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800000020

第20章 宫廷奴仆(2)

宫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团体是做日常杂役的劳工 ,即苏拉。苏拉是个满语词汇 ,意思是 “无所事事的、无业的 ”,特指没有官职的旗人。从17世纪末开始 ,苏拉也指依附于包衣牛录且能领到少许薪俸的职位。1708年,每个管领下设立了 150个苏拉职位 , 1735年减少了一半。尽管薪俸很少 ,但还是有许多人谋求苏拉的职位。④苏拉是短期雇用的 ,工期按天计算 ,承担各种杂务。1757年以后 ,内务府大臣每月报告一次雇用苏拉的人数。例如 ,1779年7月,苏拉端着点心盘子和其他供品前往佛堂 ;从一个地方往另外一个地方运送祭祀器皿、乐器和家具 ;清扫殿堂 ;给皇帝的金鱼池换水。那个月雇用的苏拉非常之多 ,比6月份多出 794人,因为需要苏拉帮助八皇子仪亲王永璇和乾隆皇帝的孙子定亲王绵德布置王府。搬运皇帝赏赐给永璇的硬木家具和其他物品就用了 246名苏拉 ,另有 30名苏拉把礼器搬到他的神堂 (萨满教祭堂)。 搬运绵德的礼器和家庭用品用了 284名苏拉 ,另有 64名苏拉搬运祝贺他乔迁之喜的果盘和点心盘。

宫廷还根据季节雇用一些临时工。农历正月事务繁多 ,有大臣一年一度的宫廷朝会 ,有招待蒙古贵族的宴会 ,有春节 ,所以一般都需要大量人手。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的生日庆典也是如此。夏季 “三伏天 ”需要增加劳力除草。冬至前后皇帝要祭天 ,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宫廷要举办许许多多庆典 ,所以 ,这段时间清宫需要的人手更多。内务府为皇孙举办婚礼时 ,也需要增加劳力,这至少是 1779年12月增雇 1167人的原因之一。天降暴雪也可能需要增雇人手 ,这是 1781年 12月增雇 3471人的原因之一。

临时工是乾隆皇帝关注的一件事 ,例如 ,1774年他降旨要求内务府各机构重新审核对临时工的需求。内务府大臣复奏说 ,有8个领域的临时工人数可以削减 ,但其他领域的临时工 刚“够用 ,不能削减 ”。1778年4月5日,皇帝在谕旨中说 ,每年雇用的苏拉总数不得超过 5万名 ,每年年底都要报告全年雇用苏拉的总数。1778年的谕旨一直延用到 19世纪末。实际上 ,宫廷使用的苏拉从来没有达到过定额 ,即每天 133—141人。到1848年,宫廷雇用的苏拉人数比此前有了大幅度减少。

分配给宫中皇室成员的宫女一般是紫禁城的短期住客 ,她们的地位取决于她们的男女主子的地位。皇室的每位成员都分配有宫女。宫里地位最高的女性是皇帝名义上的母亲 ———皇太后 ,她有12名宫女 ,皇后有 10名宫女 ,依次递减 ,级别最低的妃子 ———答应可能只有 1名宫女。宫廷档案显示 ,尽管有一些例外 (如慈禧太后有 20名宫女 ),但在清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 ,这些规定都得到了遵守。孀居妃嫔的宫女人数可能少于配额。例如 ,1751— 1752年度寿康宫的主子和奴仆名单显示 ,慈宣皇太后 (乾隆皇帝生母 )满额拥有宫女 ,但豫妃只有 6名宫女而不是额定的 8名,几位答应只有 1名宫女而非名义上的 3名宫女。

宫女的数量取决于皇室成员的数量。在后妃和子女比较多的时期 (如康熙朝 ),宫女的数量也多。档案材料显示 ,1734年宫里有500多名宫女 ,是历史最高峰。在乾隆朝 ,随着皇帝的老迈 ,皇室的规模也越来越小。到18世纪 90年代 ,宫里的宫女只有 100名出头。嘉庆朝以降 ,宫女的数量有所增加。19世纪下半叶慈禧太后当权时 ,宫女数量在 150—200名之间浮动。

