 ,1671年的条例规定 ,无头衔的宗室成员年薪为白银 36两,粮食 45斛;觉罗为白银 24两,粮食 21.2斛。17世纪末 ,宗室成员结婚时可得津贴 100两银子 ,觉罗可得 20两;如遇丧礼 ,宗室成员可得 120两,觉罗只有 30两。

皇室王公

爵位制度的演变

努尔哈赤似乎是于 1598年初次使用贝勒头衔的 ,当时他把这个头衔封赏给了长子褚英。贝勒是女真部族首领的头衔。他还用了另一个头衔 ———台吉 ,这是蒙古贵族的头衔。后来 ,为纪念自己登上后金的可汗之位 (1616年 ),努尔哈赤封赏诸子,把其中四个儿子封为和硕贝勒。和硕贝勒的地位高于其他封为贝勒的儿子们。王公爵位的制度化发生于皇太极时期 ,他在宣布建立清王朝不久之后 ,为宗室确立了九级爵位制度。①爵位制度于 1748年定型 ,当时末三级爵位被细分为九级 ,使爵位达到 18级。

1748年以后 ,清朝的宗室被分为 18级。一级王爵为和硕亲王 ,年俸银 10000两 ,米 5000担 ;最低一级的王公年俸银 110两 ,米 55担。只有亲王和郡王有称号 (与头衔一起使用 ),此外 ,也只有他们能在死后自动得到谥号。王公爵位也被分为所谓的八分。七级和七级以下的爵位不能享受六级以上爵位拥有的 8项特权 :佩紫色纽扣 ,戴三眼花翎 ,在朝服上绣龙 ,在府邸大门上挂红矛 ,在马衣上缀缨穗 ,用紫色马缰 ,用一个仆人专门端茶倒水 ,就座时用特制的毯子。

1644年以后皇室关于宗室的各项规定是与征服活动造成的新形势相适应的。皇帝成功地发动了对最有权势的皇亲 ———八旗旗主———的斗争 ,把他们置于中央权威之下 (参阅第三章)。为了永久保持满族的鲜明特性 ,皇帝对征服时期的英雄大加颂扬 ,降旨 “永远 ”保护他们的子孙后代。出于同样的原因 ,以前对汉人皇位 “嫡长继承 ”制度的强调让位于爱新觉罗贵族应体现满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理念。最后 ,为了减轻供养大量皇亲所造成的财政负

担,皇帝大幅度削减了拥有高级爵位的王公的数量和他们的俸禄。为了部分地补偿他们的俸禄损失 ,爱新觉罗和其他旗人一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争取功名 ,并出任文职官员。关于爱新觉罗宗亲演变成为层级繁多的社会团体的情况 ,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功绩与皇恩 :世袭的形式

清朝关于爵位世袭的政策随着政治和军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征服时期 ,特别是在 1644年以前 ,爵位继承还不是问题 ,因为八旗军队的不断扩大和军事行动的绵延不绝为皇亲提供了充分的晋升机会。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子孙就是很好的例子。代善 (1583—1648)是和硕贝勒之一 ,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名将 ,在征服乌拉部的战役 (1607年、1613年)以及后来的抚顺之战 (1618年)、萨尔浒之战 (1619年)和沈阳之战 (1621年)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他在早期与明朝之间的历次战役 (1629—1634)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终生都是最高决策圈中的杰出人物。除了继承代善亲王衔的七子满达海之外 ,他的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和四子瓦克达都以善战闻名 ,并靠自己的功业获得了亲王或郡王衔。代善、岳托和萨哈廉的儿子勒克德浑都建立了亲王衔 “世袭罔替 ”的功业 ,都位居宗室 “八大家 ”之列。

17世纪和 18世纪 ,“世袭罔替 ”的特权越来越受到限制。 1684年的皇命把这种特权限定于亲王和郡王衔的拥有者 ,他们可以把头衔传给一个儿子。其他儿子的头衔则依次递减 ,直到拥有 “八分 ”的最低一级。如果一位亲王死时无子 ,朝廷不会自动指派一个继承人来承袭他的爵位和香火 :在玉牒中可以看到许多家族消亡的例子。当然 ,皇帝可以指派一个继承人 ,有时候 ,他让自己的儿子充当其他王公的继承人。

