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24

第24章 皇权与对儒家礼仪的实践(1)

644年以后 ,清朝统治者把宗教因素融进了不同的统治者形象中 ,它们是针对居住在内亚边疆地带的不同民族而设计的。满洲人被要求保持他们的萨满教仪式和信仰 ,尽管在 18世纪萨满教的经典汇编中其仪式和信仰实际上都发生了变化。皇帝在汉人面前把自己打扮成汉族王朝传统的继承者 ,一位信奉儒学的君主。藏传佛教为归顺大清旗帜之下的蒙古人和藏族人提供了一套不同的关于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话语。唯一因宗教原因不受这个要求影响的是穆斯林。弗莱彻指出 ,特别是那些涉及觐见的礼仪是 “公开的表达 ”,伊斯兰教的世界观 “挑战帝国秩序的基础 ———皇帝的终极权威 ”。由于伊斯兰教不允许异教徒充当信仰的庇护者 ,所以 “异教徒的统治只能被暂时接受 ”①。当满洲人进入明朝的疆界时 ,他们机敏地运用儒家礼仪帮助他们赢得了明朝官民的支持。皇帝倡导包容帝国领土上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例如 ,乾隆皇帝提供资金在吐鲁番修建献给额敏和卓的清真寺 ,它是新疆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18世纪清朝对伊斯兰教实行资助和保护政策 ,

19世纪因财政方面的压力转而奉行较少对穆斯林施以恩惠的政策。 1864年以后 ,汉族移民受到鼓励 ,使地方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关系更为恶化。18世纪末穆斯林内部的宗派斗争 (皇帝曾试图居中仲裁 )在一个世纪后让位于云南、甘肃和陕西的汉族与穆斯林之间的武装冲突。在新疆 ,日趋衰弱的清朝统治权威受到浩罕入侵的挑战 ,入侵者是由清入关前阿勒特沙 (新疆北半区 )统治者的后代所率领的。

对汉族和非汉族统治模式的巧妙掌握和融合并非清朝首创。早期的满洲统治者研究了金朝和元朝的先例。

清朝最高统治者的言行确实推动了他们的政治目标。虽然忽必烈 (成为中国皇帝的首位蒙古人 )在 1260年的传统蒙古人大会 (忽里勒台)上被选为可汗 (诸汗之汗 ),礼仪语言之所以有威力 ,但他不久即发布汉文谕旨宣布了他按照汉人的形式采用的新年号。1272年,他启用了朝代名 (元),并重新为都城命名以符合汉人的标准。与此同时 ,忽必烈仿效了佛教王国的统治模式 ,以藏语、维吾尔语和中亚其他民族的语言诏告天下。蓝德彰指出 :“这两种合法体制共同存在 ,要么使中国的政权产生分裂 ,要么使之产生双重形象。”

清朝最高统治者集中国皇帝、诸汗之汗和活佛身份于一身。这些称号的含义不相同 ,也没有被统归于皇帝称号之下 ,至少在 1644年以前的传统意义上是如此。如同在元朝一样 ,礼仪是 “符合社会准则的可以重复的象征性行为 ”。礼仪构成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对世界的看法。虽然一直处在变化中 ,在清朝 ,不同的语言交流着不同的信息。相反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描述行为、言论及其结果。源于汉族统治模式的礼仪占据了清王朝法规汇编《钦定大清会典》的大多数标准的汉语条规。沟通满洲人、蒙古人、维吾尔人、藏族人和汉人的不同方式 ,与用以强化各民族的独特性的各项文化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乾隆心目中的多文化帝国根本不同于强调文化融合的儒家的看法。

分析清廷不公开的或 “内部的 ”礼仪 ,这些礼仪的参加者有皇帝、王公和皇室女性。③国家级礼仪只是整个礼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皇帝的生日庆典、忌日纪念和平民百姓过的四季节日的庆典。儒教、民间宗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萨满教和道教的专业人士为清廷举行的各种仪式 ,是清朝最高统治者资助的各种信仰体系的有选择的混合体。这样一来,宫廷的内部仪式全面反映了作为帝国组成部分的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广泛融合。在皇宫范围内 (也许只有在这儿),这些礼仪支持并维护着层级秩序和现状。