宫女是由内务府主持的每年一度的选拔活动中挑选出来的 , 备选者都是上三旗包衣的女儿。牛录佐领每年都要将本牛录中年满十二岁的女孩向上报告,并带到宫中备选。1735年后,离京城很远的家庭可免于报选。1801年后,皇室奶妈的女儿可免于报选。父母越来越不愿意把女儿送到宫中,有材料为证:

我们的女儿中选入宫后……就一直杳无音信,直到 25岁被允许回家。如果她们能力差或者反应迟钝,就会受到严厉惩罚。她们可能染病而亡,但我们甚至得不到她们的死讯。如果她们很能干,得到主子的赞赏,她们就会被留在宫里,我们可能再也看不见她们,再也听不到她们的音信了。

尽管如此,应召前来参选的女孩还是非常多的。1736年共有 2092名旗女参选,1742年是1165名,18世纪70年代至1831年在650—850名之间浮动,此后降到500名以下。

可以想见,参选宫女的女孩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是苏拉的女儿 (其中的一次占 82.3%)。另外一个人数较多的群体是父亲为披甲(指八旗军队中的步卒)的女孩。不到 5%的女孩属于其他家庭。1885年9月中选的 110名婢女的名单只显示出一些细微的差别:33%是苏拉的女儿 ,35%是披甲的女儿 ,17%是护军的女儿。

入选的宫女按规定的期限在宫里侍奉主子 ,在此期间 ,她们能得到俸禄和食物。宫女一般都在 13—15岁之间。除极少数成为皇帝的妃子 (尽管这是受到禁止的 ,参阅第四章)外,宫女做满 5年 (后来是 10年)就离开皇宫。康熙皇帝命令让三十岁和三十岁以上的宫女都回父母家准备嫁人。雍正皇帝把宫女出宫年龄下限改为25岁。宫女出宫时可以得到 20两银子的恩赏 ,回父母家备办婚事。有时候 ,皇帝会亲自为旗人和宫女配婚。

包衣社会也很复杂 ,且等级分明。上三旗的包衣可以参加护军和前军。他们可以成为八旗军官 ,参加科举考试并进入官僚体系,还可在内务府担任重要职务。由于苏州和杭州的织造工场受内务府管辖 ,所以包衣并不全在北京当差。一些包衣位高权重 ,富甲一方 ,且蓄有家奴。清代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描写了这类包衣精英的生活方式。其他包衣则处在仆人的位置上。内务府包衣旗民中地位最低的是官奴 ,或曰辛者库。

官奴

满语辛者库一词最早出现于 1622年的一道命令中 ,它规定把在抚顺俘获的汉族官兵编入特殊的辛者库牛录。1644年后 ,被贬为辛者库成为对犯有重大经济和政治罪行的人的一种惩罚。在大清的刑法中 ,被贬为奴是最严厉的惩罚方式之一。与包衣 (他们可能被主人解除奴隶身份 )不同 ,辛者库是公共财产 ,领用他们的主人无权出卖他们 ,也无权给予他们自由。虽然 1738年的刑法给予辛者库的地位与包衣的地位相同 ,但是 ,他们的级别仍然低于包衣。康雍乾时期 ,所有的旗中都有辛者库 ,但只有籍隶上三旗的辛者库有资格到宫里当差。

辛者库的来源很复杂。许多辛者库是因欠债不还被贬为奴的无业旗民或披甲人 ,其他则是为官时财务有亏空的旗人。有份档案罗列了 1661—1735年间 170个人的案例 ,他们的妻子、儿子、儿媳和其他家庭成员 (共计 762人)被贬为辛者库。除两个人外,他们都是旗人。在官位上犯罪的人中有 70%是汉军 ,也许是由于他们更喜欢在当地为官 :这些旗人中有 64%在当地或本省做官,而满族人只占 16%。与此相反 ,政治犯主要是满族人 :64%属于满洲八旗 ,只有 14%是汉军。一些声名最显赫的贵族家庭也有子孙被贬为辛者库。当官时财务有亏空的罪犯有平南王尚可喜的两个后人,有努尔哈赤的伙伴额亦都的一个后人。