1750年,礼部递上奏折 ,要求皇帝对促成一项调查活动的方案给予指示 ,该项调查最终形成了关于世袭制度的新政策 (1751年),这些新政策一直延用到清末。首先 ,弘历要求所有潜在的继承人到皇宫觐见。贵族头衔的继承不再依赖出身而是成绩 ,要看说写满语和骑马射箭的水平。这项新政策在 1762年德昭 ———他承袭了多铎的郡王衔 ———去世、皇帝召见了他的儿子后得到了体现。皇帝以厌恶的口吻说 :

俱不能清语 ,拉弓亦属平常。是以朕复令于原立王爵多铎子孙内 ,拣选人员 ,与德昭之子一同带领引见。今观该衙门所拣选者 ,俱优于德昭之子。而德昭诸子内 ,竟有年逾四十,不能清语、不能拉弓者 ,岂可令其承袭王爵耶 ?此皆信郡王德昭在日 ,并不教训子弟所致。德昭王爵 ,原不应令其承袭 ,但系伊祖军功所立 ,若不令其承袭 ,朕心殊为不忍。

由于弘历不想割断征服时期的皇亲多铎的亲王爵位传承 ,所以他不太情愿地选择德昭 “最好的 ”儿子如松承袭了郡王衔。他补充说 :“著传谕王等 ,各宜加意教诲子弟。倘袭爵时不能清语骑射,朕必照此办理。”

1764年,皇帝降旨说 ,亲王衔的拥有者应量才录用 ,为国效力,不管他的母亲地位是高还是低。他的谕旨否定了康熙朝确立的原则 ,并在《钦定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 :“以嫡子孙承袭。无嫡子孙 ,方准庶子孙承袭。”这项规定与汉人的继承原则 ———正妻所生长子承袭爵位 ———区别不大。此外 ,亲王儿子可以赢得自己头衔的年龄于1688年被从十五岁提高到十八岁。皇帝指出,应考察候选人的文字水平、骑术和射术。不过,承袭去世父亲头衔的儿子不受年龄限制。

弘历时期,因功业而获得王位 (功封)与世袭获得王位 (恩封)是区别开来的。功封涉及王位建立者的功业,大多数是征服时期的英雄人物。1644年以后,皇子继续获得亲王衔,但他们是通过恩封而非功业获得封赏的。大多数 (虽非全部)都能获得亲王和郡王爵位。虽然恩封的头衔可以传承,但它是依次递减的。与爵位相配套的是俸禄、牛录、府邸、家具、奴仆和侍卫。作为交换,皇子可以得到京城内外的典礼、军事、外交和行政官职 (参阅第三章)。

乾隆皇帝这样区别对待他的近亲 (和他的儿子),以纪念征服时期的爱新觉罗氏,他们堪为当下和未来宗室的楷模。1767年,弘历降旨曰:

不知王公等应袭封爵,原当视其祖宗功绩,分别定制,方合酬庸之义。如简亲王、信郡王等王爵,俱系我朝定鼎之初,伊祖宗竭诚宣力,懋著勋劳,或多立战功,或殁于王事,国家锡爵报功,承袭罔替。

1776年,弘历重申了他所做的决定:授予因军功而获得的爵位世袭罔替之权,同时削减皇帝恩赏的头衔。他说他给予子孙的 “恩赏”仍然远远超过宋朝皇帝所给予子孙者。他希望这些新规章恒久有效,所以下令让所有宗室王公传看这道谕旨。

皇帝意识到 “此等王公之功业年代久远”,已不再广为人知。 他建议编写传记 ,记述宗室王公的功绩 ,刊印后公发给王公和高级官员。征服英雄的爵位永远不降等级 ,而通过恩封获得的亲王和郡王衔每传一代递减一等。