当然 ,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下面的几章考察清朝最高统治者参与行礼的三个重要礼仪场所。这些不公开的仪式很好地说明了大清帝国的多元文化特性。

国礼

儒家的国礼被编入《钦定大清会典》中。这些礼仪由礼部掌管,被分为五类。第一类是 “吉礼”,共有 129种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祭郊外各神坛神祇、祭皇室祖先和历朝历代帝王的礼仪,皇陵祭礼,皇帝巡幸各地之礼仪,在泰山和嵩山的封禅仪式,明堂举行的仪式,以及颁布日历的仪式等。第二类是 “嘉礼”,而且力图使被统治者认识到根植于礼仪背后的意识形态中的权力的分量。作为统治权的展现 ,共有 74种,包括登基、朝觐、接见使节的礼仪,以及宣布皇太后、皇后和宫廷其他人员的身份地位的礼仪等。第三类是 “军礼”,共有18种,包括检阅军队的仪式,皇帝率军亲征时的礼仪,以及庆祝军队得胜班师的礼仪等。第四类是 “宾礼”,共有20种,不但包括藩属国的纳贡之礼,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他出生的那个时代和社会而存在。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儒士把儒家礼仪视为帝制晚期中国国家基本的或者说是最主要的任务 ,是一种 使“政权合法化并发挥行政控制权的 ”重要方法。虽然他们完全能够为特殊的政治目的而操纵礼仪 ,而且包括外蒙古贵族和皇家贵族的朝拜之礼。第五类是 “凶礼”,是各种地位的人的葬礼。

由于 “权力的特点是建构现实 ”,儒家礼仪永远不可能成为征服者所建国家的唯一礼仪。但他们同时也受制于自己的文化。首先 ,统治者决心要维持独立的文化特性 :这必须要有独特的礼仪与这个特性相匹配。国家级礼仪会不断演变 ,以满足帝国不断变化的要求 ,并创造不同的象征体系以教育不同的臣民。清朝奉行的与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有关的政策及其实践将在第七章中探讨。

礼部掌管的礼仪也可按照其功能加以分类。一类是 “祀祭”,是祭祀神灵和皇室祖先的礼仪。一类是政治性的礼仪,如登基、朝觐、接见使节和检阅军队的仪式等。第三类涉及生活层面,特别是婚庆和丧葬。在第一类礼仪中,皇帝代表人民与神灵沟通。

在第二类礼仪中 ,皇帝作为 “天子 ”得到了承认。他们进入北京时采取的一个措施是 ,让前明的官员准备为崇祯皇帝举行葬礼。在第三类礼仪中,他作为自己家庭和家族的首领而行事。

这些礼仪都特别注重社会等级的定位。祭祀之礼分为三类 ,按社会等级划分 ,但礼仪以其延续性掩盖了其内在的结构。礼仪是统治者和礼仪专家试图通过把强势的文化符号融进一系列激发我们情感的身体语言、音乐和口头语言中 ,如同在世俗世界一样 ,在超自然的世界也确认社会等级 ,位卑者也要恭敬地对待位尊者。甚至祭祀活动本身也可被解释为皇帝对神的尊崇。觐见礼仪不但体现了臣民对皇帝的认同 ,而且体现了皇室成员、贵族、大臣、使节和其他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关于婚姻和丧葬的仪式规定了清代社会每个重要社会地位的适当礼仪。这些仪式试图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呢 ?

统治原则

中国政治传统中的礼仪体现了两个主要的 (在某种程度上是冲突的 )立场 :“以德统治 ”和 “世袭统治 ”。中国的礼仪是精心制定的 ,意在恒久不变 ,但在现实中 ,这些礼仪随着中央集权型的官僚体制国家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们不可能了解一位皇帝是 “信仰 ”一种宗教还是一种政治思想。在商、周时期 ,国礼是以统治者是道德典范这样一种观念为基础的。这一理想在神话传说中的统治者尧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所以礼仪对支配性秩序的创建是非常重要的 ,他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 ,而是选择最合宜的舜为他的继承人。但是 ,舜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译者注 :原文如此)。世袭统治的原则对以德统治的原则提出了挑战 ,商朝最高统治者声称自己能借助皇室祖先进入神的世界 ,试图以此来调和这两种原则。灭商而兴的周朝则强调 “天命 ”,如果国王失德 ,“天命 ”可能被从一个统治家族剥夺掉。