因职务犯罪而被贬为奴的汉军旗人中,只有8%被分派到内务府,而满族罪奴则100%被分派到内务府。政治犯的情况也是如此:汉军旗人被分派到皇庄,满族人和蒙古人则被分派到皇室控制的京城各牛录,而且很少有例外。这更突出地表明满族和蒙古族罪奴比汉军罪奴更受偏爱———在宫里当差意味着更容易得到较好的生活条件,更容易因蒙受皇恩而得到东山再起的机会。1718年,朱天保因请求年事已高的康熙皇帝把允礽重新立为太子而丢了官,他还连累了正红旗的两个满族人。朱天保的父亲、常赉被罚永远戴枷———戴在脖子上的重木板,是一种便携式的颈手枷。他们的24名家属被贬为辛者库,不得在紫禁城当差,而是发配到边疆去服苦役。

在雍正朝,汉军辛者库被分派到皇庄的各旗分管领,在菜园和瓜园干活。他们干的是 “最繁重的农牧业生产劳动”,在包衣旗中的地位也最低。官奴转到内务府的旗营,也是为皇家提供劳力。大多数变成官奴的汉军被分派到皇庄,而所有的满族和蒙古族辛者库都被分派到内务府管领的帐下,成为皇宫的后备劳力。女辛者库则被分派给后妃和皇室子孙,为他们点灯,取脸盆,做针线活,准备面条、点心或祭坛上的供品。1723年和 1736年,在紫禁城干此类活的女辛者库共有 5193名;1750年人数略有增加,达到5440名。这些数字不包括在皇陵和盛京皇宫干

此类活的女辛者库 ,1681年这两处共有 4232名。

旗奴

女性下人中奶妈和保姆的地位最高。每位皇子和公主至少有两个 (有时有三个 )奶妈。②主仆关系往往会非常亲密 ,这使奶妈有可能得到向上爬的机会。奶妈 (满语是嬷嬷额娘 ,1736年皇上降旨缩写为嬷嬷娘 )是从旗人 (包括包衣 )的妻子中挑选出来的。根据规定 ,奶妈的名字由八旗佐领和管事人呈报。一旦某位妇女被选中 ,她自己的孩子将由另外选出的奶妈喂养。奶妈一般都比较年轻 (例如 ,一份候选人名单上的 72名妇女平均年龄是三十岁多一点),她们的丈夫的地位似乎涵盖了八旗的各个层级 ,从无业游民到上层都有。

奶妈的待遇很好。1651年,顺治皇帝给他三位奶妈的丈夫赏赐了第六等贵族爵位 ,并给予传承三代之权。康熙皇帝也给他父亲的一位奶妈赏赐了爵位 ,并降旨按王公之妻的规格厚葬她。奶妈可在皇陵附近得到墓地、墓碑、守墓人和田地 ,地租收入充作祭祀费用。乾隆皇帝赏给他的奶妈中等大小的宅院和 1000两银子。

奶妈的丈夫一般会得到纯粹的荣誉职务 ,只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外。虽然镶黄旗包衣满都礼通过战功赢得了自由 ,但是 ,他的荣誉头衔和内务府的职位恐怕还得归功于他的妻子———顺治皇帝的奶妈。《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先祖是曹玺。曹玺获得提拔并创建了曹氏家族,因为他的妻子孙氏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曹玺夫妇的孙女嫁给了一位满洲亲王。

雍正皇帝奶妈之子海保被擢升为内务府大臣和苏州织造。他因在苏州织造任上贪污20万两银子而被捕下狱,本应受到严厉惩处。罪行比他轻得多的旗人都被处死或监禁,家属被贬为奴。但是,乾隆皇帝审慎地说:“朕念伊母奉乳皇考之功,若将赏给世职,遽行革除,不令承袭,于心实有不忍。再海保家产,若全行抵赃入官,则伊妻子毫无生业,无以为奉祀伊母之资。”将近两年之后,皇帝最终办结了海保的案子:“论海保之案,理应从重治罪。但将伊治罪,朕心有所不忍。海保之罪,著宽免释放。”保姆 (满语为玛玛里)起的更多的是监护作用。宫廷所有主子包括皇太后在内)的下人中都有保姆。按照规定,玛玛里应从内务府包衣没有子女的妻子当中招募,但实际上,有些保姆是有孩子的。保姆的位置一般分配给年纪大一些的女子,她们继续留在宫中,期限不定。与对奶妈的了解一样,我们对于玛玛里的了解也来自一些伺候过未来皇帝的幸运者的生平,她们因当年的精心照料而获得了住宅、银子、墓地、祭祀场所和守墓人等赏赐。