同样的动机促使弘历为以前遭清洗的一些人恢复了名誉。开国功臣 (1644年以前成为贵族者 )在17世纪皇帝与王公之间的斗争中遭受了严重的政治迫害 (参阅第三章)。 1788年乾隆皇帝特别注意到在子孙后代中永远保持皇家传统的问题 :“朕自临御以来 ,间日恭阅列祖列宗实录一册 ,因得备知祖宗创业艰难 ,及尔时懿亲荩臣 ,勤劳佐命 ,底定中原 ,伟伐殊功 ,实为从古所未有。”爱新觉罗氏子孙后代应该熟悉祖先的丰功伟绩 ,以便在实践中效仿他们。但是 ,在像多尔衮等一些为满洲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宗室被不公正地排除在玉牒之外的情况下 ,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多尔衮的兄弟多铎和阿济格也是英雄人物 ,但由于他们与多尔衮的关系 ,同样受到错误的谴责并被除名。在其他满洲贵族原样传承其爵位的同时,爱新觉罗氏的爵位却都发生了变化 ,使得创始人与其子孙后代的传承产生了断裂 :“去祖渐远 ,几忘其先世锡封之由。”

皇帝降旨把多尔衮重新写进玉牒中。他的血统 (已于 1652年断绝 )由皇帝指派的继承人加以承续 ———他承袭了多尔衮的亲王爵位。努尔哈赤的三个儿子、皇太极的两个儿子和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的初始爵位得到了恢复。代善 (努尔哈赤次子 )的两个儿子的郡王初始爵位也得到了恢复。皇帝赐予这八位亲王和郡王的子孙后代 “世袭罔替 ”之权 ,他们还被称为 “铁帽子王 ”。1775年,“世袭罔替 ”之权被授予怡亲王允祥 (玄烨十三子 )的子孙。恭亲王奕和醇亲王奕的子孙也都得到了这项特权。

建国一代的其他皇亲也受到了纪念。1778年,乾隆皇帝注意到饶余亲王阿巴泰和他的儿子安亲王岳乐只有一个后代承袭亲王爵位,遂封赏他们的子孙第六等爵位。他赐予敬谨亲王尼堪的子孙第五等爵位。至于谦郡王瓦克达、巽亲王满达海和没有爵位的屯齐的后代,皇帝分别赐予他们第九、第十二和第十五等爵位。这些人都得到了 “世袭罔替”之权。通过这些措施,乾隆皇帝象征性地恢复了征服英雄与他们的子孙之间的历史联系。

乾隆皇帝的继承者延续了他确认爱新觉罗氏尚武历史的做法。 1830年,道光皇帝用他祖父的理由拒绝 “恩封”永皓,同时降旨调查应该承袭第十八等爵位的华英。道光皇帝说,华英承袭了其祖先傅勒赫的爵位,而傅勒赫是死后才被追封为 “公”的,后来因事牵连而被剥夺了爵位。傅勒赫是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的次子,本身是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虽然傅勒赫后来被恢复了名誉,但阿济格的其他儿子仍被排除在爱新觉罗氏之外。道光皇帝谕命宗人府调查阿济格的后代,并选择潜在的继承人。

考封爵位

同类推荐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红楼劫

    红楼劫

    在神瑛侍者下凡后,绛珠看着俊美无匹的侍者跌落凡尘,若有所思。原来绛珠正因未能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又喜侍者忠诚、神武、英俊,心中一股缠绵不尽之意郁结难消,今见众神让神瑛侍者为她的副官,并下凡历劫,就决定修成一个女体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并要以泪报恩。那灌愁海水已被绛珠练为护体白龙,现见绛珠要下界历劫,就也求着下界去护着绛珠。那五味真火魔君见主子绛珠要下界,就向娲皇说明要随主下界的心意。那惹祸的玩石,被娲皇氏勒令其在大荒山反省思过,娲皇氏怕它再次逃出惹祸,就拔下头上金钗将玩石镇压在无稽崖青埂峰下。如今它见这么多人都要下世历劫,就千方百计的求了茫茫大士为它向娲皇氏求情,也要去下界经历一番。见它要下凡去,那金钗也求了娲皇氏要下凡一历。不想在大荒山还有条大蟒,早就垂涎生命之宝绛珠,一直伺机想占为已有,现见绛珠化而为女体是如此的绝美,更起了好色贪淫之心,也求着娲皇氏要下凡一游。也不知人间因这一干人的下凡又会生出多少古今少有之故事。
  • 刁蛮神医偷心贼