在古代的典范性传统中 ,“以德统治 ”是作为一种真正的王权过渡的形式而出现的 ,统治者的道德榜样使得臣民纷纷仿效 ,它们不但体现了统治精英的自我形象 ,由此奠定德治社会的基础。中国境内皇权世袭的传统造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后汉时期创立了历史循环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王朝的寿命是有定限的 ,因此 ,只能由前后相继的一系列王朝统治中国。虽然新王朝修前朝历史的制度化习俗证明历史循环理论已深入到政治思想中 ,但是 ,国家级礼仪似乎没有为统治家族详解这种理论的意涵 ,而是强调更乐观一些的 “天命 ”观。两种立场并不一定是水火不容的。作为 “天命 ”的接受者 ,皇帝负有代表人民祭祀上天的主要责任 ,为的是让上天施恩布泽 ,是恭敬的表现,保佑帝国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天命观在某种程度上往往与世袭统治的宗教表达 ———皇族的祖先崇拜 ———相扞格。中国的统治者大多接受皇权世袭的原则。在汉代 ,宗庙或太庙的地位与国家最高级别的祭坛相等 ,祭祀以前的统治者的灵魂的权力是皇帝特别看重的一项特权。

公元 7世纪开始 ,祭天成为最重要的一项国家级礼仪 ,但对皇室祖先的崇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明清两代都把太庙列为最高祭祀场所 (参阅图二标示的太庙和其他重要祭祀场所的位置)。有清一代 ,在采取所有的重大政治行动之前和皇家发生任何变化———皇室成员的出生、婚姻和死亡 ———之后 ,均在太庙举行 “告祭 ”。还有一个行之已久的习惯是在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陵墓和牌位前供奉祭品以祭祀他们。清朝在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被降低为第二等的国祭。有位历史学家指出 :

广泛阅读明代档案材料的任何一个人 ……都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明朝的观点来看 ,合乎体统的政府主要应奉行合乎体统的礼仪。

努尔哈赤在早期的作战行动中总是求萨满神保佑 ,并为满洲人的 “天”创造了一套国家级礼仪 ,这个 “天 ”与汉人的 “天”同样重要 ,但不太相同。这是不令人奇怪的 :把 “天”视为神的观念在突厥人、蒙古人以及东北亚的人们中是自古就有的。努尔哈赤的第一个重要头衔 (1616年)是蒙古人的可汗 (满语为 “汗”)。描述此事的满语文献称 :王公大臣公举太祖 (努尔哈赤庙号 )为 ‘天聪汗’。”皇太极甚至在公开使用《礼记》等汉文经典并宣布自己为皇帝时 ,仍然在培养藏传佛教的高僧。皇太极打败察哈尔首领林丹汗得到 “传国玉玺 ”之事 ,被称颂为他得到 “天命 ”的具体例证。清朝统治者很快就表明 ,他们准备奉行明朝的国家级礼仪。人们相信 ,近些年来 ,这枚 “玉玺 ”(蒙古语称为哈斯宝 )是汉代以来的国玺 ,它在女真人征服开封的过程中丢失 ,于1294年被重新发现 ,交给了帖木儿的母亲。元朝的末代皇帝逃离中原时随身带着它。

1644年,应明朝将领吴三桂之邀 ,而使政治制度合法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文化符号构成礼仪语言 ,满族军队进入北京。明朝皇帝曾谕命吴三桂前来保卫京城免受李自成的进攻 ,但为时已太晚。当满洲八旗军队骑马进入北京城时 ,明朝的末代皇帝已经死亡,大清因此得脱弑君的罪名。满洲人声称要帮助明朝 ,却一路穷追猛打 ,直到把明朝皇帝的所有支持者全部消灭。进入京城的第二天,年轻的顺治皇帝 (一年前子承父业登基为帝)参加了盛大的庆祝仪式。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明朝修建的天坛行祭天大礼。祭天之后,皇帝遂坐在特设于坛东一处空地的龙座上。第六章重点考察许多历史学家所说的儒家礼仪场所 (有些人认为这是清朝礼仪的全部)。玉玺被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论著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历史语境中礼仪与政治互动的各种复杂方式。据一位学者定义 ,文武百官行 “三跪九叩”大礼。皇帝登基和百官行礼在明朝统治者的紫禁城里重演了一遍,龙座设于后来称之为太和门的地方,皇帝登基之前在此处阅读 “贺表”。