保姆也可能与她们照料的主子建立亲密关系。苏麻喇姑就是一个例子 ,她是一位满族女子 ,是康熙幼时的满文启蒙老师。她后来又服侍康熙皇帝的儿子允祹。苏麻喇姑原是伺候玄烨的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宫女 ,当康熙被抱到宫外抚养时 ,苏麻喇姑奉令前去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满文档案显示 ,皇太后称苏麻喇姑为格格 ,这也是称呼公主的敬辞。康熙皇帝称她为额娘 ,他的子女称她为 “嬷嬷 ”(玛玛 ),这是对祖母辈女子的尊称。1705年苏麻喇姑去世后,允祹坚持亲自为她吊丧 ,行礼如仪 ,并说 :“阿扎姑自小把我养大 ,我未能回报。”

伴当

当皇室子孙进入宗学学习时 ,会分到伴读郎 (哈哈珠塞 )和谙达 (两个都是满语词汇)。伴读郎的年龄实际上要大一些 (一般在 17岁以上 ,在满洲社会已属成年 ),与陪伴皇室子孙上课的书童不太一样。哈哈珠塞都选自八旗 ,轮流值勤 ,甚至在主子结婚和建立单独家庭后仍不中辍。1821年 3月 30日的一份奏折表明 ,皇帝允许祥贵 (皇四子绵忻的伴读郎 )离开绵忻 ,以便到吏部任职。呈递这份奏折的时候 ,绵忻已将近 16岁 ,业已成婚。

满语词汇谙达最初意为 “拜把子兄弟、挚友、发小 ”。在清代,谙达是指选派到宗学教皇室子孙学满文、蒙古文和骑射术的旗人。到19世纪初叶 ,会武术的谙达一般都选自东北地区 :“虽其弓马纯习 ,然人率皆举止犷野 ,众素轻之。”语言教师 “称为内谙达 ……一般选自八旗中获得进士衔的翻译 ”。

谙达也是皇帝亲自从八旗军官中挑选的。这些谙达的作用与英国贵族家庭的家庭教师颇为相似 ,他们负责监督皇室子孙的行为。清代似乎有内谙达 (多尔吉谙达 )和外谙达 (图勒尔吉 )之分。由于外谙达陪伴皇室子孙前往皇陵行祭祀大礼 ,所以他们发挥的也许更多的是礼仪方面的作用。1774年的一份奏折显示 ,虽然35岁的四皇子和他 22岁及 14岁的两个弟弟是由外谙达陪伴着 ,但是 ,两个年轻的皇子还有内谙达相伴。这说明内谙达起的更多的是监督和家庭教师的作用。谙达的地位相对高一些 ,这使他们与皇室的其他下人区别开来。例如 ,18世纪中叶奉派担任谙达的就有二等侍卫 ,以及护军参领和佐领。

艺术家和工匠

织造局成立于 1661年,生产宫廷使用的衣服、工艺品和宗教用品 ,以及作为满洲人统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各种礼品 (参阅第八章)。 1693年,内务府隶属的造办处被扩大为 14个处 ,分别负责纺织品、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珐琅、皮革、画像、绘画和书籍等的生产。在乾隆朝的鼎盛时期 ,造办处共有 38处作坊 ,不仅坐落于紫禁城 ,而且见之于各处皇家御园。苏州、杭州和江宁的丝绸制造局也是同一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沙场点兵,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坐拥美女。教你如何逆袭高富帅,斗智斗勇变男神。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的战国时代。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热门推荐
  •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在重庆烹界,李跃华老师算是一棵常青树。他技艺精湛,一生勤劳,70多岁还坚持劳动,站灶炒菜,他的厨德令大家由衷地敬佩。李老师的拿手菜非常多,可谓款款精美,道道绝伦,能够品尝他烹制的菜肴是人生的一大福气。《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的作者沈智敏老师将李老师生平最精彩、最拿手的菜肴记录下……
  • 傲世修神诀