    刁蛮神医偷心贼

    本文一女N男,帅哥多多,幽默搞笑诸多,有小虐,喜欢的就收藏吧。一女N男,帅哥云集她既美丽漂亮又心地善良,调皮可爱却又诡计多端,爱作弄人却又惹人怜爱,勇敢坚强让人心痛,倔强任性让人头痛;叫他们怎能不爱她,懵懵懂懂就已叫她头走了自己的心。他阳光帅气,宛如希腊神话中的啊波罗他俊逸优雅,不食人间烟火,仿佛不似来自人间他沉稳世故,不温不威的,气宇轩昂他冷若冰霜,杀人无数,却翩翩对她温柔他帅气邪媚,嗜血如命,却一心为她所倾倒他来去如风,身份神秘,对她多次戏虐,又多次营救他霸气一方,权倾千万,却没法抗拒她的一切天杀的,阎王那老头子,哪里不好仍,偏偏将我仍到这个破烂的古代,这还不说,偏偏还仍别人火葬家属的坑了,怎么说我也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啊,竟然给人家当妖怪,往麻袋一赛就准。她自从掉入古代以后,接二连三的在她身上发生事情,先是被人认定是妖,然后是及辣手的天花病,在后又被魔教掠去,从此卷入武林纷争。众多美男为她倾心,可她却偏偏倾心于他,他的多重身份,他的多面,他的柔情,他的冷酷,他的善变,使她身心憔悴经过生死磨难之后,她是否还会继续义无反顾的爱他……...........众多美男中到底谁才是她心灵最后的港湾.................想他堂堂当今太子却给一个小丫头整得不成样子,叫他有和颜面面对部下,发誓这个仇不报回来,他就不叫天哲清。他们最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__^*)嘻嘻……,请观详文。小碟初到京城就遇上了阻路神,那天杀的男人竟敢当街甩她一耳光,看她怎么要他好看。这还不算,更惊死她的是,一直心仪的对象朱天怎么瞬间摇身就变成了当今的状元郎宋离。三更半夜,又撞上了身中剧毒的影,这家伙竟然还成了朝廷重犯,害她一起被迫跑路。一连串的事情又发生了,她一直鄙视的猥亵男,尽然是她师哥。刚想与云川喜儿同游天下,又招贼劫。师傅主动现身,将她救出。可是这老头子,却抓着她天天炼药,让她神不知鬼不觉就成了什么什么的掌门人。天杀的,最后还给皇帝老子抓进宫去给他炼仙丹,天啊……老天将她丢到古代难道就是为了这般折腾她………新建的群58292830,敲门砖“读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与小米沟通,多提意见。推荐好友野蛮DE灵#《我的天王男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
  • 倾尽一生来爱你

    倾尽一生来爱你

    一个偶然,她随师傅穿越古代,让她遇见两个极品帅哥三个人的江湖旅程渐渐的开始,可是竟意外的进入了妖界“汗,又是个帅哥,只不过,是个妖精”。爱,总是要经历曲折的在世间的流逝中,经历了重重磨难冷翊的守护,姬千尘的帮助,他们的执着愿舍弃大好江山,只为与你“执其手,携与老”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红颜恋

    红颜恋

    当她被事实打入地府的时候,她却只觉得自己连心痛都没有了,所有一切的一切终究不过是欺骗。他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九皇子,他以为自己不会动心却终究丢失了心,又是一个骗局,为了皇位他甘愿娶别人,罢了,罢了,她已太累,就让这一切都结束吧。-------------------------------------------------------------------------------------------------大家觉得是好是坏多少留个言吧,也让某人知道自己的文笔是不是很烂55555555拜托啦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 上官妖儿

    上官妖儿

    她是杀人机器,有着两世记忆的她生性无情在一次任务执行中她突然想看看再死一次还有没有以前的记忆她是孤儿身无可恋就这样意外的穿越了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灵魂负在了一个王妃身上她是个庸懒的人,可是要是有人惹到她那人就惨了她武功诡异难测,医术.毒术出神入化看她如何在古代掀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