1644年以后,世袭统治原则成为皇位继承仪式的一部分。尽管 “天”仍然非常重要,但清朝的皇位继承越来越强调孝道。满洲人最终采用的秘密建储制度强化了皇子在父皇生前和去世后展示孝道的必要性。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分析了这些礼仪的变化,其开端是1735年的皇位继承。1735年皇位继承仪式的象征意义在于重新诠释了 “以德统治”:皇帝指定的继承人要有当皇帝的资格。由于皇帝可在皇子当中任意挑选继承人,所以他可能在争议声中选择最能干的皇子。同样的礼仪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在皇位继承的仪式上所用的评语中,优点与道德同样重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品质是孝道。以前的各朝各代都注重把登基仪式安排在先皇的棺椁前,他们还依靠把现存的政权美化为 有“权威性的和天授的 ”政权的意识形态体系。某些礼仪 ,清朝与此相反,清朝更重视登基庆典。

登基

汉族礼仪用语 “面南”的象征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论语》记载,神话传说中 “无为而治”的舜帝只采取了一个举措:面南而坐。在帝制晚期,太和殿里的君权被纳入一套复杂的宇宙学说中。皇宫被称为紫禁城,这个词把皇宫与紫微垣———环绕天的中心 (北极星)的一组星星———联系了起来。当皇帝———地球上的北极星———面向南方 (像北极星一样 ),在世俗世界的中心 (与天的中心对应)取得统治地位时,他就利用汉族人宇宙观念体系中的象征性都城来加强他的合法性。

起初 “登基 ”一词也许有更宽泛的意思 ,其中包括坐在龙座上接受百官的跪拜。

但是 ,原因就在于它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这个举措的政治象征意义不仅在汉人社会、而且在草原地区都是广为人知的。教皇英诺森四世派来朝觐蒙古皇帝的方济格会士普兰 ·迦尔宾于 1245年抵达哈拉和林 ,亲眼目睹了传统的蒙古大会 ,支配性秩序是人们广泛接受的关于权力的起源和社会秩序的伦理正确性的信仰体系。政治稳定的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依靠的不仅仅是强权 ,在这次大会上 ,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被推选为可汗。他告诉我们 ,选举结束后登基庆典的核心仪式是让贵由坐在皇位上接受各部族首领的朝拜。这种风俗由来已久的历史表明 ,尽管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的《大清实录》努尔哈赤卷在 18世纪被大幅度修改 ,但其中关于努尔哈赤坐在宝座上接受以前敌人的朝拜的说明可能是历史事实。这样来看 ,在草原和汉人社会,选择这种仪式以彰显政治归顺的重要性都是有历史先例的。

关于 1626年皇位继承仪式的文字重在描述了王公大臣的忠顺,他们以此来表明支持先皇的选择。1643年的记录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 :年轻的皇位继承人在叔辈跪在他面前俯首称臣时拿不准到底应不应该跪拜还礼 :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正文已完结)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却是东辰国第一废物,花痴成性,因为追求男子,被跟班失手打死;她是天之娇女,却被害身亡,惨遭家族灭门,从此背负血海深仇。当天才穿越到废物的身上,再次睁眼,命运从此不同!!!炼丹、炼器很难?她手到擒来。驯兽师很稀少?她一不小心就成了帝王驯兽师!逼婚?!你是美男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魔王兄弟,他要抢你的位置。某妖孽冷眸一瞥,身形一动,下一秒渣男已经不见。转身,某妖孽笑容蛊惑:幽幽,继续刚才的话题,我们要个孩子吧!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热门推荐
  • 人血雪糕

    人血雪糕

    相隔不到一个月,西京师范大学一个又一个女生失踪。每一个女生都有着雪白的肌肤,尖尖的下巴,笑起来像一汪泉水。有人看见她们都是在傍晚时分穿着件火红的羽绒服满脸不高兴地走出了校门,然后,就像一团火熄灭在黑暗里,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备胎大联盟