    傲世修神诀

    一个地球上的孤儿,无意间给空间管理者选中,因为不相信仙神传说的神话故事。惹得空间管理者为了证明身份一巴掌拍成穿越,从此这孤儿开始了他的另一个人生,看他如何玩转修真界,踏仙界,闹神界。一切阴谋诡计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那么透明那么苍白。
  • 不屑凰王宠:庶女要升仙

    不屑凰王宠:庶女要升仙

    被家族流放,本以为这一生注定凄苦潦倒、冷情冷性!孰料时来运转,她从废柴变天才,惊艳大陆,风华天下,引无数宗门贵少、英雄俊杰竞折腰!她生性冷情,从不识情为何物,被世人斥责冷血无情,无心无肺,直到她遇上他,一个称霸天下的王,一个将天才踩在脚底,如仙、如妖,深情不悔的男子……“我不知道,下一辈子能否再遇见你,所以我今生才会这么努力,只希望追上你的脚步,与你同行。”她逃,他追,她是废材,他就是烈火,势要把她给融入骨头里,“此生,我定要执你之手,将你拖走。”他为她,倾尽天下、白衣染血,只愿唤醒她两世冰封的心!
  • 茅山传人:搜魂使

    茅山传人:搜魂使

    ????????黑白无常阴差阳错勾走了陆风的魂魄,??将陆风的魂魄够勾到了阴曹地府,??后来又机缘巧合,做捉鬼大师毛小方的徒弟,??得到了毛小方的真传,??最后以茅山派唯一传人的身份从回人间,??并且被阎罗王聘用为阴曹地府在人间工作,成为了搜魂使,??来协助黑白无常在人间的工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国之门

    天国之门

    传说昆仑为连接神人天地之圣地,通过秘镜迷宫,击败通灵神畜,便可获得揭示宇宙奥秘的太极图录从而进入仙界封禅不死。仗义行侠不再是个人修为的原则;江湖人物正邪之分在于心性,而非法门;在求道修炼的艰辛过程中,最难看破的总是一个“情”字……
  •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拥有好人缘的女性,不仅修养佳、EQ好,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占第一。社交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女性从外在修饰到内在涵养,从知己到了解他人心思、博得人心,进而赢得信任及好感。
  • 将军,请下榻

    将军,请下榻

    有一天,有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她最爱吃的烧鸡来娶她,将军说:你要忍辱负重,先嫁给我,才能报赵国的国仇家恨。将军又说:跟着我,天天有烧鸡吃。于是,她又成了最璀璨夺目那个,熠熠生辉!。
  • 完美恋人我要了

    完美恋人我要了

    她和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是大学刚毕业的青涩女孩,他是事业有成身份尊贵的总裁,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男女,因为两个爷爷定下的“娃娃亲”,不得不走在一起。本来两个人约定好了:“对于这门婚事,你不愿意,我也不愿意。那我们一起演一场戏先把两位爷爷安抚好了,再想办法分开吧。”两个人和和气气,商商量量的,就这样子愉快地接受两位老爷子的安排,把彼此“绑在了一起”。真戏假作,假戏真做。后来他们都毁约了,她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既然爱上了,那就爱吧。爱就要爱的纯粹,爱的真诚,爱的完美,爱的淋漓尽致。她,青春活泼,聪明懂事,精明能干。他,英俊绅士,睿智沉稳,专情完美。这是作者笔下最温馨最暖心的故事,男主温柔专情,女主聪明活泼,两人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伟大的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温柔专情的男人,女主从一个毕业的青涩姑娘,在男主的栽培下,一步一步成长为贤惠漂亮的妻子、温柔贤良的妈妈、果敢能干的职场完美女王!