    备胎大联盟

    在本世界混吃等死的岳重同志忽然接到了一个自称泛位面备胎大联盟打来的电话,在不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天降之物(快递)给砸中了脑袋,从此踏上了兢兢业业的备胎之路。纯正备胎格式,金手指和指引NPC一个都没有,如果连语言都不通,该如何在危险的二次元生存下去?阅读须知:请将脑洞尽可能开到最大,虽然是备胎但不会掺翔。另外作者因为需要工作所以章节基本是写好就传没有经过修正,有语句不通或者错别字的地方请在置顶帖指出,设定BUG什么的请不要在意,因为作者是个业余写作爱好者,不会有大纲之类高端的东西,加上每天的想法不一样...
  • 帝印封神

    帝印封神

    八块骨牌擎天地,一招帝印定乾坤。燕臣,古国皇室子弟,被弃大齐帝国荒野山寨。待战鼓敲响,封印开启,以骨牌之力擎天撼地。左手生,右手死,掌握天地法则,以一己之力翻天覆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子殿下:独宠冷妃

    太子殿下:独宠冷妃

    有些人,注定相遇,即便跨越时空,亦是会相遇相知相爱。一场期待已久的婚礼破灭,王者倾心之爱恋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王者如她,毁于情之一字,断情涯下芳魂逝。再次睁眼,跨越时空降临异世!斗贵妃,斗渣男贱女,斗得不亦乐乎,却遇见了他,动心动情只为他。霸气妖孽如他,不动情则已,一动情便是美人如斯,只娶她一人,纵宠一世。精彩片段:【相遇相斗篇】浴室内,女子闭目仰躺在浴桶中,水面上浮满的玫瑰花瓣遮住了她纤痩却又凹凸有致的身材。某妖孽木有想到,随便找个藏身的地方,都能碰到如此香艳的场景,即便是入他这般的人物,已是忍不住一个呼吸沉重。“叮叮”银针入木三分,某妖孽自角落缓步出来,面色铁青。“女人,你好大的胆子!”妖孽惑人的容颜狭长丹凤眼喷火,从未有人敢对他这般无理!如琉璃般的双眸划过嗜血,通身冷气外放至零下负N摄氏度,周围的空气似乎一瞬间便凝结成片片冰霜“贼喊捉贼,原是这么回事~”话语中满含讽刺意味,某妖孽妖媚凤眼染上杀意,突然,妖孽面容勾起惑人弧度,摄人心魂。某女只觉鼻头鼻血上涌,靠,一个大男人长这么美,让她们女人肿么活啊?“女人,你好得很,爷会让你日后的日子很好过。”话落,人影便不见了,可见武功之高。某女火大抓狂,却只能在浴桶眼睁睁看着某妖孽飞远的黑点。【妖孽吃醋篇】酒楼雅间,某女与某谪仙美男相会,气氛温和而美好。“小陌陌,多吃一点,你太瘦了。”温润优雅的声线响起,纤细修长的手执起筷子夹着鱼肉送到某女嘴边,某女理所当然的微微张开美艳红唇迎接食物到来。“砰”的一声雅间的门报废碎裂开来,某妖孽紧绷着惑人美颜,脸色黑如墨汁的出现在门口。“轩辕清陌,你竟然敢跟别人出来幽会,活腻歪啦?”这该死的女人,他不过是有点事离开一会儿,一转眼就跑出来跟别的男人相会了。看着眼前你侬我侬的喂食画面,某妖孽火大,狭长魅惑的丹凤眼如火山喷发般。“爷告诉你,这个女人是有主的,爷的女人,你若再敢背着爷的面勾搭爷的女人,就如此筷。”满含杀意看了某谪仙美男一眼,提着某女就走。某谪仙美男勾唇轻笑看着碎裂得渣都不剩的,夹菜给某女吃的筷子,这男人真是小气。呆愣中某女此刻才反应过来,她正被某妖孽提在手上,双眸喷火扭头看向某妖孽,“尼玛,老娘出来干嘛关你鸟事......。”某妖孽突然停下正脸看着她,魅颜黑如浓稠墨汁,双目幽深如波浪看不到眼底,闪烁着危险的光华。
  • 挖宝

    挖宝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为男人伤心一阵儿可以,牺牲所有快乐不值得。你们男人为什么比我们女人活得快乐潇洒?不就是因为处理问题快刀斩乱麻,果断冷酷,心狠手辣么?我打算向男人学习,多点理智,少点感情!
  • 一分钟推理

    一分钟推理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经典推理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